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十分高兴为你解答。

问题的提出,老人的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及后老伴的子女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答案是: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关规定,区分不同情形而定。

一、

老人的婚前财产,也就是老人的生前财产,老人过世后,老人的生前财产,自然转化成为过世老人的遗产。

老人的遗产,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进行遗产分割继承。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过世老人生前留下合法有效的遗嘱处分遗产,按照遗嘱办理。

过世老人生前没有留下遗嘱处分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分遗产。

三、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父母、配偶、子女。

子女包括存在赡养扶养关系的养子女、继子女。

养子女应有法定收养手续。

四、

过世老人生前后找的后老伴,如果婚姻状况为正式办理结婚登记,为合法婚姻。

后老伴作为过世老人的配偶,为过世老人遗产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当然依法享有过世老人遗产的继承权。

后老伴的子女,因为后老伴与过世老人的婚姻关系,后老伴的子女成为过世老人的继子女,只要是与过世老人存在赡养扶养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作为过世老人遗产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依法享有继承权。

五、

过世老人的父母、其他子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同为过世老人遗产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

如果过世老人的父母、其他子女健在,后老伴、后老伴的子女,如无法定的其他特殊情况,应与过世老人健在的父母、其他子女共同均等分割继承过世老人的遗产。

六、

法定继承人可以协商处理遗产,协议不成,可以司法裁判处理。

最好协议解决,以免走司法程序,伤了亲情和气。仅供参考。

老人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儿女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也是很多想再婚的老年人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致力于在头条上普法的法律人,特别喜欢这类问题,因为这是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回答这类问题可以切实帮助到大家。

下面我先说个结论,后老伴当然有权利分这部分财产,至于后老伴的孩子,有没有权利分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来根据法律展开谈谈这个问题。

一、再婚老人的婚前财产死后如何继承

首先,老人的婚前财产属于老人的个人财产,与再婚的老伴无关。

在老人死亡后,这就属于老人的遗产。

对于遗产的继承,我国法律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也就是说,老人的遗产先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如果配偶、子女、父母一个也没有,就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同一个顺序的继承人之间,原则上继承的份额是相等的。也就是说,配偶、子女、父母是平分的。如果没有配偶、子女、父母,那么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继承时,也是均分的。

其中,配偶没什么说的,就是法律上的妻子或者丈夫。再婚老伴只要领了结婚证,当然是老人的合法妻子,有权继承老人的遗产。

至于父母,也没什么说的。

有意思的是这条法律中的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再婚老伴的孩子就是继子女。但这里的继子女还需要形成抚养关系才有继承权。

什么是抚养关系呢?就是再婚时,再婚老伴的孩子还没有成年,由老人与再婚老伴共同抚养成人。这就是形成了抚养关系。

所以说,再婚老伴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老人与他们形成了抚养关系,再婚老伴的孩子就有了继承权。当然,在老人生前,这些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也有义务赡养老人。

二、老人如何处理婚前财产,再婚老伴无权分这部分财产。

许多老年人的子女,同意老年人再婚的条件就是老人的再婚老伴不能继承老人的婚前财产。

不讨论这种要求是否合理。

我只从法律角度说下如何可以实现这种效果。

其实方法很简单,有两种。

第一种,老人在生前直接把婚前财产赠予给自己亲生的儿女,这是最简单稳妥点方法。

第二种,制定遗嘱,遗嘱将所有婚前财产留给老人的亲生儿女继承,遗嘱的方式可以说录像,也可以到公证遗嘱,或者也可以自书遗嘱。

最后,其实我觉得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老人在前老伴去世后,能再有人愿意互相陪伴,也已经很不错了。如此防来防去,反而心寒。


我是家子,十年法律人,关注我,每天看点法律故事,学点法律知识。

老人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您好!

其实,这是很多丧偶老年人步入晚年之后想再婚、遭到自己子女反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担心父母的财产留给“外人”。但是,实际情况是: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后老伴儿是有继承权的,但是后老伴儿的孩子没有权利。

这里分几部分做一个说明:

关于后老伴儿、后老伴儿孩子的继承权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来确定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去世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再婚老人的后老伴儿,作为“配偶”身份,具有合法的继承权,可以继承过世老人留下来的财产。这个财产只要是老人个人的、合法的,跟再婚前或后取得无关。

因为涉及到的是“老人”,理论上,后老伴儿的孩子肯定是成年人,也就是说,与去世人之间不存在扶养关系。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作为法定继承人,相应,也不具有继承权。

晚年再婚家庭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这里简单扩展一下:关于晚年再婚家庭,财产应当如何分配?这里给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因为这其中,既涉及到财产问题,又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

1.子女对于财产“外流”的担心无可厚非。

大多数家庭,孩子们在支持自己的父或母再婚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考虑到家庭财产未来的分配问题。这一点上,无论从情还是理上,都可以理解——

自己父母挣了一辈子的财产,一老先走了,到时候把财产分给没那么深感情的人,心理上恐怕都不易接受。

2.老人更要避免自身无法保障的问题。

我身边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孩子们同意老人再婚,前提是:把房子先过户给子女。理由大多数都大同小异:“这房子里有我妈一份,我们不想给别人……”。禁不住孩子们打的“感情牌”,老人同意了。结果自己的财产生前就给到孩子,最终孩子不养,导致自己晚年生活反而受损。

