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发生空难事件的几率!看完心里踏实了!
坐过飞机的人体验过,飞机刚刚起飞的时候,斜坡快速上升,穿越几个云层,这个过程中,空姐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不要打开手机信号,注意安全,有时候飞机倾斜上升时,出现颠簸的现象,心里有点紧张,一直到达万米高空,一眼望去,飞机下面是云海,这个时候,飞机才开始平稳地飞行,大家才放松心情!
为什么飞机必须飞那么高呢?1、大气层有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顾名思义就是空气发生对流,气流不稳定。
对流层分为上层、中层、下层,空气运动主要在下层和中层,从6千米的高度一直对流层的顶部,气温常年是0度以下,水汽含量小,这种云层基本上含有冰晶和冷水雾组成。
而且这一层的风速比较大,通常在30米/秒的强风流,异常天气经常发生在这一层,比如飓风、雷电、暴雨等等。
由于异常天气,对于飞机是危险的,而且飞行的助力比较大,需要消耗的燃料更多,非常不安全的,因此飞机要快速穿过对流层,远离这个危险区域。
2、低空飞行的时候,鸟类比较多,不要小看一只鸟,如果飞机撞到小鸟,小鸟肯定是被撞死的,但是飞机速度极快,飞机的外壳也会被小鸟撞个洞,飞机是密闭空间,一旦出现小洞后果不堪设想。
看新闻,小鸟引起的飞行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1)、如果小鸟进入发动机里面,就会造成故障,严重的会引起发动机爆炸。
(2)、小鸟撞到飞机上,损坏飞机配件,严重的就会导致飞机失事。
根据专家做的实验来看。
(1)、使用一个9两的小鸟撞在时速为80公里的飞机上,就会产生153公斤的冲击力。
(2)、使用一个7公斤的大鸟撞在时速为960公里的飞机上,它的冲击力将达144吨!多么的可怕啊!
1912年,美国北部。一个小鸟撞到飞机上引起飞机发生失事,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空难!
3、飞机上升到平流层,平流层也就是气流匀速,稳定,异常少,相比对流层,更加安全。
因此在平流层飞行,飞机有以下好处。
(1)、高空的平流层遇到的气流稳定,飞机平稳飞行,减少异常出现,安全系数高。
(2)、空气稀薄,飞机高速飞行,摩擦力小,空气阻力就小,节省燃料。
(3)、高空的平流层,视野好,没有极端天气,避免出现意外。
因为平流层的悬浮固体颗粒、水汽、杂质等含量特别少,也是一个力学、放射性和化学过程都有较充分的反应区域,因此该区域天气晴朗,光线充足,能见度高,方便飞行员飞行。
(4)、飞机高速飞行,如果出现异常,在高空飞行,可以自救,保证充足的自救时间,避免直接跌落到地面。
比如发动机出现异常导致自动关机,有充足的时间重新启动发动机。
(5)、温度在零下50度左右,对于空调,润滑油,液压油的降温有好处,也对飞机高速飞行,机舱和空气摩擦引起的高温起到降温作用。
(6)、平流层,鸟类极少,减少飞机撞击鸟的几率。
(7)、平流层的空气密度小,适合燃料充分燃烧,节约燃料,而且还不会因为燃料没有充分燃烧排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8)、噪声污染是轻微的,平流层距离地面很高,客机在这个高空中飞行,噪音是传导不到地面的。
飞机飞得越高越好吗?答案不是这样的,飞机飞行徐亚空气提供推力,而且还需要空气提供发动机充分运转。
如果飞行高度太高的话,空气更加稀薄,发动机运转受到影响导致性能下降,严重的会引起发动机停止运转,就会出现飞机失事。
因此,客机的飞行高度也不能太高了。
万米高空中,飞机就如同一个密封罐,氧气是怎么产生供应给机舱人员呢?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飞机在高空飞行,看到下面是漂亮的云海,而我们坐的飞机是全部密封的,没有空气对流,氧气从哪里来的呢?
