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会有龙这个不存在的物种,难道古时真的有龙这个生物吗?

2021年,秘鲁在首都利马市南部挖掘出一具3600万年前疑似“真龙”的远古生物化石。

头骨长1.2米,身躯长17米,狭长的体型再加上尖锐的牙齿,这头远古生物必然是顶尖的海洋掠食者,现场挖掘图片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中国网友的热议,因为这跟华夏传说中的真龙太像了。

不过有些专家在看过图片后,认为这是一头龙王鲸的骸骨,后来秘鲁专家经过科学辨认,最终同样确认了它的确是生活在4000万年前~3600万年前的龙王鲸,这一结果不免让大家有些失望,难道神话中的龙,真的不存在吗?

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其余11个生肖都真实存在,偏偏不见龙影呢?1934年营口真的有神龙坠落吗?真相在70多年后才被揭开。

十二生肖的起源

因缺乏有力的古籍史料,十二生肖的起源一直是个谜,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十二生肖是“外来”的。

早在明朝时期,部分学者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北狄,1906年,法国学者认为中国十二生肖,起源于西域或突厥,近代我国部分学者认为,十二生肖可能起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

为什么很多学者认为是“外来”的?

首先,巴比伦黄道十二宫的时间点早于中国十二生肖,其次,我国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不过仅从时间节点来判断,显得有些“强词夺理”,而且古代文化交流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信息传输闭塞,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十二生肖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产物。

后来从1975年、1986年出土的秦代竹简中,清晰的记载了十二生肖,虽然跟当下略有一丝差异,但足以说明,十二生肖早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汉朝才统一整理。

十二生肖脱胎于天干地支,而“天干地支”的体系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史记》中记载帝尧时期就出现了四季十二月文化,而黄帝时期部落图腾文化兴起,例如虎、熊、鸟等。

古人善于观察自然,认为天地万物都会有兴衰,如果将某一年出生的人,跟兴旺的动物匹配在一起,就可能会带来好运,所以就诞生了十二生肖。

古文化学者认为天干地支代表时间与空间,一天、一年、一辈子都是过程,本质上没有区别,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第一个时辰半夜活动的是老鼠,所以子时的相为鼠,以此类推,十二时辰分别对应十二生肖。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讨人厌的老鼠,排在十二生肖首位呢?

普通点的说法是,老鼠经常在半夜活动,所以对应子时,但更深层一点的说法是,天地混沌一片,在无尽黑夜中,老鼠把天地都撕咬出一道裂缝,之后天地才逐渐由暗转明,老鼠是开端,而且在古代,特别是兵荒马乱的时候,社会人口凋零,古人又崇尚生育,希望后代兴盛,所以信奉繁殖能力很强的老鼠,也是很有道理的。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寅时为凌晨3~5点,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候,所以称为“寅虎”;午时为上午11点~下午13时,阳光猛烈当属马,所以是午马。

那用什么来代表帝王呢?

牛、兔、蛇、猴、鸡、猪肯定不行,老虎倒是可以,但老虎也能被普通人猎杀,而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很早就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念,也就是说帝王是上天的儿子,代表天界管理人间,所以大家不要违逆上天的旨意,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帝王统治。

天界虚幻缥缈,自然天子的属相也不会从现实中寻找,而我国华夏民族十分推崇龙,所以就将“龙”加到了十二生肖中。

既然“龙”是不存在的物种,那么它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关于“龙”到底存不存在,一直存在热议,目前缺乏“龙真实存在”的有利证据,而且科学的主流说法,也从侧面说明龙是虚构的生物,这种说法要追溯到黄帝时期。

远古时期,各部落都有信奉的图腾,有的是动物,有的是山川,部落之间相互争斗厮杀,一般来讲,胜利的部落会消灭败亡部落的图腾,摧毁他们的信仰,击溃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这样更有利于胜者收编败者。

