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发生事故时,不能选择乘客跳伞措施?

飞机发生事故时,选择乘客跳伞措施,成功的几率几乎是零,跳伞是需要各种技能和科学知识,学会以下8件事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今年的3月21号,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广西藤县坠毁了,但是没有一个乘客跳伞自救的,航空公司宁可赔款,也不让乘客选择跳伞措施,原因如下:

1、跳伞是专业的一项技能,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跳伞的。

跳伞和穿戴的技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技术,在飞机出事的时候,人心惶惶,飞机上的人多,无法对每一位临时培训跳伞技术。

(1)、跳伞技术没有掌握,一旦打不开降落伞,人从高空,经过重力的加速度,速度特别快,假如直接冲击到地面,人被摔成肉泥了。目前还没有自动打开降落伞的这项技术。

(2)、人在空中是180度的旋转,没有经验的人,早就被转晕了,哪还有清醒的头脑去打开降落伞啊。

(3)、在自由落体的情况下,身体的平衡协调是需要很好的技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技术,在空中无法协调身体,根本无法打开降落伞。

(4)、安全着陆也是一项技术,假如没有控制好安全落地,而是身体的其他部位落地,会严重受伤的,甚至撞击的地面的石头,很容易白撞死的。

2、飞机出事一般是几分钟的事情,飞机里面几百人,时间也是来不及的安排的,按照跳伞顺序。

假如每一位跳伞需要30秒,按照200人计算,需要6000秒,6000/3600=1.7小时,这么长的时间,无法满足的,因为飞机坠落也就是10分钟左右的时间。

比如3月21号东航MU5735事件,飞机在高空出现故障,也就是几分钟垂直坠落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准备跳伞。

3、民用飞机大门打不开。

现代化的商务民用飞机为了舒适性,客舱是有保压措施的,商务民用飞机基本上采用的是密封增压客舱的,当飞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客舱和外界的空气是完全隔绝的,客舱里面的大气压力远远大于飞机在高空中周围的空气压力。

当飞机在正常飞行中,客舱的大门是打不开的,也就无法通过开启大门进行跳伞自救的。

军用飞机在遇到特殊情况下,使用爆炸螺栓或者爆破绳索,把机舱盖脱离机体或者炸毁的,专业的飞行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跳伞自救的。

4、民用飞机的飞行高度是海拔7000-12000米,而跳伞的最低安全开伞高度是500米,跳伞的高度通常在700米到3000米的高度空间,海拔7000-12000米的环境是恶劣的。

(1)、飞机外的温度是零下50度左右,普通人处于极寒的温度下,加上飞机的高速气流,更加寒冷,普通人没有特殊的衣服,会被冻僵的,也就是会失去知觉的。

(2)、按照海平面的高度气压来计算,一个立方米的空气重量,就是一个气压,大约1千克重,到了海拔3000米的高度,大气压降低30%左右,到了5500米高度,大气压降低到50%左右。

比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3米,山顶的气压只有34%了,也就是每一立方米的空气不足450克,到了10000米的海拔高空,大约也就是30%。

这么稀薄的空气,里面的氧气严重不足,人在这个环境下就会出现缺氧,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恶心,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意识模糊,危机生命。

(3)、专业的跳伞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么高的地方,每秒几十米的速度下降,身体也是承受不了的,几乎没有生还的几率,何况是普通人呢?

5、如果瞬间强行打开客舱,进行跳伞,飞机的高速飞行,没有专业的飞行技巧,飞机的两翼一旦碰撞到人体,直接撞死的。

6、如果瞬间强行打开客舱,进行跳伞,由于没有提前泄压而强制打开客舱门,由于内压差,人会被瞬间吸出到客舱外部,普通人无法反应过来,没有生还的几率。

7、飞机在高空中高速飞行,靠的是航空发动机的推力。

发动机前面的吸力特别大,可以把人员吸进去,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前面是很危险的。

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特别大,体积相当于一个轿车这么大,因此发动机的进口出,也就是进气道可以容纳一个成人半站立的状态。

发动机的推力是很大的,通常的发动机单发推力是18000磅到22000磅,大约8吨左右的推力。

这个推力打个比方,可以在一秒钟把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屋抽成真空的状态。

普通人跳伞没有经验,一旦被发动机吸到里面,直接成了肉泥了。

8、飞机出事,地点无法确认,假如可以跳伞下去,下面是什么地方不知道,比如降临到大海,也会被淹死;降落到沙漠,没有食物,走不出沙漠,也是会死掉的;降落的深林里面,遇到野兽,也是没有生存的几率。

