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压,冬天要注意什么?

冬天到了,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我觉得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血压的升高。

一、天气变冷,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天气寒冷的时候,为了抵抗寒冷,人体会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主要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会导致血管收缩。也可以理解为热胀冷缩原理,天气变冷了,血管收缩了。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管收缩变小,压力自然就大。

二、面对天气变冷,广大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应对。

1.加强血压的监测

原来血压稳定的时候,可能每周测个几次,到了冬天应该勤快一点,不妨每天测血压,一般一天测两次足以,早上起床上厕所后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

2.出现血压不稳定,及时的调整药物

冬天也是各位高血压患者到医院调整药物的高峰期。冬天加药,夏天减药,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血压升高多少才要去调药呢。我觉得血压波动大于10mmHg,连续测几次,但是这样,说明不是测量的误差,就应该去看医生,加大药量,或者换一种药。

3.注意保暖

既然天气寒冷,血压容易波动,那么注意保暖就很重要了。尤其是有些老人,喜欢早上运动的,可以考虑晚点出门,或者换成傍晚。

4.注意保持体重

冬天是养膘的季节,冬天吃了饭,动的少,容易长肉。肥胖的危害是很多大的,因此要注意要控制体重。

5.饮食方面

寒冷天气,吃个火锅是极好的。但是麻辣的汤底以及酱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含盐量太高了。高血压患者不要吃太咸,可以考虑清汤。

总结:血压突然升高,就容易导致血管内的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心脏的血管斑块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脑梗死。这也是冬天,这些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因此,冬天来了,各位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警惕,出现胸痛和脸弯嘴斜手脚麻木无力,要及时就医。

有高血压,冬天要注意什么?

很多高血压病病人都很害怕过冬天,因为在冬天天气一冷,血压就控制不佳。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冬季发病住院的人数确实明显增多,那么要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哪四点?

为何在冬季血压不好控制?

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容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等。冬季的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引起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血压波动性增大,易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增加,如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等。

此外,在冬天,天气寒冷,为了御寒,人们会选择很多高热量的食物滋补,这些食物大都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油脂,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囤积在体内,血脂血糖升高,这也给高血压患者并发其它疾病带来隐患。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哪四点?

(1)注意保暖:

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保持温度远比风度重要,因为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为气温波动而血液骤变,引发血管事件。因此,冬天里,武装自己很重要,从帽子到围巾,从棉衣到袜子,全方位抵御寒冷袭击。

(2)合理饮食,远离三高食物: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可以适当进补,但要注意饮食原则,即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及高钾、高钙、高纤维素,大量三高食物的摄入,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冬季要限制三高食物的摄入,多吃黑木耳、洋葱头、芹菜、茄子、山楂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食物。冬天不能吃得太油腻,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盐,以免引起血压突然升高。

(3)定时睡眠,多喝温开水:

每天坚持定时睡眠,冬天不要起得过早。高血压病人晚上睡觉前及早上起床后都应该及时喝一杯温开水,做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同时每天喝足量的水,保持足够的尿量,排出体内的毒素,这样可促进大便通畅。

(4)注意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高血压者在冬天要经常自测血压,做好记录,并注意观察自己血压的变化,一旦出现波动时,应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此外,要定时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不可随意停服降压药,还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四点,对于身体条件和外部环境许可的高血压患者朋友,提倡适度运动锻炼,引物运动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及减少并发症,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此外,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另外,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等情绪剧烈波动。

有高血压,冬天要注意什么?

周一全天24小时,我们急诊我收治抢救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衰或伴有肺感染,4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

这些患者都是急危重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13位患者来医院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来的时候血压都特高,而患者和家属根本不知道,几乎都说平时血压控制的挺好。再一问最近都没监测血压。

这些危重患者,之所以发病,和最近血压没有监测,血压升高导致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爆发有直接关系。

所以,不管您有没有高血压,建议您冬季都勤测量血压没坏处,测个血管几分钟,得了这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一辈子。

尤其有高血压的朋友,冬季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一、多测量

因为大部分高血压并没有不舒服,根本不能靠感觉头晕头疼等等不舒服来来判断自己血压高不高,只能通过测量血压才能准确判断。如果自己能感觉血压高不高,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受到高血压的袭击了。

第二、外出一定注意保暖

冬季血压高的一个原因就是温度降低,尤其外出更应该保暖,寒冷的空气收缩血管,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外出一定注意保暖。

第三、控制血压是持久战

高血压这个慢性疾病,绝大部分人都不能根治,那么控制血压就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高血压并不像感冒,一周左右就完事了,高血压需要长期,乃至终来管理。

管理高血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养成服药,并且监测血压的习惯,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朋友,一定记得按时吃药,定期监测。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多测量几次后,必要时找医生调整药物。

另一部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那就是健康生活方式,血压不但受温度影响,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生活习惯影响血血压,更明显。比如熬夜失眠血压就会升高,比如喝酒血压就会高,比如激动血压就会高,比如吃的盐多血压就会高,比如肥胖血压就会高等等这些生活细节,不但要冬季注意,这些坏习惯早应改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冬季如果外出运动,一定评估好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出去,雾霾低温不要出去,可在室内活动。运动一定做好热身。

总之,所有的健康生活方式,是要伴随高血压人的一生,而不仅仅是冬季。

冬季,最最最关键,是多测量血压,您只有多测量,才知道有木有问题,才知道怎么办。

您都没发现血压高,谈何控制?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有高血压,冬天要注意什么?

