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花费巨额从中国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澳大利亚本土是有屎壳郎的,而且品种不下于300种,为什么每年还要从中国进口屎壳郎呢?它们自己国家的屎壳郎是不够用吗?

澳大利亚本土有300多种屎壳郎,但这些屎壳郎“挑食”,关键时刻还得中国屎壳郎出马!

可以明确的说,如果澳大利亚不从国外引进,本土生态链很有可能崩溃,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所造成的影响就太大了。

简单了解下“屎壳郎”

屎壳郎的学名叫“蜣螂”,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物种,全身黑色,体长3.3~3.5厘米,种类繁多,全球约有2万多种,不管是干旱的沙漠,还是温热的森林,亦或是潮湿的沼泽,它们都能生存,可以说,屎壳郎广泛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

屎壳郎的食物十分特别,它们以其他动物的粪便为食,不同动物的粪便,会吸引不同种类的屎壳郎,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有大象、犀牛、鸵鸟的粪便。

据科学研究发现,一坨大象粪便在15分钟内,就足以吸引约4000只屎壳郎,而且同一个区域内,很容易找出100多种屎壳郎。

为了能抢到一份食物,部分屎壳郎会在大象周围静静等待,当大象排便后,这些屎壳郎就会第一时间过去进食,毕竟屎壳郎家族竞争激烈,这种行为可以理解。

如果屎壳郎处于繁殖期,它们会将卵直接产在粪便中,当幼卵孵化而出后,它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吃到海量的食物,从而完成生长发育,最后破粪而出。

它们可以推动超自身1000多倍的食物,屎壳郎将粪便滚成圆球后,会利用后腿将粪球蹬回巢穴中慢慢享用,也可以将卵产在里面,使得幼虫在巢穴中孵化。

屎壳郎另一种处理粪便的方式为“挖地道”,它们会在粪便下面挖一条隧道,然后一点一点将粪便分解后转移至地下巢穴中。

当然,在全球2万多种屎壳郎中,部分屎壳郎也会吃些腐食,例如腐烂的果实、动物尸体等等,也有小部分屎壳郎会捕食蚂蚁。

别看屎壳郎不起眼,但它们却是大自然生态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屎壳郎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净化粪便。

如果没有屎壳郎,光靠大自然中的细菌微生物,粪便难以在短时间内分解,地球上的粪便就会越积越多,从而更容易引发疾病。

屎壳郎不仅分解了大量粪便,而且在运输清理粪便过程中,它们还会将粪便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带入地下,从而提高土壤的肥沃力。

此外,屎壳郎还能控制地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它们在分解动物粪便过程中会进行钻孔,原本密闭的粪便内部会被氧气所充斥,从而抑制某些细菌微生物的活动,变相降低甲烷等气体的排放,所以说,屎壳郎用自己的生命,在保护着地球,如此舍己为人的物种,值得夸赞。

为什么澳大利亚要从我国进口屎壳郎?

1.澳大利亚本土屎壳郎“挑食”

屎壳郎也会挑食?

是的。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团队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收集了12种包括狐狸、大象等动物的粪便,将其平均分配到森林与草原的不同环境中。

根据实验数据得知,屎壳郎会从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的比值来分析粪便的吸引力,通俗易懂的说,屎壳郎会从营养价值入手,它们并不是什么粪便都会吃。

通常而言,食肉动物粪便中的营养价值含量较高,食草动物则相反,考虑到食肉动物的族群数量比较稀少,而屎壳郎族群数量较多,所以它们虽然对食肉动物的粪便梦寐以求,但为了生存,大多还是会选择食草动物的粪便,稍微有点追求的,也可以选择杂食性动物的粪便。

据科学研究,猞猁、野猪、牛羊的粪便相对受欢迎,分别对应食肉动物、杂食性动物和食草动物。

除了营养价值以外,屎壳郎还会对粪便的气味进行评分,例如吲哚、粪臭素、硫化氢、胺、乙酸、丁酸。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屎壳郎还得挑选粪便的潮湿程度和形状,如果粪便内水分较多,屎壳郎转移粪便难度较大,所以它们一般挑选比较干燥的粪便,对于形状,屎壳郎也是能省则省,羊的粪便就符合屎壳郎的标准,屎壳郎对于一颗颗小圆球,连分割都不需要,直接用后腿蹬走,省心省时又省力。

然而澳大利亚是怎么回事呢?

