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真实存在吗?它背后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宁古塔,当然真实存在,但并木有塔,仅是一个地理名称而已!

看清宫历史影视剧,镜头中,清朝皇帝一句处置犯人“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不叙用”。虽蒙皇恩浩荡,赦免不杀活命之恩,但发配宁古塔,生不如死,真的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宁古塔,既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之宁安市,清朝顺治十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设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康熙十五年迁治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改称吉林将军,宁古塔改置副都统。

宁古塔,与塔木有任何关系,是满语“六个人”的意思,据说,早期有大清帝国皇室祖上兄弟六人居住生活于此而得名,你看,偌大的地方,仅有六个人!

有清一朝,东北被满清视为祖基龙兴之地,满人入主中原,大量进入北京及全国各地,但严禁汉人等移民进入东北,因而致原本就人口不多的东北人口骤降,尤其偏远的宁古塔一带,虽然不再是六个人,但也是人烟稀少,更是荒凉不堪,狼虫虎豹出没其间,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宁古塔,地处边远荒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加之长达半年冬季,常达零下30度极端寒冷的暴风雪肆虐的恶劣气候,夏季出奇大的蚊虫叮咬,基础生活设施极端简陋,衣食住行皆与关内舒适生活无法比拟,令人很难适应,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加之前赴路途艰险多多,有的差役为逃避遥远艰苦旅途,甚至做掉人犯,以病死复差。既使差役良心尚存,沿途野兽袭扰吞食,瘟疫疾病流行,生命堪忧。

甚有传言,饥民凶残至争相杀戮人犯食之果腹,发配人犯甚至多有未达宁古塔,而死于苍茫遥远的危险旅途。

因而,清朝发配人犯一听“发配宁古塔”,与宋代人犯闻听“发配沙门岛”一样,九死一生,生还机会甚感缈茫,令人不寒而慄,大有生不如死之感,不若引颈一刀痛快,奈何!

这就是宁古塔,真实的历史写照!

仅供参考。

“宁古塔”真实存在吗?它背后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在看到清朝宫廷戏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幕,大臣犯了事,皇帝一般都会说全家流放宁古塔,大臣听后都会害怕得要死。这不禁让人有了疑问,宁古塔存在吗,为什么大臣听了宁古塔会害怕得要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宁古塔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它现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塔村,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为何大臣一听宁古塔会如此害怕,原因有三点。

第一、宁古塔位于中国的最北边,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由于种植的粮食少之又少,只能靠打猎为生,但猎物却十分稀少,想活下去非常的困难。

第二、宁古塔路程十分遥远,距离京城有几千里,一路上被押解着,风餐露宿,而且在途中大多数遭到折磨,有些忍不了死在了去宁古塔的路上。

第三、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在这里被折磨到死。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会成为奴隶,女人在这会被那些当兵糟蹋,把这些女人当作货物交换,甚至卖到妓院;男的会被用来做苦力,稍有过错,便是皮肉之苦,一旦没用途了,就会处死。在宁古塔,每天的悲剧不停的上演着。

因此,很多听到要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宁可自己死也不愿去往宁古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