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我自己就在银行工作,对理财产品的类型和风险有一定的了解,我要告诉大家的是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就是存款和国债。
最稳的理财方式就是一定要保证本金的安全,不能保证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称不上是最稳的理财方式。最稳的理财方式虽然不能让你获得高收益,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你的理财本金不受损失,在本金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1.国债,一定是稳健型理财人的首选
国债号称“金边债券”是最安全的理财产品了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国债是以政府的名义发行的,以国家的信用作为担保的债券,国家的信用不用多少大家也知道,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风险。
只要国家不破产,只要国家不发生大的动荡和战争,国债到期后都能还本付息,中国的国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债券之一了。
在我所在的银行网点,到发行国债的时候,不是买的,而都是抢购的。如果买得晚了,根本买不到国债,很多人一买国债就是几百万的买。很多人经常是提前一两个月就来我们银行网点打听询问什么时候发行国债。
2.存款
银行的信誉是国家赋予的,除了银行之外,任何金融机构都不能公开吸收存款。
存款也是安全的理财方式之一,存款本金是绝对安全的,到期还能获得利息,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相对较高,而且存款也是安全的。
大额定期存款在本质上也是存款,对起存金额和存款的期限有一定的要求。
我所在的银行大额定期存单30万起存,定期3年,存款利率可以达到3.5%。其他银行的大额定期存单也差不多,大额定期存单的利率要比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
我国所有的银行,不管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执行了《存款保险制度》,即使银行破产倒闭了,我们的存款也是有保障的。
3.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也是相对安全的理财产品之一。
我们经常所熟悉的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等都是货币型基金,我们平时把不用的钱转入余额宝后,相当于我们购买力蚂蚁金服旗下的货币型基金,而不是存款。
余额宝的收益率是波动的,本质上和存款不一样,如果是存款我们在存钱的时候存款的利率也就是收益率已经约定好了,是不会变的,而余额宝只能显示七天年化收益率,只供你参考而已。
蚂蚁金服期限的基金经理拿着你转进余额宝的钱,去买国债、金融债券、存款或者同业拆借去了,这类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赚取的收益按照你买的份额大家平均分配。
货币型基金不止只有余额宝和零钱通这两种,还有很多货币型金。但是货币型基金一般来说是不会损失本金的。
4.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别看有存款两个字,但是在本质上不是存款,也是相对安全的理财产品之一。
说得通俗一点,结构性存款就是银行把你的钱一部分存成定期存款,一部分购买了理财产品,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定期收益,还能有一部分进行投资理财,赚取更高的收益。
假如你买了400万的结构性存款,可能是300万存成了定期大额存款,另外100万用来购买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了。
结构性存款也是相对安全的理财产品之一。
5.股票和基金不适合没有理财常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一般人投资
我的大学同学,本科的时候学的还是金融专业,今年年初我让他在当地的银行存成大额定期存单,而他不听我的劝阻,在招商银行买了59万的基金,6月底的时候只剩下42万,亏损了17万。
很多基金都是股票型基金,风险很大,和股市息息相关,今年上半年股市的行情不用多说,真的不算好,基金市场也是一片下跌,很多基金的业绩表现不如预期,买基金亏损的人太多了。
很多人买基金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基金的类型和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什么,连投资说明和风险提示都没有看完,只是听银行的理财经理介绍,结果往往是损失惨重。
很多人买基金亏损以后,往往到银行进行投诉和上访,认为银行存在误导销售的行为,但是在本质上与银行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损失只能由你自己承担,而且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的建议是今年如果有钱存在银行就行了,千万不要随意买理财产品投资,经济基本面不允许我们乱投资,把钱存在银行保持流动性,等待投资机会是最明智的选择。
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2020年最稳的理财,必定是能保证本金安全的理财。
如果本金的安全都不能保证,那理财就是败财。
我在基层银行工作很多年,有着丰富的理财经验。按照我说的方式去理财,或许不能让你拿到非常高的收益,但是绝对可以保本保息。
国债,一定是首选为啥说,国债是首先?