在18世纪之后,黄牛和奶牛随着英国殖民者的步伐进入澳大利亚,到了19世纪之后,外来物种大批量进入澳大利亚,例如野兔、羊、骆驼、野狗、野猪等等,特别是野兔,直接形成了兔灾,巅峰时期数量更是突破了数亿只。

即便以澳大利亚2800万头奶牛来讲,他们每天产生的粪便就高达8000吨,如果算上其他物种,很难想象,澳大利亚所有动物一天要生产多少粪便。

然而奇葩的是,虽然澳大利亚本土有400多种屎壳郎,但本土屎壳郎对外来物种的粪便不感兴趣,它们喜欢袋鼠等本土动物的粪便,所以澳大利亚能拿本土屎壳郎怎么办?难不成下命令让它们分解粪便?很显然,这是玩笑话。

2.澳大利亚动物产生的粪便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牛羊粪便中存在营养物质,而苍蝇就很喜欢在这些粪便中产卵,雌蝇一生可产卵 5~6 次,每次产卵数约 100~150 粒,最多可达 300 粒左右,年内可繁殖 10~12 代,以每只雌蝇产200个后代计算,100只雌蝇只需经过10个世代,繁殖的总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只,这数据看着就可怕!

20世纪60年代,由于澳大利亚本土屎壳郎“挑食”,导致牛羊的大量粪便无法得到及时清理,一时间,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充斥着大量苍蝇和蚊子,很多路边的商铺都无法正常经营,最严重的时候,澳大利亚人甚至连说话都有可能“吃”到苍蝇、蚊子。

不仅如此,遍地的动物粪便除了会产生有害的温室气体之外,还会滋生更多的细菌微生物,它们会污染地下水,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愈发恶劣,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例如植物受到影响,就会导致食草动物减少,接着食肉动物也会减少,没准还会出现物种灭绝现象。

澳大利亚本土屎壳郎不喜欢分解这些粪便怎么办呢?

只能让不挑食的屎壳郎来解决,所以澳大利亚才会从国外引进屎壳郎。

屎壳郎在分解粪便时,会将粪便中的苍蝇卵吃掉,而且粪便被深埋在地下,内部的苍蝇卵也会随之被消灭。

从澳大利亚进口屎壳郎之后的20年,动物粪便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草原上空苍蝇和蚊子的密度也降低了90%,所以,屎壳郎是净化地球的卫士。

——END——

每年花费巨额从中国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2019年,一个由1500只屎壳郎组成的初始种群,可以在澳大利亚卖出2500元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十分抢手,那么一个推粪球的屎壳郎为何会受到如此青睐?难道澳大利亚本土没有屎壳郎吗?

关于屎壳郎

屎壳郎学名蜣螂,也叫圣甲虫,是金龟子科的物种,它们和独角仙、天牛是近亲,成年的屎壳郎全身黑色,稍带光泽,体长在3.5厘米左右,喜欢栖息在动物的粪便中。

屎壳郎是地球上力气最大的昆虫,它们可以推动自身体重250倍的物体,相当于一个人推动5辆大型卡车,因此它们搬运粪便的能力非常强,可以说祖祖辈辈都靠这个为生。

而且为了方便搬运,屎壳郎还会把粪便滚成球,然后用后腿蹬着粪球,倒立着将粪球运回巢穴,有意思的是,在夜晚屎壳郎会像人类一样,利用星星辨别方向,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昆虫中,只有它们能做到这点。

而且粪球对屎壳郎来说,不仅是食物,还是筑巢的材料,尤其是处于繁殖期的屎壳郎,还会在每个粪球中产下一枚卵,以此繁衍后代。

屎壳郎凭借清理粪便的能力,成了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还赢得了“草原清道夫”的美誉,而且有些品种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它们的价格一直很高。

那么,澳大利亚为何要花巨资进口屎壳郎?

屎壳郎一直颇受澳大利亚的青睐,因为没有屎壳郎的话,当地的牧场都会被牛羊的粪便彻底包围。

1.澳大利亚牛、羊的粪便泛滥成灾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异常发达,平均每人拥有5只羊和1.5头牛,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但如此庞大的牛羊数量,也让牧场的粪便越聚越多,泛滥成灾。

因为牛羊并不是澳大利亚的原生动物,它们是跟随欧洲拓荒者来到这里的“移民”,因此缺乏能够一起进化的生物群,导致牛羊的粪便无法处理,而等待自然分解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澳大利亚的牧场,每年都会产生8000万吨左右的粪便,这种数量的粪便靠人工根本无法清理干净,导致澳大利亚每年都会“失去”上千平方公里的放牧土地,这极大的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还形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

