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要杀了亲兄弟?
当兄弟反目到了成王败寇的水火不相容,任何一方成功者,都必然是踏在对手的脑袋上。古代权位都是讲血统的,李世民既然杀了兄弟,就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看起来是自相残杀,极其残酷。可在中外史上,为了皇位,这种事例屡出不穷。除了忍让出逃,避免追杀,像秦始皇的公子胡亥伪造遗诏阴谋纂权
为什么李世民要杀了亲兄弟?
谢谢邀请: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皇帝宝座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弑父杀子,手足相残的人间惨剧。
秦二世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在父皇驾崩后,得力于赵高,李斯协助,假传圣旨,逼长兄扶苏自刎,自立为皇,而后斩草除根,杀死所有兄弟子侄,如今秦皇难寻后人。
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杨坚次子,在抵御突厥,南下灭陈中立有战功,被封为晋王,公元604年,弑父篡权,又将其兄杨勇杀死,夺取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谋权篡位的,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是太子李建成,为了夺取皇位,发动了腥风血雨的玄武门政变,成功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父皇唐高祖李渊退位而登上皇帝宝座。
在要杀不杀子侄的问题上,李世民开始还是举棋不定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毕竟都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为了夺位被迫下了狠手,侄子们又与其何干?再说父皇又健在,怎能忍心下手。然而谋士房玄龄的一段话,让他打消了放过子侄的念头,房玄龄讲的是汉朝淮南王刘安的故事。
刘安的父亲是刘长,因嫉妒哥哥汉文帝当了皇帝就策划谋反,失败后,仁德之君汉文帝将他流放蜀地,也没有诛连九族,结果刘长在去蜀地途中绝食而亡,其子刘安继承了淮南王,刘安不知感恩,多年后也想谋反,东窗事发后才被文帝杀之。
在血的事实,历史的教训面前,李世民痛下了决心,十个子侄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包括他们的媳妇,还有襁褓中的婴儿,就是父皇苦苦求情也不为所动。
听说还是留下了一个女人,不知是谁的媳妇?您知道吗?
为什么李世民要杀了亲兄弟?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李世民杀掉自己的亲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后世认为是骨肉相残的典型范例,也有人对李世民颇有微词,可为什么李世民要杀掉自己的骨肉兄弟呢?
首先看太原起兵是李世民向父亲李源建议的,李渊答应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可建立唐朝后李渊却立李建成为太子,失信于李世民,所以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由此展开。
在唐朝初期虽然国家表面统一了,但残余的割据势力仍然对大唐疆域虎视眈眈,屡次兴兵侵扰 。
鉴于此种情况,李渊派能征善战的秦王李世民出征讨伐,李世民不负众望,所到之处旗开得胜,势如破竹。
李世民为大唐疆域的安全立下汗马功劳,赢得了朝廷上下和黎民百姓的交口称赞,威望与日俱增 ,这就引起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极度不满和嫉恨。
李世民心胸开阔,礼贤下士,宅心仁厚,起初没有任何伤害兄长和四弟的企图;可李建成和李元吉却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他们看见李世民实力和威望很大,如不除掉肯定以后是皇位的最佳人选,于是挖空心思加害于李世民,他们采取投毒等方法没有得逞后,就想别的办法来致李世民于死地。
就在“玄武门”事件发生前几日,李建成已是调兵遣将,磨刀霍霍,准备对李世民痛下杀手。
由于李世民耳目众多,结果这事让李世民提前知道了,身边的谋士就劝谏李世民得赶紧动手,稍有迟疑就轮到我们这些人死了。
李世民也不是没有考虑兄弟之情,可这时候就是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为了大唐的社稷永固 ,为了不要殃及无辜;所以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先行出兵在玄武门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死,这就是唐朝历史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让李世民背上了杀兄害弟的骂名,但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繁荣的封建王朝;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史称“贞观之治;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也就可能没有大唐盛世了。
请大家阅读评论。
为什么李世民要杀了亲兄弟?
