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点区分:
一、身份、工作性质不同
公务员:为国家公职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公务。
事业编: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公益、服务性工作。
二、工作机构不同
公务员:工作机构为中共中央及各级地方党委机关,中央纪委及各级地方纪委机关;政权机关(包括人大、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
事业编:工作机构为事业单位。
三、使用编制不同
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
事业编:使用事业编制。
四、经费来源不同
公务员: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事业编:分为财政支持的,财政全额拨款供养事业单位,财政差额拨款供养事业单位;以及财政不予支持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等四种类型。
★参公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简称参公事业单位,这是事业编的一个特殊类型:
工作人员身份为参公人员;
工作机构为事业单位;
使用事业编制;
执行国家公务;
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参公人员实行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与公务员无二。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
笼统地来说,事业编、公务员都是国家干部,85%的事业编、公务员都是通过考试这条路子进的体制,10%的事业编、公务员属于军转干人群,剩下的5%属于地区特招人才。
在体制外的人眼里,事业编和公务员没啥区别;但对于体制内的人而言,这区别犹如一道鸿沟,分割成2个世界。
1、福利待遇。同等情况下,公务员年收入比事业编多3万左右,公务员有13个月工资、有车补,公积金比事业编多,年底考核奖也比事业多;此外,改革后,事业单位福利待遇跟公务员的差距越拉越大。
现在公务员只要工作年限到了,直接享受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待遇,年轻公务员退休后,基本都能享受副处待遇。以前公务员评这些待遇的时候,不但前置要求多,还要跟其他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竞争,机关单位普通科员在退休前能拿到主任科员待遇的凤毛麟角。
相比公务员,事业单位薪酬改革就一直没下文,好不容易靠中级职称加点工资,又因为单位名额有限,就算你通过考试,你也要等老一辈事业编同事退休,腾出名额后,单位才有机会聘你。对于这点,我一直想不明白,县里不是应该鼓励年轻干部多考证,鼓励他们成为技术型人才,但是靠卡名额这种做法,实际上严重打压年轻干部考证积极性,我考了2本中级经济师,等了3年,还没等到单位聘我,培养专技型人才就是个笑话。
2、晋升渠道。干部提拔,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公务员;尤其是单位机关改革,机关单位数量越来越少,单位领导职数越来越少;事业编进入领导岗位的难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更多的是单位之间的合并、撤销,这一过程势必会影响事业编干部安置,运气好的保留编制,还能捧住铁饭碗;运气不好的,给你一笔补偿金,让你另谋职业;运气再差一点,直接转成企业编。天津开发区直接把行政事业编全取消了,改为合同制!
现在进事业单位,能保住铁饭碗就不错了;祈祷以后不要突然成为下岗职工。
3、工作内容。敲黑板,重点来了,想进体制内朋友记住了:体制内的活,两头累,中间松。
啥意思?
越往上越累,因为上面的都是战略制定者、掌舵人,干的活太烧脑,精神压力大;越往下越累,尤其是县区级的基层单位(比如乡镇街道),无论是哪条线上的任务,基层单位都能摊上,干的活又杂又多,身体压力大。
中间送指的是省市一级的机关单位,基本就是向下级单位传达上级单位任务,督促、考核下级单位落实情况,剩下的就是做做资料收集、汇总,写写总结材料。
事业单位往往都是基层单位,体制内的活,越到基层,活越多越难干。
所以按照这个公式去套,机关单位公务员要比事业单位事业编轻松点。
综上所述,相比事业编,肯定是考公务员更好!另外再多嘴一句,16年以前,事业单位比公务员好考些;16之后,两者难度相差无几;而且上岸与否与报考人数无关!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关于体制内的那些事,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提问、留言。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
作为一个曾经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十分愿意为你解答相关问题。
一、事业编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是:
(一)事业编:
事业单位为政府举办的社会组织机构,但不是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社会公益性、服务性工作,使用事业编制;
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有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四个类型,工作人员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等。
(二)公务员:
公务员工作部门、单位为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国家政权机关;
公务员执行国家公务,使用行政编制;
公务员工作单位经费财政全额拨款供养,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机关工资福利待遇等。
二、公务员
公务员,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法定国家公职人员,执行国家公务,使用行政编制,执行国家机关工资福利待遇等。
(一)从任职形式上分:
1.选任制公务员,党政群系统经选举产生的,任职有届期的,由选举机关任免的,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2.委任制公务员,非经选举产生的,由任免机关批准任免的公务员,包括部分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工作部门副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主要构成是非领导职务序列公务员。
3.聘任制公务员,主要适用于专业技术性强、辅助性工作的公务员职位,实行合同聘用制,协议工资等。
(二)从职位序列上分:
1.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能为党政群机关行政管理为主,公务员的绝大部分组成,分布于党政群机关。
2.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部分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的公务员职位,如公安部门刑侦技术人员法医师,审计部门审计师等。
3.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由法律规定的履行行政执法的公务员。
(三)从职务上分:
1.领导职务公务员,共有十级。
正、副国家级;
正、副省部级;
正、副司局级;
正、副县处级;
正、副乡科级。
2.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共分八级。
正、副巡视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司局级。
正、副调研员,行政级别相当正、副于县处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拟分为四级调研员。
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乡科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拟分为四级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四)国家公务员适用范围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地方各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2.国家政权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国务院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派出机构;
国家监察委员会机关,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专门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及专门检察院。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机关及地方各级政协机关。
4.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中央机关及地方各级机关。
三、事业编
事业单位是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性机构,但不是政府机构,政府财政多予以支持,使用事业编制;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等;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公益性、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包括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或委托执法职能的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
