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文/小伊评科技
很简单,因为智能手机行业包括围绕智能手机所建立的生态体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在没有新的突破之前,很难激起消费者换机的欲望。
给大家看一个对比图:
这是诞生于2011年的MIUI第一代,从界面上大家可以看出,当时的MIUI采用了拟物的设计风格,但是肉眼可见的,在一些材质处理,阴影处理等方面显得有些粗糙。
MIUI1
而到了两年后也就是2013年1月,小米发布的MIUIV5,这个版本的MIUI在UI设计上有了重大的改变,设计更加精致,各种动效也都更加丰富,进步速度飞快,已经具备了现阶段手机系统的雏形。(甚至我觉得更好看了)
MIUIV5
我们再看这两年,下面这分别是2018年发布的MIUI10以及2022年发布的MIUI13,两个时隔将近四年的系统,单从界面风格以及美观度上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变化。
MIUI10
MIUI13
这其实就是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速度在明显降低。这不单单是手机公司的问题,更多的是手机这种载体的限制。
再举个例子吧,在五六年前,大家使用手机应该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一款手机尤其是安卓机,用个一两年之后,系统就会出现明显的卡顿,有些游戏经过几次大版本的更新之后,可能就没办法流畅的运行,这个时候,换机就会被提上日程。
但是时间拉到现在,大家应该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现阶段不管是安卓机还是iPhone,只要性能说得过去(配备中端及以上的SOC),用个三四年的问题真的不大。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我在2018年6月份买的配备骁龙845的VIVO NEX旗舰版,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四年了,系统流畅度依旧不错,热门的几款游戏——LOL,王者,吃鸡等,在中低特效下完全能够流畅的运行。
这是因为不光是手机行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围绕手机而生的移动生态体系也出现了瓶颈。
3G-4G的转换也伴随着国内光纤和WIFI的普及,在五六年前我上大学那会,家里的宽带普遍还都是4M宽带,下载速度不过400Kb/s,而现如今宽带的速度已经达到了500M甚至1000M的水平,提升了百倍。
这对于移动生态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超高的网速意味着软件厂商可以把APP的体积做得更大,内部的图片设置的更高清,功能设置的更丰富;流媒体产业也就此蓬勃而生。游戏厂商可以把建模的贴图设置得更精细,效果更美观,更好看。而这些因素都会对手机的硬件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所以,在智能手机刚刚发展的那几年,由于生态体系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性能很容易遇到瓶颈。
然而,到了这几年,移动生态的发展也逐渐地趋于缓和。APP的功能基本固定,游戏的画面也没有明显的进步,更多的都是美术风格的变化,虽然偶有几款大型单机游戏对于性能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也都是昙花一现。
那么手机行业发展停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手机这个载体的物理条件所限制。
手机的本质是什么?是无源的移动通信设备,这种定位就限制了其形态,以目前来看,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很难突破7英寸,因为突破7英寸就会对消费者的握持造成影响。
那么在这种体积下,就会对应用生态产生影响。就拿游戏来说,游戏画面的精致度一方面是美术风格,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细节打磨和贴图精细度,但是在手机这种尺寸的屏幕下,就算游戏厂商做的再怎么精致,都可能很难让用户觉察到,因为手机屏幕真的是太小了。
显示器从1080P换到2K,体验感知非常明显,但是手机从1080P换到2K,感知并不明显,至于4K那就更不明显了。
另外还有散热,以手机这种体积,只能用被动散热,而被被动散热就意味着手机芯片的TDP功耗要被控制的非常低,举个例子,现阶段手机芯片的TDP最高也就15W以内,放在电脑领域,这连渣都不算,但是这已经是手机这种载体所能呈现的极限值。而散热,也制约了手机芯片性能的提升,目前手机芯片行业所用的工艺已经远远超过桌面芯片,但是一样于事无补。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手机屏幕的尺寸一天做不大,智能手机这个行业就很难有什么大的发展。
所以,手机厂商也都在积极地想尽各种办法来让手机的屏幕增大,其中折叠屏就是目前智能手机行业主攻的方向。但是因为体积,以及量产难度方面存在问题,现阶段可能还很难成为主流。
而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手机比之前更耐用且整体创新能力也在下滑,消费者的换机欲望自然就降低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一旦未来折叠屏手机的成本下降,体积得到控制,手机可以容纳性能更强大的SOC的时候,智能手机依旧大有可为。
END希望可以帮到你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感谢您的阅读!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去更换手机了?