对于去过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许多人在青藏高原上因为氧气稀薄出现头晕现象,而且烧开水要加压,不然自来水烧开而达不到100度。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平均在4000米左右,一般是3000米到5000米之间,这样的高度空气稀薄,氧气供应不足,而民用飞机的高度大约在7000米到12000米之间,空气更加稀薄,氧气更加少,海拔高度和空气稀薄有一定的比例,海拔越高,空气约稀薄,大气压越低。
根据以上图表,万米高空虽然空气稀薄,但是还是有氧气的,只是氧气含量少了许多,而且高空气温特别低,飞机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多人,使用氧气罐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设备自动供应氧气,并且让机舱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产生交流,才能保持机舱空气新鲜。
比如机舱有人吃东西,如果不交流空气,机舱的味道多么大啊。
飞机机舱的氧气是怎么产生的呢?空气怎么进行交流的呢?飞机设计人员已经考虑这些问题的,已经设计出飞机专业的航空发动机。
飞机的发动机里面有加压设备的,稀薄的空气通过加压,气压就会升高,氧气自然就会增多,相同体积的氧气含量就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含量适合人体的需要。
由于机舱的外部温度是零下50度左右,这么低的温度,不适合人体吸入,因此当外部的空气进入发动机加压的同时,专门增加加温的设备,对这些低温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是正常的室温20多度,适合人体吸入。
这些加热和加压的空气,氧气含量适合人体吸入,通过管道输入到机舱里面,供应机舱人员的正常吸入。
发动机加工处理的空气,不能直接排入机舱里面的,还要经过空气专门的处理系统才能排入机舱的。
发动机一直往机舱里面输入空气,如果机舱里面的空气没有排出,里面的产生的气味比较大,空气不新鲜,影响舒适度。飞机设定机舱有往外排出空气的阀门,一般是10分钟左右排出一次空气,这样可以保证机舱的空气是新鲜的。
以上是飞机正常的情况供应氧气的,如果出现意外,怎么保证机舱的人员有氧气供应呢?飞机设计人员已经考虑这个问题了,为了保证特殊情况下人类的生命安全,飞机安装了一个独立的应急供应氧气的系统,就是为了应对飞机出现意外,发动机无法输入氧气,这个应急氧气系统可以临时供应,保证乘客的安全。
但是这个应急供应氧气系统只是应急使用的,因为只能维持机舱人员吸入氧气大约在12-20分钟的时间,不能长时间的供应氧气,因此当飞机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飞机驾驶人员会及时降落的。
这个应急氧气在机舱的顶部,遇到危险的时候,空姐和机长会及时处理,氧气面罩就会自动脱落下来,乘客及时戴上氧气面罩,保证生命的安全。
以上是民用飞机的介绍,军用战斗机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呢?战斗机里面的人员比较少,安装了制氧机,为飞行员供应氧气,制氧机的氧气来源也是外部的空气,在发动机有压缩机,使用分子筛或者膜分离技术,从压缩空气中处理获得氧气,然后通过专业的氧气机舱加压,输入到管道里面,管道氧气供应给氧气罩,飞行员戴上氧气罩正常呼吸。
如果飞机发生事故的话,乘客可以跳伞自救吗?2022年3月21号,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广西藤县坠毁了,但是没有一个乘客跳伞自救的,航空公司宁可赔款,也不让乘客选择跳伞措施,原因如下:
1、跳伞是专业的一项技能,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跳伞的。
跳伞和穿戴的技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技术,在飞机出事的时候,人心惶惶,飞机上的人多,无法对每一位临时培训跳伞技术。
(1)、跳伞技术没有掌握,一旦打不开降落伞,人从高空,经过重力的加速度,速度特别快,假如直接冲击到地面,人被摔成肉泥了。目前还没有自动打开降落伞的这项技术。
(2)、人在空中是180度的旋转,没有经验的人,早就被转晕了,哪还有清醒的头脑去打开降落伞啊。
(3)、在自由落体的情况下,身体的平衡协调是需要很好的技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技术,在空中无法协调身体,根本无法打开降落伞。
(4)、安全着陆也是一项技术,假如没有控制好安全落地,而是身体的其他部位落地,会严重受伤的,甚至撞击的地面的石头,很容易白撞死的。
2、飞机出事一般是几分钟的事情,飞机里面几百人,时间也是来不及的安排的,按照跳伞顺序。
假如每一位跳伞需要30秒,按照200人计算,需要6000秒,6000/3600=1.7小时,这么长的时间,无法满足的,因为飞机坠落也就是10分钟左右的时间。
比如3月21号东航MU5735事件,飞机在高空出现故障,也就是几分钟垂直坠落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准备跳伞。
3、民用飞机大门打不开。
现代化的商务民用飞机为了舒适性,客舱是有保压措施的,商务民用飞机基本上采用的是密封增压客舱的,当飞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客舱和外界的空气是完全隔绝的,客舱里面的大气压力远远大于飞机在高空中周围的空气压力。