因为它有这样的几个优点:安全,利息收益不错,可以每年取利息,还可以提前支取。
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在安全上不用有任何的担忧,绝对的安全。
像现在最新一期的国债,三年期利率3.4%,五年期利率3.57%。
如果你有100万,购买国债的话,每年的利息有3.5万。平均到每个月,就有将近3000块钱。
现在很多小城市,平均工资也就在三四千。你生活节约一些,完全足够你日常的生活开销了。
购买国债,虽然利息不是特别高,但是胜在安全。
小银行购买大额存单大额存单,不是理财产品,它在本质上仍然是存款。
因为大额存单,也是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哪怕银行倒闭了,也要赔偿的。
像现在地方性商业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都在3.6%左右。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都在4.0%左右。
而且大额存单的利息,是可以去和银行协商的。购买的金额越大,协商的利息就会越高。
如果你有100万,购买五年期的大额存单,那满期的利息至少就有:
100×400×5=20万
五年的时间,本金从当初的100万变成120万,增加了五分之一。
购买大额存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值增值的作用。
结构性存款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就是这种存款,是把你的钱,一部分放在定期里,一部分放在稳健型理财里。
因此,结构性存款,一般都有一个保底的收益。这个收益,比同期的定期要高。
现在股份制银行里,结构性存款一般利率都能达到4.0%左右。有的高的产品,甚至可以达到4.5%左右。
虽然结构性存款收益有浮动,但是本金安全,有保底的收益,适合追求较高收益的储户。
炒股票、基金,真的是不适合普通人像我在银行上班,经常遇见一些客户,这些人就会说,把钱存在银行不划算,利息太低。
你如果问他,那要把钱存在哪里?
他就会给你说,应该去炒股、炒基金。炒股一天赚的钱,比存款一年的利息都要高。
但是,你再看他炒股的战绩,可能那一天是赚了不少。但是你看总金额,还是一个亏的。
炒股十几年,自诩为高手专家,结果自己还亏的一塌糊涂。
如果当初要是安稳的买个国债,本金都能翻倍了。
炒股、炒基金,是来钱比较快。你投入十万块钱,一个涨停,就能赚1万。但是一个跌停,你也可能会亏1万。
一天两天赚了,那是你运气好。时间长了,你肯定会成为韭菜的。
理财,一定要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本金安全了,谈利息才有收益。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保证本金安全,保证不会上当受骗,就是对财富最大的保值。
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2022年,是最近几年中,市场总体环境比较困难的一年。
如果你不是投资小达人,投资经验并不丰富,那么在2022年,把钱存银行不失为一种稳健的理财方式。
然后多读书,尽量提升技能,保住自己的工作,争取在收入层面有所突破。
记住,任何时候最稳健的投资方式,都是投资自己。
尤其是在内卷的时代,投资自己成了唯一稳赚不赔的买卖。
好了,大道理不多说,聊聊个人对于2022年的总体市场的投资环境和一些投资机会。
股市先说说大部分人最关心的股市行情。
对于2022的股市行情,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上半年偏谨慎,下半年偏乐观。
也就是说,预计总体行情会出现先抑后扬的局面。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2021年的下半年,市场总体的增长是相对比较乏力的,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到2022年的上半年,能否有改善要看下半年的具体情况。
2021年的GDP增长在8.5%,2022年的GDP增长预期,就只有5.3%左右,这也体现了市场总体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
这些宏观微观层面的数据,反应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2021年的年报预计还不错,但2022年的一季报和中报,可能就有些惨淡了。
这也是为什么2022年开年,市场对于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并不太看好,一路下行的主要原因。
如果非要说股市的机会,那2022年的机会,大部分都是跌出来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有一条主线投资,其实非常的清晰,就是那些跌无可跌的个股和板块。
低估值板块的修复行情,可能是2022年股票投资的另一条主线。
2020-2021,其实还是有一些板块,趴在那儿基本没怎么动的,比如银行、地产、水泥、基建等等。
这部分板块确实不是什么风口,也不存在什么风口,但总体的业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至少过得去。
在2022年,整体市场环境偏弱,资金追逐防御性板块的预期就很高。
所以,这部分板块的个股,大多可以迎来一定的估值修复行情。
只不过修复行情的空间,并不会太大,而且估值修复的时间很漫长,涨起来也不会太快。
另一条主线,一定是围绕高景气行业的机会,但可能会出现分化。
高景气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涵盖新能源、芯片、创新药等等。
但头部公司的增长预期已经在2021年被充分释放,股价早已提前透支这部分预期,要关注腰部的成长性企业,是否能够接过大旗,继续揭竿而起。
腰部公司的优势在于爆发力强,可替代率高,在反垄断的事情环境下,容易被资本照顾,迎来腾飞的机会。
加上市值中等,容易被资金运作,推升股价。
当然,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技术过硬,业绩成长性足够好。
新能源汽车、车载芯片、储能、光伏、风电、创新药、疫苗等,这些赛道的机会很多,但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分到蛋糕的。
