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业单位编制,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有事业单位编制,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肯定不是公务员。
有事业单位编制,至多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习称参公人员!
一、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执行国家公务,使用行政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公务员法定使用行政编制,有事业单位编制的,肯定不是公务员,至多是参公人员。
二、事业编制肯定不是公务员
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有可能是参公人员,既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习称参公人员。
参公人员,除外使用事业编制,同公务员一样,执行国家公务,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参公人员实行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执行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从个人利益来说,与公务员无二。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事业单位编制,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诚邀的问题。
不论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是参加事业单位考试,都可以进入体制,获得编制。但你知道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又什么区别吗?下面小编来简要分析一下:
1、发起机构不同
公务员:
国家:中组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地方:省、市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用人单位上报岗位需求事业单位考试发起机构是: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事业单位: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2、举办考试的统一性不同
公务员:每年一次,各省、市一般每年招考一次,有的2次,警察招考可能单独举办。
事业单位:无全国招考,多为全市和县级统一招考,一般是各个单位发公告招考。
3、笔试考试科目不同
公务员:笔试国家均只考行测、申论,个别省有公基和专业课,警察加体能测试和心理测验。
事业单位:一般考公共基础知识、申论或行测、申论与公文写作、专业测试。
4、考试难度
公务员:比较难
事业单位;较公务员考试交单
5、人事编制不同
公务员有公务员编制。
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
6、上报职位需求不同
公务员:考试由用人单位将职位需求数量和描述上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务员管理司(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考试中心(省)。
事业单位:考试由本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己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7、升迁不同
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即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
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
8、未来发展不同
从未来发展来说,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
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相对而言少一些。
9、薪资不同
公务员入职前5年,公务员收入不输企业平均水平,甚至略占优势。
事业单位的工资不一定比公务员低,具体要看什么单位。如:烟草局待遇就比公务员高,还不算其他福利。再则就是考职称,职称等级高的,待遇会高,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事业单位编制,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关于具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是否是公务员的问题,解释起来相对比较简单,那就是:具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一定不是公务员,但有可能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即我们常说的参公人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特定的概念。
一、什么是公务员?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所谓公务员,就是依法履行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职能的公职人员。
作为公务员,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二是公务员占用国家行政编制;三是公务员工资福利由国家财政负担。
同时,公务员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等3个类别。
二、什么是参公人员?
参公人员,全称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人员,是指在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等可以列入参照管理范围的机关单位中,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
根据编制性质,参公人员主要分为两种类别,即占用行政编制的参公人员和占用事业编制的参公人员。前者主要指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中占用行政编制的参公人员;后者主要指占用事业编制的参公人员。
通过上面内容,我们对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内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
三、事业编制人员是否是公务员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关于事业编制人员是不是公务员的问题。根据上面对公务员内涵的阐述,我们知道,公务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占用国家行政编制。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其占用的编制是事业编制,而非行政编制。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事业编制人员不可能是公务员,或者公务员不等同于事业编制人员。
2、关于事业编制人员是否可能是参公人员的问题。根据我们对参公人员内涵的表述,参公人员分为占用行政编制的参公人员和占用事业编制的参公人员两类。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占用的是事业编制,不可能占用行政编制。根据这一点,作为一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如果其工作单位或工作岗位被列为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或岗位,其有可能具有参公人员身份。可见,事业编制人员有可能是参公人员。
根据上述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肯定不是公务员,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但根据参公单位和参公人员的有关规定,事业编制人员有可能是参公人员,两者之间不是完全排斥的关系。
有事业单位编制,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有事业单位编制,就是公务员这个想法肯定是错误的,甚至是有些荒谬,下面小编就和你好好说说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一些常识。
首先,在政府工作系统内部,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编制,分别是行政编制(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事业干部),这两种编制的待遇相差很大,公务员在政府内部相对来说存在较少,而事业编制干部大量存在于地市及以下政府系统。在管理部门上,公务员是由组织部和公务员局共同管理,而事业编制干部则是由人力资源局管理,在进入程序上,公务员是必须参加省级政府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以后,才可以进入,而事业编制干部,则是通过地方政府(县市级以上)组织的考试或者是人才引进,就可以加入。而在成长方面,公务员则是有相当完整的成长路线,基本上只要时间年限到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待遇,而事业编制干部,则是分为专技和管理岗位,专技岗位成长空间相对宽一点,但是对你所学的专业是有一定要求的,而管理岗位的成长空间则要相对窄的多,有些人干了一辈子,仍然是办事员的大有人在。而在工资方面,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体系相比起事业编制干部来说,则要完善的多,而且有保障的多。
其次,在整个政府系统,单位也是分为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这里要注意的是,单位是性质是单位性质,个人编制是个人编制。行政单位一般包括政府组成的局、委、办还有党群的相关部门,以前的事业局经过改革,已经逐渐消失了。而事业单位则主要是各类服务中心,比如政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等(科教文卫则不用单独说,明显的事业单位,而且这些事业单位基本上和政府的工作挂钩较少,因此一般人不会弄错)。
再次,一般来说,公务员的编制都是在行政单位,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机关单位,而事业干部的编制一般都是在事业单位,也就是各类服务中心,但是,这也不是绝对,有时候因为改革原因,某些事业单位干部的编制也会因为其他原因,放在了机关,不过一般都是暂时的,即使你再机关,仍然是事业编制。同时,在地市级及以下机关,公务员是相当的少,一般去办事的时候,遇到的十有八九都是事业编制干部,这也是很多人会认为有事业编制就是公务员的原因,因为都在一起工作。实际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属于混岗使用,主要原因还是公务员太少,事情太多的原因,因此混岗在基层就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在基层,做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你要是想从事政府工作,肯定的区分清楚,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大可不必在意,因为无论是哪类编制,最终都是服务群众的。
有事业单位编制,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事业编制不等同于公务员。
事业编制一般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走的是职称晋升路线,公务员则是从事管理的行政人员,执行的是职级并行政策。
人事部门在招聘人才时,招生简章上写得很清楚。一般来讲,参加事业编制考试门槛相对公务员来说要低一些,招收的人数也多一些。
当然进入事业编制的人,如果符合条件仍可以参加公务员系列的考试。若考上身份就变成了公务员。
有事业单位编制,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事业编制从广义上说就是公务员,尤其是参公事业单位待遇和公务员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与行政机关之间流动没有障碍,从参公事业单位调入行政机关后,可以直接登记为公务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