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危险吗?

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会致命吗?

专家说朝天射击的子弹,即便落在脑门上连血都不会有,根本不足以致命,但国外民间持枪者却说,这样做非常危险,经常出现死亡事故,到底谁对谁错?

其实咱们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见朝天开枪的场景,例如某军队打了胜仗,为了庆祝战事胜利,士兵们集体朝天开枪,但这种行为实则非常危险。

2007年,伊拉克在亚洲杯足球赛中击败越南队,成功晋级四强,这次的胜利让伊拉克民众十分欣喜,于是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成群结队的高唱,其中不乏有些人掏出步枪朝天“突突突”,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但就在当天,当地警局接到了大量“枪击案”,很多受害人称被子弹击中,甚至有死亡案例。

当地警方开始调查,在查看伤口及案发地后,警方认为这些所谓的“枪击案”,都是由流弹造成的,后来经过细查,原来有人开枪朝天射击,掉落的子弹击中了附近庆祝的球迷,先后共有50多名球迷受伤住院,7人直接死亡,为此,伊拉克球员还佩戴黑纱以悼念这些不幸因流弹死亡的球迷。

无独有偶,全球关于“向天射击流弹致死”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2021年1月1日,黎巴嫩贝鲁特居民为了庆祝新年,兴奋的朝天鸣枪,结果流弹不仅击中贝鲁特国际机场四架客机,穿过机舱蒙皮导致无法客机无法起飞之外,还导致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一位难民被流弹击中死亡。

那么在枪支泛滥的美国呢?

根据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期间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遭到流弹袭击的人数高达317人,死亡率高达36%,其中头部被击中的概率为77%,该部位的致死率更高。

《流言终结者》实验证明垂直向上射击的子弹,并不具备致命杀伤性

《流言终结者》节目专门针对网络流言形成专业测评,他们用严谨的实验数据来辨别真伪,为了获取子弹的下落速度,节目组特意进行了风洞试验,他们先用亚克力板制作了一个方形的长筒,接着从下方喷射出气流,然后从上面放入子弹,当子弹悬浮且达到平衡后,节目组就能获取子弹的终端速度。

在获取子弹终端速度后,节目组拿来一个猪头作为实验品,当子弹以终端速度落到猪头表面时,子弹竟然弹开了,然后节目组用步枪子弹做实验,结果还是弹开,但步枪子弹跟手枪子弹不同的是,手枪子弹连猪头的表皮都没刺破,而步枪子弹却轻轻的刺破了表皮,但没有伤及猪头的骨骼,致命伤更不可能出现。

出乎意料的结果,让节目组感到意外,他们打算进行最真实的模拟实验,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场景,节目组在一片杳无人烟的荒地中进行实弹测试。

他们在穿戴好防护装备后,分别将手枪和步枪枪口与地面垂直固定好,分别朝天空打空一个弹夹,在远处等待几分钟后,节目组开始在地面找寻落下来的子弹。

在简单的一番寻找后,节目组终于找到了落下来的子弹,可结果还是令人大吃一惊,因为手枪子弹穿透沙土的深度才仅仅只有2公分,并且落地形状并非竖立,而是“横躺”着。

但步枪子弹却找不到,节目组猜测,可能是因为步枪子弹速度较快,射程较远,在回落过程中受风力影响较大,于是他们继续实验,这回节目组用大型氢气球将子弹带上匹配的高度,遥控器按下后,手枪与步枪子弹落了下来,这回手枪子弹穿透沙土的深度依旧是2公分,而步枪子弹也是2公分,这样的数据别说致命,就连伤人都很困难,所以节目组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手枪还是步枪,在垂直朝天射击的时候,落下来的子弹都不足以致命。

为什么朝天开枪,落下来的子弹能致死?

《流言终结者》的结论,跟全球发生的流弹致死案例完全相反,到底谁对谁错呢?

