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2017年1月,墨尔本一名年轻女子在野外锻炼时,被一只2米高的雄性袋鼠扑倒在地,导致该女子险些被袋鼠分尸,最后因为装死才得以侥幸逃脱。

袋鼠伤人的经典案例

据了解,这位被袋鼠袭击的女子名叫黛比,是墨尔本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女教练。

2017年1月16日早上6点左右,黛比起床后在野外慢跑锻炼,突然一只强壮的公袋鼠从草丛中钻了出来,一人一鼠正面相遇。

这只公袋鼠高大强壮,双腿站立的身高可达2米,浑身肌肉发达!

由于事发突然,黛比被眼前的这只袋鼠给吓到了,惊慌之下尖叫出声。她本想以尖叫声引起路人注意,但没想到却彻底惹怒了这只袋鼠,接下来黛比开始遭到它的疯狂袭击。

这只袋鼠上来先是一脚把黛比给踹倒,然后用它锋利的爪子不停的撕扯她的腿和胳膊,导致黛比的臀部和手遭到重创。

刚开始的时候,黛比仗着自己平时经常锻炼有力气,面对袋鼠的袭击自己应该有还手之力,但当她被袋鼠当成布娃娃一样扯来扯去、抛来抛去时,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太天真了。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已经身受重伤的黛比直接选择了装死,这个方法确实有效,不多时袋鼠停止了攻击,接着便离开。

最后,黛比带着满身的伤口回到家中,在丈夫的帮助下,她才得以去医院接受治疗。她的丈夫表示,妻子受伤严重,一共被缝了35针,万幸的是没有伤到内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类似的事件还远不止这一次,2018年10月15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家三口也曾遭受到一只巨型袋鼠的袭击,导致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这次被袋鼠袭击的是一对64岁的琳达.史密斯和吉姆.史密斯夫妇。

2018年15日早上,史密斯夫妇在自家的草地上给袋鼠投喂食物时,毫无征兆的遭到了一只身高1.8米左右的灰色袋鼠攻击。

这袋鼠首先攻击了吉姆,妻子琳达反应过来后拿了一把扫帚想把它赶走,随后也被攻击。直到他们的儿子听见外面的动静,拿了铁锹走出来跟袋鼠搏斗了一番才把它赶跑。

事后,三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伤得最重的是琳达,她被袋鼠一脚踢塌了肺部,肋骨也断了几根,就连医生看到琳达的惨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说她如果再被打几下,很可能就直接一命呜呼了!

袋鼠为什么要攻击人类

袋鼠是属于一种袋鼠目的有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地区,在当地,大家都非常喜欢袋鼠,人们把袋鼠视为骄傲,因为它们是澳洲的象征物之一。

在我们的印象中,袋鼠是一种非常可爱温顺的动物,特别是因为它们是素食动物的原因,人们都觉得袋鼠是柔弱的。

事实上,虽然它们是食草动物,但袋鼠绝非等闲之辈!它们不用锻炼,也有一身能媲美运动员的健壮肌肉。

所有的袋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后腿强健有力,非常善于弹跳。有关数据表明,袋鼠最高可跳跃到4米高,最远能达到13米,可以说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类动物。

不仅如此,袋鼠也是一种很好斗的动物,它们的攻击力不亚于一名职业拳击选手,特别是它们的腿,踢一脚的力量约为230公斤,实力惊人。

通常来说,袋鼠是属于群居动物,喜欢各类植物为食,和人类井水不犯河水,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从目前报道的各个案例来看,袋鼠之所以会主动攻击人类,无非有几点原因:

一、遭到人类的挑逗

袋鼠萌萌哒的外表,给大家一种很可爱的感觉,所以人们经常会给它们投喂食物。久而久之,它们习惯人类喂食以后,就会主动索要食物,如果要不到,就会主动对人发起攻击,特别是大型的雄性袋鼠,攻击力不容小觑。

二、领地受到侵犯

2013年7月29日,山东威海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园内,一名饲养员正在作业时遭到一只袋鼠的攻击,原因是因为该饲养被袋鼠认为是侵犯了它的领地。

袋鼠本是温顺的动物,并不会轻易攻击人类,即使在袋鼠“王国”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每年被袋鼠袭击的事件也不会超过5例。袋鼠攻击人类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的领地遭到侵犯,或需要保护后代。

三、自我保护

袋鼠保护自己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用它们强大的后腿来攻击它感到受到威胁的任何东西。如果在袋鼠的发情期,我们去靠近一只雌袋鼠,那么雄袋鼠就很有可能会当场发飙,这里有点地位受到威胁的意思。

袋鼠后腿的爪子如同匕首一样锋利,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挨上一脚肯定重伤。

所以,在野外,如果我们有机会碰到袋鼠,最好还是远离它们。

被袋鼠袭击怎么办

在野外,如果真的遭到了袋鼠的袭击,不要跑,袋鼠的时速最高能达到60千米每小时,跑是跑不过的,反而会激起它们的战斗欲。

如果和袋鼠正面搏斗,人类赤手空拳的更没有胜算可言,除非你是一位搏击高手。

这时候要冷静镇定,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正当防卫的方法逃生。

装死有用吗?

