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不足七万,八旗兵如何横扫明朝百万大军?
满清击败“闯王”李自成,以及南明政权,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帝国,仅仅起兵时7万多、入关时也不过20万满清军队,加上盟友——蒙古军队,也是无法对抗、击败上亿汉人的,其实,主要还是以收降的汉人军队为主力的!
清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起兵不过7万人,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后,先将女真族人统一编为,以旗帜颜色划分黄、白、蓝、红四旗,后又增加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旗帜镶边以故得名,是为八旗。
八旗,为军政、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体系,设八旗统领衙门管理、指挥,战时为兵,出军征战,平时生产、生活的社会组织。
清太宗皇帝 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因而称为满八旗。清军入关前的满八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作为亲兵由皇太极亲自统领,称为“上三旗”,其余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子、贝勒统领,驻防各地。
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将自己统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把豪格统领的正兰旗降为“下五旗”,此后再未变动。多尔衮死后,正白旗由顺治皇帝亲自统领。
但是,满清欲进军关内,夺取大明帝国江山,入主中原,仅靠几十万满族人,攻打降服上亿汉族人,军事力量显然不足。
怎么办?首先,满清将可靠的盟友——蒙古族,编为蒙古八旗,增加军事力量,攻打南明帝国,并且卫护北疆。
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力量还是不足,于是,又将收降的汉人军队,编为汉军八旗,扩充军事力量。
实践证明,清军南下征服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主要是收降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汉军为主力冲锋陷阵的,满清军队往往在后督阵,上述汉军降将,因对满清死心踏地卖命攻打李自成、南明帝国,满清朝廷因而都予以封王爵重赏。
所以说,旗人,除满族人外,尚包括蒙古族人,以及一部分汉族人,也包括满、蒙、汉八旗军人的眷属。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