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条件下受伤属于工伤?有什么规定?

骑二轮电动车上班路上,为避让行人摔跤造成脚骨裂,属于工伤吗?为什么?

你的情况,值得商榷。

自述骑电动车上班途中,为避让行人摔伤,有可靠证据吗?

★关键是,你是否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认定你非本人主要责任,这是认定工伤的关健所在!

《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一.在工作的时间内,在工作的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导致伤亡。

二.进行工作前的准备性、或工作结束后的收尾性活动导致伤亡。

三.上下班必经路途,非自身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伤亡。

四.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的,可视同工亡处理。

★这条是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增加的很人性化的内容。

五.其他的情况,如在履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伤害、工出期间发生伤害事故、抢险救灾维护公共利益受伤害、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受伤害、职业病等。

工伤认定条件主要是这些,还有一些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时限等。

仅供参考。

什么条件下受伤属于工伤?有什么规定?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质是“意外的损失或灾祸”,有渐进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虫感染等)和突发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坠物伤及等)两种,不可拘泥于突发性一种情况。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什么条件下受伤属于工伤?有什么规定?

一、一般工伤认定:

目前法律角度对工伤的认定一般把握三个维度:

工伤的认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1、时间维度---在工作时间内;

2、空间维度---在工作场所内;

3、原因维度---因工作原因;

二、不具备三维度的特殊工伤认定

1、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

2、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问题补充回答:

一、工伤认定的期限

1、单位应当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30日申请;

2、单位未申请的劳动者本人可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自行申请。

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二、工伤认定机构

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为区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申请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什么条件下受伤属于工伤?有什么规定?

首先,先给你列举一下能够认定工伤的一些情形。也就是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五)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六)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七)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八)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然后,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你在这起交通事故中负有全部责任,不符合上述情形中的第(五)种,应该不属于工伤。但是,你可以寻求其他途径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什么条件下受伤属于工伤?有什么规定?

在工作时间受伤、就是工伤!

什么条件下受伤属于工伤?有什么规定?

一般情况下,上班时间前一个小时和下班时间的一个小时都算是工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