被袋鼠袭击时,如果我们身边有工具,可以拿起来当做武器,比如说锄头、棍子、铁锹等,只有有了长武器,我们在袋鼠踢不到的范围内,有很大机会可以把它们赶跑。

如果我们身边什么都没有的,根据文章开头黛比的案例,装死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袋鼠是素食动物,它们把人踢到后并不是为了吃,只要人们装死放弃挣扎,袋鼠觉得没意思了就会主动离开。

所以,在野外遇到袋鼠,当对方企图攻击你时,双手抱头躺下装死是躲避攻击的最好方法。

最后

袋鼠在澳大利亚虽然已经泛滥成灾,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千万只,可当地人却依然非常喜欢它们,把袋鼠当成了国宝。

事实上,袋鼠也确实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但不可否认它们也同样非常危险。因此,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了它们,保持安全距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澳大利亚有一位“袋鼠猎人”,喜欢拿着棒球棒和袋鼠单挑,与他遭遇的袋鼠都会被他活活打死。然而,这个人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被视为英雄,简直不可思议。

而且他还立下誓言,自己的余生将在猎杀袋鼠中度过,并警告来澳大利亚的游客:如果在野外遭遇了袋鼠的袭击,装死是没有用的,只能硬碰硬。

关于袋鼠

袋鼠是食草性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并不是澳大利亚独有),以群居为主,族群最多可达上百只。不过袋鼠的种族主义十分严重,不能容忍族群加入外来人员,即便加入了,也会有雄袋鼠前来教训一番,直到新来的懂得“家规”后,才会正式成为新的族人。

袋鼠身体强壮,平均身高有1.6米,体重80公斤,虽然前肢短小,但是后肢强健,而且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成年袋鼠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13米,是弹跳能力最强的哺乳动物。袋鼠尾巴长满肌肉,就像一根钢鞭,是跳跃的平衡器,有时还可以作为第五条腿。

在澳大利亚,几乎每条公路上都有袋鼠的图案,这不是因为袋鼠的地位高,而是袋鼠的视力太差,又对灯光的十分感兴趣,所以经常会跑到公路上。因此常常在晚上引发交通事故,不过在澳大利亚撞死袋鼠,是不需要负责的。

说到这里,与人可能会问,袋鼠不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吗?为什么杀死袋鼠不用负责。

因为澳大利亚的袋鼠实在太多了,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澳大利亚的袋鼠的已经多达6000万,是其总人口的2倍多,尤其是在堪培拉,每平方公里就有500只袋鼠。而且澳大利亚的袋鼠繁殖能力也快的吓人,甚至有人打趣,在路上随便开车都能撞死一只。

然而,物以稀为贵,数量庞大的袋鼠,在全世界的“国宝圈”都是最底层的,比熊猫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更可怕的是,袋鼠的天敌袋狼、袋师都因澳大利亚人捕猎而灭绝了,使得袋鼠的数量完全无法控制。

而且袋鼠的食量非常大,不仅吃草,连草根都吃,使得草类的再生速度远远赶不上袋鼠啃食的速度,以致澳大利亚的生态被严重破坏,近年来土地沙漠化越来越棘手。

而随着食物的减少,袋鼠还把进食区扩大到了农民的庄园,嚣张的袋鼠直接拆掉围栏,大口大口的啃食着庄家,使澳大利亚的农业严重受损,农民的收成锐减。逼得澳大利亚政府亲自下令,要在全国范围内捕杀百万只袋鼠,还邀请全世界的游客前来品尝袋鼠肉。

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被捕杀的袋鼠就有160万,不过澳大利亚对袋鼠捕杀还是有规定的,重点就是快、准、狠,尽量不让袋鼠遭受痛苦。

袋鼠伤人的经典案例

提起澳大利亚,很多人会想起外形可爱,喜欢蹦蹦跳跳的袋鼠,给人一种很萌的感觉。然而,现实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袋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存在,极富攻击性。在澳大利亚,几乎每天发生袋鼠袭击事件。

比如,在澳大利亚的莫里赛特公园,就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规模袋鼠袭击事件。莫里赛特公园是很有名的旅游区,本来这里的袋鼠十分温顺,很少发生袭击人类的事件,然而随着游客的增加,这里的宁静渐渐被打破了。

当地的一位老员工表示,这里每天都会来许多人,而且他们完全不遵守公园的规矩,总是买很多水果来投喂袋鼠,甚至还有人给袋鼠吃肯德基和麦当劳。正是这种行为,使得袋鼠越发肆无忌惮,而长期的投喂不仅使袋鼠失去觅食的动力,还激发了它们拦路抢食的气焰。

