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40年前蛔虫肆虐,宝塔糖劳苦功高,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70后、80后甚至90后回想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结合蛔虫的传播途径以及危害,你就会明白为什么40年前许多人得蛔虫病,现在却没有了,宝塔糖虽然好,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这个缺点导致它被其他药物取代了,看完才恍然大悟。
蛔虫属于寄生虫,体形和蚯蚓特别相似,乳白色或者粉红色,细长的外形,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蛔虫经常寄生于我们的小肠上段,雄虫长约15-30cm,雌虫长约20-35cm。
其中的雌虫每天产卵大约13万~30万个,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未受精卵也就不能发育,受精卵就会随粪便排出,碰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发育为含有杆状蚴虫卵,即感染性虫卵。
幼虫在小肠孵出,经过第一次蜕皮后侵入肠壁静脉,然后经过门静脉、右心、肺。
在肺泡中、支气管内经过第2、3次蜕皮后发育成长,感染后8-10天,就会向上移动,随着唾液或者食物进到空肠,然后经过第4次蜕皮,就会发育为童虫,再经过数周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大约为10-11周。
蛔虫病的症状,当我们吃进了感染期虫卵污染的食物,多数没有症状,少数有腹痛与脐周的压痛,严重会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现象。
有一句经典的话语:“你这么了解我,难道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
我们经常把要猜测出我们本意的人,就比喻成我们肚子里的蛔虫。
当然蛔虫“虽知人意”,但是长在体内却对我们的人体是有害的。
我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蛔虫危害我们的案例。泰顺的78岁老人,郑阿婆,就被她肚子里的“蛔虫”害苦了,而且它竟然变成了结石,令她痛苦不堪。
11月23日晚上,郑阿婆突然肚子剧烈疼痛,经过温医大附一院的确诊,疼痛是胆管内长了结石在作祟。
该院主任的医师屠金夫说,通过CT观察,病人胆管中的结石较大,且不只一颗,而是好几段的散布在胆管中,病情较严重。
11月26日,医生为郑阿婆做了结石手术,取出好几颗大小不一的结石。
屠医生把这些结石摆放一条线,感觉它像极了一条蛔虫,经过确认,这些结石就是一具完整的蛔虫尸体。
原因是蛔虫尸体被胆汁包裹而形成的结石。
屠医生介绍,蛔虫通常长在胃肠道之内,因为胃肠道和胆管相通,蛔虫就会四处乱钻,而这条蛔虫生前的时候,恰好钻入到胆管之中,并且没能够钻出来,也就死就在里面了。
由于胆管是胆汁流通之道,蛔虫“堵路”,造成胆汁中的胆红素沉淀依附,日积月累,慢慢硬化变成了结石。
“蛔虫尸体留在胆管中变成结石,这样的病例以往也有接触过,但不多。”屠医生说,以往的病例往往是一部分蛔虫尸体变成结石,像这样,完整的一段尸体变成结石真是少之又少。
这条蛔虫死在郑阿婆的体内多久了,不得而知了。
郑阿婆的女儿,简女士说,因为她们外出工作,平日里也就是妈妈一个人生活,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体内长了蛔虫。“没想到蛔虫竟变成了结石,庆幸的是安全取出,不然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有那么多的蛔虫病,有以下各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1、小时候,农村没有自来水,是井水。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里的压井水,是老爸和叔叔使用的一种工具,在自家院子里,往地下挖井,然后使用塑料水管,下面一头钻了许多孔,深入到地下十几米有水源的地方,然后上面接上压井,第一次,水比较浑浊,要抽一段时间,水才会变清,但是经常碰到抽上来的水里面,发现蚯蚓。
那个时候,家里抽一桶水放在厨房里面,我们口渴了,舀上一瓢水就喝,都是生水,但是有甜甜的味道,比现在的自来水好喝。
当然这也是好的,经常下地干活,到了中午,没有带水,就在旁边的清水河里面喝水。
生水里面一旦有蛔虫卵,吃到肚子里面,就会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危害我们的身体。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家全部通自来水了,都是烧开了水才喝的,很少有人再喝生水了。
