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等。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之一。那么,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面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应该怎么做,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具体表现?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主要指的是脑子和脊髓以及他们发出的1级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就是除以上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比如手和脚的神经,都是属于比较偏远的神经。
糖尿病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很复杂,比如糖尿病导致血管斑块,导致脑子供血减少,久而久之,可能出现痴呆;另外,还可能代谢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 比如伴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出现的神志改变。
- 又比如糖尿病导致的脑梗塞、脑老化以及老年性痴呆,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2、周围神经的并发症
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的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也有很多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的神经病变。
- 远端主要指的是手和脚的远端;对称性,也就是说,如果左手有症状的,那么右手也会出现症状。同样的道理,如果左脚有,右脚必然也有。
- 症状典型的人会出现手脚感觉异常,就好像带着手套或者穿着袜子一样;脚的症状一般比手要严重,一般从远端开始,出现疼痛、麻木,严重起来可能出现感觉完全的丧失,肌肉在失去神经的营养作用后,会出现萎缩。
2、自主神经病变
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往往提示病情比较严重,预后不会很好。自主神经病变大多影响胃肠道、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
- 比如容易出现肚子胀、腹泻、便秘等
- 休息时出现心跳加快,直立性低血压(站起来时血压不升高,反而降低)、心肌缺血、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猝死。
- 发生在泌尿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尿排不出去),得了糖尿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出现无汗、多汗、少汗等。
周围神经病变还有其他表现,比如臀部、大腿、髋部疼痛。又比如,某条神经支配的区域疼痛等。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应对神经并发症?- 首先,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不舒服,比如手脚发麻的情况,这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去医院检查。
- 其次,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筛查一次并发症,其实不仅仅是神经并发症,包括其他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5年以上的,也应该每年筛查一次。这里的筛查是指没有症状,但是每年要一次。包括体格检查(检查踝反射、针刺觉、温度觉、压力觉、振动觉等)或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
- 最后,检查出有问题的要及时的吃药。在神经并发症早期,吃一段时间营养神经的药物,症状是可以消失的。
- 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各种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最基本的应对措施就是控制好血糖。另外,定期的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早期的并发症,并且通过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带来的伤害。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医患家特约回答:全科陈医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从临床表现上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步向近端发展,呈手套袜子样分布范围,一般从下肢开始。以感觉障碍为主,主要表现为疼痛和感觉异常,比如钝痛、灼烧痛、刺痛、刀割样疼、麻木、发冷、虫爬感、发热、触电样感觉等。有时也伴有程度不同的自主神经症状,而运动障碍相对较轻。发病也比较隐匿。
二、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指的是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的神经,比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内脏器官的神经,这类神经病变往往很少单独出现,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反之,有躯体性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例中,通过功能检查,发现某些程度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可高达40%。可是一旦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则预后可能就比较差。自主神经病变在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休息时的心跳过速、突然站起时血压明显下降、无痛性心肌梗死等;在消化系统则表现为恶心、饭后腹胀腹痛、呕吐、便秘、腹泻等;在泌尿系统表现为排尿不畅、尿不尽、尿潴留、尿失禁,且十分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三、急性疼痛性神经病变:这种类型的神经病变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剧烈疼痛和痛觉过度敏感,在下肢远端最为显著,也可以影响到整个下肢、躯干或手部。常伴有肌无力、萎缩、体重减轻与抑郁。
四、脑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性单一脑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是动眼神经麻痹。起初表现为复复视,几天内会发展为完全的眼肌麻痹,还会出现上睑下垂和瞳孔散大。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一般在6-12周内自发恢复,但可以有复发或发生双侧病变的可能性。
糖尿病神经病变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当确诊为糖尿病的时候,就应该立即做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并且之后至少每一年都要筛查一次。除此以外,还要做到严格控制血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延缓并减轻并发生的发生。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不稳,就越容易发生神经病变。我们的神经遍布全身各处,一旦发生病变就会累及各个器官,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最重要的是,神经病变的病程较缓,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延误治疗。
今天,“问上医”帮大家盘点7个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帮助大家提前发现,尽早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具体症状1. 疼痛、四肢麻木