当然,也有过后老伴儿“强占”财产的案例,这种情况也绝不在少数。

3.建议。

因此,从老人的态度上,在满足自己晚年生活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子女的感受。让子女们不要因为财产的问题对父母再婚形成障碍。比较好的方式是:

老人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通过遗嘱指定好财产继承人。既保护好自己的生前利益,也保护了去世后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老人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谢谢邀请,楼主提出的问题是,老人的婚前财产在老人去世以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没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这是关系到婚姻法和继承法两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只有通一边去分析,才能给出正确的答复。

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再婚的男女只要领取了结婚证,就是合法的夫妻,在婚姻的框架下,与双方婚前未成年孩子,在法律上就形成了合法继父子女和继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就有共同担负起对继子女的抚养责任和义务。继父母老了,继子女依法就要履行对继父母的赡养责任和义务。只要双方都履行了同等的赡养和扶养义务,双方都拥有对方遗产的继承权。

依据继承法的规定;年老父母 (包括:,养父母和继父母 ) 一方去世,他的婚前个人财产就变成了遗产,由第一系列继承人,配偶,子女 ( 包括养子女,继子女只要有赡养关系存在 ),平等继承遗产。

有此可以看出,再婚的配偶是有绝对的继承权的。再婚配偶原来的子女,只要和去世一方存在着赡养的关系,依法也拥有对死者遗产的继承权。如果说再婚配偶的子女只与死者有抚养关系存在,而没有赡养关系的发生。也就是说老人养了他们,他们没有养过老人。或者是既没有赡养关系,也没有抚养关系的话,后老伴的子女就没有遗产的继承权。

老人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也是现在绝大多数子女反对单身父母找后老伴的最大顾虑。

先说答案:“后老伴”肯定有继承权,不分婚前还是婚后财产;后老伴子女不一定有继承权,得分情况而定。但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规避。

先说一下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

根据《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同一顺序不分先后,按份分配,既有几个人就分几份。

同时根据《婚姻法》的第10条规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享有继承权,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扶养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老王的妻子去世多年,只有一个儿子。在60岁的时候与另一位老人-李姐领证结婚,老王婚前财产有房子一套(价值100万),现金50万,李姐婚前没有财产,另有一女儿才10岁(跟随老王李姐抚养)。

五年之后,老王不幸去世。当时家庭总财产为房子一套(以增值到150万),现金100万。

房子是老王婚前财产,即便增值也全部作为老王遗产;100万现金里有50万是婚前财产,另50万作为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其中的一半需要分给李姐,另一半作为遗产。

则老王的遗产合计:价值150万房子一套,现金75万。

而李姐的女儿一直跟随老王抚养,同样享有继承权,那老王遗产继承第一顺序共有三人:李姐、老王儿子、李姐女儿,按份分配。

综上,老王留下的150万房产和100万现金应该分配如下:

李姐:三分之一套房子(价值50万),50万现金;

老王儿子:三分之一套房子(价值50万),25万现金;

李姐女儿:三分之一套房子(价值50万),25万现金;

如果老王和李姐成婚时,李姐女儿已经成年并独立生活,则不享有继承权,遗产分配结果就变成了:

李姐:二分之一套房子(价值75万),25+37.5=62.5万现金;

老王儿子:二分之一套房子(价值75万),37.5万现金;

是不是感到好可怕?一大半‬的财富都留给“外人”了啊!

那可以通过什么法律途径‬规避这种情况呢?

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婚前协议确认婚前财产,同时利用公证遗嘱提前做好财产分配。遗产怎么分?让老人自己说了算。

也不要提前就做财产分配,比如在二婚前就把大部分财产都送给儿子。我们这出现过这种情况,老人把钱分完之后,二婚不幸福,儿子也不孝顺,晚年挺惨的。

其实我也不愿意把人想的这么坏,现实中也存在很多老年人黄昏恋非常幸福的例子。

但这种事应该是先小人后君子,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未来哪个会先来。如果两位老人在一起没多长时间,其中一方撒手人寰,而另一方能够拿到一大半的财产,相信没有哪个子女会大度到一点不在乎。

综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打算,做好筹划,比以后两方撕破脸皮好的多。

感觉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老人婚前财产在老人过世后,后找的老伴和后老伴的孩子有权利分老人婚前的财产吗?

老人的后老伴可以通过继承获得老人的婚前财产;老人的继子女不一定能够分得老人的婚前财产。

先说老人的后老伴为什么一定可以分得老人的财产。按照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父母,配偶,子女均属于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也就是说,老人既然已经和后老伴领领证结婚,他们的关系就是法律认可的配偶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后老伴对于老人生前的财产有继承的权利。老人的生前财产,包括老人的婚前财产,和老人在婚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财产份额。原则上,老人的后老伴和老人的子女,亲生子女以及老人还在世的父母应当对老人的遗产均分。如果老人的父母已经过世,后老伴没有经济来源,还有可能会适当多分,出现后老伴比子女分得更多财产的情形。

再说老人的继子女为什么不一定能够分得老人的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如果产生抚养赡养关系,那么同样会发生继承。因此,有没有血亲关系,不是发生继承的必要条件。如果老人与后老伴结婚时,继子女尚未成年,或者老人年老后继子女尽到了赡养义务,那么都会出现老人继子女享有继承权的法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继子女和亲生子女一样,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分得老人的财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