当飞机在正常飞行中,客舱的大门是打不开的,也就无法通过开启大门进行跳伞自救的。
军用飞机在遇到特殊情况下,使用爆炸螺栓或者爆破绳索,把机舱盖脱离机体或者炸毁的,专业的飞行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跳伞自救的。
4、民用飞机的飞行高度是海拔7000-12000米,而跳伞的最低安全开伞高度是500米,跳伞的高度通常在700米到3000米的高度空间,海拔7000-12000米的环境是恶劣的。
(1)、飞机外的温度是零下50度左右,普通人处于极寒的温度下,加上飞机的高速气流,更加寒冷,普通人没有特殊的衣服,会被冻僵的,也就是会失去知觉的。
(2)、按照海平面的高度气压来计算,一个立方米的空气重量,就是一个气压,大约1千克重,到了海拔3000米的高度,大气压降低30%左右,到了5500米高度,大气压降低到50%左右。
比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3米,山顶的气压只有34%了,也就是每一立方米的空气不足450克,到了10000米的海拔高空,大约也就是30%。
这么稀薄的空气,里面的氧气严重不足,人在这个环境下就会出现缺氧,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恶心,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意识模糊,危机生命。
(3)、专业的跳伞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么高的地方,每秒几十米的速度下降,身体也是承受不了的,几乎没有生还的几率,何况是普通人呢?
5、如果瞬间强行打开客舱,进行跳伞,飞机的高速飞行,没有专业的飞行技巧,飞机的两翼一旦碰撞到人体,直接撞死的。
6、如果瞬间强行打开客舱,进行跳伞,由于没有提前泄压而强制打开客舱门,由于内压差,人会被瞬间吸出到客舱外部,普通人无法反应过来,没有生还的几率。
7、飞机在高空中高速飞行,靠的是航空发动机的推力。
发动机前面的吸力特别大,可以把人员吸进去,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前面是很危险的。
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特别大,体积相当于一个轿车这么大,因此发动机的进口出,也就是进气道可以容纳一个成人半站立的状态。
发动机的推力是很大的,通常的发动机单发推力是18000磅到22000磅,大约8吨左右的推力。
这个推力打个比方,可以在一秒钟把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屋抽成真空的状态。
普通人跳伞没有经验,一旦被发动机吸到里面,直接成了肉泥了。
8、飞机出事,地点无法确认,假如可以跳伞下去,下面是什么地方不知道,比如降临到大海,也会被淹死;降落到沙漠,没有食物,走不出沙漠,也是会死掉的;降落的深林里面,遇到野兽,也是没有生存的几率。
9、还有一个条件,民用飞机没有配备这么多的降落伞设备,一套降落伞设备需要几万元,按照200多人的数量计算,也是需要几百的成本,航空公司不会购买的。
10、假如航空公司购买,但是一套降落伞设备的重量是19千克左右,200多套的重量超过4吨了。
这4吨假如在地面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飞机上,这样的重量在天上飞行,燃油成本也是承受不了的。
11、降落伞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200多套的降落伞设备放到飞机上,增加许多空间,增加了航空公司的成本,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员,需要设计更大的飞机,燃油成本也是更高的。
这样航空公司就会把增加的成本计算到乘客身上,飞机票价更高。
12、高空跳伞对身体要求特别严格,有基础性的疾病是不可以跳伞的,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癫痫病的人不可以跳伞。
了解以上12个方面不让跳伞的主要原因,因此跳伞自救是不成立的。
根据飞机的出事概率,全球计算出的出事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飞行百万次,预计才有可能会出现事故一次。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虽然发生事故的概率特别低,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吉利会出现的。
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处在极其严重的飞机事故时,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大约有77%的乘客可以保命存活下来的,因此在事故发生之前,学习紧急逃生知识,在危机时刻可以自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遇到飞机发生事故时,学会以下这8件事可以保命。1、训练迅速解开安全带,在90秒内逃生的速度。
经过调查,飞机出现事故导致乘客死亡的原因,不是直接撞击死亡的,而是在撞击以后出现飞机失火引起的。