与之相比,跟澳大利亚气候相仿的南非,就没有这个烦恼了,虽然南非有1500万头牛,但南非的屎壳郎品种极其丰富,因此根本不会有粪便过量的问题,可见屎壳郎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本土的屎壳郎十分“挑食”

目前世界上的屎壳郎共有7000多种,其中澳大利亚就有500多种,但是每种动物的粪便,都需要不同种类的屎壳郎来处理,简单说就是每种屎壳郎都有自己的“口味”,对粪便的要求并不是来者不拒。

比如袋鼠、袋熊等有袋动物,它们的粪便都是纤维状的颗粒,而且干燥坚硬,导致跟它们一起成长进化的屎壳郎,只会处理这些颗粒状的粪便,遇到牛羊的粪便根本无能为力。

因为澳大利亚的原生屎壳郎,在牛羊的登陆之前,根本没见过它们的粪便,因此对牛羊的粪便根本没兴趣,而且牛羊不仅体型大,排出的粪便也很大,还比较粘稠,屎壳郎处理起来十分麻烦。

导致澳大利亚的原生屎壳郎,甚至都不愿意把牛羊的粪便滚成球,毕竟这是个有难度的“技术活”,因此澳大利亚才会从其它的国家引入屎壳郎。

3.进口的屎壳郎清理效率极高

为了解决泛滥成灾的牛羊粪便,澳大利亚在1963年发起了一项“引进屎壳郎计划”,打算引进其他国家的屎壳郎,来处理牧场的生态问题。

最终经过多次的尝试,澳大利亚分别从中国、南非、法国等地引进了50多种屎壳郎,这些外地屎壳郎也不负众望,很快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进食效率。

毕竟这些牧场对外地屎壳郎来说,就像天堂一般,所以它们一落地就爱上了这里,整天“吃喝玩乐”,导致工作速度极快、效率极高,很快就把堆积成山的粪便消灭了,而且这些屎壳郎的成长的速度也十分惊人,甚至还建立了野生族群,繁衍的十分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为解决牛粪问题,在我国也找到一种了屎壳郎,它们清理牛粪的能力极强,据说30小时就能将上百克的牛粪搬到巢穴中,速度极快。

那么,屎壳郎的作用都有哪些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牲畜在野外排出的粪便,几天内就会消失地干干净净,而这就是屎壳郎的功劳,那么除此之外,屎壳郎还有哪些优点呢?

1.可以控制苍蝇的数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屎壳郎是名副其实的“环保专家”,因为它们除了能解决粪便问题外,还可以控制苍蝇的数量,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都知道,粪便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还会覆盖青草,遮住阳光,导致青草无法完成光合作用,以致大面积枯萎。

不仅如此,牧场的粪便还会养活大量苍蝇,因为一头奶牛的小粪堆,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7天就可以孵化出3000只苍蝇,而且一头奶牛每天就会制造10个小粪堆。

这种速度十分可怕,所幸屎壳郎的工作效率非常强,它们会在青草枯萎前分解粪便,也会在苍蝇孵化前,就将粪便埋于地下,导致苍蝇的卵直接死亡。

可见屎壳郎在清理牧场粪便的同时,也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要知道在50年代,牧场附近的居民,想在户外喝杯咖啡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见当时环境之差。

2.屎壳郎可以帮助植物种子传播

屎壳郎除了可以保护生态外,还能够帮助种子传播,因为草原上有很多消化能力很差的动物,导致很多植物没完全消化就被排出体外,而这些未消化的植物很可能带有种子。

而屎壳郎在搬运粪便时,也会把粪便中的种子搬运到较远的地方,帮助种子传播,这可以让牛羊更快地吃上新鲜的牧草,直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在非洲还有一种叫做角嘴银的草本植物,它们特意进化出了一项技能,让自己的种子在外形和气味上,酷似羚羊的粪便,从而利用屎壳郎将种子埋于地下,达到传播种子的目的。

可以说,屎壳郎虽然以粪便为生,但它们对人类来说很有益处,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却不可或缺。

3.屎壳郎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很多人以为牧场的粪便,有利于草场植物生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澳大利亚气候干旱,而且蒸发量大,因此粪便很难降解,这对牧草生长没有好处。

而屎壳郎作为动物界的分解者,天生就是粪便的搬运者和消化者,所以它们能让粪便中的各种元素重新变为无机盐,以保证物质的循环所需。

而且澳大利亚的土壤并不是很肥沃,因此需要上好的肥料来滋润,而牛羊粪便中正好含有大量的有机氮,这种有机氮一旦被埋到地下,就能有效增强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地质量,让植物可以更快的生长。

除此之外,屎壳郎在打洞的时候,又直接地疏松了土壤,让土地更加松软,尤其是将粪便埋于巢穴后,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帮助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澳大利亚草原上没有屎壳郎,畜牧业的发展必定萎缩。

那么,屎壳郎是如何工作的?