但从各方面史料来看,黄帝在战胜蚩尤后,并没有毁灭他们的图腾,而是希望两大部落之间能融合在一起,如果让蚩尤部落信奉黄帝部落的图腾,会引起较大的抵触感,当然,黄帝的部落也不可能去信奉蚩尤部落的图腾,况且大家同宗同源,没必要斩尽杀绝,而是争取大一统为上策,所以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产生了团结、包容、共同进步等先进的文明思想。

黄帝认为图腾之间可以互相融合,例如有8个部落,如果把8大图腾都放在一个画面内,发展到最后岂不成了“百兽图”,这样也不利于后期发展,所以黄帝建议把8大部落的图腾,都取一个明显的特征,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图腾,也就是“各取一物,融之”

当时古人将蛇的身躯,鹿的角、鱼的鳞片、鳄鱼的嘴等等,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图腾“龙”,随着龙图腾的确定,华夏文明进入了新的篇章。

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1934年,辽宁营口田庄台镇村民正在河边浣洗衣服,突然有个庞然大物从上游出现,只见它以半飞半游的姿势靠近,最后无力的摔在了河岸边。

村民细看后目测这是一只体长10多米的“怪物”,最后走近一看,只见它头生双脚,狭长的躯体布满着鳞片,有村民当即震惊的表示,这不就是咱们神话传说中的神龙嘛!

只见神龙已经奄奄一息,并且散发着腥臭,反应过来的村民马上搭建凉棚,帮它遮挡暑热,并且迅速将河水浇灌在神龙身上,没过多久,神龙开始慢慢恢复了生机,在一个下过暴雨的夜晚后,神龙消失了,村民们都认为神龙伤势恢复后离开了,他们的村庄将受到神龙福泽。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天空风云变色,伴有阵阵雷鸣,几小时后,神龙竟然从高空极速坠落,成片的房屋被摧毁,9个村民不幸遇难,同时,坠龙地散发浓郁的腥臭味,后来神龙尸体就开始高速腐烂,很快就只剩下一具骸骨,当时《盛京时报》的记者前来报道,还拍摄了“龙”的照片。

关于这头神秘生物,到底是不是龙,一直存在热议,2004年,央视拍摄了相关纪录片,最终给出的解释是,这是一具须鲸的骸骨。

看到这个解释,网友坐不住了,你说是须鲸的骸骨,那头上两个明显的角怎么解释?

在强烈的质疑下,央视在2005年再次展开调查,最后得出的结果依旧还是须鲸,为了验证这个结果,专家将一具须鲸的骸骨进行重组,他将须鲸的上颔骨竖起来,摆成了龙的嘴,下颔骨拆开后摆成龙的角,至于“龙”的前后爪,则是由须鲸的上肢和尾骨拆开后所得,很快专家就将须鲸骸骨,拼出了当年《盛京时报》照片中关于“龙”的模样。

专家结合近代史分析后大致知道了什么情况,这条“龙”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1934年才出现,而且还是“坠龙”,其实这件事的真相已经浮出水面,《盛京时报》是由日本人创立的,结合1934年这个特殊阶段,日本人刻意制造了这场骗局,试图毁灭我们心中的信仰,打的是一场心理战,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虚构情节,所以才更容易引起误会。

本文仅为探讨,至于龙是否真的存在,不能100%说不存在,也不能100%说存在,只能有待考证。

——END——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会有龙这个不存在的物种,难道古时真的有龙这个生物吗?

十二生肖中现在十一生肖均能找到,唯龙现在难觅其踪。龙在十二生肖中是排位于兔之后,蛇之前。这个本身就有非常的有意思,因为龙即辰,是于农历三月的时空表征,那我们细想一下,阳春三月是大自然各物侯现象最为变化多端的时侯。你看,那落叶的树开始长出绿叶,天气也开始和暖,燕子从南回飞是要竼巢了。

而随着物侯与气侯的复杂多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随时变化起来,之于身体,我们的胃口相对于冬天而言开始明显减弱;之于精神,由相对宁静的在冬天,阳春时也相对燥动起来,所以临床显示,阳春是精神病、抑郁症多发季节。总而言之以龙配三月是准确不过了,因为龙本身就是变幻莫测的生灵。