下地干农活,也是带了一大壶水,讲究卫生了,一般不会在河流里喝水了。
2、之前的农村,种植素菜很少购买肥料的。
我记得小时候,当厕所里面存的尿粪多了,老爸就挑着担子,挑到田地了,直接浇地,后来有几次发现浇地烧苗,把素菜烧死了,就添加水在里面,稀释之后再浇地,也就不会烧苗了。
但是这些粪便里面许多寄生虫和虫卵,蛔虫就是把卵产在我们的体内,随粪便出来了,当这些粪便直接浇地的时候,蛔虫卵就会污染素菜。
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青瓜、西红柿、嫩茄子、甜瓜、萝卜、大葱等蔬菜水果,而且有时候没有清洗,直接生吃。
因为是自家地里种植的,当路过菜园地的时候,就去采摘,没有清洗,直接生吃,假如这些蔬菜水果上面有蛔虫卵,就会被吃到我们的肚子里面,危害身体。
3、小时候拉屎不洗手。
那个时候,没有纸巾,拉屎之后,经常使用树叶、小石头、树木、旧布鞋等擦屁股,这些粪便散落在土地上。
那个时候,不讲究卫生,擦完屁股是不洗手的,然后就去玩了,再吃其他食品的时候,不洗手,就会有蛔虫卵进入的肚子里面,危害身体。
3、小时候喜欢玩在地上玩。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玩游戏,没有手机看抖音,在地上玩耍,比如玩弹珠子,土壤里面会有寄生虫和虫卵,由于不洗手,很容易进入人体里面。
4、由于经常、玩泥巴,而且还不剪手指甲。
手指甲里面经常是黑黑的脏污,在这样的环境中,虫卵很容易在这里面。
5、村里有一个池塘,是小时候的水上乐园。
我们经常在池塘里面玩耍,也是在这里学会了游泳,偶尔喝了一点池塘的水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池塘的水还是不卫生的,因为我们村里的人,每一家的床单、被子、衣服大部分是在这个池塘里面清洗。
而且幼儿拉屎的尿布,都是在这里清洗的。
6、小时候喜欢做游戏。
经常在草堆里面玩耍,做游戏,搞得浑身脏兮兮的,这些草堆里面的寄生虫很容易粘到我们的身上,由于不洗手,直接吃东西,就会随着食物进入到我们肚子里面。
7、小时候喜欢在野外的河流摸鱼。
那个时候,喜欢跟着老爸去河流里面摸鱼,水不深,但是许多杂草。
里面的许多寄生虫,会粘到我们的身上,很容易进入口里面。
8、厕所里没有下水道,都是便池。
屎尿堆积在便池里面,尤其是夏天,很大的气味,许多苍蝇在里面爬,粪便里面的蛔虫卵就会沾到苍蝇上面。
那个时候,卫生条件不好,剩菜没有盖好,馒头没有盖好,就会有苍蝇飞到上面,传播虫卵。
还有的小孩子吃水果的时候,吃到一半,就丢在一边,去玩了,等饿了,也不清洗,拿起了就吃,中途假如有苍蝇飞到上面,传播虫卵,就会被感染。
9、那个时候,河边,树林里等野外的地方,经常有野果吃。
比如:野葡萄、马泡、灯笼果、野桑葚、嫩玉米秸秆、茅针、野柿子、野柿子等水果,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爱吃的野果。
小时候几个伙伴一起去采摘野果,也不清洗,直接吃,这些野外的水果,外部很容易粘有虫卵,被吃到肚子里面,就会感染蛔虫。
10、野外河里有许多水草,但是也有一些水草的果实可以吃。
譬如菱角、嫩莲藕、鸡头果、荸荠等水里面的果实。
经常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采摘,然后自己吃,这些水草里面有许多寄生虫和虫卵,很容易吃到肚子里面。
11、那个时候,基本上每一家饲养猪,在院子里面建设一个猪圈,猪的粪便也有蛔虫卵,这些虫卵就会在院子里面的土壤上进行传播,还有的小猪仔,没有圈养,到处跑。
以上就是那个时候接触蛔虫卵的地方,也就是传播途径,很容易感染,那个时候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因此那个时候,许多小朋友被感染蛔虫病,经常吃宝塔糖来打虫。
农村也有经验了,只要看到小朋友肚子不舒服,或者比较消瘦厌食了,就去乡村医生看病,吃宝塔糖来驱虫。
宝塔糖就是那个年代很流行的驱虫药了,但是宝塔糖有非常大的缺点,宝塔糖只能让肚子里的虫子暂时麻醉了,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但很多时候排出来的都是完整的虫体,甚至还是活的。
后来宝塔糖销声匿迹了,被其他驱虫药代替了,比如肠虫清,其他驱虫药吃了,把虫子从体内就打碎,这样一来,即使体内有虫也不会知道。
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卫生了,育儿方式也改变了。1、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饭前饭后要洗手。
之前没有幼儿园,也不懂得这些卫生知识。
2、大小便之后,要洗手。
家长和学校教育这些知识,小朋友也养成习惯了。
3、之前是放养式的育儿,因为家长要干农活,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小朋友,就让他们自己玩。
现在的老人带小孩子,比较精细了,也懂得卫生的重要了,衣服每天清洗,每天洗澡,吃东西之前,给他洗手。