屎壳郎的工作方式主要有3种:推粪型、地道型、粪居型,每种都很独特,首先推粪型,是最为常见的工作方式,简单说就是在粪便下方挖个隧道,然后把粪便滚动成球,倒立着搬运粪球。

其次是地道型,这种方式是在粪便的下方挖洞,然后把粪便推进洞穴,搬运效率更高,但会受环境的制约,最后则是粪居型,这种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在粪便上产卵,然后什么都不做,不过这样虽然省事省力,但风险也非常大。

屎壳郎的天敌

1.蜜獾

蜜獾号称非洲胆子最大的动物,它们连狮子都敢一战,而且它们的战斗力也不差,强力的爪子可以轻松捣毁蜂巢,坚厚的皮肤能防御大多数毒蛇的攻击。

而且杂食性,经常捕捉各种小型昆虫,其中就包括屎壳郎,还被称为屎壳郎最大的天敌,因此它们擅长刨土,而且可以轻松击碎屎壳郎的外壳,是屎壳郎最大的敌人。

2.刺猬

刺猬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在亚洲和欧洲广泛分布,浑身长满短而密的刺,喜欢在夜间活动,主要以小型昆虫为食,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当然它们也非常喜欢捕食屎壳郎。

总之:

澳大利亚每年花费巨额从国外进口屎壳郎,为的就是清理牧场中的牛羊粪便,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毕竟他们原生的屎壳郎,只能清理有袋动物的粪便,因此他们只能从外面引进屎壳郎。

那么,你对屎壳郎有什么看法呢?

每年花费巨额从中国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痛恨外来物种的国家之一,从19世纪开始,上百亿只穴兔在这里泛滥成灾,到后来的狐狸泛滥,再到后来的骆驼泛滥,这些泛滥的物种无一例外的都是外来物种。但是,有一个外来物种,澳大利亚不但不讨厌,还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从我国引入,它就是我们常见的昆虫之一屎壳郎

屎壳郎学名蜣螂,是鞘翅目金龟甲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由于蜣螂主要是动物的粪便为食,因此得名屎壳郎。记得小时候,去田野里玩经常能够看到屎壳郎把粪便滚成一个球,然后用后腿蹬着跑,非常的有趣。

在世界范围内,蜣螂的种类超过了20000种,它们的足迹遍布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陆上,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在澳大利亚有着约300-400种屎壳郎,它们与其他地方的屎壳郎一样都是主要以动物粪便为食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澳大利亚本土有数百种屎壳郎,为何还要花重金从我国进口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屎壳郎

屎壳郎是维持自然生态重要的一个物种,虽然它们不会像鬣狗、秃鹫那样可以消化掉自然界中动物的腐尸,但是相比较动物尸体,动物的排泄物量显然是更大的,举个例子,在南非马拉河附近的4000头河马每天就能排泄约9吨的粪便。

虽然动物的粪便会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养料,但是动物粪便如果直接排在植物上,可能非但不会促进植物生长,还可能因为养料过足和透气性差,导致植物死亡,因此,以前用农家肥都是先经过晾晒或者发酵才会均匀撒到地里,成为帮助植物生长的肥料。

当一堆草被一坨大的动物便便盖住“无法呼吸”时,屎壳郎“神兵天降”,它们快速地啃食粪便,然后还不忘把粪便“打包成球”带走,这样原本粪便的地方既有一定的残留,又不至于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屎壳郎本身的排泄物直接可以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物。

非但如此,屎壳郎对动物粪便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它们大都有着发达的嗅觉,因此一旦附近有动物在排泄,它们会第一时间感到现场吃口热乎的。而且根据2003年,瑞典隆德大学Marie Dacke研究发现,有许多的屎壳郎为了在这场便便争夺战中获得优势,它们甚至会趴在动物臀部的毛发上,等待动物排便。

