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退居二线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

1、怕影响新的领导班子工作。

2、当领导的都是充分了解人性的,自己当领导的时候,难免得罪了很多人,现在不在岗位上,再和这些人见面的时候,怕别人骂她、说她、报复她。

3、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就不再安排什么工作了,去上班,什么事儿也没有,一坐就是八个小时,实在是太无聊了,熬不住,干脆不去。

4、被人家拿下了,当不成官了,心里都不舒服,干脆赌气不去了。

5、岁数大了,身体不舒服,在家养生。

6、业余爱好比较多、遛鸟、钓鱼、摄影、拍视频,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单位。

7、要帮忙带孙子,很忙,很辛苦,不去单位也正常。

8、去跳坝舞,认识了漂亮的老太太,天天想跟他腻在一起,不想去工作单位了。

9、喜欢去证券交易所,和一大群老头老太太在一起聊股票。

10、怕新上任的领导不给自己面子,到时候下不来台就难受了。

11、喜欢出门旅游,经常不在家。

领导退居二线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

我有个舅舅,过去是某县的局长,在55岁那年就从局长位置退二线,后来就再也没去过单位,就连办公室每年发放的福利和慰问品,他都是托人从单位捎回来,自己不愿去单位领。

我很疑惑,在单位干了一辈子了,为何退二线后就再不愿去了呢?

有一次,我碰见舅舅,同他聊起了这个话题,他才将他的内心感受告诉了我,原来退居二线的领导都神经过敏,还是有“官本位”思想和官文化思想在影响,总结一下他们有“六怕”心里在作怪。

一、何为官本位思想和官文化影响

这是从封建社会留传下来的封建遗毒。在我国当领导就是当官,在古代当官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当官是家族幸事,一旦当了官,不仅可以高官厚禄,还可以锦衣玉食威风八面光宗耀祖。有这么多好处,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人们都愿意做官当领导,都有恋官情绪。当了官,当然就不愿退了下来啊!

二、退居二线后,有哪“六怕”:

1、怕心情失落。

原来是局长时,实至名归。在单位一把手,一枝笔,一言九鼎,位高权重,工作事业一肩挑,有压力也有动力,干劲实足,再忙再累都充实。当局长,有一种被领导信任的难得的感受,能感到自豪和荣耀。

而退居二线后,只徒有“老局长”的虚名,压力和担子卸下了,同时也没有了工作动力。成了多余的人,不管事的人,可有可无的人,失去宠信的人。

这种台上台下天壤之别的感受,心理落差极大,再去单位,那还不是一种煎熬,影响情绪。

2、怕有人报复。

说怕有人报复,还真有可能。当局长的几年时间,总不能当老好人,和稀泥。为干好工作,总有严厉的时候,批评人的时候。对单位的刺头、赖皮、不服管教的人,也用过手段,受过惩罚,保不齐会得罪这些人。

这些人也许早就恨你入骨,咬牙切齿,你在位时,奈何不了你,就等退休后报复你。

你若再去单位,无权无势了,碰到他们给你挖坑、使坏咋办?所以退二线后,最好别再去了。

3、怕睹物思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单位待的时间越长,对单位的感情也会越深。在位时,这一切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这种留恋的感觉还不明显,也不太珍惜。

但退居二线后,就意味着将失去一些特权,失去一些待遇,失去一些机会,甚至可能全部要失去。越快失去,才会愈加不舍。

看着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将与自己告别,想想就难受。所以还是离开此处,眼不见,心不烦,学会忘记,学会放下,别再去睹物思情了。

4、怕遇见难堪

遇见谁会难堪呢!当然是过去就属于情不投,意不合的人,被自己批评过实在不想见的人,仕途中不如自己的人,还有自己的下属等。

这些人,要么是过去相见就没话说,要么是职位、身份比自己低的人。再相见时,也没话可说,而且自己现在已退居二线,赋闲之人,天道轮回,各方面变得还不如人家了,这不等于让人家看笑话吗?所以这些人最好别见,省得难堪。

5、怕影响工作

这是自己的多虑,毕竟自己退居二线了,再去单位算什么身份。别人看见你,不跟你打招呼显得失礼,不热情招待你,怕你难受。可要是再围着你转,也无法工作。

尤其是让新领导看见多不好看,给你安排工作,怕你情面上下不去;遇事还需要请示不请示你;将你过去不合理的工作方案推翻不推翻。这都说明,你的存在,严重影响新领导工作的开展。你不去,就一切ok,这也是为新领导工作开展着想。

