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明清时内阁大学士,基本上相当于宰相,清朝设立军机处以后就不是了。
首先要说明的,宰相不是官职,是指不设丞相职务时,行使丞相职权的、类似丞相职务的官职统称。
(历史上,只有辽朝设宰相为官职)
一、丞相是官职,古代的皇帝,综理国家大事,军民工农财文法,繁琐杂务,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自春秋战国始设置丞相一职,秦汉相沿设置,丞相协助帝王处理政务,相当于今日国家政府总理、首相大臣。
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严重威胁皇权,如“挾天子以令诸侯”者曹操;甚有如王莽夺取皇位者;汲取前朝教训,唐宋不再设置丞相一职。
当然,也有良臣贤相,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的丞相李斯,汉朝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丞相萧何 ,历史上“大名垂宇宙”的贤相、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等。
二、明朝建国初期曾设置丞相,因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权倾朝野,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深感皇权受到威胁,以谋反案诛杀胡惟庸后,裁撤丞相一职。
但纷繁的政务,再勤政的皇帝也是难以应付,于是,以内阁大学士备皇帝咨询处理政务,请注意,主要是咨询,决策当然是皇帝!形成内阁大学士多人分散权力行使丞相职权,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后又设内阁首辅大学士,就是实际上的首席宰相。
四、清朝始仿明制,设置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皆为最高品级一品官员,以殿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可以称为宰相,多达6人,避免集权,时有空额不足6人。
但自雍正皇帝,为西北战事需要,设立军机房,后改军机处,在皇宫内廷墙外的外廷办公,昼夜值守。
军机处,初为办理军务,后逐渐军国大事皆经办理,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军机大臣由才能卓著的亲信大臣担任,员额不定,同样设置多人避免集权,一般首席军机大臣由满人担任,后期则由亲王担任。
由是,殿阁大学士由行使丞相职权的实职,变成尊崇位高的虚职,失去宰相身份,成为皇帝授予文武勋臣的荣誉性加衔职务。
晚清曾率军收复新疆的重臣左宗棠,任军机大臣,习称宰相,荣誉加衔东阁大学士。
仅供参考。
明清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多谢悟空邀请!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废除了宰相。宰相的很多权力收归了皇帝,这样明显加强了皇权,但皇帝的担子就更重了。碰到兢兢业业的好皇帝当然是好事儿,比如朱元璋就做的很好,但碰到懒政的皇帝,像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因为太懒,整个国家的政务都有些乱套了,最后把国家都葬送了。
宰相只是个统称,比如明明清的内阁大学士,我们也可称之为宰相,只是在不同的朝代,宰相的权力大小不同而已。
宰相的起源和权力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真正的宰相权力是很大的,比如唐朝,施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可称之为宰相,这些宰相权力相当的大。比如皇帝任命官员必须经宰相批准,废立太子和皇后须经宰相同意,皇帝诏书宰相不同意即为非法。就这三条,就能看出宰相拥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力。
明朝内阁大学士有那些权力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最开始,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拥有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有那些权力清军入关之前,后金(清)中央机关无内阁。清军入关之后,清王朝建立起全国政权,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始设内阁。然而,内阁在清初成为定制,却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历时共二十七年(顺治元年至康熙九年),才最后确定下来,这是一个充满权力之争而又复杂的反复过程。
清朝内阁的主要官员定为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从一品;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均为从二品。内阁大学士自定为正一品后,遂成为有清一代最高的官员,犹如历代的宰相,地位极为尊崇。每一大学士均有殿阁头衔,如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被尊称为“中堂”。
清朝也承袭明朝的票拟制度,但是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的权力被架空,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
明清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半个宰相,可参政、议政,甚至可以提处理方案,但是唯独没有决定权,皇上才是最终排班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