这样屎壳郎们就通过吃其他动物的排泄物,首先解决了植物的困扰,也给植物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养料,最关键的是虽然动物习惯了这种气味,但是它也让动物密集的地区不至于臭气熏天。

其次,屎壳郎大都有穴居的习性,它们在草原的草地下挖洞也增加了土地的透气性和渗水性。

第三,屎壳郎能快速地清理动物粪便,让苍蝇等害虫尽可能少的在上面产卵,也一定程度地遏制了害虫的繁殖。

第四,如果置之不理,动物粪便在微生物分解下会产生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

因此,屎壳郎的食性虽然恶心,但是在自然界中是不能缺少它们的,它们对整个生态的贡献是很难被替代的。

既然澳大利亚也有数百种屎壳郎,为何还要从我国进口?

澳大利亚几乎每年都会从我国进口屎壳郎,由于运输成本、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进口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最关键的是澳大利亚的屎壳郎们也是以粪便为食的,那么,为何需要进口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01 剧增的野生动物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互相制约,会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也是容易被打破的,就拿屎壳郎这件事来说吧,想要打破平衡,要么是屎壳郎的天敌剧增,要么是生物量剧增。作为原产澳大利亚的屎壳郎它们的数量不会突然增加,所以增加的一定是生物量了。

从19世纪开始,澳大利亚就进入了“入侵物种泛滥”的魔咒,上百亿的兔子、数百万头骆驼等等。这些生物都不是澳大利亚本土的,但是却大量地出现在了澳大利亚的野外,它们也需要排泄,但是屎壳郎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们在清理原本生物的粪便时都不能照顾周全,更不用说又增加了如此多的排泄量。所以,想要清理如此多的粪便,必然需要更多的屎壳郎,这是澳大利亚进口屎壳郎的原因 之一。

第二: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被称为“羊背上的国家”,最多时整个澳大利亚约有超过2亿只羊,当然羊也不是澳大利亚的本土物种,它们是在18世纪末跟随欧洲殖民者进入澳大利亚的,仅仅是一个世纪以后,澳大利亚的羊存栏量就达到了5380万只,进入21世纪后,存栏量就破亿了。

与日俱增的羊必然需要更大的草地,于是一些能够威胁到羊的动物被干掉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袋狼了,这是澳大利亚曾经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一些自然生态的平衡也被破坏掉了。此时,仅仅是靠这三四百种屎壳郎显然也是不足以清理每天如此多的便便了。

第三:屎壳郎的口味

虽然屎壳郎都是以动物粪便为食的,但是不同地区的屎壳郎对不同动物的粪便有着一定的偏好。澳大利亚本土的屎壳郎也是一样的,它们早已经喜欢了吃有袋类动物的粪便,而且有袋类动物数量与日俱增(袋鼠泛滥),已经溢出了它们能消耗的量,此时,它们对外来物种的便便(羊、牛、穴兔、骆驼、狐狸等等)压根是不感兴趣的。

所以,在人工饲养下的动物便便就由人来清理,在野生环境中的有“外来物种”的便便就只有苍蝇等“害虫”来清理了。因此,请一批“不挑食”、“食量大”的外来屎壳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时,我国的屎壳郎就被盯上了。

总结

从我国进口屎壳郎,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随着入侵物种的泛滥和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澳大利亚本土的屎壳郎已经无法清理如此大的排泄量了,况且喜欢了吃本土有袋类动物便便的它们也不愿意吃外来物种的便便。

这就导致了必须要请一位强有力的“外援”,而我国的多种屎壳郎体型大、吃得多、不挑食的特点显然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每年花费巨额从中国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澳大利亚本来就有400多种屎壳郎了,为何还要向中国进口呢?原来他们遇到难题了!中国屎壳郎发挥了大作用

澳大利亚本土就有400种以上的屎壳郎,据说,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便从我国进口屎壳郎,但他们本土就有这么多,为何偏偏还要进口,难道两国之间的屎壳郎有何不同?

