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离职,没有一技之长,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32岁,人生是不是废了?
32岁应该也在银行干了五六年了。怎么会没有一技之长呢,应该好好总结自身的优势,肯定有自身的优点,建议往证券、保险、其他银行和担保公司方向找自己的职业方向。
从银行离职,没有一技之长,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32岁,人生是不是废了?
回想我刚进入银行的时候,对银行特别失望,除了点钞就是敲键盘。我看着身边跟我同批次入行的人,一个一个的离职,心中也难免荡漾起来。鬼使神差,我选择了留下来。刚入行时和我同一宿舍的阿亮却选择了离职。
前阵子正好碰上了阿亮,我们聊起了近况。
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开着自己的迈腾找停车位,我开着我的哈弗刚刚找到停车位。我的车旁正好有一个停车位,他熟练的将车停在了我的旁边。
迈腾与哈弗的关系可能正好类比出了我和阿亮的境遇:他混的比我好,但也没有好太多。
我们今年都33岁,我在银行里一直是基层职员,只不过从支行的基层走到了总行的基层。这是我奋斗9年的结果,不算好,但也不糟糕。
阿亮说起自己的遭遇跟题主比较一致。刚从银行出来的时候,哪有什么一技之长,只不过有着一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热血。
他30岁以前都还一直在不停地换工作,我惊讶于他的不安定,他却表达出“男怕入错行”的谨慎。在这之间他干过广告销售,做过服务器租用,甚至还买过家具,几个行业跨度都非常大。也就是在前两年的时候,他选择了从家具行业离职,干起了自己的事业。那个时候他30岁,也就是2016年,房市最火的时候。
他辞职创业不是为了结束不安定的生活,而是终于找到了他认为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家装。
现在的他正带着十个人的小团队,主要做房屋刚开始装修时的水电。这份工作有多挣钱,就不用我多说了。到现在,他已经创业三年多。现在终于可以不用自己在下工地埋头苦干了。他的迈腾也是去年刚买的,房子也在年初定了下来。
从收入或者个人发展来看,这个阿亮在30岁以前,我应该走在他前面。而现在,他却真真切切地走在了我前面。而且我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大幅度落后于他。
希望阿亮的故事能够给题主带来启发。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有任何疑问或观点随时交流!
从银行离职,没有一技之长,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32岁,人生是不是废了?
2012年非金融本科毕业进去县城工商银行,柜员半年,个人业务部打杂一年半,个人业务信贷员一年,不良清收处置兼公司信贷管理3年,期间还有各种个人和公司业务夹杂,我做的岗位很多甚至是以前没人做过的业务让我硬顶上去干,自己想提升但扪心自问业务不够精,因为一直来都各岗位忙于救急知识面是广却导致不够专业,领导一直让我再磨砺再磨砺再磨砺,后来因各种原因不能忍,2018年底辞职,刚好30岁。
现在自己创业做建材批发零售生意,回头看,除了银行那点在社会上微不足道的知识,真的没有一技之长,人脉?不在客户经理位置上了就要掂量掂量那点人际关系的含金量,又去金融系统(之前有别的商业银行谈好中层位置了)?换汤不换药的体制自己是否还能忍受,其实在哪里上班打工都一个样,唯有当老板(其实老板也是打工仔,各种税收),但是太累了,没资金没人脉,有房租有压力。上班叫做生活,因为只要你每天生着活着,该做的事做完就好了;创业叫做过日子,昨日过的不怎么样,那如何把今日过好,明日又会如何,日子一天天都不一样。
我不是后悔放弃稳定日子,我只是奉劝不要喝多了鸡汤就冲动,要有心理准备想想自己是否能吃苦,曾经办公室吹空调敲键盘,如今晒太阳搬水泥,曾经喝着茶和客户谈笑风生,如今吃着灰和客户讨价还价,曾经干好手头活就事不关己,如今大事小事面面俱到,曾经发了工资一句咦~如今付房租付工资还要想办法要账。我想只有少数人不上班就回家继承千万家业,大多数人还是要靠自己一点点起步,在如今大环境下,创业甚至有一点小规模的生意很难做,三思而后行,考虑好后果,但也不要放弃梦想!
从银行离职,没有一技之长,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32岁,人生是不是废了?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的确,我与你有同感,如果在银行从事简单的柜员工作,离开银行之后,当真是缺乏一技之长;离开银行之后,在社会上找工作的确不容易。
不过,从你现在的情况看,我觉得你有两条路可找:一是32岁的年轻了,大学毕业之后在银行少说也工作了七、八年,有比较成熟的工作经验,还可到其他很多单位去应聘工作,找工作应该不是太难,应该充满自信,不要自暴自弃,希望之路就在你的脚下。二是32岁的年纪,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切可以重新再来,找准备自己的人生目标,继续学习充电,再报考其他岗位,成功的几率还很高,人生的精彩之处还很多。我相信自己,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从银行离职,没有一技之长,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32岁,人生是不是废了?