事情愈演愈烈,直到一次下暴雨,莫里赛特公园闭园一周。但这一周可把袋鼠们饿疯了,导致开园后,一大群袋鼠发疯似的冲向了游客,工作人员根本来不及阻拦,大批游客受伤,一位男孩的脑袋被缝了12针,还有一位妇女的肚子被封了15针,简直是触目惊心。

还有一位重伤的游客称,自己并没有投喂这些袋鼠,只是自己刚刚吃过肯德基,可能是身上的味道引起了袋鼠的注意。工作人员也说,袋鼠本来是吃草的,而游客带来的食物含有太多的糖分,以至于袋鼠发胖严重,性格也愈发暴躁。

不仅如此,袋鼠伤人事件还会发生在自己的家里。一名澳大利亚男子就差点在自家后院命丧袋鼠之手,该男子表示,当时自己正在后院浇花,不知怎的,一只体型庞大的袋鼠,突然串了出来,当时它非常的暴躁,而且看起来十分愤怒。

而自己只想打开后门放它出去,也不知道怎么就把袋鼠激怒了,朝着他发动猛烈的攻击,自己只能拿着水壶防御,短短几分钟,不仅水壶被打碎了,自己也身受重伤。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一位遛狗的妇女身上,当时毫无防备的她直接被一头突然出现的袋鼠打翻在地,自己的狗狗直接扑上去要跟袋鼠拼命,结果被活活打死,自己则乘此机会快速逃走。到了医院后,臀部缝了10针,右腿缝了20针,还有两根肋骨骨折,十分凄惨。

还有一位来澳大利亚游玩的美国女士,她在旅游区看到两只正在打架的袋鼠,她充分发挥了美国人的“优良传统”,一脸正气的过去劝架,没想到刚靠近袋鼠的身边,就成了两头袋鼠一起的攻击目标,两只袋鼠轮番对她进行暴打,甚至两脚飞踹,直接把她踩翻在地,肆意践踏,最后她的头部、背部都遭到了严重的伤害。

不过,虽然袋鼠伤人事件每年都有很多起,但是死亡的案例几乎没有,不过袋鼠可真的不能算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那么,袋鼠为何要攻击人类呢?

1.人类踏入袋鼠的领地

袋鼠是一种领地意识极强的动物,喜欢在自己的领地摆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姿态,绝不允许其他生物的侵犯。然而,随着袋鼠数量的大规模增加,它们的领地逐渐与人类的生活区域重叠,自然而然就与人来发生了冲突。然而人类对这种情况却不知情,经常不小心“进入”袋鼠领地,导致遭到袋鼠疯狂的攻击。

2.极度饥饿的状态

通常来说,只要不踏入袋鼠的领地,就不会被袭击。但凡事都有例外,袋鼠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会抢夺人类手中的食物。它们会认为人类身上的背包、口袋有食物,从而发动攻击,而且袋鼠很聪明,不会正面向人类发动攻击,一般都会采取偷袭战术,朝着人类背后狠狠的踢一脚,甚至还会进行持续性踩踏,把人打成重伤后,再抢夺食物。

3.袋鼠对人的报复

袋鼠的智商并不低,而且还很记仇,之所以对人类发起攻击,还可能是因为你之前得罪过袋鼠,这一点就跟蛇一样,曾经有位大叔每次出门都被毒蛇攻击,后面才知道是之前他掏了毒蛇的的窝。而且,澳大利亚近年来捕杀了很多袋鼠,说不定那些侥幸逃生的袋鼠,就记住猎人的样子和气味,找准机会,伺机“以牙还牙”。

4.袋鼠和宠物发生冲突

众所周知,西方人基本上家家都有宠物犬,尤其是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不仅喜欢养狗,还喜欢养大型犬,然而就是这样的大型犬引发了多起人与袋鼠的冲突。可能是因为野狗的关系,袋鼠对狗类特别厌恶,因为澳大利亚的野狗经常会捕捉袋鼠的幼崽,两者经常发生冲突,而随着野狗的逐渐灭绝,袋鼠就把这个恨意转嫁给了它的亲戚家犬,一旦家犬不小心进到袋鼠的底盘,袋鼠就会发动猛攻,而人类往往就会殃及池鱼,受到牵连。

那么,如果在澳大利亚不幸被袋鼠攻击,装死有用吗?