9、还有一个条件,民用飞机没有配备这么多的降落伞设备,一套降落伞设备需要几万元,按照200多人的数量计算,也是需要几百的成本,航空公司不会购买的。

10、假如航空公司购买,但是一套降落伞设备的重量是19千克左右,200多套的重量超过4吨了。

这4吨假如在地面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飞机上,这样的重量在天上飞行,燃油成本也是承受不了的。

11、降落伞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200多套的降落伞设备放到飞机上,增加许多空间,增加了航空公司的成本,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员,需要设计更大的飞机,燃油成本也是更高的。

这样航空公司就会把增加的成本计算到乘客身上,飞机票价更高。

12、高空跳伞对身体要求特别严格,有基础性的疾病是不可以跳伞的,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癫痫病的人不可以跳伞。

了解以上12个方面不让跳伞的主要原因,因此跳伞自救是不成立的。

根据飞机的出事概率,全球计算出的出事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飞行百万次,预计才有可能会出现事故一次。

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虽然发生事故的概率特别低,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吉利会出现的。

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处在极其严重的飞机事故时,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大约有77%的乘客可以保命存活下来的,因此在事故发生之前,学习紧急逃生知识,在危机时刻可以自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遇到飞机发生事故时,学会以下这8件事可以保命。

1、训练迅速解开安全带,在90秒内逃生的速度。

经过调查,飞机出现事故导致乘客死亡的原因,不是直接撞击死亡的,而是在撞击以后出现飞机失火引起的。

因此在事故发生的90秒钟是逃生的黄金时间,在飞机事故发生的时候,许多人处于极度恐慌的情况,这个时候,很容易忘记简单的自救常识。

这个紧急情况下,乘客就会下意识地按照解开汽车安全带的方式,打开飞机安全带。

如果没有及时解开安全带,错过了90秒钟的黄金逃生时间,那么生还的几率是很渺茫的。

2、和亲朋好友坐在一起。

有一部分的乘客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外出旅游的,当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人的正常反应是先找亲朋好友一起逃生。

如果在购买飞机票的时候,没有坐在一起,比如左边和右边分开的,这样就会浪费逃生的时间去找亲朋好友。

因此假如购买飞机票没有在一起,等上了飞机,可以找相关人员协调把大家安排在同一排座位。

3、在上飞机的时候,看好飞机机舱的内部构造,想好逃生线路。

在购买机票的时候,选择座位,尽量选择距离紧急出口五排座位以内的位置。

通常在紧急出口的位置是最安全的黄金位置,一旦飞机出现事故,乘客可以在第一时间逃生。

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我们在上飞机的时候,想好逃生线路,在牢记距离自己比较近的紧急出口的同时,还有记住其他紧急出口的位置来备用。

提醒:在逃生的时候,在飞机里面要给救生衣服充好气,不要卡在飞机舱里面的走道里面,因此在将要离开飞机的时候才可以给救生衣服充气。

4、学会逃生滑梯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有恐高的,当遇到紧急情况下,面对高空,不要犹豫不决,尽快滑下逃生滑梯离开。

在逃生滑梯的时候,要听从服务人员的安排,一个接一个地滑下逃生梯,严禁推挤,出现安全事故。

安全逃生的时候,不要穿高跟鞋,避免高跟鞋刺破滑梯或者自己扭伤脚,影响逃生速度。

5、在飞机上,要听从服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并且阅读安全指引。

在飞机上,许多乘客没有听从服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逃生培训,认为自己有经验,或者认为飞机出事的几率比较低,这样是很危险的。

事实上,不同的飞机类型,有不同的安全培训。

假如我们坐在紧急出口的地方,要认真阅读安全知识,并且研究飞机的舱门,因为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服务员受伤或者伤亡,紧急出口是要靠自己打开的。

在学习安全知识,对自救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学习防止冲击的知识,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因为这些重要的知识可以避免我们被撞晕的风险。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小腿要尽量向后收回,并且超过膝盖的垂直线以内,头部向前倾斜,保持头部贴近膝盖。

6、佩戴好氧气罩。

当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立即把飞机上的氧气罩佩戴好,因为飞机压力失去平衡的时候,我们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呼吸几秒钟,佩戴好氧气罩,避免气压失衡引起的身体不舒服,影响逃生速度。

7、当飞机坠落了,迅速远离飞机的残骸。

通常情况下,飞机在降落的时候,机头是低下的,也就是说飞机的前部分是最容易被撞坏的,因此坐在飞机的机尾的座位是相对安全的。

只要我们坐的位置没有发生撞击或者爆炸,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远离飞机的残骸,提高生还的能力。

