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或者说皇权与律法之间谁大?

封建社会的皇帝,也不是能随意任免官员、随意杀人的,个别朝代暴君、昏君除外!

别说任免官员、杀人的公事,就是皇帝的家的私事,立废皇后、太子,还得朝廷讨论同意,搞老婆、娶媳妇的婚姻自主权都没有!

民间传说的皇帝“金口玉牙,说啥是啥”,是大打折扣的!

一.先说任免官员,举个例子,因为《水浒传》而令大家熟知的高俅。

高俅,原为中国文学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东坡的“小史”,类似现今私人秘书的家童,聪明机警,略有文识,诗词歌赋皆通,善蹴鞠,既今日足球的前身,会使枪棒,是一个多才多艺,用今天的话说,“文艺青年”!

苏东坡外放地方官时,将其推荐给皇亲驸马爷、小王都太尉王诜,因而结识端王——后来的徽宗皇帝,深得赏识。

徽宗即位后,有意提拔,奈其无科举正途,这是宋朝提拔任用官员的首要条件,皇帝也奈若何;都说皇帝“金口玉牙,说啥是啥”,看吧,任命一个官员也是不行的,也是有制度规定约束的!

于是,宋徽宗发挥其善枪棒的特长,派其到北宋名将五元帅之一刘锜父亲刘仲武的军中,以期获取军功予以提携,这是无科举正途的旁门佐道,“曲线救国”,后位至掌控禁军太尉高官。

小说《水浒传》中,将高俅列为奸臣,大笔墨渲染,但也没有什么实质劣迹。 其实,高俅不在“宋末六贼”之列,只是其善于奉迎徽宗,取得信任,非科举正途而升迁,使人不悦。估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作为屡试不弟的书生,愤愤不平,而将其描写成奸臣,也有点泄私愤吧!

据史载,高俅为官还是比较谨慎的,不似蔡京专横跋扈,仅在任太尉时,军事训练搞些非实战的花架子,取宠徽宗而已!

而且,高俅为人,知恩图报,位居高官,手握重权后,对老主人苏东坡、刘仲武家多有关照帮助,提拔重用刘锜,成为名震天下抗金五元帅之一!

二.再说杀人,自秦汉制定法律,犯罪致死刑,从最基层的县政府往上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有执法部门依法律审理,最后报皇帝裁决;决非任皇帝胡来,杀伐无度的!

比如,宋高宗赵构,下了杀岳飞之心,也是要秦桧、万俟咼等审理出个“谋反”罪名斩杀的!

当然,历史上的暴君、昏君,置法度于不顾,滥杀无辜也是有的,但是,少数而已!

仅供参考。

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诚邀,如题。封建社会,皇权至上,那么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本朝官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皇帝与大臣的故事。

首先明确,皇帝肯定不是能够随意任免官员的,要不然还要吏部干嘛。一般来说,除开一些暴君和昏君,大多数皇帝对官员的认知都得通过吏部引荐,依律奖拔,最后由吏部执行任免。皇帝本身很少直接接触底下官员,据统计,清朝一半的县令没有见过皇帝,当然大官除外。

那么皇帝为何不能随意任命官员呢?这就得说说古代皇帝与大臣的关系

大臣与皇帝的关系很微妙,天下是皇上的,但皇上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治理天下。所以皇帝得把一些权力下放到大臣手上,皇帝和大臣都是统治阶级,实际上皇帝有了大臣的支持,他才是皇帝,否则,他就是个傀儡。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员和皇帝实质上是合作的关系。皇帝通过官僚集团来治理国家,天下为陛下与百官共治。所以皇帝受到朝廷舆论的监督,所以任免官员也要看舆论的支持,考虑朝廷派系的平衡。

小编以为这就是为何皇帝为何不能随意任命官员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当然不能,可以说除了满清以外,其他朝代皇权都受到很大的制约。