本人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不单许多文献有所记载,甚至一些的权威正史也有记录,比如《史记》的夏本记就记载了一位名叫孔甲的君主,在位之时曾出现一雄一雌两龙,其还钦点豢龙氏为其畜养二龙。

然能令笔者相信真龙曾经存在的还有新闻与图片。1934年的8月8日午时后(13点后),在我国的辽东半岛的东岸营口这个地方曾“天降巨龙”,当时在辽河的北岸的苇塘,人们发现一身长三丈余(十米左右)的一巨型生物,其方头方脑,头又长有两角,角竟长一米余。上世界有记者曾为此事采访过当地的一些当年看到“龙”的老人,老人说:龙的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身体呈现灰白色,并有硬鳞。前边腹下还伸出两个爪子,活脱就是传说中的龙模样。人们认为龙是吉祥物,所以为其搭棚浇水降温,当地一寺庙僧侣还为其颂经。

然而又过了数天,忽然营口风雨交加,足足下了少见的四十多天的倾盆大雨。雨停后龙却神密消失不知所踪。而又过了几天,在距入海口大约40里处的芦苇荡中却发现一腐败的巨型生物遗体。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来采访了,并拍下照片。

因为考虑到,当时还远没什么PS之流,所以照片真确度颇高,可惜的就是后来日寇侵华,战乱频繁,本来由当地一所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渔捞科收藏的遗骨最后也不知所踪了。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会有龙这个不存在的物种,难道古时真的有龙这个生物吗?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种没有被确认的动物,其他十一个生肖在如今都好好地活着,而且有着不少的数量,那么龙真的不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它最有可能是什么动物呢?如今的龙形象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从历史中找一下答案。

龙的形象

从目前的考古来看,考古科学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物种的化石与如今龙的描述相符,所以目前龙这种生物还只存在于神话之中。

不过,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关于龙的形象最早在距今约8200—7400年前就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在20世纪初,我国在挖掘大量的遗址时就在内蒙古的兴隆洼镇兴隆洼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考古学上称之为“兴隆洼文化”。

在兴隆洼文化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最早的龙型摆塑,该摆塑长约19.7米,“龙头”宽约2米,昂首张口呈弯身弓背状。

这个龙型摆塑的头部是用猪头代替的,身体则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块摆成的,虽然有一条已经严重损坏,但好在左边的这一条还相对的完整,从这摆塑看,最早的龙的形象是没有腿的。

到了1971年,考古学家们挖掘热河红山的一处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时,从遗址中发现了更为具体的龙形象,它就是有着“中华第一龙”的C形玉龙

该玉龙完好无缺,形象栩栩如生,长26厘米,从形态上看,它身体弯曲呈C状,无足,吻部突出,有对称的鼻孔,双眼竖起呈棱形,头背部有明显的突起,专家推测这可能是隆起的皮肤或者毛发。

到了1980年,考古学家们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第3072号墓出土了大批陶瓷制品,这个墓是在距今约4000年前建成的,在众多的陶瓷制品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龙图案的陶盘。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龙形象依然是没有足的,而且比起6000年前的形象它还少了后颈的突起,而且嘴里还含着一根稻草,寓意五谷丰登。

到了商朝,龙的形象再一次发生了变化,比起之前弯腰弓背的形象,商朝的龙是昂首挺胸的,而且比起之前的龙,商朝龙的头上还多了一对“犄角”,嘴巴也由之前的闭合到张开,并且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起嘴巴里的利齿。

到了西周时期,龙的形象又发生了改变,它一改商朝昂首挺胸的形态,再次恢复了弯腰弓背的形象,而且最关键的是在这一时期龙竟然有了腿,头背部的突起也出现了。

从我们如今对龙的形象认知来看,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符合我们如今认知的龙出现在汉朝,此时的龙身体细长且盘踞,头背部有明显的“鬣”,非常的飘逸,但依然是没有爪子的。

到了唐代龙形象就与如今我们的认知完全一样了,因为此时龙集四条腿、龙鳞、鬣、龙须、龙角于一身,只是还没有腾云驾雾罢了。从唐代之后,龙的身体开始被拉长,腾云驾雾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最终也就有了我们如今印象中的龙了。

唐代青釉雕塑走龙

龙真的存在吗?

