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做手机,为何不见其他国家品牌?
文/小伊评科技
其他国家也是出现过手机巨头的,譬如曾经的诺基亚就属于芬兰,黑莓来自加拿大,日本的索尼,松下,法国的阿尔卡特等也都是曾经的手机巨头。然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其他国家的手机品牌均在竞争中逐渐消亡,形成了以中美韩为主体的智能手机格局。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格局?主要有三个原因:
1.围绕东亚的芯片产业圈逐步形成,为智能手机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2.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为手机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其他国家大多不具备规模和人口效应。
1.围绕东亚的芯片产业圈形成,为智能手机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自从上世纪开始,在美国的扶持下以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为主的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半导体产业带并且形成了一条非常良性的闭环。这一点在当下更为明显,如下图所示,这是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代工企业,也就是拥有生产半导体芯片能力的企业,其中有8个都在东亚地区,而且主要分布在中日韩这三个国家中。
在功能机时代,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还没那么大,这种产业优势还不算很明显。而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半导体芯片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熟知的SOC,闪存芯片,运存芯片以及诸如电源管理芯片,蓝牙芯片等全部都是半导体芯片,都需要依赖于芯片代工企业。
任何生产企业都需要考虑一个成本那就是运输成本,相较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在东亚地区的手机公司必然会拥有得天独厚的物理距离上的优势,运输成本非常低廉,投送效率也非常高,这就是一个“两小时经济圈”的概念。从台湾地区发海运到大陆,最长也只需要5天左右,如果是某些特快专递可能只需要一天就可以达到。
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手机公司的生产基地设在西欧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光是运输都可能要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海运便宜但是慢,空运快但是成本高昂)。
所以,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慢慢就形成了以东亚地区为主的产业圈,其他国家
手机品牌为了控制成本就只能在这个产业带中寻找代工厂,设立办事处,而这样的成本和效率肯定比不上在上述产业圈中国家的手机品牌,慢慢的也就在竞争之中消亡了。
2.中国成为了新晋的世界工厂。
凭借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契机,让中国迅速凭借丰富,勤劳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群体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拥有其他国家都不具备的巨大优势。所以,其他手机巨头们也纷纷来到国内建设代工厂生产手机,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里也需要说明一点,苹果选择把生产基地设立在咱们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手机产业的长足进步,这也是苹果的功劳,可以这么说,没有苹果,咱们国内的手机产业可能就不会发展这么快,这其实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而代工厂的出现必然会带动手机行业的蓬勃发展。
3.其他国家大多都不具备生产力和规模优势。
国内手机品牌为什么能够发育得这么快,这么顺利,本质上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旺盛的内在市场,这也是我们国家手机品牌得以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国内手机品牌凭借着对于国内消费者使用习惯的熟识,可以凭借更具本土化的产品特色迅速打开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坐稳之后就可以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而在国内手机市场所积累的经验在国外也依旧好用。譬如小米,目前在国际市场就很受欢迎,毕竟能够讨好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手机品牌想要在其他市场站稳自然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西方国家的干预,我们国家的手机品牌占据全球手机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其他地区和国家要么不具备人口优势,譬如西欧那些老牌发达国家,人口都不足一个亿,内需都不够旺盛,很难孵化出具备规模的手机企业。而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又因为国内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的影响,不具备高素质的劳动力群体,所以这些国家也不太可能出现成熟的手机品牌。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难道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做手机,为何不见其他国家品牌?
