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后事业单位、企业退休的有没有老、中、新人的说法?
企业也是有“中人”的。
“中人”,是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社保)制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代指部分工作人员的专用名词。
由于企业社保制度改革时间较早,一般为1992年,企业“中人”现基本已退休,退出“中人”群体。
而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时间较晚,为2014年10月,现实存有大量的“中人”,所以,“中人”现一般专指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代指部分工作人员专用名词。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又可以划分为“无10年过渡期中人”、“有10年过渡期中人”。
一、“中人”概念
以社保制度改革时间节点划线,将社保制度改革前后参加工作、退休的工作人员,分化为老人、中人、新人三个群体。
(一)“老人”
社保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称为“老人”,特征是只有视同缴费年限,没有实际缴费年限,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退休计发退休费。
(二)“中人”
社保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社保制度改革以后退休的,称为“中人”,特征是既有视同缴费年限,又有实际缴费年限,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退休计发“限高保低”的新、老养老金综合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
(三)“新人”
社保制度改革以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称为“新人”,参加工作的同时必须参加社保,特征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只有实际缴费年限,工龄=实际缴费年限,退休计发养老金。
二、机关事业单位“中人”
(一)无10年过渡期“中人”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称为“中人”;其中,于202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为“无10年过渡期中人”,退休时按照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
(二)有10年过渡期的“中人”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于2014年11月~2024年9月退休的“中人”,设定一个10年过渡期,为“有10年过渡期中人”。
退休时仍然按照工作年限/原工资%为基数计发退休费办法计发养老金,对于2014年10月为应对社保制度改革而大幅度调升的工资,并未计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预计在10年过渡期内逐年消化解决。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一、退休费计发办法:
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额,按工作年限/%计发:
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0%; 不足10年的50%计发。
附二、养老金计发办法: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2014年10月1日后事业单位、企业退休的有没有老、中、新人的说法?
国家有关退休政策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伊始,就将所有在册上班的职工划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企业执行这一政策远远早于行政事业单位。
所谓的老人,是指从Te们开始上班到退休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都没有交过养老金的这部分人。而中人是指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这部分人分为两段计发退休养老金,前段无论单位或个人没有交过养老金,后半断开始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交养老金。而新人是指从上班那一天起就由所在单位和个人为其交纳养老保险金。
现在政府社保机构执行的养老金收支办法,就是所谓的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待中老年这一代人都自然淘汰完。所有退休人员就可以执行统一的社保政策。
以本博为例,企业员工。本人是2017年8月1日办完退休手续,刚刚过去三整年,养老金待遇执行的就是中人中办法。好象是有十七八年没有交过养老金,个人和单位共同交养老金约有二十来年。
事业和行政单位交养老金不超过十年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人已经沾老鼻子光了。本博开始上的是师范学校,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当然也有不少人从政当了干部,无论是事业或是行政单位,Te们要比本人少交养老金的时间至少缩短十五年时间。
人既然已经退休了,脱离了工作岗位,就不要再去纠结个人的得失。物质享受是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给多少是个多?有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心不足蛇呑象,形容的就是人们的这种心理。
倒不如将个人的关注的点用在锻炼身体上,多活两年,什么也都有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2020/08/26)
2014年10月1日后事业单位、企业退休的有没有老、中、新人的说法?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从社保中人的定义上来分析一下了:
所谓的社保中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针对事业单位的社保的一次大的改革。1992—1996年是针对企业的养老保险的改革,实行的是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用,统筹的部分进入社保池中,个人的部分进入到个人账户之中。而事业单位直到2014年的改革时,都是实行的单位为员工缴纳全部的养老保险费用,直接进入到个人的账户中的。这样看来,事业单位的人员比着企业的人员幸福了太多太久。
2014年10月1日的事业单位缴费制度的改革,改革前退休的人被称为“社保老人”,实行的还是改革前的老办法;而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改革后还从未退休的人就被称为“社保中人”,而改革后才参加社保的事业单位的员工被称为“社保新人”。
由此,可以看出来,社保中人这个称呼只是专门针对事业单位的这次改革使用的,不牵涉到企业退休员工的。
我们的养老保险改革,一共就有两次,一次是1992年开始的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改革;一次是2014年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
很多人觉得社保中人太亏,刚好赶在了这期间,虽然制定了10年的过渡期,到目前很多人反映,相关的补贴并没有到位,而且相比社保老人的退休金,社保中人的显得很低,这也是很多中人呼吁补贴尽快到位的原因。
2014年10月1日后事业单位、企业退休的有没有老、中、新人的说法?
企业退休人员也分“老人”、“中人”、“新人”,不过其时间节点全国并非统一的,各地情况不一样。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国统一的时间是2014.10.01;之前已经退休的为“老人”,之后参加工作的称作“新人”,2014.09.30以前参加工作2014.10.01以后退休的叫“中人”。
2014年10月1日后事业单位、企业退休的有没有老、中、新人的说法?
很多人不明白“中人”这个概念的含义。
2014年10月,我们国家实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过渡,国家规定了十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对退休的中人实行新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老办法待遇高,就按老办法发放待遇。新办法待遇高,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部分待遇。
于是很多人认为这十年过渡期内退休的就叫中人。之前退休的叫老人,之后退休的叫新人。
实际上,我们国家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变更的时候。对于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变更之前办理了退休待遇的人,才叫做老人。
对于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变更之前参加了工作,变更之后退休的人叫做中人。
养老保险制度变更之后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才叫做新人。
这么说起来,我们中人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如果说2014年9月我们还没有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有一位刚刚16岁的青年被选入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未来他60岁退休,他将是最后一位中人。他退休将是什么时候呢?2058年9月。一般来说,2058年10月之后,就不再有中人退休,只有新人退休了。
那他们退休待遇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就在于过渡性养老金上。
我们新人的退休待遇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而中人的退休待遇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实际上并不矛盾。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时间一般是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一段工作时间都有两项待遇,要么是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要么是基础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可以理解为对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时间参加工作的人员,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合理补偿。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际上企业目前也广泛存在着中人。各省市建立个人账户时间普遍是从1994年到1996年前后,个别地方延迟到98年甚至2000年。
如果我们是95年底建立的个人账户制度,我们这个地区到2040年才不会有企业退休的中人。
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计算方法完全一致了,未来我们所有人的待遇基本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了。
希望未来越来越公平,越来越好。
2014年10月1日后事业单位、企业退休的有没有老、中、新人的说法?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被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中人,那么事业单位中人也就是说是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这部分群体。实际上我们企业单位也是有中人的,只不过企业单位的工人,他的年限比较久远,甚至说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单位的中人,都已经办理退休享受这个退休金的待遇。
我们注意到这个事业单位的中人,他是2014年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那么企业单位的中人他是1992年左右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最晚的地区不会晚于1996年。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年限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的企业单位人员就被称之为是企业的退休中人。这部分人员也是可以享受一个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
当然企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只要是你有这个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在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之前的工作年限,都能够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最终累加到你总的养老保险当中去,所以说它的计算方式相比于事业单位来说,更加的成熟,更加的方便。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