4、不再喝生水了,都是烧开水喝,或者是和矿泉水、纯净水、饮料、牛奶等干净的饮品。
5、水果都是洗干净之后才吃,还有的家长,把水果削皮之后才给小朋友吃。
6、剩菜剩饭,使用食品膜封口,放到冰箱里面了,很卫生。
7、经济条件好了,家里的水果许多种,基本上常年都有,小朋友也不稀罕了,也就不会在野外吃野果了。
8、生活方式改变了,家里都是电视看,动画节目很多,小朋友喜欢看这些,不怎么跑到野外去玩耍了。
9、大一些的小朋友,上小学了,在家里做作业,也有的喜欢玩手机,很少去野外玩耍了。
10、最重要的污染源,就是粪便。
现在的许多家庭不愿意干脏活了,就不愿意挑粪便了,购买肥料来施肥。
粪便找专业的人员,给钱请他们清理粪池。
现在农村养猪的人很少了,猪粪传播的也就很少了。
专业的人员把这些收集来的粪便,集中处理,也就是使用化粪池集中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这些寄生虫和虫卵被消灭了。
经过发酵的粪便就变成有机肥料了,再给素菜施肥就不会造成污染了。
因此防止粪便污染环境就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写到最后: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改善了以下方面,蛔虫病也就很少见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提高预防意识,防止家人感染,危害我们的身体。1、现在加强宣传卫生教育,普及卫生基本知识。
2、大家养成了饮食的卫生和个人的卫生,大部分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3、不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和瓜果。
4、不再饮用生水了。
5、把人类的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了,已经消灭寄生虫和虫卵了,也就切断这个的传染源了。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回想40年前蛔虫肆虐,宝塔糖劳苦功高,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给我吃了一颗宝塔糖,结果在学校上厕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屁股上挂着一条会动的虫子,吓得我站起来就跑去了老师的办公室。
作为80年代的人,生活环境不如当下,小时候经常乱吃东西,饿了从路边摘个马泡吃,渴了就喝井水,经常会出现肚子疼的情况。
母亲经常说我太淘气,经常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可是那个时候家里穷,很多小伙伴都是在田边找寻好吃的东西。
有一天,母亲从外面回来,手里拿了几颗黄色的糖,让我吃一颗,还说以后就不会肚子痛了。
我深刻地记得吃第一口的时候,感觉有点苦,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后面淡淡的甜味让我感觉是那么的美味。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学校里上厕所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屁股下面挂着一条虫子,而且它还在动。
我吓得立马站起来往外跑,直接跑到了老师办公室,最终在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以后,我拿着虫子回到厕所里,从那以后,我就有了外号:跟屁虫!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那个虫子不是从外面爬到我屁股上的,而是从我的身体里拉出来的,也知道了那个虫子的名字:蛔虫。
蛔虫蛔虫是无脊椎动物,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主要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导致的。
在很多农村,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饭前也没有吸收的习惯,再加上吃东西的时候只是在衣服上擦拭一下,导致蛔虫的卵进入身体。
蛔虫卵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和适宜的温度下, 只要两周就能,发育成第一期幼虫,而人的体温刚好是蛔虫卵最适应的环境,所以蛔虫就会很快成为幼虫。
幼虫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 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在这里进行第2次和第3次蜕皮。