我们的邻居朝鲜就发布了一款手机,名为阿里郎手机。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阿里郎手机,据悉这款手机已经生产到第三代,深受朝鲜老百姓喜爱。早期的阿里郎手机采用了安卓4.1系统,搭载了四核处理器,130万像素摄像头。到了2014年,阿里郎手机也开始采用高通处理器、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1920毫安大电池。虽然这种配置算不上强悍,但日常使用完全没有问题,因此阿里郎手机在朝鲜广受好评。
除了朝鲜外,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生产手机。下面我就为大家举几个例子,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补充。
1,芬兰手机厂商诺基亚堪称一代霸主,即使没落了仍有强大的影响力诺基亚手机是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从2001年至2008年,诺基亚常年位居世界手机销量榜首,各大手机排行榜中,诺基亚都占据了前十名。毫不夸张的讲,三星、苹果、索尼在诺基亚面前就是个弟弟。
当然了,诺基亚手机也十分傲慢,动辄5000、6000元手机层出不穷。对于当时的普通消费者而言,买一部旗舰诺基亚几乎要花掉4个月的工资,因此诺基亚给人留下傲慢的印象。此后iPhone强势崛起,它引领的触屏手机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它的IOS系统带领消费者走向了智能手机时代。由于诺基亚没有找准市场定位,最终被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品牌取代。
当然了,诺基亚手机的历年的总销量还是位居世界第一,强如三星也未能打破这个技能。而且诺基亚现在还在发布一些功能机,虽然市场较小,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购买。由此可见,即使诺基亚没落了,它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
2,俄罗斯自主研发yotaphone水墨屏手机红极一时我们的北方邻居俄罗斯也生产过手机,这款手机就是大名鼎鼎的yota水墨屏手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款手机曾被俄罗斯当成国礼送给我国。那么yota水墨屏手机有哪些特点呢?
据悉,yotaphone水墨屏手机采用了骁龙800处理器,2GB运行内存,32GB机身存储,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采用了2100毫安电池。从配置上看,yota水墨屏手机在我国也就百元机水准,但这款手机的亮点在于它的屏幕。通俗的理解,这就是一个能打电话、能上网的小屏kindle。
从yota水墨屏手机,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在手机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其实力不可小觑。
3,日本的手机品牌闻名全球,其实力极为强大用过日本手机的朋友应该不少,因为日本的手机品牌太多了,诸如东芝、松下、日立、富士通、京瓷、三菱、夏普、索尼都是日本有名的手机厂商。早期的日本手机销往全球各地,美国、韩国、中国、欧洲东南亚都不乏日本手机的身影。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日本手机品牌没有把握好机遇,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败给了中美韩。当然了,在日本本土市场,夏普、索尼等手机品牌依然占据核心地位。除此之外,手机的各项零部件都需要向日本采购,即使日本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发展不顺,它依然能赚不少钱。
诸如朝鲜、俄罗斯、日本这样的国家有不少,像英法德、东南亚国家也有自己的本土手机品牌,但在中美韩强大的品牌冲击下,本土品牌的影响力逐渐削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全世界卖的都是中美韩三家的手机品牌呢?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1,中美韩三家各有市场优势很多人就问了,全球做手机的厂商那么多,为什么就中美韩三家可以制霸全球市场呢?下面我就说说这三家的优势。
第一,美国的iPhone手机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iPhone4的发布让iPhone手机成为艺术品,自此之后,iPhone手机成为高端的代言词。除此之外,iPhone独有的IOS系统和完善的生态链让它鹤立鸡群,因此iPhone手机能销往全球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韩国的三星手机是全球手机销量NO1,三星手机拥有自己完善的生产链,屏幕、摄像头、主板、芯片设计及研发应有尽有。毫不夸张的讲,三星手机是所有手机品牌自主化最高的手机。除此之外,三星手机在广告营销,品牌推广、手机体验上匠心独运,因此三星手机畅销全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三,我国的华为、小米、OV在全球影响力日渐增强,大有赶超三星、苹果的趋势。早期的国产手机以性价比优势占据了东南亚、南亚市场,比如小米在印度的畅销,华为在欧洲的大卖,oppo在俄罗斯的追捧等。随着国产手机在品牌价值的塑造上的发力,华为、小米、OV等厂商也开始进军高端手机市场。特别是华为的mate系列,p系列已经和苹果、三星成鼎足之势。
2,全球市场已经饱和,第四家想和中美韩竞争异常困难在功能机时代,诺基亚一家独大,虽然三星、夏普等厂商有一定实力,但和诺基亚比起来,他们都不禁打。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格局呢?那就是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
众所周知,iPhone引领的智能手机时代,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习惯,让人们对手机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个认识的过程足以淘汰很多手机厂商。一旦这些手机厂商被淘汰,剩余的手机品牌就会牢牢占据这个市场,想要改变这个格局几乎不可能。
因此中美韩三家建立的国际手机市场几乎牢不可破,除非将来还会出现像iPhone4这样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壮举,不然中美韩三家依然所向披靡。
写在最后虽然现在的国际手机市场被中美韩所占据,但我相信我国的手机厂商一定会赶超三星、苹果,成为全球市场销量的NO1。因为价格厚道,质量过硬,这就是我国手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大家认为华为、小米等厂商能超过三星、苹果吗?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难道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做手机,为何不见其他国家品牌?