8、保持安全带处于正常的状态。

假如飞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要时刻系好安全带,因为飞机出现事故也就是瞬间的事情。

无论坐在任何位置,时刻系好安全带,一旦飞机出现事故,飞机会在空中翻滚,乘客假如没有系好安全带,就会在飞机里面到处撞击,会因此而伤命的。

以上是8件事必须学习的,因为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

写到最后:飞机出事的概率虽然极其小,但是不代表不会发生,对于飞机的故障事故,大家都是不希望遇到的,祝福每一次飞行都是平平安安的落到。

1、飞机发生事故时,选择乘客跳伞措施,成功的几率几乎是零,跳伞自救是需要各种技能和科学知识。

2、了解以上12个方面不让跳伞的主要原因,因此跳伞自救是不成立的。

3、学会以上8件事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飞机发生事故时,不能选择乘客跳伞措施?

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飞行高度

民航班机的一般飞行高度在八千米以上,中远程航线的飞行巡航高度要在一万米以上。在此高度上,舱外气压极低。另外,乘客全靠飞机的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提供的空气生存,飞机升空后为了保持乘客的舒适性,相关系统会为飞机舱内加压,使舱内压力一直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也就是说飞机的飞行高度越高客舱内外的压差越大,几乎没有可能打开舱门。如果硬是要强行打开舱门,舱门附近的物体一旦与舱外气体接触,瞬间就会被压差所产生的强大吸力吸出客舱。如果人类不幸被吸出客舱,即使顺利打开舱门,并带着伞包有幸逃出客舱,还将面临万米高空上极其恶劣的低温、缺氧环境,难以生存,跳出客舱后基本上瞬间就会失去知觉,即使经过训练的人也撑不过几十秒。

此外,现代客机大部分事故都是发生在起降阶段,此时的高度和速度根本不能跳伞。一是时间太短,来不及打开降落伞。二是降落伞打开后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迅速产生一个与人的冲量相当的升力,所以超低空跳伞即便开伞成功,落地后也很容易受伤。加之客舱内有那么多的旅客,超低空跳伞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2.飞行速度

目前的高亚音速客机都在M0.75—0.92的范围中飞行,经济巡航速度在M0.75—0.78之间。也就是说,巡航阶段失事的飞机速度一般在每秒260m左右。在这么快的速度下,发动机前面的出口是不能跳伞的,跳出来就会被吸入发动机里。设想从发动机后面的出口跳出飞机,人向下降落的速度肯定无法保证在飞机尾翼划过之前落到其下方,那么人就很可能被尾翼的安定面从中切断。

平时我们看到用于跳伞的飞机,它的飞行速度远远比不上现代民航客机,而且它的尾翼都是高于跳出口位置的高尾翼飞机。

3.使飞机降低高度和速度到适合跳伞的水平后能否跳伞。

如果民航客机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稳定性,能够让飞行员操纵客机降低高度和速度,飞得足够平稳让你还有能够跳伞的可能性的话,那迫降的成功率将远远大于跳伞求生的成功率。因为这样的客机一定没有发生重大机械故障,飞行员完全可以平稳的操控着客机安全着陆。而且从民航业历史数据上来看,非重大机械故障和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中事故,死亡是率非常非常低的。在这样的客机上跳伞简直是得不偿失,还不如坐在飞机上一起迫降;而如果飞机已经失控到无法迫降的话,那即使受过再专业的训练也没有能够跳伞的可能性了。

4.组织难度

假设客机配降落伞,发生事故,要组织100-500号人有序穿戴降落伞,有序跳伞,难度是相当相当大的。乘客中有女人,孩子,老人,甚至是病人,孕妇,残疾人等,组织难度可想而知。即使是健全的青壮年男人,如果没有任何跳伞经验,对其进行临时教学跳伞技术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如果客舱内有100位以上的乘客,保守估计,跳伞前的准备工作也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完全足够驾驶员寻找到合适的备用机场进行破降落了。如果说留给乘客准备的时间足够,乘客依次有序跳伞后,谁又能保证这些没有经验的跳伞者能够安全落地?因跳伞者的个人原因在跳伞过程造成的死亡由谁负责?