通过我们上面对龙形象变化的了解,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龙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在变化,所以,龙真的存在吗?要分时期,如今我们眼中腾云驾雾的龙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是,曾经龙的形象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

我们结合石器时代的龙形象可以发现,在整个石器时代,龙都是没有角、没有腿的,而且从彩绘蟠龙纹陶盘中龙的形象来看,它应该就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蟒蛇。

而从大型蟒蛇在我国的分布看,符合这一条件的应该就是缅甸蟒了,因为在陶盘中龙的身上有着明显的黑色的斑纹,体型庞大、又有这种黑色的块状斑纹的,除了缅甸蟒就是网纹蟒,但是网纹蟒目前没有发现在我国有自然分布,而缅甸蟒在我国华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当然这是如今数量和栖息地缩减后的分布,所以曾经的缅甸蟒在华北地区也极有可能有过历史分布。

注意看缅甸蟒的花纹

不过,在西周时期的龙并不是蟒蛇,而它更像是鳄鱼,因为它一改之前盘踞的形象,变成了昂首挺胸,并且嘴巴变大且张开,头上有凸起,这非常的复合鳄鱼的形态。而在我国唯一一种可以在野外看到,而且曾经有着庞大种群数量的鳄鱼就是扬子鳄了。

再到后来,龙的形象就多是不同朝代的人根据以前的龙形象再结合自己的想象而描绘的了,此时想要找原型已经几乎不可能了,毕竟天马行空的想象再加上各种动物取一个部位的拼凑,我们是很难将其复原的。

写在最后

龙在十二生肖中其实是存在的,它就是蟒蛇,但是由于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刻画方式,让龙的形象越来越“离谱”,最终让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它的原型了,这就像凤凰一样,凤凰的原型极有可能是红腹锦鸡,但是在夸大的描述和画风下,它飞上了枝头,变成了神话中的凤凰。

红腹锦鸡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会有龙这个不存在的物种,难道古时真的有龙这个生物吗?

十二生肖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老少皆宜的常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也奇怪这十二种动物我们唯独没见过龙。究竟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模样呢?估计没有人知道吧。

你的问题说为什么生肖中会有不存在的龙?我个人却认为龙肯定存在,也相信智慧超群的古人并非凭空捏造。没见过的事物也并不代表其不存在,历朝历代的天子都自诩说是龙身龙种,我们也常常自豪的说是龙的传人。

可见这个我们没有见过的龙,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龙给我们的印象也是高贵神圣不可战胜的形象。因为没有人真正的见过所以我们只能去想象。这样反而更加的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史书也有关于龙的零星记载,但没有关于龙的出处与起源,只有无尽的传说与动人的神话。从古到今这个生肖中的龙都是以虚无缥缈的形式存在,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而我们是首尾都没有见过。

究竟是否存在?最有说服力的是1933年营口的坠龙事件。从那张模糊的照片中似乎可以作为点根据,去想象龙的真实模样。但那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龙,却也无人能够证实。而由于那发生在战乱时期,最终的证物也不知所踪。

你说你见过,他说他见过,见过没见过,我想只有天见过。

传说盘古用巨斧劈开了天地的混沌,但我们却依然生活一个混沌的世界。人类历史几万年而我们有文字记载的也不过三千年,其他的几万年发生了什么我们一片漆黑,单这三千年就有许多我们无法解不开的谜团。

无法证实的我们站在科学的观点,可以认为它不存在。但并不代表真的不存在只是凭我们现有的智慧无法去探索。有时候我认为人类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有其相配备的事物。应该掌握和实现的总会实现,而不应该是我们知道的也许永远也无法看到,因为它不是我们进化中的相适应的产物。

就好比我们发现恐龙化石,证实曾经有恐龙的存在,但是这种生物与我们后期的进化是不匹配的所有注定就会消失。有些文字书籍不也是如此吗?流传的过程中就凭空消失了,怎么消失的我们有的也是不得而知。