子弹在向上运动时,因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后会逐渐减速,速度越快,距离越高,子弹所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当子弹向上运动的速度降低至0时,受重力影响,子弹就会朝下方降落。

此时,空气阻力的方向也会从“向下”转变至“向上”,阻碍子弹下降的加速度,考虑到普通子弹有效射程约1000米,重量约为4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降落的子弹很难进入匀速运动,它们在落地前会一直加速。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绝对垂直上升的子弹,在落地过程中,因子弹跟空气阻力的接触面较为平整,再加上风力的影响,非常容易发生翻滚,《流言终结者》也论证的这一现象,他们射出的子弹在落地后,形状就是“横躺”着,所以翻滚降落的子弹速度并不快,根据科学计算大概只有45米/秒,这样的速度虽然能砸痛人类,但很难击穿人类的皮肤,所以垂直向上射击的子弹,降落后并不会有致命伤害,《流言终结者》的结论是对的。

那么全球发生的这么多流弹致死案例,又该如何解释呢?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流弹致死的受害人群,都不是开枪者本人,而是不远处的其他人,根据研究,子弹的速度如果超过61米每秒,就能轻松穿透人体皮肤,这个速度足以伤人甚至致人死亡。

最重要的一点是,持枪者在向上射击时,根本做不到90°垂直射击,一般都是30~40°的角度开枪,所以子弹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并不是垂直向上及向下,而是一直以抛物线的轨迹在运动,德国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在红外摄像头的帮助下,对子弹热痕迹进行追踪,结果发现子弹在到达1100米的高空后,就会以抛物线运动,并且在43秒后以97米/秒的速度落地。

抛物线运动的子弹能较大程度保持稳定旋转及维持弹道,产生的后果就是落地的终端速度远超于垂直自由落体时候的速度,上文说过,子弹击中人体致命速度的分界线为61米/秒,而抛物线运动的子弹,很显然超过了61米/秒,所以全球这么多流弹致死案例,是完全可以用科学解释的,《流言终结者》跟真实案例的差异化在于,一个是以90°垂直向上射击,另一个则是低于90°射击,子弹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至于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阅兵时所发生的子弹及炮弹,它们也不是90°向上射击,为什么没人受伤,这是因为在运动会或庆典上,使用的子弹属于空包弹。

空包弹只有弹壳、少量弹药还有底火,没有前面的金属弹头,这种子弹被设计出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当做武器来使用,而多用于形式主义。

——END——

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危险吗?

答:子弹弹头是金属制成,手枪和步枪的弹头一般重10克左右,向天上开枪后坠落下来,还会保持很高的速度,击中人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叫做流弹伤人。

子弹出膛时速度是很高的,步枪的出膛速度高达600~800m/s,当子弹上升到最大高度时水平速度降为零,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子弹的速度并不会一直增加。

由流体力学知识可知,子弹所受空气阻力,大致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阻力和重力相等时,就达到了最大下落速度。

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和子弹的形状、空气密度、湿度等等有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函数,所以理论计算子弹的最终速度是很难的。

好在科学家实际做了实验,用步枪朝着天空垂直开枪,然后使用红外线探测器,对子弹进行全程追踪,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

1、子弹出膛速度为650米/秒;

2、子弹在13秒时,达到了最大高度1100米;

3、子弹在43秒时,落回地面,落地速度为95米/秒;

这么高的落地速度,如果直接击中人体,肯定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击中人的要害,甚至致命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历史上也发生过数次流弹伤人的事件。

比如在2016年,澎湃新闻就报道了一篇流弹伤人的事件,说江苏南京的一对夫妻推着婴儿车在小区散步,然后被一颗子弹击中;经查实,该子弹是旁边某大学的靶场距离小区太近,学员射击时脱靶,导致流弹落入小区所致。

考虑这样的危险,国家重要仪式的仪仗队,都是使用空包弹,就是为了防止流弹伤人。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危险吗?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题目,估计很多人会认为,这还用问,朝天空开枪,子弹落下来一准会伤人。