先说答案不是的,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手机品牌,只不过他们的品牌没有走出自己的国家,走向全世界而已,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就像十年前,我们国内并非没有自己的手机品牌,但是我们连自己的市场都守不住了,更别说走出去了,所以十年前,你去芬兰、去美国、去日本、去东南亚看看,别人也会认为中国人是不是没有做手机。似乎全世界就只有芬兰(诺基亚)、日本(索尼爱立信)以及美国(摩托罗拉)在做手机。
今天我们会觉得只有中韩美在做的手机,只不过是其他国家的手机商竞争不了中韩美三家的手机,所以没有走向世界,中美韩霸占了世界手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2018年全球的手机出货量大约为14.5亿部,其中韩国三星、美国苹果以及中国的四大品牌共计出货10.85亿部,占比约75%。剩余的25%就主要是中美韩的其他手机品牌几世界各国自产的手机品牌了,十年变迁,只要美国没有下牌桌,芬兰和日本换为了中国与韩国。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主要国家的手机品牌,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日本作为当年的一霸,虽然日本没落了,但是除了日本的美国爸爸苹果之外,日本本土的索尼、夏普、京瓷、富士通这些仍然占据着其国内近40%的市场份额,华为和三星在日本基本上打不开市场,占比极低。
法国法国自己有两个相对比较知名的手机品牌,分别是阿尔卡特和Wiko,阿尔卡曾经也辉煌过一小段时间,不过目前法国这两个品牌基本被自己的国民抛弃了,法国国内市场现在基本被中韩美瓜分了(必须说一下的是我国的一加,虽然在国内没什么知名度,但是在国内卖的还是挺不错的)。
英国日不落帝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基本就下了台面了,目前英国市场上的手机也是基本被中美韩三国霸占,英国自己的手机品牌沃达丰,屈居在第9位,都快被移除市场了。
芬兰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曾经诞生了手机界王者诺基亚的芬兰,相比日本而言,芬兰目前是惨淡到极致,2018年第二季度的芬兰线上市场手机品牌销售前五也是中美韩三国霸主,反而自己的品牌诺基亚根本没有在榜上(不要怀疑,诺基亚现在还有在生产,2018年1月5日刚发布诺基亚6第二代)。
总结世界上各国其实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品牌,比如印度的自主手机品牌Micromax、Karbonn Mobiles、Lava等,但是这些国家的手机竞争力都不强,自己的国人都不想用,就像十年前的我们国家的手机市场情况一样,自有品牌只能占据一点点低端的市场,更不用说走出国外了,这就是为何我们感觉全世界只有中韩美三国在卖手机。
难道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做手机,为何不见其他国家品牌?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手机品牌,只是他们的影响力还仅仅停留在本土市场。
曾几何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是多么的风光,索尼、阿尔卡特、LG等也是名噪一时。从中关村的数据-2007年中国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15大品牌分布可以看出,当时诺基亚占了半壁江山,联合三星、索爱和摩托罗拉几乎占据了整个手机市场。
但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随着苹果推出iOS系统,谷歌推出安卓系统。功能机时代结束,智能机时代崛起,苹果和三星这两条“站在风口的猪”顺序占领市场,在苹果和三星的绞杀下谁也不能幸免!
