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吉林省的3个县和7个旗,为何划入了内蒙古境内?

问题的提出:1979年,吉林省7个旗、3个县,为什么划入了内蒙古境内,题主的提法不太准确。

一、问题错误

1979年,时属吉林省管辖的7个旗、3个县,不是划入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而是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为什么说是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因其历史上的10年前,原本是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10年后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下面向你介绍其历史变化过程。

二、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划调整

1969年,时值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10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前期,运动“斗、批、改”的“斗”的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革命造反派”揪斗出自治区领导人组建所谓的地下“内蒙古人民党”反革命政党,妄图搞“蒙独”,巅复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反革命活动。

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作较大调整,划出蒙东地区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3个盟,蒙西地区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3个旗,分别归属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蒙西地区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3个旗面积也是比较大,后来组建了一个盟----阿拉善盟。)

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共辖7个盟+呼和浩特、包头2市,一下子划出3个盟+3个面积较大的旗,占内蒙古自治区近半的辖区面积,极大的缩小了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面积,大概是有“分而治之”之意吧。

(一)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管辖

哲里木盟当时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内蒙古自治区由哲里木盟撤盟建市组建的通辽市辖区,后划出西北部的部分旗、县,组建兴安盟。

(二)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呼伦贝尔盟当时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内蒙古自治区由呼伦贝尔盟撤盟建市组建的呼伦贝尔市辖区,南部的部分旗、县后划出,组建兴安盟。

(三)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

昭乌达盟当时辖区,为今日之由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撤盟建市组建的赤峰市辖区。

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加上兴安盟,习称内蒙古自治区蒙东地区,或称东四盟。

(四)巴彦淖尔盟西部3旗

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地区管辖;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武威地区管辖;

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巴彦淖尔盟,为今日之由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撤盟建市组建的巴彦淖尔市)

三、“文革”后内蒙古自治区再次区划调整

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各种恶果进行清算,“拨乱反正”,1979年及其后,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又作较大调整:

(一)主要的调整

对于1969年,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出的蒙东地区归属黑龙江省管辖的呼伦贝尔盟、归属吉林省管辖的哲里木盟、归属辽宁省管辖的昭乌达盟3个盟,蒙西地区巴彦淖尔盟划出归属甘肃省管辖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归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的阿拉善左旗3个旗,于1979年全部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二)其他调整

1、由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划出部分旗、县,组建兴安盟。

2、由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组建阿拉善盟。

从上图可以看出,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划出蒙东地区的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昭乌达盟(今赤峰市)3个盟(划回后+兴安盟为4盟);蒙西地区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3个旗(划回后为阿拉善盟),占内蒙古自治区原辖区近半的面积。

综上所述,1979年,吉林省7个旗、3个县,不是划入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而是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