有这个想法可以理解,毕竟如今的信息传播得也快,很多人多多少少都刷到过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伤人的事情,甚至于后果严重的话,会当场就把人给打死了。

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朝天空开枪,子弹落下来伤不伤人,这得分情况,有些情况会伤人,但有些情况未必会伤到人,甚至是连破皮都不可能。

那么这个答案说出来,很多人会感觉到惊讶,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今天就来分析分析这件事,顺道做一个完美的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子弹朝天空射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数据,然后对两种情况再进行分析。

子弹朝天空射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数据。

我们多知道,子弹在击发的过程中是这样的,撞针冲击底火,底火燃烧,烧起的火苗子窜到弹壳里,点燃里面的发射药。

发射药快速燃烧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推着子弹头顺着枪管就出去了。

那么子弹在枪管中通过的时候,因为弹头比枪管略大,就会受到挤压,于是在膛线的作用下,子弹会打着转的往枪口上奔跑。

这个时候子弹喷出枪口的速度,可以达到两倍到三倍的音速,比如步枪的出膛速度可以高达六百到八百米每秒,子弹就是依靠这个出趟的初速度获得的动能来杀伤对手的。

那么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从这个过程中,挑几个和我们问题有关的几个数据和条件出来,来看一下杀伤效果是依靠什么来完成的。

第一个是速度,子弹是依靠速度杀伤对手的。

那么问题来了,子弹在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速度就不会伤人呢?

说道这里,估计很多人认为,速度达到零就不能伤人了呗,这个时候子弹就直接掉地上了。

这话说得没有毛病,但不准确。比如一颗石头子被我们用手臂抛出去的话,也是有速度的,大概能达到一秒二三十米的速度。

大多数情况下,用手臂丢出去的石头子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顶多打破了皮肤的防御力而已。

而子弹,说穿了其实也是一枚石头子,也就是说,速度就算是没有达到零,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同样是没有任何杀伤力的。

那么这个速度是多少呢?

根据很多军工们的实验,这个速度应该是六十一米每秒。如果子弹的飞行速度达到这个程度,这颗子弹就没有危险,运气好的情况下,连破皮都做不到。

第二个是旋转。

子弹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让子弹有一个稳定的弹道,只有弹道稳定了,子弹的有效射程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也就是说子弹如果在空气中运动,不发生旋转的话,那么他的有效射程必然会减弱很多的,威力会大减。

那么解答题主的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么两点内容。

接着我们就来聊上以聊,子弹朝天射击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朝天空呈九十度角垂直射击,第二种,斜向上对着天空射击,看看这两种情况,那种会伤到人。

子弹朝天垂直空射击伤到人的问题。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这个理论过程。

朝天垂直空射击,步枪的初速度是六百到八百米,以超音速的速度旋转着往天空中飞。

按照我们初中学习的物理知识,我们都知道,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两能量的转化,从动能转化势能的过程。

子弹随着高度的增加,势能在不断的加大,而动能却在不断的减少,速度也在不断的减少。

当速度变成零的时候,动能也就达到了最低点,变成了零,于是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子弹开始下落。

而这个阶段,势能又会向动能转化,随着高度的减少,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最显著的特点是子弹的速度会变大。但因为空气阻力的原因,子弹的动能会被消耗掉一部分。

按照理论上讲,子弹的速度就算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会消耗一部分,但这颗子弹的速度,就算是达不到两三倍音速,一倍音速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我们通过初中物理知识,得到的一个猜测而已。

但别忘记了,很多理论上讲得通的东西,在实际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和我们用这套理论推出的结果会大相径庭的。

这就应了我们那句老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在说出垂直向上射击,子弹落下会发生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来说明一下这个过程,会出现什么结果。