6、怕虚情假意

虚情假意,就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当面说你好,背后却捅刀,这是暗箭伤人。

自古人都会见风使舵,而退居二线的领导内心更为过敏,他对见到任何人都内心过敏,尤其怕见到那些虚情假意的人,更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一种伤害。

避而远之就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因此,退居二线的领导大都不愿再去单位上班,不愿去自讨苦吃。宁可自己赋闲在家,或换一个新环境重新开始,这是他们共同的做法。

领导退居二线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

大舅卸任科长后,就不怎么去上班了。月底,做考勤的小姑娘拿着考勤表找现任科长签字确认。科长看到我大舅有半多个月的缺勤记录,气得对小姑娘大声训斥到:“你脑子坏了吗?你想让老刘回来上班吗?”

大舅姓刘,他58岁那年,他们单位换了一把手,一把手上任后提出了领导干部年轻化,于是几个临近退休的老科长就逐个卸任了,为了补偿他们,单位把这几位老科长的提了一下,升为了调研员——相当于现在的四级调研员,同时任命了新的科长。

现任领导不想让大舅上班,把记录大舅缺勤的同事骂哭了。

新科长上任之后,我大舅一开始还正常上班,过了一个星期后就不怎么去单位了。科室做考勤的小姑娘是个工作非常认真严谨的人,我大舅还在当科长的时候就告诉她,不管是谁,哪怕是他这个科长,只要是迟到早退甚至缺勤,都要如实记录。因此科里谁哪天请假、哪天出差、哪天迟到早退、哪天缺勤,她都会一一记录在案。

大舅卸任的当月月底,小姑娘拿着考勤表找新任科长签字的时候,科长看到我大舅的考勤记录是半个多月没上班,就问她:“谁让你给老刘做这么多缺勤记录的?”小姑娘有些不明所以,就认真回道:“刘科,哦,刘处原来要求过,所有人的考勤都必须如实记录,这个月刘处确实基本没来上过班……”她话音未落,新任科长直接就炸毛了:“你脑子坏了吗?你把考勤做成这样,你想让老刘继续回来上班?拿回去重做,以后不管老刘上不上班,一律满勤!

小姑娘莫名其妙被骂了一顿,感到十分委屈——她认为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问题,为什么会遭到科长如此对待呢?我大舅平时对科室里的人都很不错,小姑娘下班之后,越想越委屈,就打电话给我大舅,向她请教为什么自己会被现任科长大骂一通。

正在和我们吃饭的大舅接到了小姑娘的电话,他听了原委之后,大舅笑了笑:“一切听你们科长的,他这么做可能是为了照顾我这个老同志吧,别往心里去。”他挂了电话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我问他怎么退居二线了,还有科里的工作找他。他说不是工作上的事情,是自己最近没去上班,做考勤的小姑娘如实做了记录,被他们现任科长给骂了。

我笑着对大舅说:“您这个接班的不错啊,还这么照顾您,缺勤了都不让记录。”大舅哈哈大笑,“你以为他这么做是对我好啊?那是他对自己好呢,人家根本不想让我去上班。”我一听就糊涂了,问:“为什么啊?”大舅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酒,这才慢慢说道:“其实这就是我卸任了科长之后,不愿意再上班的原因之一。”

“我一个老科长,还升了副处的虚职,我要是还在单位上班,科里有什么事,你说我管还是不管?科里的同事有事还要不要向我汇报?虽说我不是领导了,但毕竟是老领导,资历、级别都在那,同事们做起事来会很纠结。”

“而且现任科长怎么对待我?科里如果有什么事是需要讨论的,那么我不在的时候,他可以直接拍板,可我要在的话,那我的意见建议他要不要听?或者说,我是提还是不提?提了,人家说你舍不得放手,不提,人家说你不管事,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不上班。”

不想感受人走茶凉的氛围,也不想见到讨厌的人,所以大舅不愿意再上班。

我恍然大悟,“哦,原来你是为了能让新任科长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也不让其他人左右为难。”大舅说:“也不全是这样,我现在不上班也有自己的原因。

