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按什么来区分?
2009年,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国家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同时,事业单位实行转岗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可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间,转换岗位工作。
一、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规定: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二、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三、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四、岗位聘用
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事业单位应当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五、岗位兼任
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按什么来区分?
按有无编制来区分,每个事业单位都有人员核定编制,这是管理岗位。后来也有了合同制人员进入就按工勤人员对待,比如驾驶员,电工都不是事业编。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按什么来区分?
我是图图,来和您分享我的观点。
一、事业单位的岗位聘用制事业单位目前实行岗位聘用制,专技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
就是说,职工在什么岗位上,就执行什么岗位的工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二、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是事业单位目前并存的岗位,实行不同的岗位工资待遇和不同的晋升方式。
1、管理岗位,分为1-10级,分别对应省部级-办事员级,不同的级别兑现不同的岗位工资待遇。
2、工勤岗位,分为普通工,初级工1-5级,不同的级别兑现不同的岗位工资待遇。
三、区分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应该是按照工作性质来区分,但是目前的情况下,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性质,考虑的更多的是人员身份和聘任情况。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按什么来区分?
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其中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是干部,工勤岗位是工人。这一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央企、国企。
岗位非常重要,关系到在岗时的工资待遇、福利补贴、发展方向等。在管理岗位,执行的是职级晋升发展方向,工资也是职级工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的是职称晋升道路,工资也是职称工资;工勤岗位走的是专业技术等级路线,工资也一样。在事业单位中,个人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资平均高于管理岗位的职级工资,工勤人员的技术等级工资最低。因而岗位选择很重要,即使是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希望能执行职称工资,实行“双肩挑”。工勤人员当然最希望通过竞聘,在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这样一来,无论是发展前途,还是工资、福利待遇,一下就都上去了。
岗位同时也关系到退休待遇问题。如果是工勤人员聘用在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不仅在岗时享受的是干部待遇,而且退休也是按干部待遇退休的,最显著的就是女性事业人员,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处级或者副高以上还可以延长到60岁。而女性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没有延迟退休一说。在岗时可以享受福利、奖金等,退休收入肯定会下降,再加上事业岗位工作又不累,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早早被退休。
事业单位岗位和人员、工资待遇等都是对应的,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就是干部待遇,在工勤岗位就是工人待遇,和本身是什么身份没有直接关系。这和公务员身份一样,在党政机关被登记为公务员,如果因晋升或者调动等原因,转到参公事业单位,就由公务员变为参公人员;转到普通事业单位,就由公务员变成事业人员。身份随岗位变动,不是终身制。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按什么来区分?
今天早上才看到新闻,湖北京山的3名女职工“管理岗”变“工勤岗”,结果面临“被退休”!所以在事业单位里,岗位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事业单位里,一个人是在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主要是看单位聘用的时候是管理岗位还是工勤岗位,这个在人社部门是会有记录的,同时如果有签订聘用合同的话,在合同上也是会体现的,而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没有什么关系。
管理岗位分为10级,1到10级分别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工勤岗位分为5个级别,1到5级分别对于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
只要单位有职数并且领导同意,那么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工勤岗转为管理岗,几乎不会有人会选择从管理岗转为工勤岗。
因为管理岗位的上升空间比较大,工勤岗的最高级高级技师的待遇还不如管理6级,而管理岗还可以继续上升。
同时,管理岗位晋升到8级以后就相当于是单位领导了,手中是有一定权利的,而工勤岗的晋升只提高工资待遇,不会带来其他的变化。
还有一点就是退休的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聘用在工勤岗那么退休时间是50周岁,聘用在管理岗那么是55周岁。
前面所说的3名女职工被退休,就是因为被单位从“管理岗”变为“工勤岗”,所以退休时间更早了。
对于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巴不得能够尽早退休。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工作强度并不大,而且在职时候的工资会比养老金高出不少,少了5年缴费年限,还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所以不少人其实并不乐意。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按什么来区分?
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其中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是干部,工勤岗位是工人。这一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央企、国企。
岗位非常重要,关系到在岗时的工资待遇、福利补贴、发展方向等。在管理岗位,执行的是职级晋升发展方向,工资也是职级工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的是职称晋升道路,工资也是职称工资;工勤岗位走的是专业技术等级路线,工资也一样。在事业单位中,个人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资平均高于管理岗位的职级工资,工勤人员的技术等级工资最低。因而岗位选择很重要,即使是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希望能执行职称工资,实行“双肩挑”。工勤人员当然最希望通过竞聘,在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这样一来,无论是发展前途,还是工资、福利待遇,一下就都上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