关于屎壳郎

它的学名叫做蜣螂,屎壳郎只是我们民间的叫法,相信在农村待过的基本上都见过,我记得小时候村里养了很多牛,每次老人们去野外放牛,搞得到处都是牛粪,尤其是乡间小道上

但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牛粪,就会很高兴,因为牛粪下面可能隐藏着屎壳郎,只要运气好,把牛粪翻开,就能看见一大只,那个年代又没有多少娱乐项目,所以对这些小动物爱不释手

这种屎壳郎个头要比一般的昆虫大很多,全身都是黑黑的,而且外壳十分的坚硬,尤其是头部的地方,每一次抓到它就要带回家,放在瓶子里玩耍

它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基本为黑色或黑褐色,属于一种体型较大的昆虫,能够利用月光偏振来进行定位

为何喜爱牛粪

以前我们对它只有一个了解,就是喜欢在牛粪里面出没,因为屎壳郎跟牛粪都是黑色的,我们还以为屎壳郎是牛粪变出来的

除了我们小时候见到的,在世界上还有一种体型十厘米长的蜣螂,它们以粪便或腐物为食,尤其是喜爱吃牛粪,常常推着一个粪球行走

它们是动物界名副其实的大力士,爆发力惊人,而且脚上是带着小锯齿的,能把这些粪搓成球,然后推着这个体积远超过自己的粪球行走,就像猎人守猎,粪球就是它们的猎物

虽然牛粪看着很恶心,屎壳郎能以它为食,人们看见屎壳郎也有了厌恶之心,但是牛的食物也是来自于大自然,排出来的粪便还有残余的营养,能够提取矿物质和盐分,菌群也能帮助消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养牛大国,排出的粪便过多,需要屎壳郎来净化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屎壳郎非常喜欢吃牛粪,所以也就知道澳大利亚进口它的原因了,虽然本土有400多种屎壳郎,但我们也知道,那边袋鼠比较多,所以本土的屎壳郎基本上都是吃袋鼠的粪便

然而澳大利亚的牛羊,是英国殖民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所以本土的就有点挑食了,因为牛粪水分比较多,不像袋鼠的粪便干燥,吃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还容易打包带回家

但是澳洲的牛越来越多,导致牛粪堆积如山,四处都是,给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牛粪没有被及时清理掉,还会招来许多讨厌的苍蝇,于是从六七十年代,澳洲向外进口了40多种屎壳郎,这些国家包括法国,中国等等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非常发达,现如今大约有2800万头牛,可想而知,一天要产生多少粪便,这些牛粪又会招来多少只苍蝇?根据估算这些牛每天约产生上亿个粪堆,一星期一个粪堆就能繁殖几千只苍蝇

牛粪得不到清理,直接繁殖出来了无数的苍蝇,但是澳大利亚仅有2000多万人口,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用各种手段也不能消灭苍蝇

但屎壳郎不但喜欢吃牛粪,还会连同苍蝇的蝇卵消灭掉,这样一来就起到了净化的作用

所以说小小的屎壳郎,却能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进口到澳大利亚的屎壳郎,就能把这些牛粪转移到地下,还能造成种子二次传播以及传粉的作用,避免滋生出更多寄生虫或有害生物,世界上屎壳郎的品种就有两万多种,大多数地区都有它的踪迹

屎壳郎简直就是澳大利亚农场里的清道夫,因为几小时就能将粪便挖通,从中国进口的屎壳郎,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屎壳郎还会将卵产在粪球里,繁殖出来的小屎壳郎就直接可以吃粪了,这些数量庞大的屎壳郎,每天能够清理掉几百万吨的粪便,维护了生态平衡

每年花费巨额从中国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蜣螂,俗称:屎壳郎,因喜欢推粪球而闻名。在澳大利亚本土,有400多种屎壳郎,可是你知道吗?澳大利亚每年都在花费巨额从各国进口屎壳郎。

2017年5月15日,时任澳副总理兼农业和水资源部部长巴纳比·乔伊斯发表声明称:政府将拨款920万澳元(约合4027.5万元人民币)推动农牧场使用屎壳郎,以增加牧场的生产率。

这就让人很奇怪,为什么澳大利亚对屎壳郎这么情有独钟?

屎壳郎

屎壳郎,是节肢动物门金龟甲科的一员,全球一共有20000多种屎壳郎。

提到屎壳郎,我们就会想到它们倒立着推动粪球缓慢行走的模样,但其实推粪球的屎壳郎只是一小部分,还有许多不推粪球,直接在粪便下打洞。

大多数屎壳郎会将粪便搓成一个个的小圆球,埋藏在地下,然后在一个个的小圆球之中产下一枚卵,再用特殊的分泌物堵住开口。

每个粪球中居住着一个卵,卵孵化之后就会在粪球内以粪球为食,直到发育成为成年屎壳郎,才会“破茧重生”。

成年屎壳郎也会以粪便为食,它们闻到粪便的味道之后,就会一涌而上,将粪便储存到地下,作为食物备用。

在非洲地区,大象可是个“产粪机器”,一头成年大象每天可以消耗150-200千克的食物,而它们的消化能力又非常弱,对食物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60%的食物会直接排放出去。

大象产粪能力强,也养活了不少屎壳郎,往往大象粪便落地不久,就会吸引大量的屎壳郎,不一会儿就能将其“瓜分一空”,粪便也能很快消失。

如果没有屎壳郎的存在,大象粪便或许早已经将非洲草原淹没,草原也将成为“炼狱”。

澳大利亚为何需要进口屎壳郎?