第一个呢,是我不想再见到单位里某些人。我呢,40岁出头就做了科长,一做就是十几年,大概六年前,其实我本来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的,但当时人事科的科长——现在人家是副局长了,对我有意见,在选拔的关键环节给我来了一记黑手,导致我那次没有被选上。后来他成了副局长,我就更没机会了,我听说就连这次我升个调研员,他都从中作梗,差点坏了我的事,还是一把手给拍了板,说老刘工作一直兢兢业业的,都快退休了不给个交代说不过去,他这才闭了嘴。”

第二个呢,是我也不想再上班了,因为不想感受人走茶凉的感觉。我当了十几年的科长,虽说不是个多大的领导,不过好歹也是个领导,科室里也管着十几号人呢。科里这么多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我请示报告,我这一下退下来,人家就以新任科长马首是瞻了,我这心里能不失落么。”

“就拿现在来说,我都十几天没上班了,到今天也就这个小姑娘给我打了个电话,就这还是半公半私的问题。说明在单位里啊,人家尊重你,都是看你的位置,根本不是你这个人,我不去上班,眼不见心不烦,反而心里舒服点。”

“再说了,我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单位里的事也不会让我参与了,我啊,趁早适应下退休的生活,做个规划,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做。”

说到这里,大舅有些惆怅,我给他倒了一杯酒,大声说道:“大舅啊,您这真是一身经验啊,真得教教我,您这光领工资不上班,还都有这么大学问呢!”这话惹得大家哈哈一笑,大舅也一乐,“好小子,敢开我的玩笑,罚酒三杯!”

结语:

其实领导退居二线就不愿意上班是个心理上的常态,从我大舅的体会中来看,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大约有三个原因:

第一,不想让现任领导为难。

退休后的领导,有时候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不管这股影响力有多大,它都会影响到现任领导的工作,会让现任领导工作开展得不顺畅,感到别扭。这无疑会让现任领导感到为难,甚至引起现任的不满。如果一个退居二线的领导让现任领导不满,我相信他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吧——除非两人有过节,诚心不想让对方好受。

第二,自己涂个清净。

工作了一辈子了,终于卸下了一身的重担,好不容易从大大小小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几个愿意再多管这些事的啊。单位里那些人,哪个不是戴着形形色色的面具,自己都退居二线了,还要应付这些戴着面具的人,多累啊,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自己清净清净呢。

第三,不给人添麻烦。

退居二线的领导,那也都是有虚职在身的,即便是虚职,那也是领导。因此,大家在做事的时候都需要照顾到你的情绪和感受,而大家本不想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一个即将退休,啥事也不想做的人身上,但大家又不得不做,白白耗费了他人的精力和时间,还不如不要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你不来上班,大家反而更愉快。

当然了,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其实退居二线就不上班的情况现在几乎没有了,因为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没人计较,现在管得严,一旦发现有人不上班还领工资,那从上到下都是要有责任的。

而且现在有些单位的做法很聪明,你不是快要退休了吗?给你升个职级,然后把你调到别的部门或者单位去养老,这样别人有事也不会太顾及你的面子,你呢也不需要具体做什么事,一举两得。

领导退居二线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

有时候不是不愿意,是没位置了,来了尴尬,不来又不遵守工作纪律。哈哈!两难,还是不来的好,别人也不烦,自己也清闲。

第一、自己不想来了。退二线以后,没有实权了,之前自己负责的事情已经交给别人在做了,所谓一人一个思路,新领导有新领导的打算,老领导如果还来上班,来干嘛呢?想干涉正常工作吗?其实,最好是去能发挥余热的岗位,比如,我们这里的市场局有个局长退二线,他就跑到下面的监管所里服务企业了,他自己不在局里,也给新局长一些空间,免得说舍不得权力。另外,他也可以发挥长处,继续工作。两全其美。当然,想得开的人毕竟不多。

第二、人要有自知之明。因为之前当领导的时候,位高权重,退二线了,仪式感没有了,心理落差很大,自己也不好意思在单位瞎晃悠了!如果在位的时候,做人还可以,人家还尊重他,如果不咋地,有些年轻人还会冷嘲热讽,不来上班就是最好的回避,保全自己的脸面,也避免别人嘲弄。有的领导退二线了,还瞎指挥,搞的新领导很被动,所以,新领导也不想他们来,无所谓工作纪律,奖金照发,这点面子还是要给老领导的,只要不来捣乱就行。而且有些领导有官瘾,退二线也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干扰正常工作,不帮忙反而添乱。