因此在事故发生的90秒钟是逃生的黄金时间,在飞机事故发生的时候,许多人处于极度恐慌的情况,这个时候,很容易忘记简单的自救常识。
这个紧急情况下,乘客就会下意识地按照解开汽车安全带的方式,打开飞机安全带。
如果没有及时解开安全带,错过了90秒钟的黄金逃生时间,那么生还的几率是很渺茫的。
2、和亲朋好友坐在一起。
有一部分的乘客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外出旅游的,当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人的正常反应是先找亲朋好友一起逃生。
如果在购买飞机票的时候,没有坐在一起,比如左边和右边分开的,这样就会浪费逃生的时间去找亲朋好友。
因此假如购买飞机票没有在一起,等上了飞机,可以找相关人员协调把大家安排在同一排座位。
3、在上飞机的时候,看好飞机机舱的内部构造,想好逃生线路。
在购买机票的时候,选择座位,尽量选择距离紧急出口五排座位以内的位置。
通常在紧急出口的位置是最安全的黄金位置,一旦飞机出现事故,乘客可以在第一时间逃生。
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我们在上飞机的时候,想好逃生线路,在牢记距离自己比较近的紧急出口的同时,还有记住其他紧急出口的位置来备用。
提醒:在逃生的时候,在飞机里面要给救生衣服充好气,不要卡在飞机舱里面的走道里面,因此在将要离开飞机的时候才可以给救生衣服充气。
4、学会逃生滑梯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有恐高的,当遇到紧急情况下,面对高空,不要犹豫不决,尽快滑下逃生滑梯离开。
在逃生滑梯的时候,要听从服务人员的安排,一个接一个地滑下逃生梯,严禁推挤,出现安全事故。
安全逃生的时候,不要穿高跟鞋,避免高跟鞋刺破滑梯或者自己扭伤脚,影响逃生速度。
5、在飞机上,要听从服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并且阅读安全指引。
在飞机上,许多乘客没有听从服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逃生培训,认为自己有经验,或者认为飞机出事的几率比较低,这样是很危险的。
事实上,不同的飞机类型,有不同的安全培训。
假如我们坐在紧急出口的地方,要认真阅读安全知识,并且研究飞机的舱门,因为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服务员受伤或者伤亡,紧急出口是要靠自己打开的。
在学习安全知识,对自救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学习防止冲击的知识,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因为这些重要的知识可以避免我们被撞晕的风险。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小腿要尽量向后收回,并且超过膝盖的垂直线以内,头部向前倾斜,保持头部贴近膝盖。
6、佩戴好氧气罩。
当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立即把飞机上的氧气罩佩戴好,因为飞机压力失去平衡的时候,我们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呼吸几秒钟,佩戴好氧气罩,避免气压失衡引起的身体不舒服,影响逃生速度。
7、当飞机坠落了,迅速远离飞机的残骸。
通常情况下,飞机在降落的时候,机头是低下的,也就是说飞机的前部分是最容易被撞坏的,因此坐在飞机的机尾的座位是相对安全的。
只要我们坐的位置没有发生撞击或者爆炸,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远离飞机的残骸,提高生还的能力。
8、保持安全带处于正常的状态。
假如飞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要时刻系好安全带,因为飞机出现事故也就是瞬间的事情。
无论坐在任何位置,时刻系好安全带,一旦飞机出现事故,飞机会在空中翻滚,乘客假如没有系好安全带,就会在飞机里面到处撞击,会因此而伤命的。
以上是8件事必须学习的,因为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
写到最后:1、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发生空难事件
2、飞机的供氧系统是专业设计安装的,保证乘客的舒适性,而且还有应急供氧系统,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3、飞机出事的概率虽然极其小,但是不代表不会发生,对于飞机的故障事故,大家都是不希望遇到的,祝福每一次飞行都是平平安安的落到。飞机发生事故时,选择乘客跳伞措施,成功的几率几乎是零,跳伞自救是需要各种技能和科学知识。
4、了解以上12个方面不让跳伞的主要原因,因此跳伞自救是不成立的。
5、学会以上8件事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
云彩什么都在对流层,大气运动复杂,高空平流层气象条件稳定,适合飞行
在低空飞行时,空气阻力大,“百公里耗油”肯定会比在高空时高一些,所以飞机在巡航的时候,一般都在高空。