事实上,澳大利亚并不缺乏屎壳郎,甚至本土屎壳郎就多达400多种,那为啥澳大利亚还要进口屎壳郎呢?

这事还要从大航海时代说起!

澳大利亚既可以说是最小的大陆,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岛”,这里四面环海,距离任何大陆都非常远。

在18世纪时,欧洲殖民者来到了这里,发现澳大利亚地区简直是个天然牧场,于是在此发展畜牧业,大力养殖牛和羊,澳大利亚甚至被称为“羊背上的国家”,巅峰时期羊群存栏量达到了1.7亿只,牛群数量2600万头

畜牧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牛粪堆积如山。

1头牛,平均每天要拉12坨粪便,2600万头牛,每天可以产9500吨粪便。据统计,澳大利亚的牲畜每年可以产生8000万吨粪便,如果放任不管,用不了太久,牛粪便就会将整个草原覆盖。

尤其是澳大利亚长期受副热带高压统治,蒸发量大,牛粪水分容易流失,形成硬质粪壳,硬质粪便更难被微生物分解,留在草场上会更长时间,据了解,在澳大利亚一个奶牛粪便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会被完全分解。

旧的牛粪还未分解,新的牛粪就又产生,导致牧场上的牛羊粪便堆积如山。牛羊粪便又会压弯牧草,阻止牧草光合作用,长期下来就会导致牧草大量死亡,牧场退化严重。

牛羊粪便留在草场上,还很容易滋生苍蝇,一坨奶牛粪便会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孵化出3000只苍蝇,堆积如山的粪便也导致了苍蝇在草场上泛滥。

泛滥的苍蝇又容易导致流行疾病的传播,还会骚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过去人们都不敢在户外咖啡店喝上一杯咖啡。

另外,牛羊粪便虽然是“有机肥”,但是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有机肥都是经过发酵后的肥料,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温会杀死虫卵,消灭寄生虫,微生物也难以在这里繁殖和生存,经过发酵后的牛羊粪便才是优质的有机肥。

而留在草场上的牛羊粪便没有经过高温发酵,粪便内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虫卵和害虫等。这样的粪便反过来又会威胁牧草的生长,有害病菌从根系损伤部位侵入牧场,反过来也会导致牧场退化。

堆积如山的粪便也会污染水源,让附近的动植物更容易患病,甚至还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可以说,畜牧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严峻的生态挑战,如果解决不了牛羊粪便的问题,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将会难以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想到了屎壳郎,1960年代左右,澳大利亚推出了一个项目“澳洲屎壳郎项目”,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他们从全球各国引进了超过53种屎壳郎。

可问题是,澳大利亚其实是有屎壳郎的,为啥还要花大价钱进口屎壳郎呢?

进口屎壳郎pk本土屎壳郎

澳大利亚之所以要大量进口国外屎壳郎,问题就出在了本土屎壳郎无法处理牛羊粪便。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距离其他大陆较远,再加上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与其他大陆截然不同的生态链。这里的生物主要是有袋类动物,比如:袋鼠、袋熊、考拉和袋狼等。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澳大利亚本土的屎壳郎也适应了本土生物的粪便,本土生物的粪便比较干燥,颗粒又小。

然而,牛排泄的粪便又大水分又多,因为牛是最近200多年前被引进当地,本土屎壳郎没嗯呢该适应牛粪,面对牛粪无能为力。

为了处理牛粪的问题,澳大利亚开始从国外进口屎壳郎,挑选合适的屎壳郎品种,来处理牛粪。

虽然全球有20000多种屎壳郎,但是屎壳郎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有的屎壳郎守在猴子的屁股上,等待猴子一排便就追随着粪便落下;有些屎壳郎会专门处理大象的粪便;还有的屎壳郎因为竞争太过于激烈,而不得不开始狩猎,可想而知屎壳郎家族已经内卷成什么样了。