所以,要改变板块普涨的投资逻辑,更下沉一步,去精选优质上市公司。
从这一点来看,2022年的股市,对于普通投资者的难度,会更大。
所以,非成熟投资者,2022年参与股票市场请务必谨慎,不要有太多的期待和想法。
如果下半年,总体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那么机会还是会比较多的。
有时候,学会等待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在不确定性很高的市场里。
这里还要提一点,就是很多人关注的中概股,主要集中在港股和美股。
2021年,中概股,尤其是中概互联网,总体的走势是相对比较糟糕的。
内忧外患的原因都有,外部来看,这部分企业的总体不受资金待见,杀估值。
从内部来看,反垄断法是一把互联网的镰刀,互联网的红利期也消失殆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内卷现象。
2022年,这部分中概互联网企业,股价上预计会有一定的回暖。
一方面是总体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有估值修复的需求。
二是过于悲观的预期释放后,相对还不错的业绩成长性,会带来股价的复苏。
如果跌的多,中概互联的机会更多,如果跌的少,那修复性行情的空间,将会比较有限。
理财市场2021的理财市场,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总体收益还是相对不错的。
但无风险的收益率,诸如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包括保险、国债,总体利率趋势,还是出现明显下滑的。
预计2022年,理财市场总体上还会延续2021年的风格。
在经济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资金大量注入实体企业中,总体的债券市场走势平稳,收益可观。
部分优秀的纯债基金,收益率普遍在5-6%,相对还算不错。
当然,部分踩雷地产系债券的产品,可能回报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亏损。
2022年,预计整个债券市场还会相对比较平稳,绝大多数的债券信用主体,将会稳定地运作。
记住,但凡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对稳定,债市就会相对平稳,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工具。
但是,从总体理财的市场来看,无风险理财的收益,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
如果你非要问其原因,那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由于疫情的关系,大量的居民不敢花钱,财富大量地囤积在了银行、保险等储蓄里,导致市场总体的消费力有所下降。
如果说贸易战的大背景,是外围的虎视眈眈,那么经济内循环,就是这个十年必须完成的任务。
而内需无法拉动,势必会导致产能过剩,导致经济滞胀。
2021年,外贸的出口金额,超过5.7万亿美金,而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只有5.2万亿美金。
大量的产能向全球释放,是一件好事,但也蕴藏着危机。
2022年,当全球的制造业复苏,如此高的产能如果无法在内需层面消耗,一定就会有问题。
无风险收益率的降低,其实是在挤压部分资金,进入消费市场,去拉动内需。
所以,追求无风险收益率的朋友,要注意及时锁定收益率,时间越久越好。
至于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是存单,亦或者选择国债,买保险,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
理财是时间和收益的配对,风险和收益的博弈,没有最优解,只有最合适的配置。
房地产市场提到稳健的理财方式,收租肯定是一种,至于买房是不是,那就不好说了。
2022年的房屋租赁市场,理论上应该还是不错的,总体有个小幅上扬,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当然,房屋租赁的需求量,本身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增长,预计还是非常的平稳。
一二线城市的租赁市场会相对比较热闹,而房屋空置率较高的那些城市,租赁市场可能会越来越难。
租赁市场的稳定,预示着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以稳定为主要格调。
预计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价格平稳,成交量逐步降低的结果,而投资房地产的时代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有最原始的住房需求。
不要去把楼市和理财划等号,交易税费、房产税等,都会逐步地封杀房子的流动性。
如果非要做投资,不妨看看原本就带有投资属性的商铺。
一些优质的商铺,还是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
只不过,优质商铺早已经被识货者锁定,普通的投资者想要参与,难度是非常大的。
房地产的reits基金,不失为一种参与房地产投资的方式,只不过收益率相对比较平稳,也不会有太多的超额收益。
如果有买房的打算,又指望房产能够升值的话,那要记得围绕两个词,稀缺和品质。
所谓的稀缺,指的是房子的附加值很高,比如交通便捷、城市中心、附近配套齐全、带学区等。
附加值越高,房产本身的价值就越高。
所谓的品质,主要指的是居住品质,小区的环境等等。
居住品质越高,房子的流动性越好,升值潜力也越大。
把房子当成一件商品,它的升值逻辑和茅台其实是类似的,如果你买的是二锅头,那就不要把房子和价值挂钩了,没有品质和稀缺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要轻易地去投资房子,尤其是2022年,因为是否会有进一步政策,还不明朗,房产税的细则,也都还没有进一步落地。
但是对于普通刚需,有买房需求的人来说,该出手就出手。
房子虽说也是一种资产,但和理财投资关系不大了,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实体投资最后聊聊,2022年的实体投资机会。
说实话,实体投资市场,总体上也是比较悲观的预期,一定要谨慎。