说实话,遇到袋鼠的袭击,装死可能真没用,而且袋鼠看见你到地了,可能还会对你补上几脚,甚至进行踩踏。那么,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

1.看好路标,不要随便进入袋鼠的区域

在澳大利亚,经常聚集袋鼠的地方,一般都会有路标,标志是袋鼠的头像,这种地方没有专业人士还是不要去了,而且也不要近距离接触袋鼠,以免发生意外。

2.保护好自己的腹部

袋鼠的高速冲刺形攻击是很难抵挡下来的,因为袋鼠力量太大,而且还会踢人,如果被踢到腹部和肋下,将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所以面对袋鼠的攻击,一定要寻找可用的物体,保护好自己的脆弱部位。

3.打电话寻求帮助

一般来说,人类单挑是打不过袋鼠的,所以面对袋鼠的威胁,需要想尽办法找帮手,甚至可以打电话向警方求助。就算不找警方,也可以呼叫身边的朋友,帮忙驱赶袋鼠,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总之:

袋鼠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温柔可爱,尤其是雄性袋鼠,简直就像一名满身肌肉的拳击手,凶悍无比。而且面对袋鼠装死是没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招惹它,遵守景区规则,不跟袋鼠近距离接触。

而且,万物皆有灵,袋鼠也有感情,也有灵性,所以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就能大大减少袋鼠的攻击。

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2017年,澳洲一名54岁的美女健身教练在晨跑,突然草丛里窜出来一只身高2米的袋鼠,一脚把她踹倒在地。本以为自己结实的体魄能勉强和袋鼠对抗几个回合,但现实是她在袋鼠的殴打下根本没法还手,反而是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最后送到医院硬生生缝了35针。

事件回顾

这不是杜撰,在澳洲生活的话,你会发现类似袋鼠偷袭人的案例是家常便饭。据悉,当时这位54岁的健身女教练当时正在享受晨跑带来的快乐,突然草丛里窜出一只雄性袋鼠,先是用脚把她踹倒,然后对她进行了一番殴打。

女教练当时心想:好歹自己练过,作为健身教练的话总能和袋鼠打上几个回合,打不赢也能把袋鼠赶走吧!但过了几秒她就后悔了。在袋鼠的攻击下,她发觉自己就像是“布娃娃”般被肆意蹂躏,扯来扯去、抛来抛去,一度感觉要被肢解。

在绝望的时刻,她想到了装死,没想到这么一试还真的奏效。袋鼠很快停止了对她的攻击,可能是觉得无趣了,就很快跳开了。这名女健身教练也强忍疼痛回到家里,丈夫看到她浑身是伤就送往了医院,所幸只是被缝针,没有伤及内脏。但如果攻击没有停下来,那女子真就有生命危险了。

01:你所不了解的袋鼠

提到袋鼠,大家都觉得这是很可爱的动物,但在澳洲人们看来,这家伙不是什么善茬。在解开题目答案之前,我们先对袋鼠有个基础的了解。

袋鼠是典型哺乳类素食动物,主要分布在澳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品种也大体分为:红袋鼠、大赤袋鼠、东部灰大袋鼠、西部灰大袋鼠、麝香袖珍袋鼠等。之所以得名袋鼠,是因为雌性袋鼠有不同于其它动物的“育儿袋”。

由于袋鼠是早产动物,出生的时候可能只有一粒花生米大小,所以就要进入雌袋鼠的袋子里生长,这个袋子既是母亲的营养输送区,也是一个很好的避风港。

袋鼠很好辨认,小头长尾大长腿,成年的袋鼠身高可达两米,这样独特的身体构造,也让它们成为了跳的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数据记载,袋鼠最高可以跳4米,最远能跳到13米,完全是碾压人类的存在。

这个神奇的物种遍布几乎澳大利亚,它们适应能力较强,无论是凉性气候的雨林还是热带的沙漠平原,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目前,澳洲袋鼠的数量大约有5000万只,已经“泛滥成灾”,但也因为袋鼠如此的影响力,澳洲把它们放进了国徽里。

02:袋鼠的战斗力有多强?人能不能战胜它?

但袋鼠最出圈的记忆点不是其他,而是它的拳击。由于袋鼠生性好斗,同时也有强有力的四肢,移动还十分敏捷,让它们妥妥地拿下动物世界格斗高手称号。那么你知道袋鼠的战斗力有多强吗?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有人特地举行了一场职业拳手和袋鼠的拳击比赛,比赛刚开场拳击手一顿乱锤,但袋鼠仍旧不痛不痒,因为它们皮糙肉厚太耐打了。

画面一转,袋鼠使用它的前腿对拳手进行了攻击,然后再用上了强有力的后腿跳起来蹬,瞄准了运动员的腹部给了致命的三腿,最终拳手被KO了。更有意思的是,裁判在中途劝阻的时候,被袋鼠后腿踢出了场外。

更有甚者,还把拳王泰森和袋鼠做对比:泰森身高1.87米,体重100公斤左右,而成年的强壮袋鼠有些能超过两米,体重超过100公斤,显然拳王不是对手。而且袋鼠后腿劲很大,喜欢踢腹部,这是人的脆弱部位,根本吃不消,可能这就是它们拿下跳远冠军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袋鼠还有锋利的爪子和粗壮的尾巴,抓一下让人毁容轻而易举,扫一下都能让人疼几天。更可怕的是袋鼠不按规则出牌,所以普通人面对成年袋鼠的攻击,基本没有战胜的机会。

03:面对袋鼠攻击,能否通过装死躲过攻击?