人类每一次的更新换代,我想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任何一门相应学科也不是万能的。所以探索的过程中,要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曾经的历史本着敬畏之心。今天我们所谓的进步只是依据短暂的历史记载做出的结论。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曾经有没有超越我们的生物存在,这个我想也没人知道。

开头我说相信龙的存在,我想相信一些事物总比没有强吧。起码心里头有个可以想象的空间。再说了,尽管我们谁都亲眼没见过龙也无法去证明,但毕竟龙的形象一直存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

就认为它存在吧,你说呢?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会有龙这个不存在的物种,难道古时真的有龙这个生物吗?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在史料与民间传说中多有出现,龙到底存不存在?是否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神奇生物?通过资料与影像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龙的形象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二.龙的记载

1.《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

2.《礼记·礼运第九》中,将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3.东汉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5.《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6.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三.史书中的见龙

1.《后汉书——五行志》:龙降温明殿,此句在清代〔洛阳县志,仟异志〕中引作黑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敕〔后汉书〕更明确。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2.《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3.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4.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5.《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

6.《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四.现代考古与龙

1971 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 7000 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 2 个并排的鼻孔。玉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1987 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 1.78 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近六千年。1994 年,在湖北黄梅县白湖乡焦墩遗址,清理到一条长 4.4 米的卵石摆塑龙,距今约六千年。

1995 年,考古学家在辽宁的阜新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 19.7 米的红石堆塑龙。这条龙有头、尾和四肢,已经比较完整。查海遗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中国龙文化至少已经有了 8000 年的历史。这是迄今为止得到考古界公认的,最早关于龙的遗存。

1996 年,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里愈发至关重要,与天地宗祖鬼神沟通的琮、璧、戚等礼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在辽西、内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发达地区,人们也用玉琢出龙形,足见龙在当时非同一般的地位。

五.现代见龙事件

1.辽宁营口坠龙事件

营川是大辽河下游,包括营口市的河川及盘锦市大洼县一带。该事件的过程是:1 首次坠落:1934年7月初,营口很多人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人们用苇席给它搭凉棚、挑水浇,寺庙僧侣每天为它作法超度,数日暴雨后它消失了。看见者说它与画上的龙模样一致,有四爪和鳞片,嘴上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来米。2 再次坠落即营口河湾坠龙,三个阶段:1)出事:8月初《盛京时报》“龙降酿灾”新闻报道: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坏日资厂的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这种奇怪现象,央视纪录片没谈。2)水中折腾。3)进入芦苇丛:8月8日,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一致的尸体,腥味远飘,有双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这在动物界罕见,鳞片装了两大筐,死亡前声音如牛叫。3 参观龙骨: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龙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盛京时报》派人采访,称为“营川坠龙”等,图文并茂,轰动一时。观者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时涨价。骨架保存在营口一个师范学校做标本,后因战争时期社会混乱,下落不明。

4 当代探索:营口市史志办编有《营口龙之谜》一书。2004年底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播出纪录片“破解七十年谜团”,次年播放《龙影遗骨》又探讨(到2008年时重播过9次)。四川电视台拍摄的『辽宁营口的“神秘龙骨架”—视频在线观看』,画面很清楚。

2.高邮龙吸水

高邮龙吸水事件发生在2007年9月6日17时,据说当时在江苏高邮市西部高邮湖湖心出现数十年未见的罕见场景,因为龙卷风而形成高达千米、水天相接的水柱(俗称“龙吸水”),湖面水位顿时下降好几厘米”持续约10分钟后消失,顿时大雨倾盆,天地间混沌一片。

当时龙吸水事件刚刚一发生,就跟发现青海湖海底惊现12米巨型真龙一样,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国内多家媒体播出,最先播出的是东方卫视,细心的网友发现,视频前十几妙,发现一个龙型的生物在云层中间游走,大家想一想,是什么生物能够在龙卷风环境下在随意飞行?我想只有是传说中的龙,并且有网友曝光了高邮龙吸水拍到龙高清图片,截图中的轮廓红色线条已圈出龙型的位置。

