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有什么区别?
中考,相当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童生试,取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
高考,相当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县府院试,录取为生员(秀才),取得科举考试初级功名。
古时的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县府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获得不同的功名,下面简述之。
一、古时的读书人,首先须经童生试,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相当于今日高中生,取得参加高考资格。
童生,在科举考试未考取生员以上功名之前,俗称白衣。
你看,《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既使读书终老,不断的参加科举考试,成为白发老翁,未考取生员,也是童生。
二、县试、府试、院试,童生参加,录取者称为生员,始获得功名。
(生员,俗称秀才;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
(一)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公费生。
(二)增生,增加录取名额的称为增生。
(三)附生,附加录取的称为附生。
增生、附生则没有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扩招的自费生。
(四)贡生,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相当于现在大学生保研,为贡生中的优贡;不同于恩贡、荫贡等凭特权进入国子监的贡生。
生员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生员继续参加省级乡试,录取为举人,方能授官出仕。
生员享有可免除夫妻徭役赋税、见官不拜、状子直呈、罪不用刑等优异待遇,这是比今日大学生还多的特权待遇。
生员向上考试不第,可搞教育办私塾、府州县衙为吏、文臣武将幕僚、账房管家、代写书信诉状、编志修谱等,自谋职业为生,不再从事体力劳动,相当于今日大学生。
仅供参考。
中考、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有什么区别?
科举到明清已比较成熟了,主要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之前还有个县试,府试,这两个通过了才取得童生资格,所以也叫童子试。取得童生资格方能参加院试,院试通过了,叫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点,做了秀才,见到县太爷你都不用下跪了,即使吃官司县太爷也不敢随便打你的屁股了。取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乡试,乡试及弟者为举人,考上了举人你就算是官了,草民们必须叫你老爷了,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及弟者为贡士,考上贡士,那么恭喜你,贡士全部可以升进士,你已经是准进士了。贡士可参加殿试,殿试后由皇帝亲定名次为进士。考中进士你便是天子门生了。
我觉得,县试,府试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院试相当于高考,录取者方能上大学,乡试相当于硕士研究生考试。会试相当于博士研究生考试。殿试相当于博士后吧。当然这种对比不是很恰当,但如果一定要把两者一一对应的话,也大概就是这样了。而且古代的进士恐怕比博士后还难考,在明朝,殿试三年才举行一次,一次能中进士的,全中国也只有三百多人。不简单吧?
中考、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只说高考和科举好了,中考只是高级中学之间的选拔,为高考打基础。我觉得高考和古代科举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国家考试,同样是决定考生的职业走向,同样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服务的对象不同,科举考试成功仿佛达到了人生的高潮,加官进爵,为皇帝、朝廷效力,通俗点说是拿俸禄吃官饭。而高考成功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充其量也就是向高潮迈进了一步而已,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才是最大兴奋点。
那么高考成功决定什么呢?做个比喻好了,高考好比临岸登船,目的是理想国。成绩好拿头等舱的票,成绩一般的拿普通舱票,成绩差无票。然后一年一度的高考之舟承载着这些幸运儿扬帆远去,头等舱的乘客,空间大,人数少,享受船上最好的资源,最好的风景,到达彼岸后,先下船,并且有专车接送。普通舱的乘客只能拥挤在狭小的船舱里,人数多,资源有限,风景一般,凑合到彼岸,各自下船徒步行走;有一部分人运气好,捡到钱打上了车。这时最先上岸的人凭着头等舱的身份已经在理想国里选好了位置,打车的人也赶在城门关闭之前抵达,幸运地捡到一些位置。后边徒步到达的人,眼前城门已经紧闭,要么在城外等,要么自己造梯子爬进城去。
中考、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有什么区别?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国家为先择人才而采取的一项选人制度,现在公务员考试员考试就和科举考试非常相似。中考和高考能更多的学历教育,选拔较优秀的学生继续深造,以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中考、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有什么区别?
共同:
人才选拔制度;逐级参考。
不同:
古代科举制:殿试完后,通过者直接等待安排工作;没通过,下次再来。
现代高考:通过,根据分数,进入不同院校,毕业后自已找工作,找不到工作,考研去;没通过,补习,来年再战。
类似:
古代经常(不是每次)分南北考场;现代有地方卷、全国卷,譬如上海、北京卷😅,江苏卷😂。
中考、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了,封建社会设立科举制度,是为了更广泛的从平民中选拔人才为国家所用,和公务员考试差不多,而中考高考只是学历考试,是你能否进入更高学府进修的门槛。
科举制出现以前,基本沿用推举制,尤其是汉朝,各郡县推举,以备国家所用,以后各朝,基本也都是一些世家大族把持,平民几乎很难进入朝堂。隋唐开了科举,不论出身,只要能在各级考试中展露,就可以鲤鱼跃龙门,跻身朝堂之中,尤其唐朝讲科举制发展的更完善。以后宋元明清也继续沿用。
而中考,只是初中生进入高中的选拔,意味着你将进入重点高中或者普通高中。
高考则是全国大学对于高中毕业生的一次选拔,考入了大学未必就能成才,还是看个人。
科举制其实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更具有相似性,同样都是选拔国家公务系统人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