秦王李世民一代明君!兄弟悬武门相互争杀,主要为权力争斗相互残杀,给世人留下可悲的一幕!!
为什么李世民要杀了亲兄弟?
这个问题错了,李世民只是杀了对自己有潜在威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也就是李世民的侄子,总共有11个人,在玄武门之变期间全部被杀,而他们的10个女儿则勉强幸存了下来。李建成儿女大多是王妃郑观音所生,李元吉儿女大多是王妃杨氏所生,杨氏后来还被李世民纳入后宫,郑观音守寡一生,玄武门之变后女眷大部分都活了下来。杀人总要有目的和利益诉求。对于其他年纪尚小,没有威胁的兄弟们,李世民并没有杀死他们,而是好吃好喝的供养着,只要不闹事就行。李渊的生育能力是比较强大的,一生有20多个儿子,除去夭折的,也有十几个活下来的。但是,正妻窦皇后嫡生子只有四个,分别是:
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卫怀王李玄霸。巢剌王李元吉。李渊第三子李玄霸早亡,因此三个地位尊贵的嫡生子争夺的最凶,李渊其他儿子是没有资格继位的。况且年龄也都比较小,出身也不如嫡生尊贵,更没有参加过平定天下的军功。比如:
楚哀王李智云(母万贵妃) 。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汉王李元昌(母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周王李元方(母张婕妤) 。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 。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 。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 。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 。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 。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 。后面几个从江安王李元祥开始,还是李渊被软禁后宫期间生下来的,可见退位之后的生活还不错。
李世民确实够狠,在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第二天,就派心腹到太子东宫和齐王府杀死了李建成的六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太子李建成除去没有夭折的儿子,有的年龄还很小,身在襁褓之中,都是承字辈,分别是:
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而齐王李元吉五个儿子分别是:
长子梁郡王李承业。次子渔阳王李承鸾。三子普安王李承奖。四子江夏王李承裕。五子义阳王李承度。李建成共有五个女儿,分别是长女李氏,次女闻喜县主李婉顺,五女归德县主,其他女儿没有留下名字。
李元吉共有六个女儿,分别是新野县主李令,和静县主,寿春县主,文安县主,归仁县主,除了老大其他人具体名字不详。
经过玄武门之变的喋血与斗争,李渊的嫡生子和成气候的只剩下了李世民,实际上李渊也别无选择,乖乖退位才是保命正道。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对李建成和李元吉女儿相对比较宽容,让她们嫁入豪门,安享了自己的一生,也算是无情宫廷生活中的一丝丝抚慰与温情吧。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为什么李世民要杀了亲兄弟?
不杀兄弟,就要被兄弟杀。当时突厥入侵,李元吉即将挂帅出征,趁机索要李世民的部下将领和军队归自己领导。李世民已经得到消息,李建成和李元吉准备在昆明池杀他。
李世民也有犹豫,但手下说了,舜人品好不好?当初要是被家人害死了,还怎么做圣君?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还占卜,亲信张公谨直接踢飞了乌龟壳:决定不了的时候才占卜,但这事是必须做的,难道占卜的结果不吉利,就不做了吗?
可见当时李世民有多危急。父皇李渊又偏心老大,指望不上,那只能自己创造一条活路了,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控制李渊,让李渊再也没有别的选择。
不仅兄弟要死,侄子也要死,不是李世民没有改造或镇压侄子的把握,而是让太子党和齐王党彻底没有旗帜,节约未来的平叛成本。这一点可能是跟他舅姥爷周武帝学的。
李世民登基后将远支宗室李怀仁过继给李建成,多年后为了表示宽大,将李建成、李元吉追复到生前地位,将儿子李福过继给李建成,唐高宗继位后又将李元吉遗孀和李世民生下的弟弟李明过继给李元吉。李明曾孙李璠墓志写的祖宗就是李元吉而不是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又杀了一个亲兄弟李元昌,因为李元昌谋反,李世民想下诏饶他一死,都被大臣高士廉、李勣等坚决劝阻而未果。对李世民来说,李元昌并不像他亲大儿子李承乾那样非保下来不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