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许多动物吃毒蛇不会被毒死的,比如家猪和野猪,尤其是野猪吃毒蛇就如同吃辣条,因为野猪有7种秘密武器,毒蛇遇到野猪也是无可奈何,蛇的天敌挺多的,而且蛇怕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可是使用这些物质驱赶蛇!有一天清晨,我早起把昨天拔的一些草给猪吃,当丢到猪圈的时候,突然在草堆里面爬出一条蛇,吓得我赶快躲远,并且大声叫爸妈过来帮忙驱赶蛇,怕蛇咬家里的猪,这个时候,猪看到这条蛇了,不但没有躲开,而且直接去咬蛇,并且用脚踩蛇,老爸刚刚赶到现场,这条蛇已经被猪搞死了,而且猪竟然把这条蛇吃掉了,猪好勇敢啊。

老爸看到以后,笑着告诉我,猪不但不怕蛇,而且还吃蛇,因为猪是杂食动物,不仅仅吃菜,果实,草等,还吃小型的肉类,比如蛇,老鼠,兔子等。

老爸告诉我,家猪吃蛇还一般,野猪更厉害,吃蛇就如同吃辣条这么简单。

野猪不但敢吃一般的蛇,还敢吃毒蛇,因此野猪是蛇的克星。

野猪有什么优势不怕毒蛇呢?

1、野猪是杂食性动物。

野猪什么东西都吃,不但喜欢吃菜,草,花,甚至植物的根茎,还喜欢吃野果,水果,坚果,土豆,玉米,红薯等。

野猪不仅仅吃植物,还喜欢吃虫子,鸟蛋,幼鸟,老鼠,兔子等小型动物,如果饿急了,敢挑战幼年的豹子,财狼,野狗等动物,直接吃掉,也吃腐烂的肉。

野猪对于以上没有毒性的东西随便都是吃的,野猪更加厉害的是敢于吃有毒性的东西,比如毒蛇,蝎子,壁虎等这些有毒的东西。

2、野猪的鬃毛特别厉害,可以这样形容“坚不可摧”,毒蛇咬野猪,面对鬃毛和厚皮,对野猪也是无可奈何。

(1)、野猪喜欢在水泥田里打滚,把全身搞上许多泥巴,加厚皮肤的外部,毒蛇对于这些也是无可奈何。

(2)、野猪的鬃毛特别硬,鬃毛就可达3~10cm,毒蛇碰到鬃毛会被扎伤的,因此毒蛇不敢碰野猪的鬃毛,更加不敢咬这个地方。

(3)、野猪的皮肤特别厚实,野猪喜欢在石头上,树干上摩擦猪两侧的皮肤,长时间的摩擦,皮肤更加厚实,而且还结实,毒蛇咬到,也是无可奈何。

(4)、野猪的脂肪特别厚实,脂肪里面血管很少,如果被毒蛇咬伤一点,毒液进入不到血液里面,对于野猪也是不会中毒的。

3、野猪体型大,平均身长为2米左右,身高90厘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400斤以上,遇到毒蛇,使用脚踩,一脚踩在蛇身上,蛇是无法承受这么重的压力,直接是蛇身被踩烂,当场毙命,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而且野猪的猪蹄特别坚硬,只要毒蛇被踩住,无法逃脱的,加上重量大,毒蛇无法承受。

4、野猪的獠牙特别锋利。

雄性野猪有两个不断生长的獠牙,可以用来作为武器或挖掘工具的,獠牙平均长6厘米,其中3厘米露出嘴外,遇到毒蛇,野猪使用獠牙攻击毒蛇,当场毙命。

野猪喜欢冲刺攻击其他动物,使用獠牙去刺杀,当锋利的獠牙穿透其他动物的身体时,野猪不会松口的,一直把动物杀死才罢休。

而雌性野猪的犬齿较短,不会露出嘴外,但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遇到毒蛇,直接撕咬,咬合力很大,毒蛇当场毙命。

5、战斗力爆表。

野猪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早上和晚上出来寻找食物,而且雌性野猪经常是5-10头一起行动,遇到动物,群起进攻,许多动物都是怕的,不敢和群体野猪作战。