实验举例。

话说这个世界就有不信邪的一帮人,你说是就是了?他偏要用实验证明给你看。

《流言终结者》这个节目就做了这么一期,有关子弹朝天空垂直打,会出现什么结果的实验。

怎么做的呢?首先他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出了一个数据。

一般的步枪子弹,如果朝天空垂直射击,子弹可以飞到三千米的高空,然后落下,一来一回整个过程需要五十八秒的时间。

一把九毫米手枪,射击出去的手枪弹朝天空垂直射击,子弹大约可以飞到一千二百米的高空,然后落下,一来一回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是三十七秒。

通过这些数据,最终他们得出了子弹落到地面上的速度是多少。

步枪弹和手枪弹最后的速度都是四十五米每秒(步枪好像高一点,实在是记不清了,但不妨碍下边的内容)。

那么有了这个数据之后,节目组就找来一颗猪头(不是什么凝胶),然后找来了一个风洞。

首先上场的是九毫米手枪弹,结果子弹掉在目标物上,连皮都没有砸破一丢丢,当然这种撞击,疼痛应该是有的,不过也仅此而已。

所以结果很让人惊奇,当然节目组并没有停下手里的实验,他们打算看看步枪的效果如何?

换上步枪,结果比九毫米手枪弹要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好一点而已,这次把目标物的皮给打破了,但也仅仅是打破了皮而已,毕竟步枪的威力还是比手枪要大一点,但要说杀伤性的话,其实可以认为是同列的。

当然了,这个节目组不甘心,他们不禁要问一句,怎么会这样呢?这可和现实中的报道不一样啊!每年被天上掉下来的子弹击伤,甚至是打死的人和动物都是有的。

他们认为,也许是实验室这个场所不合适,到了实践中估计就不一样了。

于是这些人就离开了实验室,在野外找到一片没有人的空旷地带(一片干涸的湖床上),做进一步的实验。

首先他们拿出了一支玩具枪,通常情况下玩具枪杀伤性不大,在节目组看来是安全的,不会对人造成杀伤性。

所以他们以玩具枪为一个基准,拿出玩具枪对着河床开枪,最后测量出来的结果是,玩具枪的子弹打入河床大约七厘米。

如果用手枪直接对河床开枪,子弹会钻入十五厘米的深度;如果用步枪对着河床开枪,子弹会钻入三十厘米的深度。

也就是说,子弹落到地面上,他钻入到地下的距离只要小于七厘米,那么朝天垂直开枪,子弹落下来就没有杀伤性。

有了这个打底,这个节目组就开始进行实验了。

首先进行实验的是手枪,当然了一发子弹打出去的数据总会有偶然性,所以他们干脆打空了一个弹匣。

掐表计算,三十九秒之后,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子弹落在地上的声音,那么子弹的落点大概偏移了射击地点一百多米的位置上,进过测量这些子弹的落地深度,节目组发现,子弹仅仅钻进去了五厘米。

这个数据显然比玩具枪的射击深度都不如,也就是说手枪朝天空垂直开枪,子弹落下来威力确实不能杀伤目标的。

其实节目组除了五厘米这个发现之外,还发现了这些手枪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弹头朝下扎进去的,而是横躺着砸进地面的。

那么步枪是不是就不一样了,节目组又换上了步枪进行实验。

这一次步枪打出去八发子弹,结果等了半天,节目组就没有听到子弹落地的声音。

难道是没有听清楚?

于是节目组又重新开始实验,这一次他们一口气打出去四十发子弹,而结果还是让他们失望了,依然没有听到或者找到这些掉落下来的步枪弹。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步枪弹可以飞到三千米的高空,而手枪弹也就一千二百米而已,步枪弹的高度是手枪弹的两倍还多一点。