冬季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四大点:1.居室、衣着。2.睡眠、健康饮食。3.坚持适度运动、保持情舒畅平静。4.坚持药物治疗、增加测血压次数。

有高血压,冬天要注意什么?

  冬季气温低,高血压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1、在寒冷的环境下,血管会冷缩甚至变硬,从而引起血压升高;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3、北方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减慢,最后血容量不足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另外,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发现在严寒来临后,每天吃的降压药似乎也减少了很多效用。

  那么,为了稳定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高血压患者冬季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缓缓起床

  清晨是急性心梗、脑梗的多发时刻!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点。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早上第一件事不应该是穿衣或喝水,而是在被窝里缓慢地动动手、动动脚,轻微活动一下,让身体有个清醒的时间再起身。然后,可以喝一杯温水,有需要的可以起来顺便把降压药吃了。

第二,做好保暖工作

  今年,南方天气阴冷,常有雨雪;北方干冷,室内外温差大。严冬来临,一定要做好室内室外的保暖工作,特别是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头部因为位置最高,且有着丰富的脑血管等,对于干冷的耐受性更差;而脚部由于处于心脏的最远端,也需要仔细呵护。

第三,合理安排饮食

  首先,应注意保持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5克。其次,切忌大吃大喝,特别是晚餐时如果吃太多,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如果冬季血压经常波动,那么就一定要忌口,少盐、少油,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并配以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可以适当提前一点时间进食晚餐。

第四,适度活动

  冬天早晨温度较白天平均温度更低,高血压患者晨起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运动活动都不应该选在早晨进行。有晨练习惯者,应注意活动量适度;天气较冷时,晨练时间可适当后延,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

第五,不宜久蹲用力大便

  老年人年纪大,胃肠蠕动功能差,是便秘的高发人群。便秘时大力排便,腹压升高,引起突然的血压飙升,这增加了原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的危险。因此,在日常中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植物纤维和粗粮,预防便秘,保证大便通畅。


第六,睡得“早一点”

  高血压患者不应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觉。专家介绍,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第七,改掉坏毛病

  抽烟、酗酒、脾气差,这三个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如果饮酒建议少量。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冬季更应保持心态平和,以免因生气着急而导致血压波动。

第八,做好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做好日常血压测量和记录很有必要,既提醒自己关注血压;去医院看病时,还可以供医生参考。

第九,按时服药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如果发现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就医,请医生指导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平时应遵照医嘱规范服用,按时按量,切忌随意减药、停药。

有高血压,冬天要注意什么?

大概在去年初五的时候,我们医院接到了一名特别危急的患者,他就是高血压患者的需要引以为戒的典型。

55岁的王先生平时在南方做生意,好不容易在年底回来了,兴致勃勃去参加了一场老友聚会,因为高兴也就喝了点酒。王先生的朋友们知道他有高血压,也没有让他多喝,就几杯啤的,但不幸的是,这一次的放纵还是出事了。在酒足饭饱后,大家离席就出门了,未曾想,王先生还没上车,就喊着胸痛,然后倒在了地上。老同学赶紧叫了救护车,送医后医生诊断为急性心梗,好在送来的及时,经抢救后,王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

你们在王先生的经历里,发现了什么?

气温的变化:王先生常年在南方生活,而南北的气温差异是非常大的,突然由南方来到北方过年,很容易保暖做的不到位,而对高血压患者而言,突然遭受低温的刺激会使血压发生波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聚会的陷阱: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我们特有的交际就是酒桌文化,且不谈生意上的举杯换盏,就算是朋友间的交流聚会都少不了大鱼大肉和酒精助兴,而冬天的低温和节日,也造成了活动的单一性,火锅绝对是首选,吃饭聚会的次数变多,也增加了不良生活习惯出现的几率。(高盐、高脂饮食,吸烟汹酒、频繁熬夜)

那么高血压患者在冬天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做好保暖措施,注意室内外温差:高血压患者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外出时,要保护好头、颈、足等部位,戴好帽子、围巾、手套等,室外温度过低时,要尽量减少外出,以防遭受寒冷刺激。

缓慢起夜,防止突然的体位变化: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避免晨练,适度运动:晨起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冬天早晨气温极低,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危险重重,应避免晨练。可以等太阳升起,温度升高后再行锻炼,也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

心情放松:调整心态,保持愉悦心情,情绪的波动也会导致血压失控,高血压患者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管理好个人的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健康饮食,远离烟酒:需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少吃火锅、油炸食物、动物性食物等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在满足机体营养所需的同时,也需控制饮食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过饱等。另外,一定要远离烟酒。

高血压患者冬季时的血压往往会比平时要高,而且控制难度也会更高,因此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较以往明显升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适当调整降压药物和剂量。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