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编和公务员是一回事吗?

谢邀!

一个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的老吏,为你解疑释惑。

首先可以肯定,行政编制和公务员,不是一回事。

公务员全部都是使用行政编制的。

使用行政编制的不都是公务员,还有机关单位的的工勤人员。

一、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

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是法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

二、机关工人也使用行政编制

党政机关(公务员工作单位、部门)在正式编制内的工勤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是使用行政编制的。

但是,党政机关工勤人员使用行政编制的状况,随着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工勤岗位的社会化,工勤岗位需求逐步减少,乃至不再需要,机构编制部门现在严格控制,实行随自然减员(退休、死亡、调出)而逐步消减、直至消亡的管理办法。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行政编和公务员是一回事吗?

你好,公务员和行政编制并不划等号,公务员必然使用行政编制,但使用行政编制的不一定是公务员。

首先,介绍一下公务员和行政编制的概念。

目前,体制内只有两种编制,即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机关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因此,行政编制是一种编制种类。

而公务员是一种身份、一种职业,根据《公务员法》,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行政编制只是成为公务员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而已,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另外,法规《公务员范围规定》采用列举法的方式对公务员做出了明确界定,仅指行政编制和人事关系在下面9种机关、不是工勤人员的工作人员:

1、党的机关

2、人大机关

3、行政机关

4、政协机关

5、监察机关(监察委)

6、审判机关(法院)

7、检察机关(检察院)

8、民主党派机关

9、工商联机关

除此之外,使用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不纳入公务员的范筹,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机关工勤人员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使用事业编制,机关工勤人员自然使用行政编制,有些地方也叫做行政附属编制。

不过,工勤人员是工人身份,不属于干部队伍,不纳入公务员的范筹。

第二类:消防员

根据消防救援队伍的三定方案,工作人员都使用行政编制,但按身份分为“干部编制”和“消防员专项编制”两类。

可以看到,消防员不是干部身份,自然不属于公务员。

根据官方的解释,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行政编制总规模内,单列消防员专项编制,编制不具体到个人。也就是说,消防员占用行政编制,但个人没有编制,编制属于岗位而非个人。

因此,消防员不是由公务员考试进行招录,而是由应急部、人社部组织专项考试进行招录。

消防救援队伍中,消防指挥员才通过国考进行招录,是国家干部的一员。

第三类:群团机关工作人员

工青妇等群团机关由各级党委直接管理,其中的工作人员也使用行政编制。

但是,2006年的《公务员法》出台之时,中央明确将总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机关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也就是参公机关。

同时,《公务员范围规定》也明确群团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只列入参公人员的范筹。

当然,群团机关的参公人员和事业单位的参公人员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和公务员没有区别,只是明面上的身份不同;后者由于使用事业编制,和公务员有细微的差异。


综上所述,公务员必然使用行政编制,但使用行政编制的不一定是公务员,还有工勤人员、参公人员、消防员等等。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行政编和公务员是一回事吗?

据个人了解知识,基本上是一回事。平常说的在行政单位上班,与事业单位区分开来。在行政单位上班的人,如财政局行政编人员就是公务员。但财政局又有事业部门,如下属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其人员是事业编干部。另外,单位还有部分合同制人员。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如某某高中、初中、小学,多为事业编干部,部分合同制人员。在乡镇(街道)的基层站所,还有工作人员为“参公公务员”,讲课老师的解释是“不是公务员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基层站所不是“纯正”的行政编单位。讲真心话,我还是喜欢“干部”这个名称。以前的干部,能够做到骑自行车下农村。与农民兄弟住在一起,在一起同吃饭,一起参加劳动,也叫做历史上的“三同户”。在农户家吃饭,还给农户钱和粮票。我国农村人口多,城市子弟不下农村,怎么能了解真实的农村,怎能有改变农村、农业、农民的意识?

行政编和公务员是一回事吗?

这个问题出的属于隔行如隔山的问题,行政编和公务员基本是一回事!

所谓体制内工作有三种编制,一是行政编,二是事业编制,三是国企编制。行政编制人员有国家公务员和极少数行政编制工人,比如党政机关的司机和后勤一般属于行政编工人。事业编制人员中大多数属于事业单位干部,也有极少数事业单位工人。国企编制人员全部按照工人对待,只有相当于正厅级以上管理者可以平调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可以改变编制。

行政编和公务员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所谓行政编全称叫做行政编制,它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一种类型。大家都知道,机关事业单位主要编制就是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而行政编制也确实就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编制,其主要标志就是这些人的工资福利待遇由财政全额承担。

但有行政编制不等于就是公务员,因为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只有在各级党的机关,人大,行政,政协,监察,审判,检察,民主党派,工商联等九大机关工作的人员才算公务员。而有些也是行政编制的单位,他们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简称为参公人员。

总之,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所有的公务员必须都是行政编制,但有行政编制的人却不一定都是公务员。比如工会妇联共青团机关人员,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而已。另外还有一些具有行政编制的工勤人员,现在还包括一些专业消防人员等,也都有行政编制,但如果不具备国家干部身份,那他就都不属于公务员。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行政编和公务员是一回事吗?

从根本上说是两回事,但又有交集。公务员是指个人的身份,来源于三部分,其一2009年机构改革时考试过渡的或当时有职务(副科以上的人员无条件过渡)的人员;其二是近年来考取的公务员;其三,部分人员因职务变动或调动到党政单位,符合公务员条件,转为公务员的人员。

行政编是指单位的主体性质,(例如,县委办、宣传部属党政机关,单位的性质就是行政编)按三定方案,单位定性为行政编制,人员是公务员身份的人,从事的工作是行政。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发生了变化,如单位有些工作未必都用公务员,就出现了工勤人员、事业人员,他们从事服务工作,但他们身份不属公务员。(有部分从事行政工作者参照公务员管理定为:“参公人员”)这就造成人事复杂的情况:行政单位,有公务员,有参公人员,也有事业人员。

可见,公务员都是行政编,行政编(单位)不一定都是公务员。具体人事管理上分别对待,各行其事,各尽其职,工资待遇也不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