毕竟这个过程中有空气乱流(也就是风)和空气阻力来捣乱,我们都知道高度越高风就越大。

手枪弹居然能够偏差一百多米,那么步枪弹偏差的距离只会更大,这么大的范围,节目组也没法去找,于是他们又换了一个模式。

他们制作一个发射器,把子弹装上去,然后由气球吊装到一定高度,接着用发射器把子弹在这个高度发射下去。

那么通过计算,他们知道这个高度子弹掉落下来的速度,而发射器发射出来的子弹,在这个高度正好就是这个速度。

当然为了能够证明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实验的还有九毫米手枪弹。

结果手枪弹从这个高度落下,和之前的实验数据是一样,依然钻地五厘米,那么这就说明步枪弹的数据也应该是准确的。

实验的结果,显示步枪弹钻入地下的距离同样是五厘米。

所以这个实验就证明了垂直向天空发射子弹,子弹落下来其实是不能伤人的。

请记住是垂直射击的。

那么问题来了,垂直射击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其实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有了说明,子弹想要伤人,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速度,一旦速度下降到六十一米每秒以下,就没有什么杀伤性了。

第二个就是旋转,弹头旋转的作用是让子弹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弹道,不会左右来回的飘动,甚至是让子弹翻滚。

而垂直向天空开枪,下落到地面上的速度我们都知道了,是四十五米每秒,达不到要求。

至于旋转,弹头的旋转功能在子弹向上飞的时候,会有这个效果,当下落开始的时候,他的速度是零,所以旋转是不会有的。

也就是说子弹下落过程中的弹道是不稳定的,他就会受到风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九毫米手枪弹垂直向天空射击,最终的落点会在距离击发子弹位置的一百米的位置上了。

而且掉下来的子弹是横躺着掉下来的。

所以不难理解,垂直向天空射击,掉下来的子弹就不具备杀伤性了。

接着是朝天空中射击的时候,带着一定程度的倾斜。

那么这种射击就有了杀伤性了,最简单的理解,可以看看重机枪的操作。

我们都知道重机枪在朝着目标射击的时候,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射,另一种是抛射(其实应该叫超越射击法)。

那么超越射击法的攻击方式,特别像古代弓箭的抛射。

重机枪采用大仰角,以三十度到四十五度的角度,朝着天空射击,子弹在天空中划出的弹道是一条抛物线,这样做可以让重机枪的射程扩大到四公里。

子弹从天而降打到对方阵地上。

这种超越射击法,还有一个优点,可以攻击到藏在掩体后边的目标。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子弹的弹道就是稳定的,弹头砸下来的时候是向下的,而不是横着躺下来的。

而且速度也是有保证的,不仅会有本身的速度,还有势能转化获得的速度,相对来说子弹落地的时候,速度被消减得并不严重,至少可以达到破防的水平。

那么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斜着向天空射击,子弹就具有了一定的杀伤性。

而在现实中,人们朝着天空射击,其实根本就做不到垂直射击的,大多数情况都是斜着射击的。

所以一个地方如果出现向着天空射击的时候,就不免会出现伤人的现象。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危险吗?

子弹正上方射出后,有一部分能量被空气阻力消耗了,落下来后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这部分消耗能量究竟有多大。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1、子弹的受力

子弹在发射出枪口的瞬间,就获得了初速度。此后,子弹不再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而仅仅是重力和空气阻力。在上升阶段,空气阻力向下,与重力一起,减缓子弹的上升速度。当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受重力作用开始下降,此时空气阻力向上,阻碍子弹下降。

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因此,在子弹发射的瞬间,空气阻力由0开始急剧增加,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上升速度的降低,阻力减小,最高点时阻力为零。下降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阻力也在增加,到达发射点位置时,返程的阻力达到最大值。但是由于阻力对能量的消耗,返程的速度没有达到发射速度,返程阻力小于发射阻力。

2、子弹的能量估算

以51式手枪为例,其子弹口径7.62mm,重约10g,发射速度约420m/s。因此,其初始状态动能约882J,这么大的能量可将1kg重的物体提升88.2m。假如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子弹可以升到8820m的高度,都快要打到客机了。

实际上子弹不可能达到那么高,因为空气阻力会消耗掉很大一部分能量。空气阻力表达式如下。其中,C是阻力系数,与形状等有关,ρ是空气密度,s是迎风面积,v是速度。

针对7.62mm的子弹,迎风面积约45.6mm2,空气密度取1.29kg/m3。阻力系数与形状有关,流线型的阻力最小。假设该手枪子弹为尖头,其阻力系数约0.5。那么发射时,最大阻力有2.59N,而子弹的重力约0.1N,阻力是重力的26倍。