比如汉朝,皇帝发布一个命令可不是立刻就有人去执行,而是这项命令一般会传到丞相府,丞相再安排相关人员去执行,即使是这个命令直接传到了某一个官员,正常情况下这个官员也要到丞相那里报备的,因为总理百官的不是皇帝,而是丞相。如果丞相认为皇帝的命令有误,就会暂缓执行,然后丞相就找皇帝商量,告诉皇帝这么办不行,双方会扯皮的。当然,皇帝有撤换丞相的权利,但记住,百官平常是直接对丞相,而不是对的皇帝。

如果是在宋朝,那对皇权的限制就更大了,皇帝的圣旨如果没有丞相的附署那就不会生效,宋朝的皇帝没有“圣心独裁”一说,大臣们也不认。

明朝前期比如朱元璋、朱棣时期,那还真是皇帝一个人说的算,但是到了后来真就不行了,比如万历帝想立郑贵妃的儿子做太子,就被大臣们顶了回来,皇帝和大臣之间来回拉锯了十几年,最后还是万历妥协。还有明武宗朱厚照想去游江南,放在满清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在明朝不行,如果不是后来宁王叛乱,朱厚照还得老老实实的窝在北京呢。

在汉人王朝里讲究的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存在“圣心独裁”的说法,当然了,后来到了满清,那满朝都是奴才,自然就皇帝一个人说的算了。

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不能的,包括满清都没有那么屌的皇权。古代对于门阀势力比较重视,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大门阀。这不是皇帝一句话说罢就罢的,里面牵扯到一大堆问题,要是随随便便就罢免了那国内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大动荡。举个例子,比如袁世凯和李鸿章,一个代表的是军,一个代表的是政,你看看袁世凯会不会任由皇权摆布?再往前推,吴三桂如何?康熙天天嚷嚷要削他爵位,可结果呢?吴三桂差点把他打回关外去。对于古代的世家门阀大多对于政局都有些控制力,这点对于现在的资本主义有些雷同,只不过门阀变成了商阀。

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封建社会中,皇帝是不能随意任免官员,但是,封建社会的种种制度,保证了皇帝可以在自己不出手的情况下,就有一帮人把皇帝讨厌的人咬死。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就是国法,就是至高无上。

  若非如此,怎么还会流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呢?”

  即便你没有犯罪,皇帝讨厌你了,你就必须自己主动去死,不但不能逃避,还必须心怀感激,谢主隆恩!封建时代就是这么变态! 

  岳飞怎么死得?大理寺官员带走岳飞时,借口岳云图谋造反,请岳飞协助调查。那边岳云的事情还没有定案,这边就有大理寺官员旁敲侧击,要岳飞自己坦白罪行。

  一开始主审官还比较靠谱,审讯大体还算依法。审讯一个月没有得到秦桧需要的答案,于是换上一个万俟卨。万俟卨想尽办法,威逼利诱,岳飞撬不动,就另寻门路,终于“找齐”了许多所谓人证物证,将岳飞定了一个谋逆大罪。

  韩世忠听闻审判,大不服气,找到秦桧质问。秦桧指了指上头,淡淡道:“岳云与张宪书,其事必须有。”

  “必须有”,就是一定要有,没有也要造出来。这就是民间“莫须有”的历史原型。

  为何必须有?因为赵构要杀岳飞,即便岳飞没罪,秦桧、万俟卨也要帮忙制造出罪名,最终搞死岳飞。

  其他答主说了许多封建社会皇权受限。那只是一面之辞!

  唯有明君才会甘心皇权受限,比如千古仁君宋仁宗。大多数皇帝都习惯了践踏法律,对于他们来说,所谓法律制度本就是为他统御万民服务。既然有所冲突,那改变法律就好。  

封建社会的皇帝真的能随意任免官员吗?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言下之意,所有土地上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臣子。再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臣子的性命尚且捏在君王的手中,更何况是区区官位。因此,从封建社会的权力体制来说,皇帝能随意任免官员。

只不过,有道之君不会这么做,无能之君做不了,只有无道有能之君才会去随意任免官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