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虎,讲的就是野猪的危险程度很高,既然野猪排在熊和老虎的前面,说明野猪很多,而且野猪的战斗力很强大。

看新闻,美国在1825年到2012年,有100多起野猪攻击人类的事件,其中有5起造成人类死亡。

当然,家猪被人类驯化以后,温和多了。

野猪性格暴躁,喜欢繁殖后代,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战斗能力,获得雌性野猪的芳心,才有交配的机会。

当然雌性野猪生下猪仔以后,爱之心切,要保护幼崽,性格特别暴躁。

毒蛇喜欢吃野猪的幼崽,遇到毒蛇,雌性野猪爱之心切,进攻毒蛇特别激烈,几下把毒蛇咬死,并且吃掉毒蛇,甚至还留一些给幼崽吃。

6、野猪的嗅觉特别灵敏。

野猪的嗅觉比狗还灵敏,灵敏度是人类的3000多倍,当野猪闻到蛇的味道,直接就地开挖,而且开挖的速度特别快,以后就可以挖一个大坑,藏在里面的蛇,很快被野猪挖出,直接吃掉。

法国人特别喜欢挖黑松露,发现猪的嗅觉特别灵敏,利用猪的嗅觉,把猪放到树林里面,猪在7米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30厘米深的地下黑松露。

但是由于猪贪吃,闻到黑松露,直接开挖,找到自己吃掉了,因此现在的法国人不敢在用猪了,而使用狗作为助手了。

许多年之前的英国派克队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救了一头小野猪,发现野猪嗅觉特别灵敏,巡拉野猪来搜查毒品。

野猪长相奇特,猪鼻子可以过滤土壤里面的气味,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设计出防毒面具,形状就如同猪嘴巴和猪鼻子的造型。

7、野猪吃毒蛇,不怕毒液吗?难道是对蛇毒免疫吗?

大自然界有许多吃毒蛇的动物,比如平头哥蜜獾,对毒蛇的毒液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吃毒蛇就如同吃辣条一样。

野猪对毒蛇的毒液有免疫力吗?事实上,并没有,只是野猪的皮厚而已。

有人对野猪做过实验,因为猪皮和人类的皮肤相似,测试毒蛇的毒液对皮肤的影响。

当毒蛇的毒液注入猪皮以后,猪的皮肤也出现坏死现象,这和人类中毒蛇的皮肤相似,因此猪对毒蛇的毒液没有免疫力。

野猪吃毒蛇不会中毒的真相是,毒蛇的毒液要对动物有作用是有条件的。

比如毒蛇很出名的有眼镜蛇,竹叶青,银环蛇,蝮蛇等等,比如眼镜蛇的毒液,0.67毫克可以毒死2斤的动物,一条成年的眼镜蛇,一次可以喷射出219毫克的毒液,这么大的剂量可以毒死600多斤的动物。

而一头野猪的重量大约在300斤到400斤,当然很大的雄性野猪有800斤左右,但是眼镜蛇的毒液可以把大部分的野猪毒死的。

既然这样,为什么野猪还敢吃毒蛇呢?

主要原因就是毒蛇的毒液发作的原理。

毒蛇的毒液有三种,神经毒液,血液毒液,混合毒液。

1、血液循环毒素毒蛇: 常见的毒蛇,比如腹蛇、五步蛇、竹叶青、蝰蛇等毒蛇,它们的毒液都是这种毒素。

2、神经毒素毒蛇:常见的毒蛇,比如金环蛇、银环蛇等毒蛇。

3、混合性毒素毒蛇,我们常见的毒蛇,比如眼镜王蛇和眼镜蛇等蛇类。

比如眼镜蛇的毒液是混合毒液,毒液的主要成分是95%左右的活性蛋白,小分子肽,氨基酸,生物胺和金属离子组合的蛋白质。

也就是说毒液就是蛋白质组合的液体而已。

但是毒液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血液传播才能抑制动物的神经系统,因此毒液需要从伤口进入血液。

如果被毒蛇咬伤,毒液进入体内,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咬伤皮肤,皮肤是有保护作用的,毒液进入不了血液,毒液起不了作用的。

