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计划单列市,是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来确定的。

副省级城市,是一个城市的行政级别。

计划单列市都是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未必是计划单列市。

一、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是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的省辖市,行政级别与国家一级行政区划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半格,虽然仍为省辖市,行政级别高于除外计划单列市的所有省辖市,包括省辖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的主官为省部级副职,其职务中央管理。

副省级城市,计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汉市,陝西省西安市15个。

二、计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全称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简称计划单列市。

目前计划单列市一共有五个,分别是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深圳市。这五个计划单列市同时也是仅有的五个非省会城市的行政级别副省部级城市,虽然仍为省辖市,行政级别高于除外副省级城市的所有省辖市,包括省辖地级市、县级市。

计划单列市的经济计划、财政收支是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样,由中央政府管理,由中央和地方两分,无须上交省级财政,也就是在经济计划、财政等享有省级的权限。

计划单列市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官,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职务同副省级城市主官一样由中央管理。

副省级城市都是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都是副省部级;

计划单列市都不是省会城市;

没有一个省会城市是计划单列市;

除外计划单列市厦门市所在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市不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份省会城市均为副省级城市。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按照行政级别划分,目前我国城市层级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等四个级别,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为仅有的四个直辖市,属于正省部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顾名思义,城市的行政级别是副省部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均属于副省部级干部,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

目前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属于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武汉、成都、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广州10个城市属于副省级省会城市。

回到问题上,副省级城市与计划单列市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从历史渊源上来说,二者没有区别,副省级城市的前身,就是计划单列市。

我们看看副省级城市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

1983年2月8日,国家对重庆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984年5月21日、7月11日和7月13日,又分别批准了武汉市、沈阳市与大连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报告,赋予这三市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同年7月18日,《关于重庆市、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计划单列的通知》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上四市的计划单列市地位。

1984年10月5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对一些城市要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处理意见的报告》,同意报告提出的对“六十年代初期曾实行过计划单列的哈尔滨、广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恢复计划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在《关于对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的批复》中同意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

1987年2月24日、1988年4月18日和10月3日,国务院又分别批复同意宁波市、厦门市和深圳市实行计划单列。

1989年2月11日,国务院在《关于南京、成都、长春三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的批复》中同意对这三个省会城市实行计划单列。

截止这一时段,我国共有14个计划单列市。

20世纪90年代

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方案》规定,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全国计划单列市由14个减少为6个。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将原14个计划单列市加上杭州、济南,共16个城市确定为副省级市。

1997年6月,重庆升级为直辖市,16个副省级城市剩下15个,其中6个计划单列市仅剩下5个: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这就是我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由来,可以看出,除掉济南和杭州,绝大多数的副省级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都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单列市。

当然从现状来看,计划单列市与副省级城市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副省级城市是行政区划概念,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它的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均为省部级副职。

而计划单列市不属于行政意义上的概念,它的全称是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在国家计划中列入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但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副省级城市。

也就是说,副省级城市又分为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当然,目前所有的副省级市都是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不一定是计划单列市,但计划单列市一定是副省级城市。

至于哪个好,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副省级的省会城市,是省级党政机关驻地,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我国行政力量承担着绝大多数资源划分的现实情况下,理所当然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并且政治地位也更高。

但贵为省会,副省级省会城市往往还要承担着辐射、拉动一个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责任,同时还要将一部分税收上缴中央,而计划单列市拥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就是说,但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它只对本市以及中央负责,承担的责任要小一点。

因此,从财政收入以及经济发展上来讲,副省级省会城市相对于计划单列市,往往比较吃亏。

这种区别,在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两大一线城市,深圳与广州身上,表现得就非常明显,同为副省级城市,2018年,深圳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538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而广州仅有1632亿,不仅落后于同省的深圳,也落后于重庆、天津两大直辖市。

但根据《广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实际上2018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达到6205亿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都有4001亿,这就造成广州本地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剩下1632.30亿元。

我们可以看出,扣除上缴中央以及广东的收入之后,其实广州的财政实力与深圳相比,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所以说,副省级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一个可以获得一个省的资源与支持,同样也要负责拉动全省的经济发展,一个可以全心全意发展自身,但却很难拿到省内的其他资源。

至于孰优孰劣,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很多人只知道直辖市,却不知道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到底哪个更好?看完才恍然大悟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但是在这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只有10个省会是副省级城市,不过,副省级城市一共有15个,因为还包括了5个非省会城市,这5个城市也就是之前的计划单列市

那到底什么是副省级城市?什么又是计划单列市呢?说实话,我一开始听到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还非常的陌生,当时我以为副省级城市就是级别仅次于省,计划单列市,就是经济实力非常强悍的非省会城市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毕竟还有很多人不懂他们的区别,或者还不知道15个副省级城市都有哪些

一、关于计划单列市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计划单列市,说到计划单列市,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深圳了吧?因为这是我国最强的一个经济特区,2021年的GDP就超过了30000亿,云南、陕西、江西、贵州、东北三省等许多省份的GDP都低于深圳

目前,我国的计划单列市为: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

在广东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深圳跟省城广州了,但是说到福建人们首先想到的却是厦门,说起山东也是第一时间联想到青岛,总而言之,这五个非省会城市的知名度是特别高,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那到底什么是计划单列市呢?其实,计划单列市指的就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

而且这个计划一共实施了三次的调整,前两次的计划单列市,受到中央和省的双重领导,不过以省领导为主,后来又经过了一次的调整,行政建制不变,赋予了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计划单列市的财政,不一定脱离省财政,但是也跟中央挂钩,以深圳为例,它有许多的身份,比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同时也是广东的一个省辖市,虽然是计划单列市,但广东的GDP也是包括深圳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它是广东省的一个城市

计划单列市跟直辖市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同样是需要向省区上缴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虽然说是计划单列市,但是并没有脱钩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设立了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享有一定的经济优势,比如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计划单列市还可以受邀参加国家召开的省、直辖市会议或者其他的专业会议,还有一点,这些城市是国家计划中的单列户头,财政对接中央财政,但也不是意味着就跟省断了财政的联系!

