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多久能恢复?
2013年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7多万成年人调查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在10.9%左右,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在35.7%。如果按照中国人口11亿计算,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大概在4亿左右。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这些人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1、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又叫做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以及糖耐量异常。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 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小于6.1mmol/L(空腹指的是不进食8个小时以上),当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时,称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则是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 正常人糖负荷后2小时(OGTT试验)后血糖应该小于7.8mmol/L。
- 糖耐量异常的人,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但是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但是小于11.1mmol/L。如果大于11.1mmol/L,则可以确诊糖尿病。
2、糖尿病前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糖尿病,在确诊糖尿病之前都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 病人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比如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这个阶段时间会比较久,但是血糖还是正常的。
- 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
- 最后发展成为糖尿病。
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能不能恢复?我想这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很遗憾的是,想要完全恢复正常是很难的,不排除有些人控制的很好,可以恢复正常。
虽然想要恢复正常很难,但是通过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可以延迟或者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1、中国大庆研究
- 中国大庆研究,选取500多名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 干预组包括推荐患者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鼓励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肥。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
- 中国大庆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6年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糖尿病发病时间推迟3.96年,平均寿命增加1.44岁。糖尿病发病风险持续下降39.0%,心血管事件下降26.0%,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33.0%。
2、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
- 生活方式干预推荐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指导,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阻力锻炼,目标是体重减轻5%,脂肪摄入量小于总能量的30%。
- 该研究平均随访7年,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43%。
3、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研究
- 推荐患者摄入脂肪含量小于25%的低脂食物。在该研究中,干预组50%的患者体重减轻了7%,74%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周运动150分钟。
- 该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以糖尿病前期的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下降58%。
以上3个研究都证实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推迟甚至一直不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
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上3个研究都提到了生活方式干预,虽然略有区别,但是大同小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
- 减少总能量的摄入,每天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增加蔬菜的摄入,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
-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占总脂肪酸的30%以下。
2、减轻体重
- 主要是针对超重或者肥胖人群,超重或者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减重的目标是使BMI(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接近24kg/㎡,或者体重至少下降7%。
3、坚持运动
- 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星期至少150分钟,也就是每天半小时,每星期至少运动5天。中等强度运动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
- 运动好处很多,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研究表明,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以将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66%。坚持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
- 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人数众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关键是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贵在坚持。不但患者自己需要加油,家里人也应该多鼓励、多监督。另外,平时也应该定期监测血糖。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早期糖尿病多久能恢复?
“原创”
说起糖尿病前期多久能恢复的话题我深有体会。2020年7月10日去医院参加每年一次的例行健康体检:体检报告中其中一项指标:血糖值高至12.9毫摩尔/升,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医院的体检报告搞错了?“我不可能得糖尿病”!第二天(2020年7月11日)再次去医院体检,空腹抽血化验血糖值,这一次抽了三小管血:空腹抽一次血,接着口服了小半袋白葡萄糖后抽第二次血,等一小时后又接着抽第三次血!下午二点钟体检报告出来了,我的空腹血糖值10.15毫摩尔/升、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值22.3毫摩尔/升、医生看了体检报告后,明确的告诉我患上了二型糖尿病!此时我只好按受生病的现实。心想完了,接下来将会面临终身服药、我对医生调侃的说:糖尿病让我提前由穷人变成了富人,因为富人才会得富贵的糖尿病、从此我将享受富贵的糖尿病待遇了.....
服药是痛苦的、一看两种治疗糖尿病的药:要么有这样的副作用、要么有那样的副作用!内心本来就对不幸患上糖尿病有抵触的我更加厌恶吃药。医生告诉我:这两种药一天三次,一次各一片!我咨询医生:糖尿病患者怎样才能不吃药了?医生说:治疗糖尿病坚持做好八个字“服药、饮食、运动、监测”!30%的初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做好以上“八个字”的内容、是可以恢复健康、不再服药!能否一次性停药?只能逐渐减少药量,一天三次减为二次、血糟值正常后一天二次减为一次、待血糖值正常后、一天一次服药,最后停止服药!
接下来系统的饮食控制、坚持每天自律的散步运动、按时服药、每天早上空腹测血糖值....
天晴户外散步、下雨车库内散步!一天走路的目标10000步、15000步、最高25000步;饮食一餐二两米饭(大米+杂糖)蒸子饭、不吃甜的水果、甜食、不喝米汤,稀饭、按时服药、每天坚持空腹测血糖值!每天坚持按时吃药:第一个十五天:一天服三次药,一次二片;第二个十五天:一天服二次药,一次各一片;第三个十五天:一天服一次药,一次一片!连续监测血糖值正常!服药45天后决定停药。
今天是停药的43天、今早空腹血糖值5.3毫摩尔/升!今天的运动步数27150步。从43天前终于告别了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不可怕、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心!祝福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
早期糖尿病多久能恢复?