那么问题来了,澳洲那名54岁的健身女教练通过装死躲过了袋鼠的袭击,是否证明袋鼠和熊一样,对于死亡的物体不感兴趣呢?

答案是否定的!袋鼠不会因为装死而停止袭击,我认为女教练只是侥幸逃脱,装死只是有一定逃生几率,但并不是绝对成功。因为袋鼠本身就是素食主义者,它攻击人不是为了吃掉他们,而熊就不一样,熊单纯的只对活物感兴趣,所以在袋鼠面前装死和在熊面前完全是两回事。

那么为什么装死有时候奏效?这是因为袋鼠好斗,女教练的反抗可能让袋鼠觉得更加兴奋,所以不会停下攻击;其次,袋鼠的攻击动机不明,很可能就是想出口气,所以看到女教练不动了,自然就失去了兴趣。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袋鼠铁了心要攻击你,有条件的最好还是跑开而不是装死,装死有运气成分,如果它不想放过你,否则等你原地不动了它还要补上几脚。

04:野外遇到袋鼠袭击,应该如何应对逃生?

首先,保持冷静,别妄想继续挑衅它们,在野外人类不是袋鼠的对手。你被袋鼠攻击可能是因为误闯领地,这时候你要缓慢后退,或者假装咳嗽伪装病秧秧的样子,让它们意识到你是弱者,不会造成太大威胁。

如果真的被追打,你最好先逃跑寻找有利的庇护所,躲到车里或者树后让它追不上你,或许更明智。如果已经跑不了的情况下,那你一定要选择侧身面对袋鼠,一次要保护自己的腹部,因为它们会连续对你的腹部发起进攻,轻则痛几天,重则危及性命。

如果要选择反击,你可以找准机会打击袋鼠的头部,因为这样可以把它们打蒙,忘记自己在干什么。袋鼠的头部是全身相对脆弱的部位,反击这里还有点胜算。如果条件允许,你也可以找根长木棍或其他武器进行对抗,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袋鼠的拳头和爪子都很致命,远离它的攻击范围可以让你活命。

再不济的情况就是装死逃生了,因为这种要取决于袋鼠的心情,不一定奏效,在采用的时候记得保护好自己头部和其他脆弱部位,蜷缩起来侧身面对它,然后祈祷袋鼠早点离开

写在最后

别看动物园袋鼠长得可爱,到澳洲走一圈你会发现:野生的袋鼠但打起人来绝对不含糊,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澳洲人被袋鼠袭击,全力还手仍旧打不过,装死更不能停止它们的攻击,攻和守都是难题。

在2018年,一个澳大利亚家庭被一头他们喂养的袋鼠袭击,他们用铲子和扫帚挡住袋鼠,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后女主人肺部塌陷、肋骨骨折、手臂多处撕伤,他的丈夫内脏破裂需要进行手术孩子也都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可见,面对格斗能手袋鼠人类真的很渺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澳大利亚袋鼠已经泛滥,几千万的数量已远超澳大利亚人口两倍。虽然袋鼠给他们提供了不少经济效益,但在人与自然冲突的当下,如何面对袋鼠的威胁却成了他们迫在眉睫的难题。

这也启示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待物种的保护和繁衍都要有长远的考虑,否则物种的灭绝或者物种的泛滥,最后受害的都将是人类自己。

对此,你怎么看?如果野外遇到袋鼠,你会选择装死还是怎么应对?

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现实中,私人教练黛比就是靠装死,在袋鼠袭击中存活了下来。

2017年,一个周六早晨6点左右,和往常一样,黛比在公园慢跑,当她跑到一个灌木丛附近时,突然冒出了一只袋鼠,不明缘由地冲向她,并将其撞倒。

出于本能反应,黛比立马侧身,将头埋入自己的腹部,尽量将全身缩成一个球。

然而,袋鼠还是用前肢抓住她的手和脖子,然后一直用后腿跳踢。

受伤的黛比,图源:Mark Stewart

据黛比回忆:“当时袭击持续了一分多钟,我以为我作为教练,已经很强壮了,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袋鼠的对手,它撕破了我的衣服,还把我当作布娃娃扔来扔去,我害怕极了,一直尖叫,但越是尖叫,袋鼠越有攻击性,为了保护自己,我忍着剧痛不再出声,就像死了一样,一动不动,袋鼠才停止袭击。”

袋鼠离开后,黛比才敢从地上爬起来,一瘸一拐离开这里。在医院,黛比全身多处伤口,最终缝了35针。

黛比也很庆幸,当时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装死,否则很有可能已经被袋鼠踢死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都很不解,一个吃草的袋鼠,人居然只能靠装死逃脱,难道人赤手空拳还打不过一只袋鼠吗?