自感染期卵进入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只需要2个月,可怕的是, 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一至数十条,个别可达上千条。
蛔虫对人体的伤害七八十年代,很多孩子枯瘦如柴,最初人们以为是家里穷,导致孩子需要的营养没跟上。
可是后来才知道,一切都是蛔虫在作怪。
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当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后,会吸收身体里的营养,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孩子枯瘦如柴的现象。
人体一旦被蛔虫寄居,初期腹部会出现很多不适的症状,比如间断性腹痛等,在夜间成虫会从肠道、肛门爬出,会出现肛门部瘙痒的症状。
苏联协助,宝塔糖面世据专家介绍,蛔虫病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甚至解放前国内大部分人都有蛔虫病。
虽然肚子里面有蛔虫的人不会丧命,但是这种疾病引起的肚子痛也是让人寝食难安。
面对这么猖狂的蛔虫,国家研制出了蛔虫药,也就是宝塔糖,凡是吃了宝塔糖的人,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会排出蛔虫。
制作宝塔糖的时候,需要用到一种名叫磷酸哌嗪的药物,当蛔虫吸收了这种药物后,就会麻痹昏迷,继而不能像平时那样附着在肠壁上,会随着人的排泄物一起排出体外。
相对其他驱虫药物,磷酸哌嗪对人体的损害并不是很大,虽然有一些轻微的毒性,但是都会随着正常的代谢排出体外。
含有磷酸哌嗪这种药物的,就是长在苏联境内的一种名为蛔蒿植物中才有。
蛔蒿之所以能用来制作蛔虫药,是因为这种植物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做α-山道年的物质,这种物质正好是蛔虫的克星。
蛔蒿适应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最初中国并没有蛔蒿,想要大量生产宝塔糖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当时我们和苏联的关系很好,得知他们有蛔蒿时,我国派人前往,直到1952年,我国才引进了20克蛔蒿的种子开始试种。
由于我国没有种植过这种生物,也不知道哪里适合种植,将种子分为了四份,分别由公安人员护送到呼和浩特农场、大同农场、西安农场和潍坊农场这4家国营农场进行试种。
最终除了潍坊农场试种的蛔蒿种植成功,其它3个农场试种的都以失败告终。
当潍坊农场第一批蛔蒿成熟以后,国家开始大量生产宝塔糖,一时间让很多儿童免遭蛔虫的伤害。
由于蛔蒿的保质期非常短,摘下来的花蕾必须在短时间内用专业机械烘干,否则就会导致蛔蒿质量出现问题。
对此,苏联不但提供给我们蛔蒿的种子,还提供了一些专门用来风干蛔蒿的设备,可以说当时是中苏友谊的鼎盛时期。
本以为就此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可是突发了一些事以后,苏联撤走了所有支援的设备,导致我们的宝塔糖无法生产。
中苏交恶,宝塔糖停产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就拉开了冷战,从而成立了两个阵营:北约和华约。
但是当初的中国正处在战后重建的关联时期,并没有加入苏联组建的华约。
六十年代开始,苏联称霸世界的野心初露,他们一心想让中国成为他的小弟,为此他们提出来一个要求:与中国建立联合舰队,驻扎在东北。
驻扎就表示我们成为了苏联的附属国,对于骨子里流淌着自主血液的中国来说,这一点绝不会同意。
遭到拒绝后,苏联直接翻脸,直接从中国撤走了大批援助的科学家。
最严重的时候,两国之间甚至还准备开战了,在中越反击战中,苏联公开站到中国的对立面,派了大军在中国边境守着,企图压制中国。
虽然最终并没有朝中国开火,可是从中也可以彻底看出两国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恶劣了。
更过分的是,苏联为了制止中国继续制作宝塔糖,还把他们提供给中国的机械撤走了。
中国当初能制成宝塔糖,主要依靠苏联提供的技术,在苏联撤走所有机器和技术后,中国的医药公司一下子全都束手无策。
好不容易才成活的蛔蒿,如果没有专门的机器风干,就算蛔蒿存活,无法风干就会变成废物。
当时宝塔糖的使命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不能断了,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埋头钻研,誓要自主造出风干机出来。
宝塔糖复产,却在两年后“夭折”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发,我国终于造出来风干机,也终于可以单独生产宝塔糖了,这让那些被压制了许久的专家们都兴奋不已。