健康人群步入糖尿病前期需提高警惕,因为接下来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但部分糖尿病患者经合理治疗后,也可逆转至糖尿病前期。因此,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分水岭。那么,糖尿病前期多久能恢复正常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特殊之处在于虽然血糖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经高于正常范围;虽然血糖升高幅度不大,但却可造成重要靶器官损害。因此,糖尿病前期一定意义上属于糖尿病的预警信号,若未采取干预措施,接下来血糖可能进一步升高,并进展为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步入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可能部分朋友会问:血糖达到多少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与机体调控血糖的能力受损有关,诊断主要参照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这两项数据: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低于7.0mmol/L时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但低于11.1mmol/L时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异常满足其一,或同时满足两项指标,说明当前位于糖尿病前期。
处于糖尿病前期时,部分患者无需使用药物治疗,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可将血糖逆转正常;部分患者即使无法逆转为至正常,但通过合理治疗可避免进展为糖尿病。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糖尿病前期患者重点干预体重、饮食与运动。超重或肥胖均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使机体调控血糖的能力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因此无论是超过还是肥胖人群,均应减轻体重,尽量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内,有机会逆转血糖或止步不前;饮食重在减少摄入总量,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高脂等高热量食物,应合理控制入量,因为高热量食物不仅可影响体重,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还可直接升高血糖;运动降糖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措施,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每日坚持半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五次,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当然,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也需要定期监测血糖,经6月左右的综合干预后,若血糖可逆转至正常,那么可继续坚持改变生活方式干预;经6月的干预,依然无法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和(或)无法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应就诊专科医师给予药物干预,避免进展为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前期可能伴随血压、血脂等其它指标异常,这些指标与高血糖均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可协同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若同时存在其它指标异常,生活方式干预的重点应放宽至多项指标,尽量低盐、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以减轻心脑血管损害。
综上,空腹血糖位于6.1-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位于7.8-11.1mmol/L之间时为糖尿病前期,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可逆转血糖至正常,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但如果经6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依然无法控制血糖达标时应启动药物干预,避免进展为糖尿病。在干预血糖的同时,还应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出现异常时也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重在减轻心脑血管损害。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早期糖尿病多久能恢复?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糖尿病前期多久能恢复?
你指的是已经确诊糖尿病还是指的是糖耐量异常的情况。
若是体检结果出来,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又未到糖尿病标准的。比如,空腹血糖3.9-6.1为正常值,你的空腹血糖为6.8,未超过7,那么,你就有可能是空腹糖耐量受损,但未达到糖尿病的标准。此时,可以试试饮食控制以及运动方式来干预。很多朋友经过饮食及运动,把血糖控制在了正常范围。
但若是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了,那么饮食及运动就无法控制了。目前,糖尿病还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通常使用的药物有很多种:比如格列齐特、阿卡波糖、二甲双胍、那格列奈等。
对于前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合适自我的药物,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努力让自己的血糖长期稳定下来。同时,虽然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是一个慢性病,可以控制,心理上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早期糖尿病多久能恢复?
我属于糖尿病前期,而且血压血脂也偏高。通过半年左右的调理,现在血糖血压血脂都很正常。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的:第一,适当控制饮食,减少食物摄入量,大约比以前减少30%,没有特别的忌口。第二,多运动,每天快步走8000步左右,50个仰卧起坐。第三,服用了三个月的愈风宁心片,这个药是葛根提取物,没有其他原料,感觉对三高效果很好。现在体重由143斤降到了128斤,体力比以前好,精神状态也好。
早期糖尿病多久能恢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个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已高达50.1%,也就是说,在18岁以上成人中,每两个人就有1个是糖尿病的“候选人”,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人一般在10年内就会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即血糖高于常人,但尚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一般空腹血糖在6.1~7.0mmol/L 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就属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人群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大多数人在体检时发现血糖高于正常值,餐后血糖升高的人居多,很容易漏诊,建议4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应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有研究发现,即使没有诊断糖尿病,有些糖尿病前期人群已经出现了心血管病变,因此,发现血糖异常,一定要高度重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风险。哪些人有可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呢?今天孙药师为大家一一介绍:
1. 45岁以上的成年人:有研究统计发现,年龄超过45岁,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60岁可达到高峰。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代谢率降低,容易引起超重或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抵抗,出现血糖升高。
2. 超重或肥胖者:超重或肥胖都可使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从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3.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研究统计发现,父母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的20-30%,父母双方都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的60-70%,与父亲相比,母亲患糖尿病遗传给子女的风险更高。
4.代谢综合症患者:肥胖、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都可诱发糖代谢紊乱,显著增加糖尿病风险。
5.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生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如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加以干预,有90%以上可发展为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干预非常重要,主要包括:
1.改善饮食习惯:糖尿病前期人群应注意控制热量摄入,做到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蛋糕、点心、冰激淋、巧克力、曲奇饼干等甜食以及烤鸭、炸鸡、肥肉等高热量食物,不喝含糖饮料。
2.合理运动: 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运动,如每周5天,每次30分钟,以快走、慢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也可以配合举重、哑铃、平板支撑等无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
3.控制体重:体重指数(公斤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24为超重,体重指数≥28 kg为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称为腹型肥胖,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都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4.作息规律:作息不规律,如熬夜、日夜颠倒等,可导致内分泌紊乱,激素分泌异常,容易诱发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保持作息规律,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5.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刺激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释放,引起血糖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6.药物干预: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仍不能恢复正常,可以考虑药物治疗,目前疗效确切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空腹血糖超标使用二甲双胍,餐后血糖超标使用阿卡波糖。
总之,糖尿病前期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中间过度状态,如果不加以干预,一般在10年内可发展为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让糖尿病前期患者远离糖尿病,主要包括改善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作息规律、保持心理平衡等,如果仍不能遏制病情恶化,还可以使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等药物治疗,通过早期干预,糖尿病前期是可以被逆转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