5.跳伞的技术要求

每个跳伞人员在跳伞前都会受到严格的训练,并非一日就能学会。跳伞人员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脱离飞机的动作,并熟练地打开和灵活操纵伞绳,准确标准地落地后迅速脱离降落伞的过程。作为我们普通旅客在平时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降落伞,又何从谈起接受专业训练,这是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旅客根本不可能在瞬间完成的技术动作。就算飞机上为旅客准备了降落伞,一旦发生的这样的事故,飞机坠毁的时间可能只是几十秒钟,让几百名惊惶失措的旅客排着队从机舱中跳出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死亡率恐怕和坠毁的死亡率差不了多少。

接受过训练的飞行员本可以跳伞,但是为了加大飞行员的责任心,使其全力保障飞行安全,也没有给其配备降落伞。

6.伞包的放置

每个伞包重十五公斤,如果在每个座椅下配备一个伞包,飞机的重量就会增加很多。经济成本也要增加。飞机在设计上都力求轻量,不笨重。试想一下400座的飞机需要配备400包以上的降落伞包,要给飞机增加多少负荷?还有,降落伞包平时不用时的存放也是个问题,客座下和行李架上都本来空间就小,容不下伞包了。

另外,现阶段的飞机在设计上,一般只有前后两个舱门。万一发生紧急情况,会因为乘客争先恐后地想抢先跳伞而造成极度混乱,从而影响飞行员的操作,有可能酿成更大的事故。

7.生存率

如果每次空中事故发生后,都让飞行员在跳伞还是拯救飞机之间作抉择,飞行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这样的紧急时刻考虑这些问题,很容易影响飞行员的判断和正常思考。一方面会影响飞行员对飞机的操控,另一方面如果判断错误,该跳伞的没执行跳伞程序,不该跳伞有迫降希望的却选择了让乘客跳伞。事故造成伤亡率可能会比现在更高。

8.总结

总之,民航客机配备降落伞,极大地增加了运营维护成本,推高机票价格,还不能保证配备降落伞后能够减少飞行事故,降低死亡率,甚至组织乘客跳伞还会导致死亡率还上升。不管对于我们乘客还是民航公司都是非常得不偿失的一件事。不如省去这一大笔资金,将这笔钱用于更好的技术研究和从业培训,增加飞机安全性以及飞行员水平。更好的保证空中旅途的舒适平安。

为什么飞机发生事故时,不能选择乘客跳伞措施?

不废话,我就言简意赅的讲了。第一,就普通人那心理素质,有几个敢跳?即便跳了有几个记得拉伞? 第二,客机不同于军用运输机有指定的跳伞位置,可能在海上,可能在城市上空,可能在无人区,跳下去人就没了,搜救难度更大。第三,没经过训练,落地了筋断骨折都是轻的,伞兵落地摔个半死的事也不是没有过。第四,客机的设计结构就不允许在空中开舱门,两端舱门一开,飞机内部空气就失去平衡了,人都吹的东倒西歪,谁还能去跳伞。最后,还是素质问题,空难往往时间都很短,舱门就那么多,该跳伞了你推我挤,舱室里抢降落伞,到门口又不敢跳,乘务员和安全员绝对控制不了局势的,飞机坠毁了可能也没跳出几个。

为什么飞机发生事故时,不能选择乘客跳伞措施?

昨天,一架迪拜航空的波音737-800,航班号为FZ981,在由迪拜飞往罗斯托夫的过程中失事坠毁,机上人员无一生还。飞机失事的新闻我们已经听过很多了,每次造成的伤亡触目惊心,由此而引发的关于民用航空安全的话题也经久不衰,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给客机配降落伞?”

降落伞做为飞机乘员的救生设备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当飞行员发觉飞机无法挽救时,除了迫降以外,唯一的逃生方法只有跳伞。现代战机上的弹射座椅,就是紧急情况下把飞行员“弹”出去再用降落伞逃生。军机上能配降落伞,为什么看上去在环境平稳得多的民航客机上,却没有降落伞的配置呢?原因就是——跳伞是个“技术活”,想要从近万米的高度下跳伞并活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倘若客机上真有降落伞,会发生什么呢?乘客们真能跳伞逃生吗?

漫画原作者:新浪微博@孙小星出没

▲未经训练的乘客能把伞包背好就不错了

▲飞机在高空的内外压差很大,舱门其实根本打不开

▲即使能开门,慌乱的乘客

也难以保持应有的秩序

▲勉强跳出去了也很容易撞到机身、

机翼或发动机,后果可以脑补……

▲躲过了撞击也难生还

——高空环境是非常致命的

现在知道了吧?从民航客机上跳伞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勉强跳出去也是死路一条。实际上民航客机的安全性是各种交通工具中最高的,就算是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飞机在飞行员的操纵下迫降,乘客生还的概率也会比跳伞大得多。