事实上,会有这样疑惑的人,是对袋鼠的实力有很大的误解。

袋鼠拳击

袋鼠拳击,不是一个比喻,而是历史上袋鼠真的从事过的职业,虽然现在已经被禁止,但戴着拳击手套的袋鼠形象,是很多人小时候非常熟悉且崇拜的卡通形象。

第一位因为比赛而声名鹊起的袋鼠拳击手,叫杰克。1891年3月,它和自己的教练林德曼教授,进行了它人生中的第一场拳击处子秀。

杰克是被人类抚养长大,它非常喜欢这个舞台,作为动物,丝毫不怯场,面对这么多人的关注,它反而非常享受。

由于杰克对拳击的优秀表现,人们误以为袋鼠喜欢拳击,于是这项运动诞生了,并且在观众的喜爱和利益的驱使下,在其他国家也开始风靡,甚至出现了小丑和袋鼠的对决。

欧洲和美国也迎来了袋鼠拳击,美国后来也进口了一只袋鼠大弗兰克,在1893年还与人类专业拳击手比赛了。

慢慢地,人们发现袋鼠并不像表面那么温顺,相反它们拥有多项致人死亡的技能。好在后来这项运动的人气开始下降,比赛也渐渐被废止,不然会出现许多人员伤亡。

但它在流行文化中,流传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很多漫画出现了拳击袋鼠的形象,还有一部以拳击袋鼠为主角的电影(1978年《袋鼠拳王》)。

为什么袋鼠如此致命?

和熊猫一样,袋鼠也是国宝,一群袋鼠在地平线上跳跃,就是澳大利亚的一张名片。

袋鼠的种类很多,体型差异也很大,有大有小,体型最大的是红袋鼠,最大可达90公斤,2米高,微笑达人短尾矮袋鼠(雷神曾和它自拍)也叫袋鼠。但能和人对抗的,一般都是那些体型较大的品种。

图:短尾矮袋鼠

袋鼠究竟有多强?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

1、有第5条腿,强壮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平衡身体,还能在站立的时候用来支撑身体,攻击的时候可以是武器,一次横扫可以超过200磅;

2、前肢有5个趾,小但灵活,可以用来抓取食物,也会在特殊时刻用来淹死狗,后腿3个趾,每个趾上都有锋利的爪子,后腿中间的爪子最长;

袋鼠的前肢和后肢,图源:Joao Inacio

3、跳跃行走,一跃可达7米,瞬间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稳定速度也有40千米/小时;

4、后腿肌肉发达,可以施加759磅的踢力,前肢弱一些,一拳也差不多有275磅的冲击力,作为对比,普通拳击手一拳也只能挥出700磅左右的力量;

5、强大的下颚,咬合力可达925磅,略低于灰熊的975磅,是人类咬合力的6倍(但牙齿不尖锐)。

再来看看袋鼠是如何进攻的?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袋鼠伸出前肢,就是出拳,但事实上,在打斗过程中,袋鼠伸出前肢,是为了抓住物体,一旦抓住,它就会跳起,并伸出后腿踢向对方,前肢抓握是为了提高后腿踢的命中率,保证“一踢即中”!

想象一下,袋鼠如此大的体重,强壮的后腿狠狠一踢,四肢还带有锋利的爪子,运气好一点,就是皮开肉绽,运气差一点,就有可能是“开膛破肚”,开头提到的黛比缝了35针,就是这么来的。

袋鼠暴力的原因

尽管袋鼠拥有“杀人潜质”,网络上也经常有人夸张报道袋鼠伤人,但事实上,在澳大利亚,袋鼠袭击事件很少见,大多时候它都非常温顺。

大部分被报道的袋鼠伤人案例中,袋鼠突然发狂都是有原因的。

袋鼠是群居的动物,由一头雄性袋鼠领导,性格很暴躁。

暴躁的原因一般有两点,一是领地意识很强烈,不允许其他动物突然靠近;二是由于袋鼠特殊的繁殖能力。

袋鼠常年可以繁殖,雌性袋鼠有两套繁殖器官,轮流工作,几乎都在生孩子和养孩子中循环。

刚出生的袋鼠宝宝,图源:Geoff Shaw

袋鼠的孩子被称作“joey(乔伊)”,属于早产儿,一般5星期左右就出生了,出生时非常弱小,只有几厘米,必须在雌性袋鼠的育儿袋中养育一段时间,靠母乳长大,直到它长到足够应对外面的世界后,才会爬出育儿袋自己生活。