野猪和毒蛇对抗的过程中,野猪的皮肤很厚实,脂肪许多肉,毒蛇咬住野猪的皮肤,毒液进入不了血液,对野猪没有任何伤害的。

毒液进入野猪的口腔里面,只要口腔没有伤口以及出血的话,对野猪是伤害不了的,野猪经常吃粗糙的植物,口腔的皮肤也是很厚实耐磨的,很难被出现伤口的。

野猪吃了毒蛇,毒液进入野猪的胃里,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毒性蛋白和水份,毒性蛋白和普通蛋白一样的,在胃里面直接当做营养品消化了,因为胃酸中和毒液达到解毒的效果,因此野猪吃了毒蛇,就如同吃了营养品一样,不但不会中毒,而且还会提供营养。

野猪吃了毒蛇没有中毒,就是这个原理,事实上,其他动物爱吃毒蛇,比如蜜獾,蛇鹫等蛇的天敌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野猪吃毒蛇,不会中毒,也就成了蛇的克星。

野猪食用许多植物,其中有一部分是中药材,对野猪而言提高免疫力,当野猪吃了毒蛇以后,毒液加上中成药的成分,对野猪的胃而言,增加胃的强大,提高胃的抗蛇毒的能力。

中国的本草纲目里面记载野猪的胃,也是一种中药材,性微温、味甘,有中止胃炎、健胃补虚的功效。

野猪吃毒蛇的时候,是咬碎以后才咽下去的,毒蛇的骨头和毒牙一起吃到胃里面的,由于野猪是杂食动物,胃里的中成药混合毒液,提供免疫力。

野猪的胃里存有毒蛇的毒牙,毒牙没有被消化,长出了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里面含有中成药的纤维和毒牙的肉芽,因此胃里面留下了一个“疔”。

根据中药相关的记载,野猪的胃里面“疔”越多,说明野猪吃的毒蛇越多,而野猪的胃越强大,中药功效越好。

我们经常说猪脑子,比喻就像猪一样笨,事实上,野猪在动物界也是比较聪明的,科学家研究猪的智商,发现猪的智商比三岁孩子还要高。

猪是爱干净的动物,小时候,我养的猪,每一次拉屎都是固定在猪窝外边的一个地方。

野猪的战斗力特别强大,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虎,讲的就是野猪的危险程度很高,既然野猪排在熊和老虎的前面,说明野猪的战斗技能是一流的。

野猪的体型很大,平均在300斤左右,最大的雄性野猪体重可以达到800斤,加上雄性野猪的獠牙锋利,而且獠牙平均有6厘米左右,对抗其他动物很轻松的。

猪鼻子比较长,而且肉身强壮,可以直接冲撞对手。

野猪跑速很快,时速可以高达70公里,而且耐力也很好,可以连续跑20公里左右。

野猪的弹跳力也是惊人的,甚至可以跳高达1米左右。

野猪脾气暴躁,在和敌方对抗的时候,喜欢突袭,经常在30米左右开始突袭,快速冲刺,可以把动物撞飞,导致被摔到其他地方,严重的会立即毙命。

看新闻,野猪发飙的时候,曾经把一辆废车撞翻了。

但是野猪不会爬树,也是缺点之一吧。

不过,野猪不能爬树,这算是它为数不多的缺点了。

因此,如果我们在树林或者山区遇到野猪,一定要爬到树上,这样才能保持安全,然后再打电话报警求救。

毒蛇除了怕野猪,还有什么天敌呢?

1、平头哥蜜獾。

看动物世界, 平头哥蜜獾吃蛇就如吃辣条那么简单,因此蛇遇见平头哥躲着走,因为蜜獾天生就具有抗毒的免疫力。

蜜獾天生勇敢,好斗,一般其它动物害怕的东西,它们却是毫不畏惧,而毒蛇一旦遇见到蜜獾,似乎就已经跑不掉了。

2、鹰。

鹰喜欢抓蛇到高空中,在重心的作用下,蛇无力去咬鹰,鹰然然后把蛇从高空丢落到地下,就会被摔死。

3、其他野生动物。

看动物世界,还有蛇獴、猫鼬、浣熊、蛇雕等等野生动物,也是蛇的天敌。因此在动物世界里面,蛇的天敌是比较多的。

蛇怕什么植物呢?

