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喝醉的时候,刀都拿不稳”,那为什么武松喝了十八碗酒还能打虎?
武松连喝十八大碗酒为何没有醉倒,还能拳打“吊睛白额猛虎”?
因为武松喝的是酒精度几度的米酒,并非烈性白酒!
一、首先,《水浒传》是小说,可以虚构演绎的。
武松是北宋末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原本是一个行走江湖的街头武术艺人,被时任杭州知府高权赏识,录用为都头。
后来,高权遭“北宋六贼”之首的权臣蔡京陷害,武松亦去职。
武松一要为民除害,二欲报高权知遇之恩,刺杀继任杭州知府蔡京之子蔡鋆,遇害身亡,民众感其忠烈,敛葬于西湖畔,现杭州西湖有“宋义士武松墓”为证。
《水浒传》作者,为小说渲染故事情节需要,利用义士武松在当时的名气,把武松移花接木写入梁山好汉队伍中。
二、至于,《水浒传》中,描写武松景阳岗打虎前,连喝十八大碗酒,并不夸张。
因为,中国古代的酒,都是粮食酿造的米酒,酒精含量几度而已,相当于现在的啤酒的酒精含量。
你看,《水浒传》中“托塔天王”晁盖率一帮弟兄“智取生辰纲”中,押解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手下的军士挑夫为解炎热口渴,不是说买“白日鼠”白胜的酒解渴的吗,也就说明,彼时的米酒,如同今日的汽酒饮料而已!要知道,中国是元代以后才产生酒精度几十度的蒸馏工艺的烈性白酒,宋代是没有酒精度几十度的烈性白酒的。
十八大碗米酒,换算成现在几十度的白酒,估计不足一斤。
况且,武松从中午喝到晚上,时间较长,如同现代人喝十瓶、八瓶啤酒,小便多几次而已,现代人,一般能喝点酒的,都可以喝下去的。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