而雌性袋鼠并没有因为养育孩子,而停止生育。一旦乔伊出生,它就会立刻准备好另一颗卵子来孕育第二个孩子。

也就是说,雌性袋鼠很有可能子宫里有一个幼崽,育儿袋里同时也喂养有一个乔伊。

这样的繁殖能力,意味着雄性若要最大程度传递自己的基因,就要不停地繁殖,在寻找配偶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多雄争斗的情况,因此导致雄性袋鼠脾气并不好。

除了自然的原因,袋鼠和人类冲突还有很多人为因素。

例如人类扩张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袋鼠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人类带来的宠物,尤其是狗,是人和袋鼠冲突的导火索。

还有人类的投喂和狩猎行为,当袋鼠习惯人类投喂,如果当时人们没有满足袋鼠,袋鼠就会很失望,进而愤怒,而出手。

更不用说狩猎了,在澳大利亚的某些地方,狩猎袋鼠是合法的,很多袋鼠处于自卫而攻击,也很合理。

最后

总之,袋鼠野性大,体型大,肌肉多,体力好,还有尾巴的加持,自带锋利武器(爪子),赤手空拳的情况下,人和袋鼠打架,袋鼠赢得概率更大。

除非你运气好,一击击中袋鼠头部厉害部位,否则在没有胜算或者武器的情况下,请不要随意和袋鼠较量,袋鼠喜欢吃素,因此装死是最好的选择!

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不可以!

袋鼠是一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动物,且性格易怒易燥,没事儿就爱找同类干架,总是一副傲视群雄的姿态。

实际上却是极其不讲武德的动物,明明默认是拳击打斗,回回都在劣势的情况下来个“飞天踢”扳回一城。

即:使用肌肉特发达的大腿狠踹对方。

若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袋鼠更会得寸进尺的乘胜追击,并持续打到满足为止,除非袋鼠本身无心恋战!

所以“遇到袋鼠就装死”的作用并不大,因为袋鼠的凌空踢真不是吃素的,只需一脚就能让你在白天看星星!

袋鼠凌空一腿是300kg以上的力量,普通人身体能够顶多承受自身体重3倍左右的重量。

例如:

普通人体重120斤,翻三倍为360斤,袋鼠踢一腿是300kg,换算后为600斤。

接近2倍的力量差距,足以在一瞬间让普通人重伤,若体弱一点出现死亡也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脾气不太好的袋鼠,最是爱惹事生非,牛脾气一上来是连饲养员都要打都小坏蛋。

更别说到了发情期的雄性袋鼠,那是恨不得打跑所有对手,且不分物种的无差别攻击,除非是雌性袋鼠才能受到雄性袋鼠的优待。

事件:

2017年澳洲的一名女健身教练就遭遇袋鼠袭击,按理说教练级别的怎么也能还击几轮,结果却是靠装死才活下来。

最后在医院缝了35针,诊断为重伤。看清楚哦!这可是健身教练都扛不住的事实!现身证明在袋鼠面前装死只能有留下一口气的机会,想要全身而退根本不可能!

除非能够先发制人的揍晕袋鼠,就像国外救下自家狗子的男主人,冲上去就是一记右勾拳,当场打懵袋鼠!

就连狗主人转身离去都没反应,傻乎乎的望着,好似被抛弃的小媳妇般,委屈巴巴的...

但这种概率堪比买彩票,不要轻易去尝试,尤其是天天不爱运动的人群,请记住认怂报平安。

场外话:如果是具备胸口碎大石能力的人,就当我没说过,大石头都能碎,区区袋鼠自然不会放在眼里。

【结束语】袋鼠这种动物是只能远观的,一旦凑近只能拼人品,唯有欧皇附体的幸运儿才能把袋鼠当狗子撸。

正常人远离袋鼠才是明智的,就算是去动物园围观也别凑太近,毕竟袋鼠的前爪还是挺灵活的。

一个不注意被逮着,那就很难脱身了...(别问为什么!!)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的分享养宠的经验哦!

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澳大利亚野外最大的“杀手”是谁?许多小伙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食肉动物,比如澳洲野犬、有着“塔斯马尼亚恶魔”之称的袋獾。但是这些答案都不对,在澳大利亚的野外,最大的“杀手”是澳大利亚的“国宝”袋鼠。那么,看似蠢萌的袋鼠为何成为了“野区杀手”呢?遇到袋鼠装死可以躲避危险吗?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正的袋鼠。

袋鼠:从“国宝”到“杀手”

袋鼠是仅分布在大洋洲的一类有袋哺乳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从广义上说,袋鼠泛指袋鼠目下的所有动物,不过狭义上说,袋鼠单指袋鼠目袋鼠科下的4种大型袋鼠:东部灰大袋鼠、红大袋鼠、西部灰大袋鼠以及羚大袋鼠。由于其他的袋鼠体型较小,对人没有什么威胁,所以,下面我们就以狭义的袋鼠来说一下,袋鼠是如何从“国宝”到“杀手”的?