感觉神经是负责收集感觉刺激并向大脑传递的神经,感觉神经病变后,患者会出现异常的疼痛,最初为脚趾、手指疼痛,逐渐呈对称性向上发展,脚背、脚底和手掌。晚上最为严重,很多患者一碰床单等物体也会感到刺痛,无法入眠。
感觉神经发生病变后,患者四肢还会感到麻木,即不能感觉物体的形状、冷热和压力。这类患者感觉不到水的冷热,有的甚至脚上扎了钉子都感觉不到。
四肢麻木,感觉丧失的患者更容易受伤,出现顽固性溃疡。因为血糖太高了,血液太粘稠,到不了足部创伤位置,伤口没有新鲜的血液久久不见好。
2. 肌萎缩,痉挛或肌无力
运动神经是将大脑发出的指令传递到肌肉的的神经,当运动神经发生病变后,受其支配的肌肉会随之表现得收缩无力,甚至瘫痪。就像一根皮筋,紧绷的时候,弹力好,损伤后就会变得疲软。运动神经病变的患者易于崴脚,走路也不稳,像踩在海绵上。
3. “瘫痪”
运动神经发生病变后,受运动神经支配的肌肉会萎缩,甚至瘫痪。例如,面部运动神经发生病变,病人得面瘫。肠胃运动神经发生病变,肠胃蠕动会减弱,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胃动力瘫痪的症状。
4. 血压异常
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血管的收缩会出现异常。患者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在躺卧时,血压正常,站起来后,血压突然下降,头晕、心慌,眼前发黑,有的患者甚至会昏厥。
5. 心跳异常
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心跳就会出现异常。该快的时候 不快,不该快的时候瞎快。比如说,患者在休息的时候,心率竟然达到了每分钟100次,患者心慌气短。但在运动时,心跳却开始偷懒,导致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的还会发生猝死。
6. 皮肤干燥、瘙痒、出汗异常
支配汗腺分泌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病人会有出汗异常的症状,即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不该出汗的时候直冒汗。有的病人原本是“汗脚”却突然变成了“干脚”。
自主神经损伤导致汗腺分泌减少,再加上长期的高血糖环境,皮肤黏膜会处于慢性脱水、营养不良的状态,最终引起皮肤顽固性瘙痒。
7. 性功能障碍
支配生殖系统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男性糖友会出现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5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高达70%。女性糖友则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性冷淡等症状。
既然糖尿病神经病变这么可怕,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吗?
目前还没有能彻底解决神经病变的药物,所以一定要提前预防。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预防神经病变的方法:(1)实时监测,严防高血糖
高血糖是神经病变的根本,所有糖友一定要按时检测,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服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友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每周测选2~4天测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友,需要每天监测空腹血糖。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要监测空腹血糖和晚饭前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达标了,再测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就是正常的。
(2) 细心照顾自己的身体
- 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加强足部护理,外出时选择舒适、透气性好的鞋子,吸汗的袜子。
- 每日用温水洗脚,按摩,洗脚前用手测试好水温。
- 容易发生皮肤干裂的患者可选用PH值中性的润肤霜,每天擦拭。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并发症。由于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可以导致神经发生病变,主要累及的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较少累计,因此主要表现在感觉异常方面。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怎么预防以及怎么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1.主要是感觉症状,通常从下肢靠近脚底端开始,会出现疼痛、灼烧、针扎、刺痛感,有时为感觉到寒凉。这些症状在夜间加重,有时疼痛会严重影响睡眠。
出现肢体的麻木,如同蚂蚁在爬,非常难受,越挠越痒
2.自主神经发生病变之后会产生如下症状:四肢少汗或无汗,皮肤变得粗糙、干燥、皲裂,并且容易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尤其是下肢)。随着病情加重,还可以影响到胃肠道功能(因为自主神经要负责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出现腹泻、脂肪泻、便秘等症状。
还可以引起心率失调
3.有一部分患者(13%)的患者由于控制膀胱的神经出现病变,会出现排尿困难,无法排尿的症状。
4.男性病人有一半会出现阳痿,这是由于管控阴部的神经受损导致。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性冷淡和阴部瘙痒。
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非常难受,临床上,医生能够做的工作很少。
1.治疗上主要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给予维生素B(B1,B6,B12),可以改善神经功能
3.神经节苷脂-1可能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因此有的医生也会用这个
4.如果有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卡马西平(但是一定要注意副作用问题)
糖尿病患者神经一旦出现病变,真的是非常痛苦的,因此,重在预防。
预防的方法就是一个,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规范治疗。通过药物+改善膳食结构+加强运动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致多元醇旁路代谢旺盛,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浓度增高及肌醇浓度降低,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常见症状为肢端麻木、针刺、灼热及感觉迟钝等感觉异常。通常为对称性,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有时痛觉过敏;随后出现肢体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下肢较上肢严重,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病情进展缓慢。
自主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瞳孔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出现无汗、少汗或多汗等;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失调症状;持续性的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还可表现为排尿无力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最后出现尿失禁和尿潴留等。