如果这就是故事的结局,相信很多人就不会再提出这样的问题了!在智能手机时代中国手机厂商集体崛起了!为什么是中国厂商?像日本,要摄像头有摄像头,要屏幕有屏幕,要内存有内存,几乎所有的手机元器件日本都能自给自足。但怎么像索尼和夏普就逐渐衰败呢?
第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市场。是商品就需要市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去培育一类商品。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撑,华米ov就无法完成原始积累,也就不会有如今国产手机这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印度也有市场,但却没有出现拿的出手的手机品牌。为什么?因为市场只是基础。
第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成熟的产业链和制造能力。
中国-世界工厂,这一名头由来已久。东亚是电子制造业的中心,中国承担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手机都在中国组装完成。家门口的工厂,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就是另一大优势!
第三:手机行业高度模块化,准入门槛低。
手机终端厂的准入门槛降低,是国产手机厂商崛起的先决条件。教书的,做自媒体的都敢踏足这一行业。准备门槛低是好处也是坏处,坏处就是会导致手机市场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这坏处同时也是好处,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第四点。
第四:激烈的竞争之下,国产手机厂商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市场倒逼的一个结果。
国产手机为了攻占市场,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各种组合打法,拼服务、卖情怀、打价格战,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占市场。这让国际巨头们无所适从,你让索尼、HTC甚至三星把自家旗舰卖到两千?不可能!而不愿跟着国产手机的节奏走,结果,索尼、HTC、三星在中国基本消失不见了。当然苹果是个例外,它有系统的先天优势,跟安卓厂商根本就不是同质化的竞争。
以上四点原因是国产手机厂商集体崛起的关键,加上马太效应下的苹果跟三星,这就是目前的全球手机品牌格局,也就导致题主会产生全世界卖的手机大都是中美韩的认知!
写在最后:由于马太效应,国产手机厂商集体繁荣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二线品牌将会被淘汰出局。最终将会像大嘴所说的,只会剩3-5家。希望国产手机厂商都多多加油,努力了即使被市场淘汰,但最起码我努力过啊!
难道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做手机,为何不见其他国家品牌?
感谢您的阅读!
来来,我们数一数,我们知道的其他国家的手机。日本:索尼(手机真是越做越长)、富士通、夏普;俄罗斯:YotaPhone;西门子,博世等等。但是,为什么我们都会觉得中韩美都在做手机呢?其实,因为全球销量较高的手机都是中韩美做的。
我们先看看日本的手机市场占有率: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普,富士通以及日本的京瓷。当然,也能看到华为,苹果,道格等一些品牌。实际上,我们也能看到,在全球手机销量中,三星,苹果,华为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其他的小米,OPPO手机紧随其后。
其实,我们能够感觉到,我们中国手机市场的繁荣,导致了很多外国的手机品牌只能在自己国家发展。
在国内市场,除了三星和iPhone,其他的品牌,很难进入到国内市场,一方面由于国产手机发展太快了,而且性能价格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国外品牌,要不是性能比不上,要不然价格比不上。
我就拿索尼来说,比如才出的这款索尼Xperia 10 Plus,21:9屏幕比例,骁龙636+6GB+64GB+2930mAh,国行版售价2799元。这个价格可以买骁龙855的小米9了。
所以,国产手机太强,国外品牌怎么能进来呢?
难道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做手机,为何不见其他国家品牌?
因为这三个国家分别控制了产业链,美国控制了系统、处理器等、韩国控制了屏幕、内存,中国控制了制造产业链。不得不提的一个国家日本,这个国家很奇葩,他们做手机比较保守,但同时又有很多实用的创新是他们搞的,像给手机装摄像头、还有让米粉引以为傲的全面屏开创者、120~240赫兹刷新率这些都是日本先搞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