1、野决明。

野决明年生草本,又被称为蛇灭门,全株无毛,三出复叶。

花生于枝顶,黄色互生,排列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萼上部两裂片几乎全愈合,下部三裂片分离。在花季时全株会散发一种浓郁的芬芳气味,人闻到会觉得清爽,蛇闻到这种花香,感觉不舒服,就会逃之夭夭。

因此在南方山区多毒蛇的地方,农村人就会在房屋周围种植野决明,就是为了防止毒蛇。

2、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也是一种植物,是中草药的植物。蛇闻到七叶一枝花的味道,不舒服,就很主动地绕开走。

因此有的地方,农民们房院周围,种植了七叶一枝花,来预防蛇的侵入。

3、凤仙花。

凤仙花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指甲花。蛇怕凤仙花,因为凤仙花的根茎中含有硫磺成分,发出刺激性的气味,因此,每次蛇遇到凤仙花,就会远远地躲开。

4、杠板归。

杠板归又名蛇叔,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杠板归的叶子很像犁耙,呈三角形状,果实有点像葡萄。

这种“蛇叔”浑身长着刺,而且根茎和叶子是缠绕在一起的,蛇类一旦被它的刺给勾住,就会划破一道皮。不仅蛇怕它,连狗看到了也害怕。

5、土三七。

土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农村的马路旁边。蛇怕土三七,因为土三七可以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蛇闻到不舒服,不敢靠近土三七。

因此,蛇害怕的植物还是挺多的,除了上面这5种以外,还有像三叶青、半夏、鱼腥草等等。

蛇为什么会怕以上这些植物呢?蛇是害怕这些物质发出的强烈刺激性的气味。

蛇的嗅觉灵敏异常,而且蛇的舌头细长带有分叉,总是不停地吐信子。

但是蛇吐信子不是饥饿,而是舌头上有许多的感觉小体,可以接收空气中化学分子的刺激气味。当蛇闻到比较刺激的气味时,就非常不适应,因此会躲避这种气味。

因此蛇怕风油精,硫磺酒,烟雾,酒精等这些刺激性的物质,遇见毒蛇可以使用这些刺激性物质驱赶毒蛇。

写在最后。

1、野猪是蛇的克星,是因为本身的战斗力极强,加上皮厚,毛硬,嗅觉灵敏才能轻松吃蛇,本身不具有毒蛇的免疫力。

2、野猪是杂食性动物,吃了许多中成药草,胃的功能很强大,毒蛇被吃以后,不会对野猪造成伤害,而且毒蛇变成营养供应野猪吸收了。

3、蛇怕许多动植物,蛇害怕一些物质发出刺激性的气味,因此可以在房子周围种植这些驱蛇植物,防止蛇进入家里

4、农村养猪防蛇是很好的方式,因为猪吃蛇!

5、家里可以养殖一些大鹅,蛇一旦进入家里,大鹅一旦察觉,马上进攻蛇,而且蛇闻到大鹅的粪便味道,知道附近有大鹅,不敢进入家里。

6家里养殖猫,猫的动作比蛇灵活而且还快,攻击性远远大于蛇,使用爪子拍打蛇,几个回合,蛇就被打败了,然后逃跑了。

7、家里养殖土狗,土狗的嗅觉和听觉很灵敏,一旦家里来了蛇,土狗感应到,就会对着蛇犬叫,引来人类注意,人类使用工具来驱赶蛇。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蛇毒是从毒腺里分泌出来的一种成分复杂的有毒液体,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蛋白质,其余的可能含有小分子肽、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是一种半透明状黏稠液体。一般分为神经毒素和溶血性毒素,作用方式需要进入猎物血液中。但是如果我们把蛇毒吃进肚子里,因为其本质上是蛋白质,所以会被消化分解,就跟你平常吃的瘦肉在成分上没什么区别。当然了你如果有点胃溃疡等伤病那就不好说了。蛇是一种进化比较成功的爬行动物,其祖先大约可以追溯至侏罗纪中期,达到白垩纪晚期的时候就已经遍布全球了。它们经过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发展到现在进化程度并不大,但是在世界各地依旧有它们的分布,体型跨度也很大从十几厘米长的盲蛇,到将近十米长的森蚺。世界范围内有超过三千种的蛇类,其中大部分是无毒蛇。