现在年轻人更换手机的概率越来越低了,原因很简单。
第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在考虑手机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考虑是手机使用的具体情况,比如说我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手机依然可以使用,甚至一些老款的手机能够保证使用2~3年,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手机更换的概率自然会比较低。
第二方面是手机的价格,因为现在有些手机的价格偏高,年轻用户在选择手机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价格这个因素,在价格偏高的情况之下,他们可能在购买时候会有所担忧。
现在,年轻人在购买手机上已经不是那么的积极,虽然说现在手机厂商不断的发布新的手机,但是我们年轻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其实对于手机的需求各有所不同,特别是现在手机厂商所发布的手机使用的时间和耐度也相对比较差。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自然不愿意去在购买新的手机之后更换新的手机。
主要是手机现在的性能越来越强,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去纠结手机出现流畅性等问题,在手机性能增强的同时,在我们个人的资金状况受到影响的同时,除非是真的吸引我们购买的期待,否则更换手机的概率会减小。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高端手机已经触及天花板了,其实很多人只是用了一小部分功能。手机现在跟个人电脑性质是一样的,手机不坏掉的话没必要换手机,留存的数据资料太多了,换手机很麻烦!
很多人吃饭都成问题,还换什么手机,而且换一部手机,不见得会带来明显的功能差异或者带来额外的效益,因为现在的手机需要用到的功能基本都有了。
当生存下去都困难的时候,换手机就成了奢望了!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因为该花的地方一定要花,该攒的地方一定要攒。
说到这里非常巧了,我在昨天刚在想法里讲了“平滑历史的幻觉”。
大家中学历史都学过汉谟拉比法典,这个东西因为是第一部成文法所以写到了我们的历史书里。
但是对于当代人来说,它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奇怪的历史哲学内涵。
汉谟拉比法典自证永恒的方式是这样的:因为社会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所以法典的效力是恒常的。
这个说法在几千年前似乎完全是成立的——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非常缓慢,前三代人和后三代人看到的东西差别并不大,这样很容易产生社会是凝固的幻觉。
如果社会是凝固的,今天花钱和明天花钱就没有什么区别,而如果是明天花钱,我还要额外承担今天夜里我出意外挂了的风险——因此及时行乐是最优的策略。
这个心态在大航海时代的水手那里也非常普遍,因为出海事故率非常高,他们非常倾向于每次靠岸就在酒吧/赌场/温柔乡那里把上次赚取的所有收益花光。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某位伟人有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它本来是形容地球转动的距离的,但是形容现在的社会一样合适——你什么都不做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飞跃。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电子产品,二十年前等同于一台大哥大的购买力现在可能能买很多台最先进高档的手机,而它的功能是大哥大完全无法想象的。
相对于功能而言,钱是在飞速升值的。
考虑到app相对于硬件也是滞后的,5g出了两年都不一定有需求5g的消费级app,那么排除装逼需求,这时及时行乐就非常不划算了。你最合适的办法是隔代换机,出爱疯11的时候买爱疯8,出爱疯13的时候买爱疯11,两年的代差就能为你节省最少50%的支出,而你一样能享受到科技的进步。
那么你的生活实际上就变成了做区分。区分什么在翻天地覆,什么在悄悄静止。
比方说你为了买房,每天殚精竭虑睡4个小时又神经衰弱又一身职业病,平时吃糠咽菜维生素蛋白质都不足碳水超标,社交时应酬烟酒都来加大鱼大肉,值不值?不值。
诚然你的房子有可能升值,但是损害身体的行为会让你减少不少寿命,进而享受飞速提高的科技的时间就大幅度缩短,无论房子的风口你错过与否,你都是亏的。
这也就是我说的不能拿命换钱的基础。