另外,糖尿病患者早期还可能有腱反射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震动感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觉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感觉迟钝易受创伤或灼伤致皮肤溃疡,因神经营养不良和血液供应不足,溃疡较难愈合,若继发感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骨髓炎甚至败血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累及脑神经,引起上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斜视等。糖尿病神经病变亦可累及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等,但较少见。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多种多样,没有特征性,而且一旦受损将不可逆。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好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是避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键。其次,定期体检。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除了常规的糖尿病风险筛查项目,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检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神经系统检查、电生理检查等项目,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很大,可以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2001年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糖尿病病人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0.3%。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神经病变葡萄糖进入神经细胞时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助,所以糖尿病病人神经细胞中葡萄糖浓度常较高,这些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催化下,先生成山梨醇,进而又转变为果糖,使神经细胞中的渗透压升高。
同时由于病人血糖高,神经细胞中蛋白质发生糖化变性,再加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局部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肿胀,神经纤维的鞘膜脱落,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
全身各处的神经组织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损害,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可将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病变两大类。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糖尿病也可影响脊髓,表现为肢体的感觉与运动失常,位置觉消失,还可能有排尿困难与阳痿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脑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病变4种(1)脑神经受损的表现
脑神经共有12对,多数都能受糖尿病的影响,脑神经受害的表现包括上眼脸抬不起来、眼球活动障碍、看东西双影、听力下降、口眼歪斜等。
(2)感觉神经受损的表现
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有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末稍神经炎的症状为肢体疼痛、麻木,疼痛严重时有的病人会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
病人可有皮肤感觉异常,如有烧灼感、蚁走感、触觉过敏,但真正受到高温、低冷或刺伤等外界刺激时反而不能有正常的感觉,不能立即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而容易受伤。还有的病人叙述“脚下没根”,“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容易跌倒。
(3)运动神经受损的表现
与感觉神经相比,运动神经受累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病变,如全身无力、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等,偶有单神经麻痹引起肢体瘫痪者,多数病人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可以消失。
(4)自主神经受损的表现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非常多见,病人常诉说大汗,特别是头面部和躯干部大汗,四肢汗不多,吃饭或稍事活动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半身出汗。
腹胀、大便失常、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也不少见。
病人还可有直立性低血压,他们往往躺着时血压高,一站起来血压就下降,甚至头晕跌倒。
另外不少病人排尿障碍,或有尿尿不出来,或小便淋漓不尽。
糖尿病病人的阳痿、不育也很常见。这些症状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
如何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很高,遗憾的是治疗,特别是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当困难,所以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它的发生,控制它的发展。
(1)控制好糖尿病,以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控制好坏,有时并不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速度相平行,由于遗传特点的不同,控制比较好的病人的神经病变不一定就比控制较差者轻,也就是说人和人没法儿比。但是对一个人自己来说,控制好糖尿病肯定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利。
(2)使用剂量较大的维生素
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如甲基维生素B12(甲钴胺)可能有所帮助,近年来有人主张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硫辛酸)或神经节苷脂类药物改善神经磷脂代谢,减少山梨醇的产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以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问题,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3)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血管活性物质
因为有人认为神经干上的微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理基础之一。在这一方面,中医中药可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4)对症治疗
以尽量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有时三环类抗抑郁药对缓解疼痛也有帮助。对症治疗包括缓解疼痛、减轻麻木、避免直立性低血压、调节好大小便、治疗好阳痿等。吸烟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也很大,糖尿病病人不能抽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