说到蛇类就不得不提一下眼镜王蛇,这是一种大型的毒蛇,在中国境内最长的记录是3.8米,国外最长纪录5.5米。眼镜王蛇就是农村长说的过山风蛇,它们速度很快来去如风,传言中喜欢追人追到你怀疑人生。眼镜王蛇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就是“蛇类煞星”,它会吃无毒蛇也吃有毒蛇,还吃体型和自己相当的蟒蛇。总归是吃蛇小能手,在它的领地内很少见到其他蛇类。眼镜王蛇有的时候连自己的同类都吃,但是一般都是不会被毒到的,主要就是因为蛇毒被吞进肚子消化殆尽了。即使有的时候被其他毒蛇咬到,由于自身进化中的抗毒性也会免疫的。除此之外经常吃蛇的还有蛇雕,蜜獾(平头哥)、蛇獴等都是把蛇当辣条吃的。尤其是蛇獴和平有哥,它们的身体里有蛇毒抗体,几乎不会伤及性命。对于它们来说没有什么蛇毒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当然还有两脚兽也的也喜欢吃蛇类美食,当然大多数都是无毒蛇,例如菜花蛇、水蛇等。

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每年在毒蛇出没的季节总是会听到一些令人遗憾的消息,无论是不同的地域,还是毒蛇的种类不同,有一点是相似的,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在不经意间被蛇咬!这些新闻告诉我们,野外,特别是在毒蛇出没的区域性走,必须要做好打草惊蛇的准备!但自然界中确有很多动物,拿毒蛇当点心却没有任何中毒现象,这算是哪门子事情?不妨来了解下......

一、拿毒蛇当点心的几种动物

说起拿毒蛇当点心的应该非平头哥莫属了,这简直就是蛇类的天敌,尽管它不是为吃蛇而生,主要还是它桀骜不驯的愣头青性格,即使撞上狮子豹子,一旦惹怒了平头哥也要冲上前去死拼一番!

其实蜜獾并不是愣头青,它的智商极高,在动物园中难以驯养蜜獾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它会以各种方式越狱,而且它那暴躁的性格甚至可能会因它的同类的对视而被激怒!

很明显这只蜜獾刚和豪猪干过一架,这种王者气势连非洲老大狮子都不寒而栗!

所以毒蛇只是寻常点心而已,各位不必担心,就像餐后的甘蔗甜点!

2、除了平头哥蜜獾,还有很多动物也拿蛇当点心,比如蛇獴,和鼬以及干脆面君浣熊,当然最值得一提还是同类残杀的眼镜王蛇,在它出没的区域,其他蛇类就很少了,一闪容不得二王蛇嘛!

眼镜王蛇不挑食,只要它能吞得下的都是它的腹中物!

二、蛇毒毒性与成分以及药用价值,

1、最毒的毒蛇

最毒的蛇有说是艾基特林海蛇,也有说是内陆太攀蛇,当然这可能定义有写区别,不过被澳洲的艾基特林海蛇它咬一口的话,如果没有救援在数十分钟内就会面临死亡风险。内陆太攀蛇的毒性也不可小觑,按一般排列,它的毒性仅次于艾基特林海蛇!

听说这种艾基特林海蛇十分温顺,从不主动伤人,问题是它那么毒,再温顺都是个定时炸弹!

2、蛇毒的种类,一般蛇毒有四种:

血液循环毒素,持有这种蛇毒的毒蛇有蝮蛇以及蝰蛇和五步蛇等,被咬之后伤口肿胀,发硬,流血不止,一般都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6-8小时后扩散到头部,四肢等,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神经毒素:比如金环蛇与银环蛇等,被咬伤后局部症状并不明显,但受伤后数小时内状况急转直下,病人兴奋不安,或者全身颤抖,呼吸困难,最终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死亡。

混合毒素,比如眼镜蛇和眼镜王蛇,这种蛇毒就如它的名称,是血液循环毒素和神经毒素的混合症状,如果得不到救治,大都会死于窒息或者心力衰竭!