这四种大型的袋鼠,站立身高在2米左右,体重平均在65-85公斤左右,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东部以及南部地区。在澳大利亚的国徽、货币、国航上也都印有袋鼠的形象。可见,袋鼠在澳大利亚的地位之高。

除此之外,由于袋鼠是大洋洲独有的物种,而澳大利亚又是袋鼠大国,所以袋鼠也为澳大利亚的旅游业带来了不菲的利润,澳大利亚的旅游局的主要宣传动物之一就是袋鼠。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袋鼠大都是这样的:

但是,真正到了澳大利亚后,在袋鼠的分布区,我们却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指示牌:

上图警示牌中大字加感叹号提醒游客:不要喂袋鼠。看到这里许多小伙伴会问:到了澳大利亚,与袋鼠近距离接触,还不让,这还玩什么?但是,看完袋鼠真正的一面,你就会打消与袋鼠近距离接触的念头了。

在澳大利亚,生活在6000万只袋鼠,由于数量较多,它们经常会在人类的居住地附近活动,甚至是进入居民的院子里找吃的,这原本也没什么。但是,袋鼠是一种野生动物,虽然是食草动物,但野性十足。如果冒犯到了袋鼠,它们对人会有极强的攻击性。早在2018年,澳大利亚昆士兰,一位男子在自己的草地上喂食袋鼠,但是没想到被袋鼠跳起后踢到在地,之后袋鼠对倒地的男子持续的攻击,其妻子和孩子听到呼救声后,拿着扫把和铁锹成功地将男子救下,但是在搏斗中,女子和孩子均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019年,澳大利亚两名女子骑行时,经过一只袋鼠面前,没想到袋鼠直接暴走,将两名女子从自行车上踢翻在地。

2020年12月,一名女子在外出晨跑时,遇到一只袋鼠,袋鼠也是将其踢翻在地,最终该女子背后受伤被送医。

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有一个较大规模的野餐营地,这里每天都会吸引成百上百的游客前来野餐,同时这里也聚集着大量的袋鼠。由于人们带的食物充足,不免会发生投喂袋鼠的事情,久而久之,这里的袋鼠像一些景区的猴子一样会主动索要食物,甚至是去翻找食物。因此,袋鼠伤人在这里每几天就会上演一次。

所以,看到了袋鼠如此强的杀伤力,你还会以为它们是可以任何抚摸的“萌物”吗?(下图中小型袋鼠通常没有什么攻击性)

作为食草动物,袋鼠的攻击力如何无论之强?

我们还是以大型袋鼠为例,从上面大型袋鼠的体型数据看,它们站立起来丝毫不逊于成年健壮的男性。而且袋鼠作为一种跳行动物,它们有着发达的后肢,最关键的是它们有一条粗壮的尾巴,这条尾巴不但灵活(可以当鞭子用),还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解放出四肢来,而袋鼠经典的动作“跳踢”就是用尾巴支撑的。

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的双腿踢中,无论踢到哪都会将人直接干倒。除了双腿外,袋鼠的两个前肢也是致命武器。从上面的动图看,袋鼠在攻击时,会用尾巴作为支撑,然后两条后肢向前踢踹,而两条前肢也没闲着,而是对着对方的头、胸部一通乱抓。虽然表面上看,袋鼠的前肢末端跟有蹄类动物的蹄子差不多,但其实,它们的前肢末端带有锋利的爪子,在澳大利亚袋鼠袭人的事件中,受害人无一例外的都受了严重的抓伤。

因此,庞大的体型,强大的尾巴和后肢力量以及尖利的爪子,让袋鼠具备了很强的攻击性,尤其是对于人而言,一旦被袋鼠缠上,攻击可能是致命的,除非你是位搏击高手。

遇到袋鼠装死可以躲避危险吗?

既然袋鼠的攻击力如此之强,最好的看袋鼠的方法就是不投喂、远观。但是,在袋鼠袭人的事件中,许多人是路过袋鼠附近被袋鼠攻击的,而在它5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速度下,人想要逃走是很难的,所以,如果被袋鼠攻击,保命是最重要的。

如果人的附近有一些长的武器,比如扫把、铁锹等等,人能够在袋鼠踢不到的安全距离内将袋鼠击退。如果身边什么都没有,根据以往被攻击人的描述看,装死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因此,袋鼠将人踢倒之后,只要人放弃挣扎,它就会索然无味地离开。

所以,遇到袋鼠,赶紧躺下抱着头,一动不动是躲避袋鼠攻击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感受一下袋鼠的肌肉和力量)

总结

相比较袋鼠的数量,它们攻击人还是相对较少的,但是被大型的袋鼠攻击是有生命危险的,它们踢踹力强悍(曾有人被踢断了三根肋骨),爪子锋利(被攻击的人身上都有触目惊心的抓痕),速度极快(50公里每小时以上),所以遇到袋鼠,装死是比较好的办法,毕竟袋鼠攻击人并不是要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