第三、占有欲作怪。如同自己用了多年的工具,突然给了别人,自己心里特别难过,也很愤慨。不来上班就是最好的抗议,但是毫无意义。我们这里有位副局长退二线,回家带带孙子,买菜,他说既然已经退了就不要在新领导面前晃悠了,免得人人烦。但是他会很准时参加各类党建活动,按时交纳党费。我觉得,他还是比较通透的。

总之,他们或许失落,或许安逸,或许逃避,或许怕别人冷落,不来则清净,哈哈。

领导退居二线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

前领导50岁时被迫申请辞去一把手的职务,如今在后勤部当一个闲人,他经常说退居二线以后生活舒适,但其实是人走茶凉。

前领导姓陈,出身农村,不过他脑子聪明,小时候读书不错,后来上了大专,分配到了我们公司。

据说陈总这个人从小脾气就冲,一言不合就开骂,不过他能力强,刚进公司的时候负责项目工程的协调,凭借这肯撒泼打滚外加各种旁门左道,业绩非常突出。

陈总35岁就放上了分公司副总,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机遇好,那一年,公司中层发生了一件丑事,很多人都被拿下了,因此空了很多位置。

而那个时候陈总恰好资历到了,能力也强,除了脾气冲一些,没有其他毛病,因此,陈总被提成了副总。

陈总当了10年的副总,这期间仍然不改臭脾气,除了骂业主,他还骂职工,他手底下的女职工几乎都被他骂哭过。

可是大家却不讨厌他,因为他处事公正,他不仅骂下级,也骂上级,而且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从来不让手下背锅,所以大家还是很服他管的。

陈总在副总的位置上熬了10年,到他45岁那一年,因为总经理生活上的丑闻被曝光,陈总顺利地当上了总经理——我们公司的一把手。

我就在这个时候进入公司的,一开始我们都非常怕他,他矮矮胖胖的,眉毛非常浓,目光炯炯有神,声音非常洪亮,常年理个大平头,非常威严。

他分管人事,也就是我们部门,所以我们的接触比较多,他几乎每天都要跑到我们办公室来安排工作。而且他脾气急,只要给你发消息不回他就会亲自过来问,如果不在办公室,他们连环夺命call。

陈总除了脾气急,还特别强势,有一次我们部门负责人发错了职工工资,陈总竟然对他破口大骂,说他脑子进水。

天地良心啊,那会我们部门负责人是一个54岁的老人了,平时工作中也很有威望,被陈总这么一骂,他面子都丢光了。

陈总是个性情中人,有一次开会,人数达不到要求,部门负责人不敢去说,怕挨骂,就让我去,我去了就告诉陈总这个会不能开,因为不符合规定。

陈总剜了我一眼,张开嘴巴准备骂我,我鼓足勇气说:如果您要开也行,反正那样出问题的是您,以后受处分的也是您。

陈总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扁了扁嘴,不说话了,最终这个会没有开,陈总也没有批评我,反而在后来的工作中,让我们多注意他的问题。

陈总非常大男子主义,几乎每两天就听到他大声打电话骂他老婆,他老婆是一个家庭主妇,负责在家带孩子做饭,没什么文化,人长得也不好看,但是很勤快,逆来顺受的。

不过陈总虽然骂老婆,以他这样的地位完全可以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但他工资完全上交给老婆,而且没有任何绯闻,除了应酬,下班就回家。

陈总在总经理位置上干得还是不错的,起码手底下的职工都服他,唯独有一个,是我们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副总也不是什么坏人,能力也很强,不过有点恃才傲物的感觉。

偏偏陈总又很喜欢打击他,所以他心里不舒服,渐渐演变成了陈总说东副总说西的情况,不过陈总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直到他50岁的时候,集团公司的老总下去了,换了一个42岁的老总。

这个老总姓袁,袁总年轻有为,性格强势,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陈总的手下干过,所以对陈总还是比较尊敬的,可惜陈总倚老卖老,见到袁总总爱开玩笑,也不注意说话的场合。

有一次,袁总带着大部队人马到我们分公司来检查,会上,袁总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认为我们的项目不规范。这时陈总拍案而起,怒气冲冲地说:小袁,你懂还是我懂?当年在工地上你就是个小监理,你懂个屁!

当时我们都为陈总捏了一把汗,袁总如今是集团老总,可是能决定分公司生死的人呀!