细胞毒素:海蛇类大都是细胞毒素,主要损伤的人体的随意肌,咬伤后没有疼痛感,在半小时-3小时之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这极度危险,因为毒素吸收非常迅速,中毒后感觉是肌肉无力,酸痛,感觉累,比较类似破伤风症状,而被咬伤的人一般会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

但这些蛇毒都属于蛋白质,主要成分是毒性蛋白,约占干重的90%至95%,另外各种酶类和毒素约二十多种,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等等,如果没有伤口进入血液,只是被吞下的话,根本不会造成吞食者中毒,而且胃液的强酸会将其分解成无毒的营养物质而被吸收!但如果吞食者口腔或者食道粘膜有伤口,刚好蛇毒遇到这些伤口,那么问题就严重了,可以参考被蛇咬一口的结果!

不过眼镜王蛇和蜜獾有部分免疫,一般的蛇毒对它们根本无效,而且蜜獾非常灵活,毒蛇根本没法对它下口,因此它们中毒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但这并不表示它们没有失手的时候!

眼镜王蛇和网纹蟒对决,双双死于非命!当然网纹蟒无毒,只不过对手太强大,眼镜王蛇失手了!

3、药用价值

蛇毒的药用价值很大,抗凝血作用,止血作用以及镇痛和美容等方面应用都很广,另外最近还有在抗癌上,比如对肿瘤上也有发现有比较积极的抑制作用

三、防蛇驱蛇的药物与总结

1、驱蛇的药物

其实咱从小就知道,雄黄可以驱蛇,因为《白蛇传》中的许仙给白娘子喝雄黄酒了!但其实雄黄属于胃毒剂,也就是进入消化系统后才有效,不过蛇对它的反应还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假如酒精,那么效果会更好一些!

或者直接购买驱蛇粉比较方便,毕竟每家也不是有备雄黄的!

2、野外注意事项

出门在外,尽量少往草丛茂密或者绿植密集的地方,因为不但要注意脚下毒蛇,还要注意树上的竹叶青的,不过竹叶青主要在南方,北方北方没有竹叶青!如果野外露营,那么必须要在营地周围撒上驱蛇粉!

茂密草丛里行走时长袖长裤,最好还能穿上薄雨靴,带上驱蛇杆,所谓打草惊蛇就是这个道理,让蛇知道你来了,不至于一脚踩上去给你来一口!

如果被蛇咬,如果有条件那么请将蛇一起打死带上送医,预处理方法:将伤口十字隔开,清水冲洗后,在其靠近心脏处绑扎,不过要注意每隔20分钟需要放松1-2分钟让血液回流,避免肢体坏死!

请勿慌张乱跑,因为这样会加快血液循环,蛇毒更快扩散,增加风险!

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蛇分为有毒蛇和非毒蛇,非毒蛇没有毒,动物吃了它们当然不会死,但是有一些动物是敢吃毒蛇的,一般人认为毒蛇既然是毒物,怎么能吃呢?实际上不仅动物们吃毒蛇,人也是吃毒蛇的,而且是毒不死的。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有些动物不仅不怕蛇,敢吃蛇,甚至连蛇毒也是不怕的,最著名的代表恐怕就是非洲平头哥蜜獾了,蜜獾我们都知道,它的人生格言就是不服就干,都说眼镜蛇厉害吧,平头哥可不当回事,在非洲草原上,我平头哥就是最强的,狮子我都敢追着咬,何况你小小的眼镜蛇?

蜜獾栖息于热带雨林以及开阔的草原地区,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胆子却是出了名的大。经常捕食剧毒的蛇类,比如说眼镜蛇,其实这跟蜜獾可以对眼镜蛇蛇毒免疫有关系,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不过这个免疫抵抗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蛇毒剂量太大了,它还是有可能被毒死。另外,蜜獾也不是对所有的蛇毒都免疫,它免疫的基本上都是非洲大陆的毒蛇,主要就是眼镜蛇,这也是为什么它敢于跟眼镜蛇正面对抗,把眼镜蛇当辣条吃的缘故,一般就算是被咬了,也就是睡一觉的事。