但飞机不是都在万米之上飞行的,飞机的飞行高度在做计划时是按照空军的一号管制规定的中的高度做的。两小时之内国内航线的计划高度一般在8900到10100米这个范围内,少有上到更高的高度的。在这个飞行高度一般没有在平流层,而基本上是在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定强大的对流层顶的附近飞行。这个高度上大气密度小,比低空飞行省油,虽然有时会受到积雨云的干扰,但是相对低空来说大气条件好了很多。
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
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
现在的普通民航客机最高飞行高度不会超过12600米,
有一些公务机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5000米.
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
坐过飞机的读者应该都知道,飞机的飞行高度非常高,稳定飞行高度基本上要在8000米到13000米,根据实际情况可能稍低,也有可能更高。此前坐日本航空的飞机时,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喜欢看上面的飞行航线和飞行高度,从日本到上海的飞行高度基本上在9000米左右。
无论是8000米还是13000米都是非常高的高度,基本上大飞机就在这个高度飞行。坐在飞机上面完全感受不到飞机在飞行,白云都在飞机下面。为什么飞机要在这么高的高空飞行呢?飞低一点不是更安全吗?其实之所以飞行那么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平流层的高度一般为10千米到50千米,飞机飞行的高度基本上在平流层的底部,对流层向平流层过渡的空间。平流层中空气主要是前后,这样更加有利于飞机飞行,飞机不用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对流层中空气上下流通为主,飞机飞行主要依靠空气流通。如果在对流层中飞行,由于气流的影响,飞机将会非常颠簸,而且还有可能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
对流层中的天气相对比较复杂,平流层中的空气相对比较平缓。在对流层中飞行,极有可能遇到大雨、大风、大雪、雷雨天气,一旦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飞机飞行将会非常困难,也会非常危险。我们经常看到飞机因为大风、大雨停飞,其实主要因为怕飞机在初始阶段和降落阶段出意外。飞机如果在对流层中飞行,可能要经过乌云,还有可能遭受雷电的袭击。平流层中远离乌云和雷电,自然相对安全。飞机一般飞到平流层中,飞行员便可以打开巡航模式。
在平流层中飞行更安全,除了天气原因之外,还有其他方面原因。飞机降落或者起飞的时候,一只小鸟都有可能引发飞行事故。小鸟撞向高速飞行的飞机,小鸟可能就像是子弹一样。一只小鸟极有可能撞碎飞机的玻璃,有可能破坏飞机的发动机。对流层的环境更加复杂,对飞机产生威胁的可能是鸟,还有可能是其他飞行物。在低空飞行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高空飞行更加安全。
在高空飞行可以节省更多成本。高空的空气比较稀薄,空气的阻力会小很多。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车子费油的原因,除了发动机的原因之外,其余重要原因便是汽车的自身重量和风阻。风阻大小对于油耗的影响非常大,飞机也是高耗油产品,风阻小自然可以节省更多能源。此外利用平流层中的空气流通,也可以节省能源。
我们经常发现飞机晚点,其实飞机晚点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空中管制。看来飞机飞行空间非常大,还可以立体式飞行。其实飞机飞行没有那么简单,空中有许多管控区。如果飞机无意中飞到管控区,将会非常麻烦。不少国家对于低空的管控程度要远远严于高空。有些国家并没有放松对于低空的管制,大部分国家往往会选择在高空开放一部分空中区域,开辟为民用大飞机航道。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民用飞机基本上都在相对较高的平流层中飞行。飞机在高空中飞行也更加安全,飞行效率也更高。
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
飞机的飞行高度在做计划时是按照空军的一号管制规定的中的高度做的。两小时之内国内航线的计划高度一般在8900到10100米这个范围内,少有上到更高的高度的。在这个飞行高度一般没有在平流层,而基本上是在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定强大的对流层顶的附近飞行。这个高度上大气密度小,比低空飞行省油,虽然有时会受到积雨云的干扰,但是相对低空来说大气条件好了很多。
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
一位退休的老机长告诉我:飞机之所以要飞这么高主要是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安全,只有达到一定高度后,飞机才会安全,否则很容易发生空难事件。
如果你坐过飞机就会发现,飞机在起飞之后就会到达指定的高度,如果你直接从外面看就会感受到飞机是在高空中,而且非常高。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非常好奇,为什么飞机一定要飞这么高呢,如果不飞怎么高会怎么样?
