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是不是接近高利贷了?

作为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样的贷款利率虽然不是高利贷,但是贷款的利率已经很高了,要比银行的正常贷款利率高很多,但也不是高利贷,如果是在网贷平台上贷的款,这样的利率也算是正常吧。我来简单为你算一下年化的贷款利率你就知道了。

贷款15万本金,每月还5800元,一年就是69600元,3年共计要还款208800元,那么3年的利息支出就是208800-150000=58800,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是58800/3=19600元。每年的贷款年化利率就是19600/150000=13.07%

13.07%的贷款利率,要远远高于银行的正常贷款利率,至少要比我所在的银行贷款利率高得多,贷款利率高于36%才是高利贷。这样的贷款利率肯定不是在银行贷款的利率,大概率是在某普惠、某白条、某宝上面的办理的分期贷款吧。

很多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通常都在13%-20%之间,有的甚至会更高,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去碰网贷,因为利息太多了,越滚越多,会让你越陷越深。而且很多网贷除了贷款利息之外,还有手续费。比如我们贷款15万,最终拿到手的贷款可能只有13万,2万被网贷公司的人拿去了,美其名曰手续费,其实正常的银行贷款除了支付贷款利息之外,是不需要支付其他任何费用的,网贷打着各种旗号收取各种手续费,大大地增加了我们贷款的成本。

作为一个银行人,我建议大家尽量远离网贷和高利贷,有贷款和融资需求尽量去正规的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在银行贷款虽然条件严格,但是贷款成本很低,借贷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在一个银行不行,也可以多选择,几家银行尝试一下。

我身边真实的例子就是我的一个客户之前在某普惠贷款20万,拿到手18万,三年还了36万多还没有还完,这就是网贷。

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是不是接近高利贷了?

贷款15万,分36期,每期本金4166.66元,实际每月还款5800元,利息就是每月1634元,月利率就是1.09分,年利率是12.96,这是明面上看着是这个利息,后面会解释。这个不算高利贷。以目前这个信贷市场行情,这个利息还是可以接受,除非客户条件很好。这种贷款还款方式叫等本等息,如果加上你每个月还进去的本金,但是实际每月利息不变的情况,这个你实际付出的利息要达到26左右。目前这就是现实。

利率与利息?

利率也叫利息比率或利息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月利率。

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 本金x时间×100%。

而利息是因本金的借贷(存、放)而发生的的货币报酬;利息的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收益多少于利率成正比。

利息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是不是接近高利贷了?

借15万块钱每个月还5800块钱,至于是不是高利贷,我们先来计算一下这里面的年化利率,以及法律对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就知道了。

先来看一下借款的年化利率。

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三年还款,每个月还5800块钱,相当于连本带息总共要还208800元,扣除15万的本金之后,实际产生的利息是58,800元,平均到每年的利息就是19600元。

其年化利率等于19600/150000=13%。

当然这个利率只是名义上的利率,因为你每个月还5800块钱,相当于等额本息还款,每个月都还本金,但是剩余的期限你仍然按照最初的15万本金来计算,所以按照资金的实际使用率来计算,其利率肯定要比13%高出很多。

如果按照资金占用成本来计算,实际利率有可能达到25%左右。

再来看一下这个借款利率算不算高利贷。

想要确认这个利率是不是高利贷,我们就首先要弄清一个前提,那就是法律在判定借款是否属于高利贷的时候,利率是参考实际利率来还是按照名义利率来。

上面我们分别计算出了两个利率,一个是实际资金使用利率是25%左右,而名义利率只有13%,那法院在判定高利贷的过程当中,到底参考哪个利率的呢?

