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买卖人口时,头上要插上草?

老时候买卖人口头上插的草,称为“草标”。

“草标”,亦称“草芥”,古时做为待售物品、包括人口的标识,类似于今天的销售广告。

草,本为自然生长野生植物,价值不大,古语常有“视……如草芥”之说法,意为草乃轻贱之物,无关重要。草标亦表示为此物于主人使用价值不大,重要性不大,所以转手货于他人。

将物品、包括活人插上草标,做为商品出售的标识,如《水浒传》中,杨志并非轻视祖传宝刀,因囊中羞涩,出于无奈,才出售祖传宝刀,既插上草标,被泼皮(流氓地痞无赖)牛二看到纠缠,怒火骤起,挥刀斩杀泼皮;再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无钱招待报人,既抱了只母鸡,插上草标,在集市踱卖。

老舍的《茶馆》,写的近代的事,还有妇人拉着小女孩头上插着草标待售的。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