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全额供养,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几与公务员无差别。
编制管理相当严格。
(二)财政差额拨款(定额)事业单位,多为有生产经营性收入,但不足以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开支的公益性单位。
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予以差额(定额)补助,同样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但视生产经营、经费状况不同,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有的单位时有不达标准、不足额发放、拖欠情况发生。
编制管理相对严格。
(三)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多为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
自负盈亏,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没有财政支持,特别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意既与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或实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及工资福利制度,拥有较为宽泛的工资福利自主权,但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因生产经营状况不同,少数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可能优于前二种类型;但大多数的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不如前二种优越。
编制管理相对宽松。
(四)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分类改革,改革完成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事业单位分为二类。
1.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2.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明显。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
作为一个在市直机关和基层政府都待过的人,我来跟你说说实际区别。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肯定是比事业单位好,这是无疑的,公务员可以按照科级、处级一路往上升,而且可以随意调动(前提有人帮你办),而且各种选调的机会也都是公务员的。而且公务员中有一种人叫选调生,他们的档案不在用人单位,直接归省委组织部调配,这些人比普通公务员又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都要当公务员,因为能当官。
事业单位,我在这里不说学校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因为这些是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行政编制对比起来不是很明显。我要说的是那些在政府和机关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他们的身份是相应的用人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人员,这些事业单位有的有实体,有的就是个虚设的单位,人员只占编制,机构没有实际职能。这些人和行政编制的公务员混岗办公,干的活是一样的,但是待遇不一样。比如公务员的通讯补贴和车补,事业编没有,公务员的第十三个月工资,事业编也没有。事业编按照绩效发工资,当然这个绩效也是固定的,总的来说,公务员的到手工资比事业编要多一些。也有一部分以前的事业编人员按照行政发工资,也就是说他们也有通讯补贴和车补,但是规范后的事业人员就都没了,这还是体制内的老规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还有一种事业编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基本这些人等同于公务员。
而这些在机关混岗办公的事业编制人员其实是很悲催的,因为身份问题,他们不能像身边的公务员同事们一样走正常晋升渠道,只能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这样走职称,当然也可以在本事业单位内部提副科、正科一类的虚职,但是正常情况下无法真正在机关任职。
那机关里的事业编就完蛋了吗?非也。因为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将事业编转成行政编,完成从事业身份向公务员的转变。这就是在本单位任实职,最低副科就可以,这样就能直接过度为公务员身份。但是,这样的身份转变现在来说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原因大家都明白。
所以,对于真正有"实力"的人来说,事业编和公务员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能进到体制内来。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事业编的含金量就低多了,但是毕竟是体制内,也许今后的事业单位改革,也会将现在这种在机关从事行政工作的事业人员转为公务员,谁说的准呢。
最后,我提一句,现在想进体制内,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样签字进人了,逢进必考是肯定的,不管是事业单位考试还是公务员考试,难度都不低,所以能考进来的人都不是怂货,以这些人的能力,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会是社会的主要力量,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而已。
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
看了大家的回答,离谱太多了。
这么说吧,公务员属于行使国家公权力的人员,他所在单位称机关。事业编是各级机关为了某些事务的需要而兴办的具体事业的人员,称事业单位。
区别:1,公务员所在机构是一个国家存在他就必然存在的机构。无论这些具体的机关忙还是不忙,是合并还是拆分,其工作职责都不会消失,也不能向社会购买服务。而事业编所在单位是给公权机关提供服务的,这些服务可以由财政直接出钱兴办,也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实现。
2、公务员的待遇和薪酬,是纳入国家体系的,如果地方政府财政出现问题发不出薪酬,上级和中央政府是有义务帮助解决的。工务员的工资除了由财政支付,不能有其他任何来源,甚至不能接受捐赠。所以,各级财政在支付工资时,公务员工资必须最优先、足额发放。而事业编的人员,可以灵活地采取增加单位收入、停薪留职等方式解决。也可以根据重要性和性质,停办或撤销,转为企业。
3,公务员管理更加严恪,不能在企业兼职,不能经商(可以开出租、送外卖等),不能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而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是可以的(因具体情况有所区别)。
以上是公务员和事业编的理论上的区别。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情况复杂,犹其在县、乡基层的公务员编制无法支撑机关性工作,改革难度很大,很多地方也没有划清。所以,事业编管理也和公务员混在一起了,只要工作需要,就不论什么编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干。
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
事业编和公务员可以称为“体制内”,但是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薪酬体系不同公务员除每个月的工资外,每个月还有车补,科员一般是每个月600元;年底有13个月工资,根据当地财政情况,财政基础薄弱的地方可能只发基本工资,财政状况好的地方会把补贴、公积金都加上。
事业编除每月的基本工资外,年底还有额外的一块绩效工资。
晋升渠道不同公务员走的是职务,最低为乡科级,往上依次是县处级、司局级、省部级以及国级。越往上人数越少,晋升越难。
事业编分为专业技术岗和管理岗,专业技术岗走职场晋升,分为初级、中级、副高、正高 。管理岗走的是职务,跟公务员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务员已经实行职务职级并行,但是事业编管理岗没有执行。
另外事业编中还有几类比较特殊:一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这类人的各方面待遇跟公务员一样,车补、十三月工资都有;还有一类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政不拨款,自己挣钱发工资,跟企业差不多,下步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专制成企业。
我是@云中天谈职场风云 ,解答职场疑惑,畅聊职场故事,提升职场技能。欢迎关注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