再比方说你有一个爱人,失去了ta可能这辈子都会懊悔,你说希望对方和你一起吃糠咽菜,甚至因为各种杂事疏于陪伴导致关系不好最终分手,值不值?还是不值。
因为真爱是超越时间的,以后换一个人未必就能行,这种懊悔最后会延续终生。
所以你宁可少攒钱也要经营好这段关系。
如果你把你的收入分为三份,对于爱情和身体的消费(或者影响赚钱)一分都不能省,因为它是立刻生效的。对于科技相关的尽可能的省和储蓄,因为未来你能得到更多。
最后一份很有趣,在经济景气的时候,通胀很高,不消费就亏了。在经济糟糕的时候,通货紧缩,持币更赚。那么理论上应该在景气的时期改善生活,不景气的时期积蓄起来。
但是考虑到所谓的改善生活更多是陷入消费主义泥潭(参考我动态区置顶帖),我建议在这个周期投资出去,因为在经济上行周期,投资收益率也很好。
那么在未来某个节点(义体化怎么样?)你能有足够的储蓄跃龙门,进而更长久和高效的享受“坐地日行八万里”。
所以我建议把第三份钱当成对遥远未来的预期。
那么我们的公式就是三位一体的。
身体和感情是短期但持久的,一分也不能省。
科技产品是中期的,建议滞后食用。
科幻未来是长期的,你要一直为它做一个计划。
当然,说到这里就是续命学的范畴了,大家读的不过瘾可以翻看一下我的老文章,会非常有趣的。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1、因为没钱。疫情发生三年了,很多人行业都面临着冲击,特别是今年全国多个省份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城市都停工停产超过一个月,普通人的工资收入也减少大半甚至0收入。但日常生活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基本都会精打细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别说换手机这种大件了,能用就好,不会去追新品。
2、近些年国产手机质量好,运行流畅,不会卡顿。三年前的手机用到现在,拍照、刷小视频、打个小游戏,都没问题,顶多就是电池不耐用,换个电池感觉还能再战三年。
举个例子:17年入手了一部360N6Pro,内存6+128G,骁龙660处理器,主摄像头1600万像素,电池4000毫安,18w快充,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而且用了四年就换了一个电池30块钱,其他都好好的。要不是去年不小心掉马桶里了,估计现在还在用。360手机还不算大牌手机,其他品牌的手机质量功能也是非常好的,都个几年都还可以满足日常使用,自然不会花钱去更换新手机了。
3、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了,而且同质化严重(除了折叠屏),换新手机无非就是中间挖孔换成旁边挖孔,或者是刘海屏,其他的几乎没什么质的变化。
4、手机功能过剩问题。就拿CPU芯片来说,骁龙870和8gen1,在普通人眼里只是名字不一样,很难体验出差别在哪。(只有专业的数码爱好者才能体验出来)
摄像头像问题。在普通人眼里,手机拍照只要拍照效果清晰就好,2000万像素和一亿像素拍出来的图片区别不大。还有50、100倍数码变焦,这个功能可以拍月球了,但日常生活中用不了几次。所以很多人都不愿花大几千更新一些鸡肋的新功能。
总结:为什么年轻人换不动手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其次是手机质量、同质化、功能过剩原因。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感谢您的阅读。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准确地说,您的这个问题可以扩展为消费者不愿意换手机了?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现在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长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 手机上面的卖点越来越少。如果想让消费者更爱手机,最重要的就是新手机要有卖点,能吸引消费者,不得不说的是,这几年新手机的卖点变得越来越少,从处理器、屏幕到快充,拍照,手机厂商们可以说,已经把可以作为卖点的地方,全部走了一圈,现在的卖点越来越少。
- 硬件配置的雷同。现在手机行业的供应链的重合度很高,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比如说处理器芯片、屏幕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供应厂商。产品的手机的特点太少了。
- 手机性能过剩。现在手机做的越来越强大,几年前的手机依然可以使用,这使得消费者没有根本的动力更换手机。
不管是手机厂商、消费者还是市场,都是影响手机出货重要的方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