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又参加工作受了伤如何处理?

退休后又参加工作的工伤处理,可以有下列情形:

一、同样属于工伤

退休后又参加工作的,也就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退休后又参加工作,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当然也是工伤事故,主要还是要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精神,应当区别不同情形,分别处理。

二、不能参加工伤保险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退休后又参加工作,用人单位无法为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社会保险机构当然不会承担工伤事故相关费用。

但是,既然是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主动担当处理责任。

三、参加工程项目工伤保险等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退休后又参加工作,发生工伤事故,如果用人单位按照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或参加意外伤害险等商业保险,那就比较好处理了,可以享有工程项目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等相关待遇。

四、未参加项目保险等的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退休后又参加工作,用人单位未为其参加项目保险、意外伤害险等的,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因为工作原因发生事故受到伤害,也是属于工伤事故,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处理,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相关责任。

五、行政途径、工会组织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退休后又参加工作发生工伤事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成,可以寻求行政途径解决,向属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解决。或向属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

也可以向属地工会组织寻求帮助,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

六、法律途径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退休后又参加工作发生工伤事故,上列各种途径都解决不了,最后的办法,就只能走法律途径,可以向属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就是俗称的打官司,按照人身损害向用人单位索赔,以司法裁判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一般都聘有律师或法律顾问,诉讼又是需要相当法律专业知识的,所以,也应当聘请相关的专业律师,如果受经济条件制约,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为之免费提供律师服务。

七、相关政策及法律规定

提供相关政策及法律规定供参考。

(一)社保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29号)文件:

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责任。

用人单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二)最高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2010]行他字第10号)、([2012]行他字第13号)答复:

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