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得多?有谁知道原因?
@张志刚的乡愁: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
编制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编制与财政拨款挂钩,企业不存在编制。
(本文述及的企事业单位,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
一、党政群团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
在当今中国,人事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使用编制管理的,只有党政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使用行政编制,群团机关原使用行政编制,现在与事业单位同样使用事业编制。
(一)与财政拨款挂钩的编制
党政机关使用的行政编制,群团机关、参公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使用的事业编制,编制是与财政拨款挂钩的,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相当严格。
(二)与财政拨款不挂钩的编制
既使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编制,虽然没有和财政拨款挂钩,但是,人员录用、调配、工资福利待遇管理等是和编制挂钩的,机构编制部门对其编制虽然没有党政机关行政编制、参公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那么严格,但也是相对严格管理的。
综上所述,所以,党政群团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相当稳定。
二、企业单位没有编制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劳动管理制度并没有使用编制管理,而是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全体员工分别按照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人岗位工作,也就是说,企业单位不存在编制问题。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得多?有谁知道原因?
之所以事业单位编制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主要由单位属性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事业单位的属性。事业单位属于体制内单位,从整体来看,就是所谓的“吃皇粮”的,与公务员比较相像,属于由国家财政负担开支的单位。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业单位都是由财政负责开支,按照老的说法,叫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单位,现在改名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三类。
-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也就是公益一类,财政负责承担该单位的全部开支,例如学校、图书馆、档案馆等等;
-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也就是公益二类,财政负责承担该单位的一部分开支,例如公立医院;
-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也就是公益三类,包括各种设计院所。
由此,不难看出,前面两类事业单位,由于背靠财政这颗大树,这些单位的生存基本上不成问题,有财政拨款,完全可以维持单位的运转。
不过,全额的最不用担心,而差额的只要经营稳定也不用担心,而自收自支的,则类似企业了,必须自己的“饭票”自己挣,等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努力挣钱才能养活自己。
尽管如此,但自收自支的单位大多都还不错,所以,挂着事业单位的牌子,有着行政背景的资质,还是可以轻松给这些单位带来业务收入,养活自己也不算难。
其次,我们来看看企业的属性。企业,是一类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财政不会承担其相应的运营开支。
企业又分为国企、私企。哪怕是国企,也不需要财政承担开支。
国企就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企业,并委托国资委作为资产管理者代理国家行使出资人责任。私企则是由私人出资组成的企业,按照出资比例行使管理职权。
国企的国资背景存在,加上国企的前生大多都是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转制而成,所以,虽然国企是企业,但其经营的稳定度和政府的扶持度都是相当大的,国企的经营领域大多都是基础性行业,例如电力、能源、交通、通讯等。
比较典型的,就是铁路总公司,它实际上是原来的铁道部改制之后,对行政和生产经营剥离,将生产单位进行公司化运作,实现政企分开,促进经营活性。
国企虽然有国资委作为后盾,但却无法享受到财政承担开支的优渥待遇,国企的所有开支,都必须要考自己经营获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企实际上与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单位比较接近。
由此可见,企业没有了财政开支作为基础,一旦经营不善就会出现破产出局的局面,相比之下,国企单位的编制当然就会比事业单位编制的稳定度低一些。而国企都是如此,私企的稳定度就更差。故而才会证明,事业单位的稳定度是高于企业的,特别是高于私人企业的。
当然,从国企的稳定度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中央企业级别的,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通讯、交通等等领域,基本上都是经营良好的企业,其实与事业单位的稳定度相差不大。但地方属性的国企,相对来说就要弱一些。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编制总体上比企业的编制更稳定,尤其是比私企的编制更稳定。这是两类单位自身属性决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谢谢。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问答青云计划获奖者【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得多?有谁知道原因?
谢了!不太清楚,饭碗不一样!企业自负盈亏弄不好还破产了,事业单位有吗?
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得多?有谁知道原因?
第一,编制只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是由编制部门根据地方工作需要核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属性。编制需要登记注册,原则上由国家财政承担工资待遇。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规定,需要经过考试获得,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第二,企业没有编制。很多国企参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对岗位比照设置级别。很多人误以为国企也有编制,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所谓的企业编只是企业自定的合同制管理方式,并没有在编制部门备案,也没有注册,不在国家财政负担范畴之列。只能说是企业的正式工而不是编制。国企尚且如此,私企更遑论多言了。
第三,事业编为什么比企业正式工稳定,由其供养方式决定。事业编由地方财政供养(自收自支改革后基本不存在),享受财政保障,工资待遇旱涝保收,不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且基本无下岗失业之忧。而企业人员工资待遇与企业效益挂钩,企业好员工待遇好,反之,待遇就差,甚至不排除下岗失业的可能。事业编在晋升、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更不用说了。一个铁饭碗,一个瓷饭碗,谁经得起摔,谁更稳定,一目了然。
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得多?有谁知道原因?
谢邀,前几天我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简单的说吧,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财政开支,就是人们常说的铁饭碗,国家在你就饭吃。企业是自负盈亏,产品卖的好,你就有饭吃。产品卖不动,关门倒闭。
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比企业单位编制要稳定得多?有谁知道原因?
编制只不存在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企业是没有所谓编制的。
事业单位的编制多数都属于财政供给,怎可能不稳呢。事业单位其实就是没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