其实蛇毒虽毒,但是也并不是一粘上蛇毒就必死无疑。要知道蛇毒的有效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可以被胃液消化的,在高中有机化学就学过,盐酸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胃酸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所以蛇毒一旦进了肚子,那就跟蛋白没什么区别了,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消化道中存在伤口,蛇毒在进入胃的过程中会顺势进入血液,而一旦进入血液的话,就可以使人类中毒了,所以也是没有人敢于贸然吞蛇毒的,因为搞不好会因此中毒。

不过一般来说,消化道存在伤口的可能性不太大,我们知道老鹰捕食海蛇,而海蛇大多是有毒的,老鹰并不是对蛇毒免疫,而是因为吃下去的话蛇毒根本就进不了血液,是不会有毒害作用的。除了胃液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东西,也是蛇毒的克星,这就是酒精,酒精也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永久变性,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有人用毒蛇泡酒,毒蛇刚进入酒的时候会喷射一些毒液,而这些毒液在酒精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变成了没有毒的物质,所以人们喝了毒蛇泡的酒,也不会因此中毒身亡。

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蛇毒需要注射到被捕食动物的体内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或者体液循环系统才能产生作用。

有本事捕食蛇类的动物一般只吃蛇的身体,不吃蛇头,所以就算蛇有毒腺,捕食者不吃就不会中毒了。

你看那些非洲纪录片当地原住民还把捕鸟蛛捉来烤着吃呢。生物毒液经高温容易失去活性而变得低毒或无毒。

不过也有加热也吃不得的,例如野生河豚,各种鲜艳的毒蘑菇都是很危险的。

野生动物容易带有各种寄生虫和罕见病,好好吃超市农贸市场的人工饲养的肉蛋奶就好。野生的最好不要尝试。

有些动物吃蛇为什么不会被毒死?

首先,蛇有毒蛇和非毒蛇之分,吃下非毒蛇不被毒死很正常;其二,蛇毒通常是蛋白质,少量地吃可以消化,除非恰好有严重的口腔破损,毒液从破损处进入血液发挥作用。

生活在中华大地很容易知道,人类不吃某种东西,除了因为对健康有害,大概就是真的不好吃。蛇在南方有蛇羹,在北方也有爆炒的做法,据说味道相当不错。不过我们吃的蛇一般是菜蛇,也就是没有毒的蛇,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减少寄生虫疾病的发生,有专门饲养供食用的蛇。蛇也是脊椎动物,身体的物质构造和其它动物没什么区别,煮熟之后就是高蛋白含量的饮食,除了寄生虫、病菌,蛇肉中并没有什么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动物们也是如此,长久地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食谱中的动物类型,吃下去都基本不会对生物体有害,即便吃毒蛇甚至被毒蛇咬了,也会因为在长久的与蛇的生存竞争中获得了对蛇毒的抗性而幸免遇难。对于另外的有毒的蛇,由于捕蛇的危险性增加,所以吃毒蛇的人比较少,但是自然界却有不少捕食毒蛇的动物。

蛇毒通常是大分子蛋白,多作用于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毒液可以造成动物神经中枢功能的缺损,导致生物呼吸心跳等受神经控制的重要功能的丧失,血液毒液进入血液后会造成凝血,使血液运输养分和氧气的功能丧失,最后和神经毒液一样,造成生物窒息死亡。但是对动物们的消化系统来说,蛋白类物质进入消化道后就是被分解为小分子的命运,会丧失原有的功能,除非是某些蛋白质衣壳上有特殊构造可以防止被消化、以消化道为主要感染场所的病毒。蛇毒为蛋白质成分,需要入血或则大量进入组织液才能发挥作用。迄今少有的因为喝下蛇毒死亡的人,是由于先尝试了类似魔鬼辣椒那样辣度极高的食物,口腔粘膜已经被辣椒素烧出了破损,因为口里痛苦急忙寻找饮料却不小心喝下保存在冰箱中的蛇毒死亡。

蛇毒的特点使得蛇毒最好的作用方式就是入血,毒蛇中空的毒牙就是便于注毒而进化来的,在蛇咬住猎物的同时,毒腺的肌肉就迅速活动,将毒液挤压进入猎物的血液,等动物因为窒息等因素死亡后,蛇就不必担忧猎物逃走而放下心来慢慢地吞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