在2013年的时候,宁波上缴中央和浙江支出41.57亿元,2015年大连上缴中央和辽宁省支出42.98亿元,1990年深圳的财政报表、金库等都跟中央直接对接了

二、关于副省级城市

其实,计划单列市也可以说是副省级城市的前身,因为以前的那五个计划单列市,也是现在的副省级城市了,只不过除了这五座城市之外,还有十座省会城市

副省级城市:广州、深圳、武汉、沈阳、成都、哈尔滨、南京、济南、长春、西安、大连、青岛、杭州、厦门、宁波

那么,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其他的十座都是省城

1994年2月25日实施了副省级城市,开展这个计划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还能起到带动辐射的作用,党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为省部级副职,比如,市委书记、市长等职位,既然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那么领导班子的级别也是副省部级的,城市的行政级别属于副省部级,这区别于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因为直辖市是属于正省部级

不过,这些城市也是属于省辖市的,由所在的省领导管理

三、计划单列市跟副省级城市哪个更好?

可以说他们都是一个级别的,本身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只不过,副省级城市不一定是计划单列市,但行政级别是一样的

哪个更好?这就不好说了,既然行政级别一样,那还是比一下经济算了,首先广州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肯定是超越厦门、大连、青岛、宁波,这四个计划单列市,就经济来说无法跟广州这个省会城市相比

一开始,重庆也是计划单列市,后来划作了直辖市,直辖市的行政级别是要高于副省级城市的,这就是最明显的区别

2021年深圳的GDP为3.07万亿,是高于广州的,那么也代表着所有的副省级城市中的gdp,还是深圳这个计划单列市最高,但广州又不是计划单列市,却远胜于其他的四个计划单列市

所以要说副省级城市好,还是计划单列市好?这个还真说不定,因为通常大家比较的都是综合实力和经济

但省会也跟非省会不同,省会是省政府的驻地,是一个省的政治中心以及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这个省内的影响力是特别的大,虽然计划单列市的知名度特别高,但对于省内的人来说,还是老大哥省城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比如广州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等等,是深圳不能比拟的,在广东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划单列市最大的优势,恐怕就是经济了,它们需要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所以也肩负着自己的使命

总而言之,一个省里有副省级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就是非常强悍的表现,它们作为双子星,不但影响着省内,甚至影响着全国的经济发展

副省级城市中的省会城市,承担的责任要更大一些,因为它是省里的老大哥,需要带动下面的那些城市发展

总而言之,我觉得不管是副省级城市,还是计划单列市,都是经济非常强的城市,能够带动许多人的就业,比如到广州或者深圳打工的人特别多,计划单列市的经济通常发展的更好,还有责任没有省会城市那么大,除了深圳之外,青岛、大连、厦门的经济也要高于省会,只有杭州这座省会城市强于宁波

福建省的福州作为省会,不是副省级城市,但他的兄弟城市厦门,不但是省副省级城市,还是一个计划单列市,看来福州的存在感有点低!

那么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副省级城市是由10个省会和5个计划单列市所组成。

副省级省会:

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长春。

计划单列市:

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

省会的职责不必多介绍,自然是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加上“副省级”头衔之后,就证明这些副省级省会比普通省会行政级别更高,城市定位也更高。

计划单列市是由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开放最早几个经济强市所组成,其地方财政直接与中央挂钩。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的领导班组平级,一把手是由省里提名、中央任命。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这五个计划单列市当中有四个都是经济比省会还要发达,比如深圳和广州、青岛和济南、大连和沈阳、厦门和福州,这其中前边三组的省会也都是副省级,但经济就不如同省的计划单列市更加突出。

要说哪个更好,这无法一概而论。因为副省级城市是上世纪90年定级的,随着之后20多年的发展,很多副省级城市如今的发展还不如一些地级市,这个跟区域经济以及地理位置有关。所以对比也只能是局域范围内。比如计划单列市大连比副省级省会沈阳好,不论经济还是环境都完胜,但是大连比不过中西部的武汉、成都,所以优势是互相的,是分区域的,何况职责不同,发展重心不同,没办法说哪个更好。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计划单列城市是经济实力比较强或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城市,顾名思义,计划单列城市就是该市的国民经济计划预算从所在的省份中单列出来,统一由中央预算控制;该市的财政收支直接与中央财政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中国现有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五个计划单列城市,计划单列城市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实行中央与所在省双重管理的模式,一般以所在省的管理为主;

副省级城市的的前身都是计划单列城市,其行政权限享受副省级的权限,拥有部分立法权,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副省级市的党委、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别,即中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副省级城市包括十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五个计划单列市

副省级省会城市:

哈尔滨(黑龙江)、长春(吉林)、沈阳(辽宁)、济南(山东)、西安(陕西)、四川(成都)、南京(江苏)、杭州(浙江)、武汉(湖北)、广州(广东)

计划单列市:

大连(辽宁)、青岛(山东)、宁波(浙江)、厦门(福建),深圳(广东)

从行政级别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四大班子正职(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政协主席)都是副部级官员。

副省级省会城市一般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地位,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军事、社会发展都普遍高于地级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而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批准的

大连市(1984年7月18日批准)青岛市(1986年10月15日批准)宁波市(1987年2月24日批准)厦门市(1988年4月18日批准)

深圳市(1988年10月3日批准)

现有的国家计划单列市是中国对省辖市实行计划单列,是指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由中央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