并不是说实体经济不好,而是实体投资,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并不是很友好。
好的项目落不到普通大众手里,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坑。
2022年的情况预计会和2021年雷同,很多优质项目都在资本的加持下走直营模式。
毕竟直营好控制成本,品质也比较容易控制,财务报表都比较好做,为上市铺路。
而那些走加盟模式的项目,大多都是割韭菜的模式。
很多加盟商,钱交了,经营了一段时间后,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要倒赔。
即便赚钱的,等到刚回本,整个品牌可能都黄了,最终能赚到钱的,真的不多。
这不能说是资本的垄断,而是资金实力决定了赚钱的可能性。
再换个角度来说,2021年,大量资本的宠儿,甚至融资十亿以上的公司,都还在倒闭。
对于没有任何技术沉淀的大众来说,做实体的投资,如果没有核心的壁垒,如果赚不到上下游信息不对称的钱,几乎就是把钱扔水里,不会有任何的水花。
不仅是2022年,2023年,2024年,未来的实体投资,都会越来越难。
尤其是针对那些,把创业当投资的人,需要更加谨慎一些,单纯靠投钱能做起来的项目,早就被更有钱的资本给承包了。
未来的实体项目,都是在某一个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和团队,才能去做的。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人,请找专业的投资机构去做投资,让专业的人去做好风控。
专业的风投机构,投资的成功率虽说也不是特别高,但分散了风险后,总体的投资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而你的这项投资,也从实体投资,变成了金融类的实体项目投资。
还有一些人会问,一些另类的投资,会不会有机会。
比如说,买黄金,投资比特币,或者外汇,原油,大宗商品等。
关于这一点,不去做过多的评论,本人的能力有限。
但这些偏向小众的投资,一般不会是2022年,最稳健的理财方式。
其实,每个人眼中,稳健的理财方式并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理财的目的也不一样。
有一些人的目标,是钱生钱,允许接受一定的风险。
有一些人的目标,是尽量保本,风险越低越好。
还有一些人理财的目标,是有资金规划的,那么在理财的时间周期上,就需要严格把控。
这个市场,总是有机会的,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理财不是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去买点理财产品就可以。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应最合适的理财方式就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去投资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想要赚到超出自身认知的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回归到原点,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是最稳健的理财方式。
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从一三年开始,我是证券公司从业者就逐步从股市退出资金,至一五年资金全部退出了股市!因为狗的屁增速开始发生拐点,费率自由化改革进行中,各类金融乱像开始层出不穷!我从证券公司从业者转型成为保险经纪人,从金融业者转型成为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家庭资产配置方向也从激进型投资者转入防御性资产配置为主,我增配了市场上很少富裕阶层才可能配置的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和高保底的万能账户,这些年没有折损本金和被割韭菜,也让信任我的客户保住了本金没有被频繁割韭菜,我觉得这些年收获了一批信赖我的客户都成了忘年交。很多客户说,幸好这些年本金没有折损,身边的人太多投出去一个老母鸡,收回三个蛋,母鸡却被人抱走了。安全保本,收益性,流动性三者兼顾得金融标的配置事关家庭资产的稳定增值和家庭生活品质!
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认为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最稳的理财方式如下:
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最保守,也是最安全的。存得越多,利息就越多。
举个例子:15万元定期存款,一年可稳赚1.8万利润,没有流动性风险,基于实物交易,安全保本,可帮你稳稳增值。
储存黄金。黄金不仅具有货币属性,也具有很强的保值性。货币的贬值是很难避免的,比如现在一万块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十年前的一万块钱。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存黄金的价值高于存货币。
收藏古文字画字画是抵御风险的有力保障,字画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会随之增加,在抵御风险上,有很好的作用。就像黄金可以保值升值一样,字画也可以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出手换取高价,用来救急。可以说收藏字画好处多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哪种理财方式,首先是要做到“知此知彼”,安全投资,才能收益!
2022年最稳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回答:2022年的股市上半年是震荡市,全年前低后高。总体没有大起大落,但板快和个股不能说没有风险。最稳的理财方式不是买股票基金或者理财产品,最把钱存到银行,3.5%的息不高但是最稳妥安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