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清朝时设有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各自的职权不同,管辖区域不同。
将军、总督级别最高,边远地区驻防将军为最高军政长官;总督、巡抚为地方军政长官;提督、总兵为汉军绿营军事长官;尚有京城九门提督、水师提督。
一、清朝将军分为三个类型。
(一)驻防将军,全国设有14个满族驻防将军,边远地区驻防将军统管军政,如伊犁将军、绥远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
内地驻防将军则不理民政,只统辖八旗军队,以驻防地前缀命名,如江宁将军、福州将军、成都将军,与总督同城时互不隶属,遇事共商,联名奏章,驻防将军列名在前。
(二)清朝皇室九等爵位中的第6~9等称号。
镇国将军,爵位第六等,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麒麟;
辅国将军,爵位第七等,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狮子;
奉国将军,爵位第八等,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豹子;
奉恩将军,爵位第九等,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老虎。
(三)武职军官出征时临时授予的称号,事毕收回。
本文述及的为驻防将军。
二、总督,正式官职为“总督xx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事务”,有的督抚同城“兼理巡抚”,有的地区江河事务繁重“兼理操江、河道事务”,直隶、两江总督“署理北、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还节制北洋水师。
总督,为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军政官员,官阶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则为从一品,习称“封疆大吏”,权势显赫。
总督管辖军队,只限管辖汉军绿营军队,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督标”,八旗军队归驻防各地的满族将军管辖。
计设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陝甘、四川八总督,后增加东三省总督,四川总督管辖一省,则不设巡抚;其他总督管辖多省军政事务,但以军事为主。
总督,类似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个大区政府主席,管辖数省,但比大区政府主席权力更大,比大区政府主席还多执掌军权、外经贸权、海军舰队权。
此外,尚有负责南粮北运的漕运总督,疏浚管理河务的河道总督。
三、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掌管本省的军政大权,官阶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抚标”,节制驻省汉军绿营军队最高军事长官提督;同总督一样不管辖八旗军队。
总督、巡抚均为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军政长官,木有隶属关系,但总督官阶高于巡抚,对巡抚有督察权。
四、提督,官阶为从一品,为一省汉军绿营军队最高军事长官,管辖的绿营军队称“提标”,受总督、巡抚节制。
提督尚有京城九门提督,卫护京都。
海军设提督,如北洋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为舰队最高军事长官。
五、总兵,又称总镇,官阶为正二品,为驻防军事要地,一镇汉军绿营最高军事长官,管辖的绿营军队称“镇标”,受提督节制。
仅供参考。
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清朝的军镇体系是由总兵、提督、总督三级组成,提督是最重要的地方部队的指挥官,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品秩为从一品,职权相当于省警备区司令,统率所属省区的各级地方部队。总督和提督的区别是,一是总督是提督的直接领导,提督要听从总督的命令,但总督不是武官,而是文官,总督的品秩也是从一品,但是因为清朝的体制是“以文制武”,所以同级别的文官比武官要大,总督不是军官,而是地方军政最高长官,他的全称是“总督某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军政兼管型的。巡抚是总督的下级,但巡抚一般不是军事长官,而是行政长官,是负责各省的行政事务的。
因为总督一般是文官,所以总督一般不直接上战场指挥作战,第一线负责指挥作战的是提督。同时,虽然提督要听命于总督,总督也可以指挥提督,但不等于总督可以直接干预提督的部队,总督实际上有自己的部队,和提督的部队是分开的,总督一般在省城拥有一支直属部队,由三个副将统领,称之为“督标三营”。
绿营兵