随着时间的发展,不但提炼技术变成熟了,就连种植蛔蒿的技术也成熟了很多,有了充足的原料和技术,宝塔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宝塔糖库存积压,就要想办法卖出去,可是宝塔糖并不是真正的糖,而是药,不能吃多,所以就算再怎么推销,库存还是没有消耗太多。
因此,药厂停止了蛔蒿的收购,这就导致很多种植户种植的蛔蒿卖不出去,纷纷停止了种植蛔蒿。
专家担心都不种蛔蒿以后,以后再有需要的时候连种子都没有,就把蛔蒿的种子放在瓶子里保管了起来。
可是,由于当时保存简陋,有没有放干燥剂,当再次拿出来的时候,种子都腐烂了,这也意味着我国的蛔蒿无法种植,宝塔糖也就无法生产了。
从1979年,国家大力推广宝塔糖,各个药厂纷纷响应号召,开始大量生产,到1981年宝塔糖就供过于求了,大量宝塔糖积压在仓库,只用了两年时间。
因为堆压的宝塔糖很大一部分都腐烂和过期了,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于是在1982年,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淘汰了宝塔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祛蛔药。
从那时起,蛔蒿就没人再种植了,风靡全国只有两年的宝塔糖就这么消失了。
写到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国内的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几乎人人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也很少直接饮用生水,大大降低了蛔虫卵进入体内的几率。
宝塔糖作为七八十年代最有效治疗蛔虫病的药来说,伴随着人们成长,就这么消失了,确实有点可惜。
不过更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蛔蒿的绝迹,如果当时没有过量生产,宝塔糖就不会供大于求,农民也不会放弃种植,没有好好珍惜蛔蒿,或许也是很多科学家不愿提及的痛。
如今的新生代,无法体会七八十年代孩提时吃宝塔糖时的乐趣,更不会有虫子挂在屁股上的趣事,但是,如今的生活要比之前好太多,我们在怀念过去的时候,更要珍惜眼下。
而宝塔糖如今只能成为70.、80一代人美好的回忆。
回想40年前蛔虫肆虐,宝塔糖劳苦功高,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宝塔糖”是上世纪50-90年代小伙伴的童年回忆之一,虽然它本质上是一种药,但是如果让小孩子吃,根本停不下来,所以当时大人会将宝塔糖藏起来或者放到小孩够不到的地方。
宝塔糖的出现是因为在上世纪国人深受蛔虫的困扰,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几乎人人体内都有蛔虫寄生,而且那个时候上个厕所,可能都会排出蠕动的蛔虫来。
但是,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宝塔糖消失了,连蛔虫也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那么,以前肆虐的蛔虫为何现在很少看到了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问题。
宝塔糖的兴与衰01 宝塔糖的兴
自古以来,蛔虫就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它们常寄生在人体的肠道之中。不过古人常用贯众、芜荑、蒺藜子等中药或者是雷丸等真菌驱虫,这些驱虫效果比较的一般。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我国从前苏联引入了一种植物-蛔蒿,这是一种菊科植物,与我们常见的菊花一样,有着头状花序(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
而在蛔蒿的头状花序中含有α-山道年(α-santonin),这是一种具有高效驱虫作用的物质。在我国引入后,首先在山东潍坊大规模的种植,然后用其头状花序(叶片也有少量)提取出山道年制成了宝塔形状的药品,用于驱虫,这就是宝塔糖的由来。
宝塔糖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山道年对蛔虫具有很强的麻痹效果,当我们吃了宝塔糖后,其中的山道年进入我们肠道后就可以麻痹蛔虫,使得它们无法吸附在我们肠道内壁上,这样排泄时就可以将它们排出体外了。
可以说宝塔糖在我国人民的驱蛔虫大战中是劳苦功高的。
02 宝塔糖的衰