没想到袁总面不改色,甚至还微笑了一下,说:陈总,我知道你是老师傅,不过现在新的实施细则已经出来了,你要加强学习,跟上时代才行啊!

陈总还想据理力争,副总经理拉住了他,他才作罢。

我们都以为这场风波过去了,谁知道原来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一次在饭桌上,陈总喝了点酒,不知怎么就有人提起袁总的事,陈总喝大了就嚷嚷,说袁总什么都不懂,让这种人管着,不如自己辞去职位算了。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陈总只不过在发牢骚,可是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袁总耳朵里,没多久袁总亲自打电话给陈总,问他不是要辞去职位吗?赶紧写申请吧!

其实陈总并不想辞,可是话都说出去了,他拖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写了辞去职位的申请。他的申请一交上去,第二天集团公司就开会同意了,不过出于补偿,给他聘了高级工程师,也算是保住了工资待遇。

从此,陈总过上了退居二线的生活,他如今的生活很简单:踩点打卡,上班的时候就是一杯茶,一份报纸,没有人安排他做事情,只有偶尔忙起来的时候才会让他跟着下工地检查。

表面上陈总过上了悠闲的准退休的日子,可是实际上他并不开心,他经常会来找我诉苦,所以我知道他的一些事情。

首先是他女儿的工作问题。陈总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大学毕业了,学的是空乘专业,可是因为她比较胖,形象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一直在家啃老。

一开始,陈总打算把他女儿带来我们分公司上班,可是他还没开始布置就不是一把手了,再加上副总经理(如今的总经理)本来就看他不顺眼,所以他女儿根本不能进我们公司,如今还在家里呆着。

其次是他的权威问题。陈总的性格强势,说一不二,他当总经理时都是人家管他,现在他被人家管,心里落差还是很大的。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退居二线的领导不愿意在上班?从陈总的身上可以分析出几个原因:

一、退居二线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结束,没有了前途谁还愿意干活?比如陈总,如今就是一个高级工程师,他已经没有任何前途了,他再努力干活也没有什么用了。二、退居二线的人曾经都是领导,其他人多少都会给他们一些面子,不会安排他们工作。领导退二线,说实话就是为了给年轻人上位的机会,而这些年轻人也许是他曾经的下属,他们如果稍微不尊重他一点,就会被人说不懂得感恩。因此,很多后来的领导并不会要求退居二线的领导们再干活。三、退二线的领导,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学到的只是如何管人,退居二线以后,已经没有需要他们管的人了,而具体的业务他们又不会做,所以这种情况下,新领导也不好安排他们工作。

领导退居二线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

领导退居二线,看似不合理,实则是最深层次的人性问题。

黄副书记退二线了,在镇里干了二十多年的革命工作,虽然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工作精力跟不上了,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也难以做到了,再加上组织部门也找黄副书记谈话,要让位给年轻人了,于是退了下来。

我跟黄副书记说,以后常来办公室坐坐。黄副书记说,我还是尽量少来办公室了,有什么事可以去我家喝茶。我仔细一想,明白了缘由所在。

什么叫退二线?一般指领导班子成员(最少也是中层干部),年纪大了之后,退出当前的职位,成为非领导职务人员,职级不变。在乡镇一级来说,很多老领导当了半辈子的副镇长、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之类的,现在退出来给年轻人上位,自己成为非领导职务的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主任科员。

领导退二线之后,为什么不愿意再上班?有几个原因。

一是新领导不希望老领导过来上班。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领导新作风,老领导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的话,很多工作部署不方便,甚至涉及到推翻老领导的一些工作制度,尤其是新领导是老领导一手提拔上来的,会让新老领导都难堪。

二是下属不希望老领导过来上班。现在的机关单位都非常忙,老领导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大家都不自在,也没时间去招呼老领导。与老领导关系太过密切,新领导看了心里不舒服;关系太疏远,老领导自己不舒服,有人走茶凉的感受。

三是老领导自己也不愿意再上班。去单位上班干嘛?新领导怎么给你安排任务,安排具体工作?现在的工作与时俱进,很多新要求,很多新技术手段,老领导未必做得来。安排组织协调工作?这不是新领导自己的工作吗?老领导退二线之后还去上班,自己会感觉很难堪,一些身体不好的老领导,也吃不消现在的工作强度了。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存在就是合理,这是人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