总兵是提督的下属,听命于提督,全称“镇守总兵官”,品秩为正二品,是省以下的各府州地方部队的指挥官,清代省级地方部队通常分成几支分别驻守重要的府州,称之为“镇”。不是每个府州都有总兵,只有设置了“镇”的地方才有总兵,以四川为例,全省地方部队的分成五支,兵力最多的一支称为“提标三营”,由直属于提督的副将统领,由“四川提督”统率坐镇成都,其余四支部队分别由建昌总兵、保宁总兵、重庆总兵和松藩总兵统领分别驻守在西昌、阆中、重庆和松藩四处地方。
而将军则不属于前述的“总兵—提督—总督”的军镇体系,而属于另外一个体系,将军属于八旗驻防体系,军镇体系的军官和士兵都是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而将军所在的八旗驻防体系的军官和士兵都是八旗子弟(八旗是一个军民合一的军事化管理组织,满人、蒙古人、汉人都有,不是一个民族单位),将军的全称为“驻防将军”,品秩为从一品,将军所统八旗军是中央派驻地方的部队,本质上属于中央军,地位高、待遇好。驻防体系跟军镇体系的各级官的配置也不一样,将军之下是由都统(从一品)、副都(正二品)统领部队。以四川为例,清朝在四川的军队,除了上述了军镇体系的地方绿营兵部队外,还有成都将军统率的八旗部队。清代的规定,成都将军还可以兼管建昌、松藩两镇总兵。
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这些大致上是清王朝军事体系中的高级职务,按照经制军队来区分,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是对应着绿营军队,将军则多是对应八旗。相关职务的性质、职责和相互间的关系大致如下:
总督:
清王朝时代,总督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战区/大军区司令。总督节制所辖省份的绿营军队,作为省一级最高军队长官的提督向总督负责。另外,总督自己也有一部分直接掌握的军队,称为督标。
按照清王朝时代的通例,总督对其所辖省份守土有责,一旦相应地区发生战事,总督还将直接统兵作战。
巡抚:
巡抚是一省的最高民政长官,按理不统辖军队。不过清代一些省份不隶属总督管辖,诸如山东省,这些省份的巡抚同时也统管本省的军务,节制省内的绿营军队,相关省份的绿营总兵向拥有军务职责的巡抚负责。这些省份的巡抚也有一部分自己掌握指挥的军队,称为抚标。
提督:
提督是省一级的最高军事长官,统辖本省的绿营军队,向总督、巡抚(不设总督的省份)负责,相当于是省军区司令。提督拥有一部分自己掌握的军队,称为提标,在提督之下,全省的绿营兵分为多个镇,作为镇一级军事长官的总兵向提督负责。
总兵:
总兵是绿营军一个镇的最高军事长官,统辖本镇的军队,俗称总镇,类似于军分区司令,向提督负责。总兵直辖的军队称为镇标,镇之下的军队分为协、营、汛等更小的单位。
将军:
清代的将军分为四种,一种只是宗室的爵位称号(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不具有统兵官的资格。一种是发生战争后,中央政府临时指派的钦差统兵大员,通常授予临时的某某将军称号,诸如靖逆将军、扬威将军等,战事结束后取消。第三种是谥封,武官死后,国家赐予某种荣誉性头衔。诸如振威将军之类。
第四种,才是高级军政长官,即驻防将军。
清代的八旗军分为集中于北京及周边的禁旅八旗,以及分散驻扎到全国各重要城市的驻防八旗。
驻防将军,是管理所在地区八旗军队以及八旗旗人的最高军政长官,即同时具备军事权和对于旗人的民政权。在关外地区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的驻防将军,其权限类似于内地的总督、巡抚,而在关内一些重要地区驻扎的驻防将军,诸如江宁将军、福州将军、杭州将军等,则只管辖驻防八旗军和旗人,与所在省份的总督、巡抚没有统辖节制关系,但是往往遇有重要事务,总督、巡抚必需与其进行协商决策。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关内的驻防将军,类似于驻扎各地的“耳目”“宪兵”“督军”。
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清朝的地方总督、巡抚、提督、将军都可以算得上封疆大吏级别,其中总督和巡抚是文官,提督和将军是武官。
总兵比这上面的四位就要逊一个级别了。
我们先从巡抚开始说起。
巡抚,主管一省之军政和民政,从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衔则为正二品。巡抚主要主要偏民政,但是具有部分的军事权,手下有自己的直属部队,抚标。
总督,主管一省或者数省的军民要政,本为正二品,但是一般都会加上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衔,成为从一品。总督在军事权方面的比重比巡抚大,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直属部队,督标。整个清朝,在地方上设立有九个总督(盛京将军最后改成了东三省总督)。
总督在品级上要比巡抚高半级,总督不是巡抚的直接上级,总督和巡抚都是直属中央,比如说湖广总督不是湖南巡抚和湖北巡抚的上级。但是总督可以对巡抚进行节制。
提督,一省驻防绿营兵(汉族士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从一品。
提督只有军事权,而没有行政权。由于制度的原因,提督虽然是从一品,但是要受到从一品总督和正二品巡抚的节制。也就是,在经过中央审批之后,总督和巡抚是可以调动绿营兵的,特别是总督。
总兵,则是提督的直接下属,品级为正二品!