我在这可以告诉大家,飞机飞多高都是有统一的标准,不说想飞低就能飞低,他就和汽车是一个道理,规定只能走这条线就只能走条钱,如果你走到别人的路线去了有可能就会发生碰撞事情,甚至会发生车祸,而飞机如果飞低了,那就直接会出现致命的事情。
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飞机之所以飞这么高,主要是从安全性、经济性、飞机航线以及各方面因素考虑,并不是说想怎么飞就怎么飞。而对于客机来:安全性和经济性是需要最优先考虑的。那为什么他们会飞这么高呢,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为了安全
如果你学过地理就知道,整个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等等。而飞机想要平稳的飞行就必须去对相对应的流层,不然就会很危险。
就像我们看《中国机长》一样,虽然飞机出事,但是高度还是必须维持原样,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飞机出现其他的事故。
飞机在起飞之后,就会快速拉升,以求达到相对比较平稳的飞行条件,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去到平流层,而平流层的高度一般就是在8000米左右。只有到达平流层之后飞机才算是正式进入了一个稳定的飞行航线中。这个时候不管是对驾驶员来说还是对飞机本身来说都是最平稳的,最安全的。
因为平流层是飞机最好的一个选择,在哪上面飞行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节约更多的燃油。
二、为了节约燃油
客机的最大成本就是燃油,那航空公司为了节约自己的成本,也会让客机飞到一定的高度,因为飞得越高,上面的空气就越稀薄,那这样的空气的阻力就会非常小。
这就和我们骑自行车是一个道理,如果你顺着风骑是不是会快很多,因为这样的阻力非常小,而你如果是逆着风骑行的话,那是不是就会非常的吃力。
而平流层的空气是非常稀薄,那既然想要节约成本,肯定就要到达到这个流层,而想要到达平流层那高度就需要达到8000-12000米左右。而到达平流层之后就可以开启巡航模式了,这样不仅让驾驶员轻松,也能让飞机处在一个匀速的飞机,这样就会更省油。
所以航空公司为了节约自己的燃油费,自然也会让飞机飞这么高了。
三、为了防止意外发生
飞机之所以飞这么高就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因为如果是在对流层飞行,虽然高度并不需要很高,但很有可能遇到大雨、大风、大雪、雷雨天气,一旦遇上这些极端天气,飞机就会非常的危险,很有可能有被雷电给击中,也还有可能会被乌云给挡住视线,这样都是不利于飞行的,可以说危险系数就会非常的高。
再一个就是在对流层飞行会遇到很多鸟些,如果这些鸟都是成群的,一方面会挡住视线,一方面会被卷入到发动机,由此飞机就会出现失控,那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为了防止这些意外,那飞到平流层之后就会相对比较安全,因为这个高度是鸟些无法达到的。
四、相关的规定
根据民航局的一些相关规定,飞机飞行的高度都是有一个标准,比如: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以此次东航MU5735为例,他的飞行高度就是在8000米以上,因为他属于长航线飞行。
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飞机驾驶员的习惯,因为飞到这个高度都是之前的一些前辈建议的,所以后面的人也就慢慢习惯了。
那么是不是飞得越高越好呢?其实也不是的,飞行飞多高才算安全,可以说这是有一个区间,并不是你想飞多高就能飞多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估计早就乱套了。
飞得太高同样也会存在很大的安全因素,因为越往上,空气就会越少,那发动机也是需要空气来正常运转的,如果没有稳定的空气,那发动机的性能就会下降,还有可能出现停止运转。
所以并不是飞得越高就越好,是有一定的区间的,在这个区间飞行就可以了。
同样反过来也不是越低就越安全,
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飞机起飞之后是会快速拉升的,这个时候就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因为低空飞行存在的的危险因素太多了。
一方面是面对高层建筑物的关系,一方面是面对其他飞机回场的关系,这两个人关系都直接关心到飞机的安全。
从飞机的事故概率中我们可以看到,起飞和降落是占飞机出事中最大的比例,就是因为他们是属于低空飞机,所面对的突发情况太多了。
