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程序:

A、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属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B、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于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与否结论;

C、并于医疗终结提出申请60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D、符合条件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总之,发生工伤事故后,一切处理事故程序都是单位办理,如单位不予办理,可向单位工会、直至上级工会求助,维护合法权益。

单位不给申请工伤认定,可以申请仲裁,向政府申诉,直至走法律程序。

国家政策对工伤的认定,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在工作的时间内,在工作的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导致伤亡。

二、进行工作前的准备性、或工作结束后的收尾性活动导致伤亡。

三、上下班必经路途,遭遇机动车事故导致伤亡。

四、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的,可比照工亡处理。

★这条是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增加的很人性化的内容。

工伤认定条件主要是这些,还有一些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时限等。

工伤认定须由单位提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单位。

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诉,直至走法律程序,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会主持正义,还你公道的。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生工伤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发生工伤首先要确定是否属于工伤,然后才是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具体如下:

一、工伤认定的一般情形

1、认定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公外出情形,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2、视同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除外情形

(1)故意犯罪;

(2)醉酒或者吸毒;

(3)自残或者自杀;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可以看出,认定工作主要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及工作原因三个条件进行认定的,但有些除外情形,是不能认定为工伤的。

二、工伤认定的特殊情形

1、员工新入职,社保缴纳在原单位,此事发生工伤的,如何认定工伤?

按照法律规定,工伤认定主要看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及工作原因,所以新入职员工的工伤发生在新单位,只是赔偿主体应如何确定呢?因为新员工的当月社保还在原单位缴纳,新单位还未缴纳社保,此时发生工伤的,新单位如何申请工伤认定后,社保基金不会承担相关赔偿费用,但原单位一般也不会去做工伤认定的。所以面对此种情形,很可能有新单位承担相关赔偿费用,故单位在新员工入职时应做好社保的交接工作,以防出现工伤等赔偿情形。

2、员工在应聘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以及上班第一天受伤的是否能够认定为工伤呢?

认定工伤一般考虑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及工作原因这三个条件,由于员工在应聘途中,还未正式成为单位员工,不符合工作时间这一条件,所以此时发生受伤情形的不符合工伤;如果员工上班第一天受伤的,因已入职符合工作情形的,属于工伤情形的。

三、工伤认定的程序

1、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伤害发生或职业病确定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可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保行政部门调查核实

社保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后15日作出处理决定,决定是否受理。若劳动者及其近亲属、用人单位不服决定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四、工伤认定的时效

用人单位应该在伤害发生或职业病确定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如果用人单位未在30日内申请的,劳动者、近亲属、工作组织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社保部部门提出申请。

如果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皆未在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的,如果在三年之内的,可以申请人身损害赔偿。

发生工伤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以所受伤害被认定为工伤为前提。因此,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要依法进行工伤认定。

第一,申请主体上,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均可以提出申请。

如果属于劳务派遣用工的,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当然,有一方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另一方无需另行提出申请。

第二,申请时间上,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则工伤认定申请不会被受理,且如果是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但如果是因为“受不可抗力影响”“职工由于被国家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申请工伤认定”“申请人正式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但因社会保险机构未登记或者材料遗失等原因造成申请超时限”“当事人就确认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一,而被耽误时间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内。

第三,关于工伤认定的管辖问题,也就是向哪个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问题,工伤保险条例及工伤认定办法规定为“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并规定“按照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这里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目前是指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般在其内部设立有专门的工伤认定部门。在统筹地区内,具体由哪一级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工作,一般由地方划分和规定,如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工伤认定申请“向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第四,申请工伤认定时,要提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材料。

一是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部门一般会提供格式表格,申请人如实填写即可。如果自行书写的,应当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二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比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部分情形下(比如对于承包工程的自然人招用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等)认定为工伤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此时自然无法提供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而是需要提供存在工作事实的相关证明材料。

三是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属于职业病的,应当提供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时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进而形成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五,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对是否属于工伤可能会存在争议,如果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也可以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的方式包括:1.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2.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3.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调查核实工作的证据收集参照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当保守有关单位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为提供情况的有关人员保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相关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因工伤认定申请人或者用人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错误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发现后,应当及时予以更正。此外,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应当执行回避的相关规定。

第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的各项事宜应当在法定期间内作出相关行为,具体包括:

1.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或者向申请人出具补正材料的书面告知;

2.需要补正材料的,在申请人补正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其中,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4.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认定过程中,如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即相应的等待时间不计入工伤认定办理期限内。

第七,工伤认定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以及对劳动所受伤害作出认定为工伤或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相关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发生工伤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发生工伤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去人社局的工伤认定部门

发生工伤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去你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部门咨询下就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