宝塔糖从90年代末开始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线,时至今日,宝塔糖更是几乎从市面上消失了,而它的消失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更新换代。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研发出来了更高效的驱虫药代替了宝塔糖,随着新驱虫药的上市,宝塔糖就越来越少了。而且由于新驱虫药的出现,宝塔糖的许多原材料被封存了,尤其是蛔蒿的种子。
在封存时,蛔蒿种子发霉后,蛔蒿也跟着消失了,最终宝塔糖彻底消失了,虽然如今也有所谓的“宝塔糖”,但是已经形似神不似了。(下图为蛔蒿标本)
第二是蛔虫的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少年儿童感染蛔虫的几率就开始降低了,到了如今,原本小时候必须要经历的“打虫”也很少了,因为除了更新换代外,蛔虫越来越少,也是宝塔糖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蛔虫为何越来越少了?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它们是线形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下的无脊椎动物,从外观上看,它们身体细长灰白色呈长圆柱状,尾部向腹部弯曲,成体体长在15-35厘米之间。
早在上世纪,甚至是古代,蛔虫病之所以成为了一种常见病,与人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没有谁会将一条细长的蛔虫吃进身体,它们进入人体的方法通常是以卵的形态进入的。(下图为显微镜下的蛔虫卵)
蛔虫在人体内会以卵的形态排出体外,这些排泄物中的卵可以进入了水中,而以前的人特别是小孩非常喜欢喝生水,于是蛔虫卵就被喝进体内了。
除此之外,蛔虫病在高发时,主要发病地点集中在农村,而以前的农村会用粪便做肥料放到菜地里,这样人再去生吃这些蔬菜瓜果就容易吃进蛔虫卵去。
最后就是以前的小孩确实不太讲卫生,笔者小时候也是这样,以前没有什么玩具,只能挖土、玩泥巴,这里面就可能含有蛔虫卵,到了饭点回家吃饭,只要大人不监督,自己要么就不洗手,要么就糊弄一下,所以,以前常见的蛔虫病与为生意识差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如今就不同了,即使在如今的农村地区,个人的卫生意识也很强了,很少有孩子会喝生水,饭前不洗手了。而且如今的孩子玩具太多了,除了玩具还有手机,已经很少有孩子会像以前的孩子那样,玩泥巴玩一上午了。
最关键的是蛔虫病的传播主要是粪便,而附近农村的厕所改造,粪便集中处理,也很少有人会用粪便当肥料了,自然就切断了蛔虫的传播途径,因此,如今的蛔虫病已经越来越少了。
总结蛔虫病从古代就一直困扰着人们,即使到了近代也是人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人群较多,人的卫生意识较差,所以才有了从前苏联引入的蛔蒿制成的宝塔糖。
而如今宝塔糖与蛔虫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意识的加强有很大的关系。
回想40年前蛔虫肆虐,宝塔糖劳苦功高,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制作宝塔糖的时候,需要用到一种名叫磷酸哌嗪的药物,当蛔虫吸收了这种药物后,就会麻痹昏迷,继而不能像平时那样附着在肠壁上,会随着人的排泄物一起排出体外。相对其他驱虫药物,磷酸哌嗪对人体的损害并不是很大,虽然有一些轻微的毒性,但是都会随着正常的代谢排出体外。
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是没有蛔蒿的,用来制造宝塔糖的磷酸哌嗪都是进口的。直到1952年,我国有机会引进了20克蛔蒿的种子开始试种。这二十克种子寄托了所有药物研究人员的希望,因为之前我国没有种植过这种生物,也不知道哪里适合种植,将种子分为了四份,分别由公安人员护送到呼和浩特农场、大同农场、西安农场和潍坊农场这4家国营农场进行试种。之后,除了潍坊农场试种的蛔蒿种植成功,其它3个农场试种的都以失败告终。随着潍坊农场的种植成功,潍县、安丘、平度、昌邑、诸城等县也开始种植蛔蒿,蛔蒿的产量一下变成了需求的几倍,大量蛔蒿库存积压,不得已之下只能终止了蛔蒿的种植生产。
随着医疗药物的研究发展,许多新的驱虫药相继走进市场,这些更安全更便捷的药物慢慢取代了宝塔糖,原本研制宝塔糖的药物公司也不再对宝塔糖进行生产。
回想40年前蛔虫肆虐,宝塔糖劳苦功高,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被蛔虫吓大!
80后和90后,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娃,怕是很少有几个没见过蛔虫!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从自己解出的大便里面看到的,有时候蛔虫太长了,甚至还不得不用手去拉扯,更有甚者,还有人是从嘴巴里面吐出蛔虫!