最后要说的是地方将军,是清朝封疆大吏中最尊贵的存在了。
清朝的中前期,统治者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为八旗兵。驻防在全国各地的八旗兵最高军事长官则是地方将军。整个清朝,一共设立有14个地方将军,如杭州将军、成都将军等等。(一般来说,地方将军只管军务,但是边疆地区的将军同样监管政务,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
地方将军是从一品,和加兵部尚书衔的总督是同一级别。但是地方将军都是由八旗贵族担任,地位更在总督之上,如果两人共同上书朝廷,地方将军的名字是写在前面的。
不论是总督也好,巡抚也好,都是没有资格来节制地方将军的。
总体上来说,清朝中期时期,在地方上形成了督抚、提督、地方将军三者相互制衡的关系,其中督抚之间也相互制衡。
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清朝总督巡抚将军提督总兵总被好多自媒体拿上台面反复炒作,一般都认为总督最屌炸天,巡抚次屌炸天,将军虽然更屌炸天,但是没实权。而总兵最苦逼,不但被总督巡抚节制,更有甚者被知府节制,提督也很苦逼,虽说是一省绿营长官,在总督和巡抚面前就是屌丝,但是真是这样的吗?本人不以为然。
将军一职大家认同度很一致,管理一省八旗驻军,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属于天的存在,而且地位也很高,呈奏皇上折子都是将军领衔,总督巡抚随后。驻防将军如此地位高(类似于驻防都统),更别说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利将军等集军民大权于一身的将军了。
总督和巡抚只有品级之分,总督正二品,巡抚从二品,但互不隶属,两者都属于封疆大员,只不过一个侧重于军事,一个侧重于政事,但两个都是文官。
提督和总兵关系就是上下级关系了,但是提督总兵和总督巡抚没有毛关系。至于好多自媒体说的提督见了巡抚就像年龄长的孙子见了年龄小的爷爷一样,还得行礼,因为总督和巡抚可以节制提督,自从南宋以后都是以文制武。这明显是错误的,强如曾国藩那么牛逼人物,也是节制总兵以下武官(虽然是四省),而且还是慈禧太后因形势所需特批的,为什么呢?因为总兵属于高级将领了,全国也就几十个,而且级别和不加尚书衔的总督是一样的,比巡抚级别还高。
所以提督受总督巡抚节制是不成立的,首先全国总督数量和提督数量是差不多的,再者相当于各大军区司令受省委书记省长节制,总督巡抚本就手握民政大权,要是在掌握军队,就更达不到以文制武效果了。
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总督是几个省的军政長官,既管军事又管行政,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只是清代因为地方太大,总督虽说管理,实际只起监督作用,那管得了那么多,总督是文官。
巡抚也是文官是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長官,而提督是武官,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長官,它们相互独立的!成为一省文武,管理和保卫的最高领导人。在清朝,实行文官管理,所以虽然提督和巡抚的级别差不多,但依然是巡抚地位高,提督不能参与地方事务,且受巡抚节制,而巡抚则领导不了提督!总兵是提督手下的某地方军事長官,也是武官,受提督领导!
所以说巡抚和提督都是受总督领导和管辖的,地位差不多,只不过是一文一武!巡抚和提督是一省之文武官,而总督是数省的父母官,大家是不是心中有数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将军是武将,清朝为了制衡地方,维持统治而由中央派驻地方的军队!由八旗军组成!由中央直管,总督和巡抚提督等地方大员都无权管辖,他们派驻地方的军事長官就叫将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