子弹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阻力也随之减小,合外力减小,因此子弹的加速度也在减小。我们假设加速度的减小是线性的,这样方便计算。最大加速度发生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根据牛二定律可得,最大加速度有26.9m/s2。最高点加速度为10m/s2,那么上升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为18.45m/s2,方向向下。下降阶段,由于阻力向上,平均加速度小于18.45m/s2。由于加速度实时在变,很难精确计算。从而很难准确计算高度,及消耗的能量。

通过查阅资料,子弹上升的最大高度约1200m,势能约120J,那么阻力消耗762J。可见,绝大部分能量都被空气阻力消耗了。

下降阶段,重力作正功,从1200m的高空落下,若无阻力,到达地面速度有155m/s。由于阻力的存在,末状态速度肯定低于155m/s。此时,总能量120J,假如与上升阶段一样,阻力消耗86%的能量,那么落地后的速度为75m/s。

实验表明,速度超过61m/s,即可穿透皮肤。因此,该子弹落地后,可以轻易的对人体造成杀伤力。

3、总结

由于空气阻力的大小随速度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很难直接计算出阻力究竟消耗了多少能量。因此,在计算中,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很多假设,最后发现子弹落地后的速度仍然有75m/s的大小,可以轻易的穿透人体皮肤。

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危险吗?

回答。这知识在部队学过,对天鸣枪。子弹掉下来。杀伤力是非常强的。一个子弹从300米天空。掉下。大约相当于3公斤力量。你想3公斤从天掉下有杀伤力吗?

朝天开枪,子弹落下来危险吗?

朝天空开枪在部分国家看来应该是一种礼节,这虽喜庆,但潜在着巨大的危险。这其中由于朝天空开枪枪口的角度不同,对人体的威胁程度也不尽相同。

这其中之一最常见的就是垂直向天空开枪,我们在电视剧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中东或者非洲国家民众庆祝活动常常朝天空开枪。根据物理知识,假设整颗子弹在飞行过程中不受任何阻力影响,只有重力,做竖直上抛运动,理论上子弹的末速度就是出膛速度,而人体最大承受子弹速度大约为60米每秒,但是普通步枪的出膛速度大约为800米每秒,远大于人类身体的承受范围,当然这种理想情况下人必定会有生命危险。但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普通步枪子弹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下的阻力和重力以及侧面的风力作用,大概爬升至两三千米,速度减至零,还是逃不过地球的引力,向下降落,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重力和阻力相等,达到了平衡,速度也就固定了,根据实验人员测得的数据显示,子弹降落的末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大概只有45米每秒,理论上不会对人体产生生命危险,但是我们也很难确定,子弹会击中人体的什么部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被流弹击中,肯定会受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枪口以一定的角度向天空开枪,这种情况就是相当危险的了,流弹一旦击中人类很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此时子弹会以很高的出膛速度向前做抛物线运动,我们就以45°角斜射为例。这种运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水平方向速度不变,但实际情况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速度会有所降低。子弹在前期由于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升至最高点,此时垂直方向上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上依旧有一个很高的速度,后期阶段相当于一个平抛运动,在引力作用下向下降落,在降落那一刻有一个很高的瞬时速度,此时的瞬时速度就是子弹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的矢量和。理论情况下水平方向速度约等于子弹出膛速度的0.7倍,大约560米每秒,虽然矢量之后速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依旧很高。单是这个水平方向的速度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一旦击中要害部位,难逃生命危险。

世界上由于朝天空开枪被流弹击中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在这就不赘述了。枪支既是和平的守护者,同时也是灾难的缔造者。愿世界和平!以上仅代表防尉君个人观点,欢迎评论留言!关注防尉君,可以了解更多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