当然,这不是什么怪事儿,毕竟蛔虫肆虐的年代,不只是中国有很多人感染蛔虫,世界各地也都是如此,尤其是那些地处热带和温带,但经济不发达、卫生条件又很有限的地区,就会有更多人感染蛔虫。
统计数据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人都感染过蛔虫,农村地区的感染率整体高于城市地区,儿童群体的感染率也比成年人更高。
1990年,我国蛔虫感染率高达44.59%,农村的感染率整体高于城市,所以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有的地区,城市中小学生可能只有40%左右的感染率,但农村却高达60%到80%,更高的地方感染率甚至达到90%。
为什么扯出来的蛔虫没有死,还是活的?不过,你有没有像我一样,因为年少无知还质疑过宝塔糖这个东西根本没有用?原因很简单,因为从自己身体里拉出来的蛔虫,竟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而且,不止我一个人如此,周围有一样经历的小朋友也是这样,拉出来的蛔虫自己就会动,看着都让人害怕。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宝塔糖的作用,原本就不是直接将蛔虫杀死,而是通过麻痹的方式让它没办法继续赖在我们的肠壁上,所以,当我们去厕所排便的时候,没办法附着在肠壁上的蛔虫就会随着肠蠕动一起排出体外。
另外,不管是吐出蛔虫,还是拉出蛔虫,这些蛔虫都不是从身体里面长出来的,根本原因还是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了感染性蛔虫卵。这些蛔虫卵最先会藏在你的十二指肠里面,等到孵化的幼虫就会钻到人的小肠壁。
接下来的事情看上去就更可怕了!幼虫在经过心和肺以后,通过支气管向上爬行到你的咽部,这个时候你又把它们给吞下去了,然后再次回到小肠发育到成虫阶段,这些成虫少则活个半个,多则可以存活一年。
三四十年前,吃过宝塔糖的人肯定不少,但你有没有听说过蛔蒿?蛔蒿,它还有个名字叫“山道年蒿”,在1952年以前,中国国内是没有这种植物的,但想要生产出“宝塔糖”,那就离不开这个原料,这就是为什么引种以前都要从前苏联进口买这个东西。
等到1952年的时候,我国才通过援华项目从前苏联那里引进了20克蛔蒿种子,从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当时这个东西还是很珍贵的,所以,在引种的时候不仅有专门人员护送,被分配到全国四个不同的农场进行试种,像潍坊农场还对外表示,这些试种的植物是“一号除虫菊”,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密。
虽然几经曲折,蛔蒿终于还是得到大面积种植,当时农场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一部分可以出口。不过,当时很多人都没想到,能提取出驱除蛔虫药剂的蛔蒿,竟然会从艰难试种、推广种植,演变到在全国范围内绝种的境地。
从全民使用的驱除蛔虫药到直接被淘汰,也只不过是2年左右的时间,宝塔糖和提取原料的蛔蒿都在我国销声匿迹。尽管当时也有人因为舍不得,自己存了一些蛔蒿种子,但当时的储存方式没有如今先进,所以时间一久也就没有办法存活了。所以,等到1985年的时候,即便多地都想要购买到蛔蒿来提取原料,但结果是蛔蒿真的已经在我国绝种,当然也就包括了潍坊市。
如今还有蛔虫寄生在人体内吗?宝塔糖没了,蛔虫也被消灭了吗?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蛔虫看似销声匿迹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被人类消灭,也就是说,人体依然有被蛔虫寄生的可能,这个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以及个人的日常卫生习惯。说得更具体一点,比如饭前便后要洗头,那些生吃的瓜果要清洗干净,不要喝生水,包括农村里面的那种井水也是一样。
另外,虽然宝塔糖消失了,蛔虫病出现的概率的确比三四十年前低了很多,但依然有专门用来驱除蛔虫的其他产品,而且,如今对于蛔虫病的救治方式也比以往更先进,之所以不让所有人都使用驱除蛔虫的产品,当然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并不普遍,目前也有办法来确定人体内到底有没有这种寄生虫。
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像我们农村老家也开始使用自来水,井水主要是用来洗衣服这些,一般不会有人直接喝井水,而且,一些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安装了专门的净水器,可以说在这方面都比较注重。
如果说还需要注意什么,那主要就是家里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小孩难免会在地上抓起来玩儿,如果没有及时洗手,就有可能接触到嘴巴,有的小孩还会直接把东西放到嘴巴里,这就需要家里的大人平时多注意,不要让太小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室外玩耍,避免蛔虫卵从嘴巴进入肠道。
回想40年前蛔虫肆虐,宝塔糖劳苦功高,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化肥立功了。
之前主要使用的仍然是农家肥,而通过粪口传播的蛔虫,很容易通过蔬菜来传播。施肥让蔬菜沾染虫卵,人吃下去,虫卵在肠道发育又产生虫卵,随着粪便有被送到农田里。
用化肥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阻断了寄生虫的传播,我们今天都不再吃宝塔糖,肠虫清这些打虫药了。
附带说一句,如果农家肥使用过多,破坏了土壤结构,这也不叫有机种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