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1、能家人团圆就不错了,希望别再有疫情,让隔离了,年味不年味的不重要了。
2、以前有亲戚走,现在好多独生子女,亲戚越来越少了。
3、以前包红包,送红包,送祝福,很有仪式感,现在微信一转年完了。
4、物质太丰富了,很难有太大收货了。
5、小孩还是挺快乐的,大人基本都没感觉了。
6、现在都离不开手机,没有过年唠嗑的氛围了。
7、疫情影响,也不能聚会了,安全第一。
8、大城市串门就很少了,以前都不在自己家吃饭。
9、大城市安全要求也没法放烟花了。
10、以前都自己家做饭,大家一起动手,其乐融融,现在饭店一吃完事了。
11、大城市的物质太丰富了,大家都见识了太多新奇的东西。
12、好些人不回老家过年了,更没有年味了。
13、心理都有事了,就很难全心关注过年了。
喜欢请点赞+关注哦,谢谢。
春节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春节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当你的小轿车,碾过古老小路上三蹦子的车辙印,看着村口的小桥依旧,但曾经小桥上含苞待放的小芳,已经成为带三孩子水桶腰的大妈,你就觉得这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
没有年味是现在绝大多数人的感觉,到底是因为文化的变迁还是心情的不同?
首先,春节已经不能满足,你被现代科技文明,无限拔高的阈值。当我在八十年代过春节的时候,敞开吃上几顿肉,是一年的期盼。而如今,只要你想吃,你能吃到绝大多数成为商品的食物。
想当年,海鲜只见过海带和带鱼。如今的我们,只要你钱到位,你甚至可以在新疆吃到阿拉斯加的帝王蟹,还是活的。
物质的丰富,已经让你对春节吃的欲望降到最低,能提起你兴趣的,大概只有精神层面妈妈的味道。
而在文艺欣赏方面,人们的阈值,更是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八十年代过年乡里的电影,电影院里人挤人,电影院外还有大批人翘首以待。
谁家要有个录放机,放个《再向虎山行》啥的,绝对是村里的发财人家,在寒风中的院子里,流着鼻涕的小孩和抽着旱烟的老人们,恨不得把脑袋挤到电视里去。
而如今,满屏大长腿小姐姐,让你的审美阈值,可以高到影响国际空间站的方位调整。全民自媒体时代,无数创意让你应接不暇,各种脑洞让你叹为观止。
所以,春晚就像当年桥上的小芳,虽然你记得她当年娥罗多姿的模样,但你的最爱要么是抖音里的某个小姐姐,要么是电脑隐藏文件夹里的某个老师。
味蕾和文艺欣赏的阈值,被现代文明无限拔高,我们尝过世间百味,看过无数缤纷的世界,自然不愿意回到当初坐过的那口枯井。
其次,春节从自发秩序变成一种仪式。
曾经,农耕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生产活动。而春节,就是我们在春天播种之前,对各路自然神仙的一个祭祀过程。
人们希望通过对自然神的祭祀,期盼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满仓。
这种仪式,契合农耕时代人们的心理诉求,并和经济文化融为一体。
而如今,我们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三百年的路,已经进入到工商业文明。春节这个节日和人们的生产活动产生分离,这让春节成为一种纯粹的仪式。
除了很老的一辈人,没有人还会认为,春节的本质是对农耕自然神灵的祭祀。现在的春节,大都已经演变成家庭的团圆仪式,坐在一起,回忆过去的一年,展望未来。
不管你承认与否,传统农耕文明都将在我们这一代消亡,看天吃饭,祈求神灵保佑,早已不再是现代农业的方式。低效的生产方式一定会顺应时代,被更高效的工商业所代替。
当传统农耕文明消亡,附着在传统农耕文明上的春节,自然也就丧失了它曾经蕴含的特色。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亲人团圆的期望。
年味变淡,有物质和娱乐丰富的原因,也有传统消失的原因。总的来说,是一种时代进步,只不过让我们这些年龄大点的人,有一种过年空落落的感觉!
春节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有那么一点感觉,特别是自己家里的老人已经不在了,就越来越不想过年了。
春节春节人到中年,过春节就是春劫。
春节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谢谢你的邀请。关于有没有年味儿这个问题?我认为年味儿是进化了。变换了一种形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极大的匮乏。平时有一点好吃的东西要放好长时间,还舍不得吃。特别是到快过年的时候一样。提早的都把好东西买回来放到那里啦。小孩子们每天或者说隔一天要看一看。总得想着他。什么时候才能吃呀。特别是小孩儿。更有一种渴望盼望。非得到过年的时候,都想着你买的吃那个东西?所以说对吃的东西非常稀罕。还有平时穿衣服穿的了破破烂烂的。多大的官还一年四季都穿着烂衣服呢。不要说平民百姓啦。但过年不一样。到过年的时候,人人都要穿一件新衣服穿。这也是渴望的一种方面吧?
在一个到过年的时候,小孩子有炮放。各种各样的鞭炮。可以拿到大街上,大家比着发。增加了小孩的兴奋度。那时候因为物质的匮乏,互相拜年走动。可以到各家各户看看,谁家准备了有什么好一点的东西?见识一下。这也是感觉到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吧!所以那时候不管大人小孩都盼着过年,就是有这问题。
现在物资极大的丰富。家家户户平时的生活就像那时的过年一样。平时穿的衣服都比那时间过年穿的好,甚至比那时过年穿的还好上多少倍。所以现在到过年的时候觉着没什么新内容。吃的平时都吃了,穿的平时都穿了。所以没有什么更大的改变和希望盼头。特别是现在讲究环境卫生。过年过节不允许点放烟花暴烛。这也是感觉到年味儿淡的一个方面吧!
特别是这几年疫情。大家谁也不愿意去冒那个风险,都愿意宅在家里面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一家几口吃吃喝喝的。拜年也先进了,手机微信拜年。人也见了话也说了。再加上封路封区封城。所以大家都不出门了。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叫居家隔离吧。这样更让年味儿变得不再像是过年了。加上疫情防控天天在喊着不让聚集。所以每个人坐在自己家里边也是给国家做贡献。也是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也是现在过年的一大特色吧!
春节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是啊,现在很多的人都感到过年没意思,已失去了以前的欢乐感,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悄悄的消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