不过,客机上还是有其它救生装备的——救生衣和充气滑道。它们还是为了迫降后的逃生所准备,因为迫降不是在陆地就是水上,而迫降到水上的可能性还比较大(地球上水体面积远超陆地)。由于使用这两件装备时飞机已经落地(或者落水),只要穿好救生衣,“滑滑梯”就能逃生了,算不上“技术活”。

▲救生衣和充气滑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来救命的

迫降逃生的成功案例——2009年1月15日,一架美国全美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在起飞爬升过程中遭鸟类撞击,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机组成员操纵飞机在哈德逊河成功进行迫降,机上共151人全数生还。

▲苏-27上的K-36Д弹射座椅,飞行员受

到的保护不是普通乘客可以比的

不过,有人还人会问了,为啥军机飞行员就可以弹射后跳伞逃生呢?要知道,军机飞行员可是被结实的头盔、带保温加压的抗荷服严密包裹起来,被固定在椅子上“射”出去的。弹射座椅由小型火箭驱动,可以让飞行员在短时间内远离飞机,不会被机体“切”成几段。但即便如此,弹射跳伞也是过“鬼门关”的过程——迎面高速气流的冲击躲不掉;如果飞机状态不对或者弹射火箭性能不稳定,仍然有撞上机体的可能,保住性命的飞行员多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甚至会残疾……在这里得向勇敢的战机飞行员们表达一下敬意。

那要是给航客机装上弹射座椅行不行呢?当然不行——设想一下,满飞机几十几百个弹射座椅(那可是带燃料的火箭),要是有个手欠的家伙拉一下……这到底是不安全呢?还是更不安全呢?

为什么飞机发生事故时,不能选择乘客跳伞措施?

这个问题其实大概30年前,就有很多人提出来,而且波音公司当时也是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过。但是,从现在来看应该是没有成功。

我不是航空专业,只能谈谈人文因素。

我们都知道,跳伞并不是说背上一个伞包,到时候一跳就完成了。直到现在,伞降无论是部队还是民间爱好,都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科目。

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是民兵,当时就有跳伞塔训练。仅仅一个安全着地就训练了几个月,合格率并不是很高。一架民航飞机,正常情况下至少100+人吧,在危急的情况下,能有多少人能自己完成拿出伞包并自己独立背上?

接着,在不平衡的情况下,怎么有组织的安排跳伞?假设前面完成了,能有多少人在没有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安全着地?而要求乘客平时进行伞降训练,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所以,当时波音公司提出的方案是,整个机舱和飞机脱离,在机舱顶部的几个大型降落伞打开。可是,这个设想估计也因为各种因素没有实现。

另外,还有一个概率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有针对性的方案,肯定会考虑一下发生的概率,而不是说可能存在就必须要有防范。通过精密度去降低故障,本身就是一种防范。考虑到非攻击性引起空难的比例本来就是交通中最低的,是不是要再加强逃生系统,特别是代价巨大的情况下,可能就没有必要了。毕竟事故从哲学角度看,是无法杜绝的。

为什么飞机发生事故时,不能选择乘客跳伞措施?

一、不是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任何高度、任何速度、任何飞行状态、任何地方和气候都可以跳伞的:二、跳伞需要专业技能:三、大中型客机的飞行高度太高、温度太低、含氧量太低,需要的专业设备过于昂贵,还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四、大型客机有四百多名乘客,理想状态下/从可以安全跳伞的高度开始计时,一个乘客即使提前穿戴好跳伞装备,每个人需要五秒中,四百人就是二千秒,就是半个小时了,足够死个十几回了。五、因为客机出现了故障,飞行员无法操控其正常安全的飞行,打开舱门、跳出机舱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体力:六、打开舱门后,内外的气压差会使东西高速乱飞,伤及乘客。外伤、骨折、脑震荡后谁还敢从高亚音速飞行,时速800公里的飞机上跳伞?七、飞行速度满足了跳伞要求,民用喷气式容机绝对失速,乘客根本没机会跳伞了。八、即使在安全高度成功跳伞,也不等于安全落地,野外的水体、高大树木、灌木、沟壑,城市的建筑物、金属物品、玻璃墙都可能丢了性命。九、如果落在大海上,你如何面对没有淡水,没有食物,没有蔽避物的困局。有鲨鱼怎么办?落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怎么办,如何获得干净的食物、饮用水?如何生火?如何找到或建造安全的过夜的地方?谁给你守夜站岗?受伤或被有毒的动物伤了怎么处理?面对那么多必然,生存的机会微乎其微。大家都不是贝爷,不是野外生存专家。你会选择迫降还是跳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