所以说并不是越低就会越安全,因为需要面对的突发情况太多了,只有飞机到达一个固定的区间,那才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飞机在高空发生危险应该怎么办?飞机可以说是世界上出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他的事故率只有20万分之一,只不过说他一出事就很有可能面对的是死亡,所以这一点是让人非常害怕的,毕竟那么高的位置任何人都是非常害怕的。那如果在高空发生危险应该怎么办呢?
一、听从机长和机组人员的安排
在高空中发生危险之后,一定要听从机长和机组人员的安排,因为他们才是最有力的保障,从你上飞机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交给别人,所以你只能是听从机组人员,因为他们都是非常专业的,也是经过很多培训的。
所以他们的经验都是非常足,这个时候相信他们是绝对的安全,就像《中国机长》一样,上面的机长还是非常厉害的,最终把飞机给控制下来的。
二、不要慌张,心态一定要稳
飞机发生事故之后,一定要慌张,一定不要紧张,需要保持冷静,不要相互挤压,因为后面会出现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只有自己冷静,听从机组人员的安排,那自然就不会安全许多。
虽然说这次东航MU5735确实是从高空8000米坠毁的,但是这种事情相对来说机率还是会比较少,所以遇到事情之后一定不要慌张。
最后:
飞机为什么要飞那么高,可以说都是有一定的科学的道理,也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原因考虑,所以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并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么简单。
截止到2022年3月21日,我们国家的飞行纪录已经保持了一亿个小时,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纪录不幸被打破,所以在这也希望未来每一次的飞行都能平安落地,都能平安回家。
为什么飞机(特别是客机)必须飞那么高?
谢谢邀请。
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会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任务需要、性能限制等等。其中对于客机来说,安全性和经济性是要优先考虑的。
一般来说,高度越低的大气越稠密,随之而来的空气阻力就越大,需要消耗的燃料也越多。同时,地球的主要大气活动,例如飓风、雷电、暴雨等等基本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的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这些大气活动是飞行安全的大敌,在螺旋桨飞机时代,由于飞行高度普遍较低,发生过不少恶劣天气造成的空难。
那么是不是飞得越高越好呢?也不是。毕竟飞机需要大气来提供升力,也需要空气来让发动机正常运转。飞行高度太高的话,飞机的飞行稳定性会变差,发动机性能也会下降,甚至可能停止运转,同样会影响安全。事实上,对流层之上平流层就有这方面的问题了,所以真正在平流层进行正常飞行的飞机也不是太多。
后来人们注意到,对流层实际上也可以再细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大气运动主要发生在下层和中层,而从6公里高度伸展到对流层的顶部的上层中,气温常年都在0℃以下,水汽含量较少,各种云都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除了在中纬度和热带地区,这一层中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米/秒的强风带,即所谓的急流之外,其他类型影响飞行的大气运动很少。而这些强风带一般也是能通过雷达提前发现的。
所以,两相权衡之下,现在的大一点的民用飞机一般都选择在对流层的上层飞行,按照相关规定,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
至于军用飞机,一般是根据任务来确定。比如侦察机的高度一般都会比较高,当年的U-2侦察机飞行高度在22000米以上;对地支援飞机则会飞的比较低,为了便于及时反应,一般会在1000-2000米的高度飞行;战斗机就比较灵活了,基本上会根据需要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