这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东方卫视上播放时是一个版本,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时,却变成了三只鸟在飞行。

左边:央视cctv4画面 右边:东方卫视画面

但是,看画面与网友曝光的高邮龙吸水拍到龙高清图片明显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央视的三只鸟呈三角形排列,东方卫视的条状飞行物是一条曲线,最重要的是央视拍的是在云层外面,东方卫视拍的是在云层里面,这很明显就是经过剪辑处理过的视频。

六.龙是否真的存在

关于龙的记载,从古至今延绵不断,但是大多数的人对于这个问题依旧半信半疑,究其原因,在于至今未曾捕获一条真龙,或者有龙的遗骸(至少从未在公众面前曝光过)。对待这个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史料的记载是否有用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记载最详尽的国家,从官方史册到地方典籍州志府志无不如此,首先,官方历史容易受政治左右,参考《明史》(《明史》由清朝编纂,其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言),而地方州志府志受政治波及很小,可以说,在可信度上非常高,历史上出现的数次坠龙事件,以此为依据是可信的。

2.古人的思维与现代人的思维辩证

如今,对龙的存在持有很大猜疑的人,一个理论就是——古人的思维,他们敬畏鬼神,把许多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灵盲目崇拜。

古人确实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但是古人不是傻子,我们先人前辈的智慧,同样不可小觑,古人不会无端端的把一条蟒蛇,一条扬子鳄(有人提出龙就是扬子鳄)当做龙,记载详尽又对龙的外貌描述如此细腻,古人所见的可信度上也是极高的。

总结:龙,我认为是存在的,无论是从出土文物,历史资料,还是种种现代的坠龙、龙吸水游龙,都可以对此作出说明,只是官方的态度模糊,《走近科学》将营口龙骨硬生生说成“鲸骨”,美其名曰——“扫除迷信”,如此看来《走近科学》,有时候并不科学,而龙,这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信仰与图腾,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获得正名。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会有龙这个不存在的物种,难道古时真的有龙这个生物吗?

一,首先我们论证龙是否存在。

我认为龙这种生物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并没有传说中的如此神通广大,他只是一种稀有动物,被人们神化了而已。

1,根据统计,世界上每天会有75个物种灭绝。就像我们的大熊猫,要是没有法律和人们的保护,估计几百年就要灭绝了。同理,我认为龙是存在的,是一种生存在水中的巨型生物,可能是大型鱼类,或者是鳄鱼之类的,也可能是大型蟒类(蛇又称为小龙),只是在当时因为环境变迁问题,处于即将灭绝的边缘。但是当时并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人们也不会划分自然保护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灭绝了。再也找不到这种生物。经过人们的神化,就变成了能够吞云吐雾,行云布雨的神龙。

2,古代帝皇称为九五之尊,九五出自《易经,乾卦第一》“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身着龙袍。在我国众多史料和出土文物中都能找到龙的影子。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与广为传播,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必有其依据。就像UFO一样,世界各地都有出现过,可能很多人还有幸看到,这才有了外星人的说法。如果这样的现象见都没人见过,就有人说有外星人,这就没人相信也不会有人流传。

总之,龙是存在的,只不过是由一种事物神化而来,并非是小说或者电视剧描写的那样住在龙宫,腾云驾雾,神通广大。

二,十二生肖为何会有龙。

1,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互对应。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时,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老鼠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牛夜间吃草,农家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称“丑牛”。

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卯时,清晨五点至七点,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称“卯兔”。辰时,早晨七点至九点,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称“辰龙”。

......

十二生肖用于对应地支计时,每个时辰用再次之间活动频繁的动物代替,这就是龙出现在十二生肖,并且对应于辰时的原因。

2,龙是中国的图腾,中国各族人民都是龙的传人,龙对我们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正如《龙脉书艺》“龙乡颂”所写,天是龙形象,地是龙图腾,山是龙脊梁,水是龙血脉,风是龙起舞,雪是龙飞翔,人是龙子孙,家是龙故乡。

龙在中华民族中占据绝对的地位,十二生肖把龙排进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