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州是一个行政区域还是有具体的城市?
下辖的郡与郡之间如何遥相呼应?而下辖的县是会有驻军吗?
三国时期的州,是国家一级行政区划,并非城市,州下设的郡为国家二级行政区划,郡下设的县为国家三级行政区划。
国家在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设置三级政府机关,任命国家公务人员管理该行政区划军政事务,既俗语“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州长官称州牧,意为牧牛羊一样管理百姓;郡长官称太守;县长官称县令。
中华民国以前,古时县级行政区划以下,乡镇、村保里甲基层行政区域,则不设政府机构,委托本地乡绅长老管理。
如大家熟知的汉高祖皇帝刘邦,起事前原为泗水一亭长,古时十里设一亭;《水浒传》中,梁山第二任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原为郓城县东溪村土财主,担当该村保正。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