从实际情况来看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名义利率来的,也就是总的利息除以总的本金之后年化的利率。

在弄清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目前我国法律对高利贷如何确定。

对高利贷的确定,我国法律曾经有过三次调整。

第1次是借款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

第2次修改是两线三区,也就是借款利率在24%之内受到法律的保护,超过36%的利率不受法律保护,而24%~36%之间的部分利率属于自由利率,客户可以自行协商,法律不支持也不反对。

但去年最高法院对高利贷的界限做出了调整,调整之后对高利贷的认定依据是一年期LPR贷款利率的4倍。

而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是3.85%,4倍也就是15.4%,这意味着年化利率在15.4%之内受到法律的保护,超过15.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我们可以理解为超过15.4%的利率就可以算是高利贷。

而你题目提到的借15万块钱每个月还5800块钱,折算下来年化利率只有13%,这个是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内的,所以并不是高利贷。

当然除了这个利率之外,你还要把其他费用也计算在内,因为目前很多信贷机构在放贷的时候都把利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贷款利率,一部分是手续费或者其他服务费。

但是法律在认定高利贷标准的时候,并不是按照合同上利率来计算的,而是按照客户借款实际产生的成本来计算,这个成本包括利率、手续费等所有费用,这些费用都可以认定为利息,如果所有费用加起来年化利率超过15.4%,那就属于高利贷了。

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是不是接近高利贷了?

每个月还款5800元,那么三年36期总共的还款金额为:5800*36=208800元,扣除15万元的本金,则利息为:20.88万元-15万元=5.88万元,每年的利息为:5.88/3=1.96万元,如果按照名义利率计算,利率仅为:1.96/15=13.06%而已,尚且够不成高利贷的范畴。

不过一切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这笔资金是到期后归还本息,那么上述计算没有任何的错误,但现实并非如此,用户是每期都在归还本金的,以上述的5800元为例,其中4167元为本金,剩余的1633元为每期的利息(15万元的本金,按照36期计算,每期的本金为:150000/36=4167元),也就说是说我们每期的本金都在减少,但是利息一直都按照15万元本金在计算,所以说实际的利率远远不止上述的13.06%。

我们假设真实的利率为M,则5800(1+M)^36+5800(1+M)^35+5800(1+M)^34+..........5800(1+M)=15万元,可得M≈2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8月20日期施行的《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也就是说目前的贷款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即为高利贷,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1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一年期LPR保持不变,为3.85%,因此其4倍值为:3.85%*4=15.4%。显然我们上述计算的23%已经超过了15.4%,故而所以属于高利贷的范畴!

总结

从名义利率上来看,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暂不属于高利贷范畴,但如果按照实际利率来算,则属于高利贷范畴!

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是不是接近高利贷了?

1.三年总共需要还款金额是5800*12*3=208800。

三年总利息是208800-150000=58800。

算下来年利率是58800/150000/3=13.07%

2.目前最新的高利贷定义,是2020年8月20日开始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新规定,废除之前民间借贷利率最高24%的规定,不再设置自愿支付的自然债务36%年利率,调整民间借贷利率一律不得超过4倍LPR(以最近一期LPR3.85%计算就是15.4%)

所以贷款150000,分三年还清,月供5800不是高利贷,但是很接近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虽然实际上,由于你借款本金在减少,但是利息是一直按照150000本金去计算,实际利率应该是26%左右)

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15万,分期三年还清,每月还款5800,是不是接近高利贷了?

你好。

这是个典型的按月等额本息的贷款,本金15万,分三年还清也就是36期,每期还款额是5800元,则三年本息合计:5800*36=208800元。用专业的按月等额本息计算器计算一下年利率如下图:

从表中计算的利率可以看出,你的贷款年利率在23%左右,这个金融机构挺“鸡贼”的,正好在国家规定的高利贷借贷利率的红线外一点。

最高法院关于利率问题的规定如下:

一、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二、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为年利率24%-36%,如果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但是如果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

三、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这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贷款的年利率为23%,明显低于法律规定的24%的借款利率之下,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所以,从法律规定上看,这笔贷款不属于高利贷的范畴。

但是,由于此笔贷款是按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其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会高于其名义利率23%。

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按月等额本息贷款这种还款方式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为其贷款利息是按照本金足额计算之后再分摊到每月还款,但是借款人每月又是在偿还本金的,也就是说你借款的本金在每月减少,但是偿还的利息确实足额偿还的,实际的贷款利率是高于借款时的名义利率的。

综合来看,这笔贷款虽然不属于高利贷的范畴,但是因为其按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实际贷款利率已经超过了40%都不止,所以不建议客户贷款,实际利率太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