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成都的冷知识?

如题

1、成都美食。

没有来过成都的,都一定听说过成都的小吃丰富,等你到了成都,你才知道,成都美食味道单一,除了麻辣就是麻辣。无论做什么菜?他们都是豆瓣或者干辣椒呛锅打底,再好的食材到了他们手上,就一个味儿:辣!

端上一盘本地著名的小吃Z水饺,饺子皮很厚,边儿很宽,真不知道是哪个厨子,包出的饺子都站不起来,全躺着。居然还浇上一勺子红油,真是很难理解。

就这个水平,不要说是知名小吃了,就是在家里,谁敢把饺子包成这个样子,也是一块挨骂的料。

京城大v马未都,久闻成都小吃大名,专程由北京飞往成都品尝小吃,见过之后留言八个大字:除了油辣,乏善可陈。

2、成都以休闲之都誉满全中国。

到了成都,你才发现,他们的茶馆全是麻将馆,他们的娱乐全是打麻将。

他们所谓的旅游,就是到近郊的农家乐去打麻将。

成都人的休闲,除了打麻将就是打麻将,非常的单一。

3、成都的旅游景点非常多,也的确有非常好的旅游景。

但是滥竽充数的旅游景点也很多,到成都来旅游,一定要去除糟怕,取其精华。

4、成都的天气,夏天温度不是很高,冬天温度也不是很低。春天和秋天毋容置疑,是成都最好的季节,非常舒适。

夏天的成都闷热,天天就像桑拿天。

冬天的成都,阴冷潮湿,虽然气温都是零上几度,但是给人的感觉比零下十几度,还要难受。

说完了,一吐为快,爱咋咋地。

有什么关于成都的冷知识?

第一、“蜀天吠日”,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常年阴雨,很少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偶尔见到太阳,连狗狗都觉得奇怪,要仰头朝着太阳狂叫。

第二、“少不入蜀,老不出蜀”,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川菜的麻辣让多少人提起来都流口水,尤其川妹子,皮肤白皙、身材美丽动人、勤劳吃苦。若年轻时入川,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天府之国土地好,种什么长什么,收成很好,自古人们就没有衣食之忧,好吃、好喝、好玩,不需要为生计拼搏,年龄大了就更不愿意出四川了。

第三、成都人讲究安逸。成都人可以拿出大把的时间品茗、搓麻,享受“悠哉游哉”安逸的生活。这是因为成都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川味美食,成都地理气候宜人舒适无比,成都人祖祖辈辈就有休闲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关于成都的冷知识?

一.成都大部分女孩热情,单纯,讲义气!所以现在才有那么多热心的孃孃!小部分女孩贪钱!爱放鸽子!

二.成都大部分男孩现实,凉薄,心眼多!表面上粑耳朵居多,事实心里怎么想自己心里最清楚!小部分男孩心眼好!有责任心!⊙ω⊙

三.成都中介,百分之七十是骗子!曾经找工作被骗中介费1000大元!工装费600大元!在成都找工作一定要睁大双眼!紧慎!

四.不要随便在景区或者是很偏僻的地方吃饭!听你是外地口音秒被宰!曾经有外地朋友吃个冰粉被宰2O元!小份15元的蹄花汤被收36元!

五.成都人喜欢打麻将!不管男女,高手居多!套路也多!技不如人或者是脑筋不够灵光的话,奉劝你不要座上桌子!

六.外地人吃火锅请自备凉茶!不然肠胃受不了并且还有后遗症!比如痔疮!

七.不要和成都人吵架,因为你没机会吵赢!几句爪子嘛、爪子嘛就可以让你抓狂!

八.在成都办事,百姓效率奇慢!相反政务中心等等,效率却奇快!态度极好!体验感超佳!

此上就是关于成都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成都的冷知识?

孩子去成都读大学,我才找到机会去了两次成都。大概是因为知道孩子要在这里度过四年的时光吧,一下飞机我就感觉很喜欢成都,希望成都也能善待我的孩子。

实地去了两次成都后,我才知道原来成都是很少有特别晴朗的天气的,大部分的时间成都都是阴天或者是绵绵的小雨,如果哪天成都像北方一样,出现了艳阳天,那一定是要上微博热搜的。而且成都几乎不刮风,风力几乎都是一级,二级的时候都少,这跟北方也不一样,我的家乡有句顺口溜来形容大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春天和秋天的时候,那风绝对能吹到你怀疑人生。所以其实我还是很喜欢成都的,很美,很好吃。

有什么关于成都的冷知识?

一、成都春熙路、人民公园经常有人挑着卖所谓的“金西梅”,颜色看起来非常鲜艳,这种千万不要买,就是糖腌制的果干,又贵又不好吃。

二、如果你在成都市中心出行,地铁就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哪儿都能去。如果非要打车,建议打滴滴这种可以看着导航,成都的出租车师傅听到外地口音要宰客的,我曾经带外地朋友打了三辆车,三辆车价格相差很大。

三、外地朋友喜欢去春熙路、太古里吃饭,千万不要饭点高峰期去,要么早点要么晚点,因为大部分美食都是要排队的,特别周五晚上更是火爆。

四、成都人喝茶打麻将是周末休闲娱乐的第一首选,即使几个朋友相约出去耍,那多半是赶午饭,然后下午麻将,晚上吃过晚饭后返程。

五、成都南门天府新区外地人最多,每天上下班操着普通话的软件园上班族在地铁上人来人往。

六、成都市中心还看的到那种老破小房子,看起来住宿环境差,没停车位,但是好在烟火气息重,周边东西又便宜又好吃。现在旧改代替了棚改,估计这些居民要搬离的可能性更小了。

七、成都大范围内物价还是有差异的,南门的一碗面可能要15元,市中心老街的一碗面也就在8元左右,所以南门生活成本远超其他区县。

有什么关于成都的冷知识?

成都穿城9里3,只有东城区,西城区,一环路以外就是农村了,这是儿时的记忆。记得60年代初,我们居住在锦江剧场边上,如果说到乡坝头去挖野菜去,那就是现在的水碾河了,原来水碾河有一个水碾,水很大,有时衣服都用兜兜提到水碾河的碾子边上去洗,因为不想去抬水。成都家庭都有一个大水缸,担水吃,记得我家离自来水桩大约150米左右的距离,管自来水桩的阿姨7点半左右才过来开锁,左右邻居才能排队担水,用小桶担水,两担水1分钱,用大桶担水,3担水2分,很多大人上班没有时间,水的问题都是小孩子们的事情,我和哥哥就是用小桶抬水,水缸能装5桶水,1分钱4桶水,2分钱8桶水,抬了5桶水,剩下来3桶就是阿姨用硬壳纸盖上自己的私章的水牌子给我们,自制水牌子还分大桶,小桶,是担水还是抬水,分得很清楚,儿时的回忆,欢迎评论下方留言,你们有这些经历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