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媒体的前提下,古人作的诗是怎么流传的?
古代没有媒体,诗作如何流传?
古代虽然没有媒体,诗作流传可以有以下诸多途径:
一、诗人、亲朋好友间,互相赠诗索文,互相交流诗作,如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忠淹《岳阳楼记》,系友人索文得以发表并流传。
二、公共场合,往来人众,题诗发表作品,更易于传播;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大文豪苏轼的《题西林壁》,既题诗于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使得以流传于世。
又如唐朝诗人崔璟的《题黄鹤楼》,既题写在黄鹤楼壁上而发表诗作得以流传,以至“诗仙”李白游历到此,有人请题诗,李白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璟题诗在上头”,抱撼而去。
三、专人信使传送,如后世广为称道“六尺巷”,家人因邻居地界之争,遣人赴京任高官张英求助,回书“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化解邻里矛盾,留下一段佳话,诗作广为流传。
四、宴会群聚,诗人歌会,如文学史上“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名篇《腾王阁序》,既于酒席宴会上当场写作,参宴人众,易于传播。
五、商旅传递,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于旅途描写商妇忧怨的诗作得到流传。
六、印刷出书,造纸、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使骚客文人的作品发表、流传,成为更加快捷、传播范围更广的有效手段,如李白的诗作就是其族叔李阳冰在其逝后,为其结集出版成书的。
不一而足。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