因为竞争太过于激烈,以至于屎壳郎出现了细分,有时一种屎壳郎只处理一种动物的粪便。

并不是所有的屎壳郎都能处理牛粪,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的工作人员需要找到一种既能够处理牛粪,又能够适应澳大利亚气候的屎壳郎。

经过多年的实验与调查,来到澳大利亚的50多种屎壳郎,只有23种屎壳郎在澳大利亚建立野生种群,但即便如此,澳大利亚仍旧要定期进口屎壳郎,来补充野外屎壳郎资源。

屎壳郎拯救了澳大利亚畜牧业

不要小瞧了屎壳郎,它们可是大力士,一只屎壳郎可以推动是自身体重1141倍的物体,相当于一个人推了6辆双层汽车。

一只屎壳郎可以在30-40小时内将100克的牛粪制作成粪球掩埋在地下,其中一部分粪球当作食物,另一部分粪球内会有一枚卵,幼虫就以这枚粪球为食,大大加快了牛粪被分解的速度。

就地掩埋粪便的屎壳郎,还会在地下打通通道,这也可以帮助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吸水性,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牧草的生长。

牛粪中的苍蝇卵孵化需要90多个小时,屎壳郎在40小时内就会将牛粪搬运到地下,还没等苍蝇孵化,就已经被屎壳郎埋在地下,屎壳郎的这一工作,减少了当地90%的蚊子数量。

可以说,屎壳郎的存在,拯救了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它们的存在才避免了让澳大利亚成为“牛粪上的国家”。

每年花费巨额从中国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澳大利亚有475种本土屎壳郎,倒不是数量不够,只是因为澳洲本土的屎壳郎太挑食了,无法帮助澳洲人解决堆积如山的牛羊粪便问题,所以要进口。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澳大利亚隔段时间就会从咱们国家进口一大批屎壳郎,而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其国内的牛羊粪便,不仅是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屎壳郎进入澳大利亚。

屎壳郎也叫作蜣螂,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昆虫,种类也非常多,全世界各个地方有超过两万种蜣螂,除了南极洲,几乎每个大洲都有,而澳大利亚当然也不例外。

澳大利亚本土有超过400种的蜣螂,这种昆虫主要以动物的粪便为食,所以得名屎壳郎。

不过澳大利亚的屎壳郎有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几乎都以袋鼠等本土动物的粪便为食。

原本的澳大利亚是没有牛羊这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直到英国殖民时代,才将牛羊之类引入澳大利亚进行繁衍养殖,可对于牛羊粪便,澳洲本土的屎壳郎却出现了消化不良。

不同于袋鼠等本土动物,不管是牛粪还是羊粪,都有很多的含水量,湿乎乎黏不拉几的,这对于澳洲本土的屎壳郎来说,实在非常讨厌,他们也很难将其滚成粪球收集起来。

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展极其迅速,牛羊的数量也位居全球前列。

大量的牛羊自然也产生了巨量的便便,人工清理起来实在费劲,澳洲人想到了屎壳郎。

为了解决本土的牛羊粪便太多不好处理的问题,澳大利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口屎壳郎,从我国进口的屎壳郎就有四十多种,而这些屎壳郎,专门清理牛羊粪便。

虽然听起来有点恶心,但屎壳郎的的确确是对于自然环境非常有益处的昆虫,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将自然界大量的动物粪便进行打包收集,转化成对土壤有好处的有机物。

自然界,屎壳郎所处理的粪便量是很惊人的,如果没有屎壳郎,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澳大利亚引进了大量屎壳郎帮忙,使得原本堆积如山的牛羊粪,得到了有效清理。

说白了,并非澳大利亚自己没有屎壳郎,只不过澳洲本土的屎壳郎习惯了传统食谱,对于外来的牛羊所产生粪便很不习惯,清理无能,因此澳大利亚需要大量进口屎壳郎。

屎壳郎平时以各种动物的粪便作为食物,并且还在粪球当中产卵繁殖,因为屎壳郎的辛勤工作的缘故,地表大量的牲畜粪便被无害处理。

不仅如此,屎壳郎推粪球还将大量苍蝇之类的虫卵埋入地下,避免了蚊蝇大量滋生的问题。

一只屎壳郎,一夜之间就能掩埋自己体重将近三百倍的粪便,就更别说成群的屎壳郎。

通过大量进口屎壳郎,澳大利亚草地之上的牛羊粪便被轻松处理掉,污染没有了,而且还使得土壤更加肥沃,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外来的这些屎壳郎是对澳大利亚有大功的功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