从银行离开的时候,其实我也曾迷茫过。
当时离开招行的原因,是领导要走,让我一起走,当时年少无知,就跟着他稀里糊涂去了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和银行差别还挺大的,收入虽说涨了一点,但工作更忙了。
坚持呆了一年多,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最终回到了券商。
那一年,我刚好31岁。
毕业八年,我才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说实话,我觉得有那么一点晚。
但后来发现,很多人工作几十年直到退休,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干嘛。
32岁失业,找不到工作,是不可能的。
应该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大概率是因为开的薪资都不怎么好。
其实,如果定义心仪的工作,就是薪资到位,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事业。
那么,把工作单纯的当做是收入的工具,其实从长远来看,都是不太健康的。
我之所以回到证券公司,从零开始,在一线做一名客户经理,是因为这是我想做的事情。
两年前,我还在银行,拿着大概20万的年薪,一年前,我还在保险公司,拿着近30万的年薪。
进入券商做客户经理,月基本薪资只有4500,真的是非常大的挑战。
不过,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想做的事,就会有动力去把事做好。
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不是去券商,而是回券商。
上一次,呆在券商是09年。
当时呆了小半年,主要是想学习,学习为什么06-07是牛市,而08年是大熊市,学习一点技术,而不是靠运气赚钱。
因为稀里糊涂赚的钱,肯定不长久。
在券商工作相对自由,除了开会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看盘,和股民沟通,也是最贴近市场一线,还可以看到很多机构的观点和研判。
回到原点去学习,去了解06-08年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只可惜,券商和我想象的可不一样,他们也只能说出一下很宏观的东西,却说不清其中的各种深层次的缘由。
至于研报什么的,也就是完成任务,写写而已。
期间,也问了很多资深的同事,有一些都是十几年从业的,可谁都说不清06-08的大牛大熊,究竟是什么原因。
说实话,当时觉得证券公司的人都不怎么样,加上到了2010年,行业又比较跌宕起伏,所以呆了半年多就走了,去了银行,寻求一份稳定。
跳槽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要进银行,券商半年多的背景其实没什么加分,反而减分。
当时面试了好几轮,还想办法找了些关系,最终才进了银行。
银行、保险、券商,只要是内部编制的工作,非业务岗,其实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人才的筛选都相对严格。
好不容易进了银行,就一脑袋扎了进去,虽依然会炒炒股,但银行上班肯定是告别了看盘。
人总是在稳定和赚钱中徘徊,在工作和兴趣中迷茫,寻找平衡点。
找一个既能赚钱,又是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更是没有那么容易。
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枯燥乏味的工作背后,还有晋升困难,时间和资历的瓶颈。
即便在券商,其实也是一样的。
2013年底,刚好是大熊市末期,券商的业务极其低迷的时候,好的岗位就更少了。
31岁,选择一份没什么门槛,只需要有个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工作,真的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
金融系其实还是不缺机会的,当时私募也好,信托公司也好,第三方财富也罢,都发展的很不错了。
还有那些P2P公司也开始萌芽滋生,金融城市的金融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只不过当时觉得都是一些小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券商,开始自己喜欢的工作。
人要学会放下,放下当时每个月近两万收入的包袱,接受只有4000不到的税后工资,才有可能前进。
我知道,压力肯定会随着收入的降低而来,但只要有能力,收入什么的,很快就会涨上去。
不管是中年危机也好,迷茫也罢,我只知道,人近中年比无路可选更差的,是不敢去做选择了。
你不是丧失了选择权,而是已经没有选择的勇气了。
不知道是上天眷顾,还是越努力越幸运,2014年是个牛市,而且从年初就摸到了牛头,科技股的浪潮。
智能穿戴概念,实实在在的牛了一把。
券商的业务,其实基本都是靠行情,行情一起来,业务就起来了。
一两个月后,大批量的股民就开始陆陆续续又入市了。
当时还不是互联网时代,券商佣金还没有像现在那么夸张都是万一万二,都在万五左右,万三很少,有些都是万八。
2014年下半年,一个月的交易佣金,就有三四万了,更别说2015年那疯狂的杠杆牛市的时候了。
在证券公司,一个证券经纪人,从谷底到巅峰,只需要一个牛市。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也是对证券从业人员最真实的写照。
2016年初,一次机缘巧合,部门领导把我推荐去了某家小的私募公司,并不是去做募资的,而是去做交易员,也就是有些人口中的操盘手。
我斟酌了一下,欣然接受。
交易员,其实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更多的是接受指令,执行指令而已。
一个规模不足五亿,单只产品的三五千万募集规模的小私募,也根本没有任何操控股票的能力。
每只股票持仓也就几百万,和普通的大户其实没什么区别。
做私募的交易员,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看盘技巧,资金分析,趋势分析。
但说实话,完全没法学以致用,最终都是接受指令办事而已,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才是掌握私募基金主动权的人。
不过研究员确实是厉害,那两年也是结构牛市,平安、茅台、万科,一甘大蓝筹股,都是我们私募主要持有的股票。
2017年,作为交易员的我,也沾了光,分红就有七位数。
2017年底,由于孩子的出生,我决定回归家庭,做一个职业的投资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又一次抉择的时候,是35岁,一个真正可以称得上踏入中年的年纪。
其实,人生中会面临无数次选择的时间,选择的机会。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无数次选择过后,走出来的结局。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那么过往那么多的年华,确实被你荒废了。
但未来还没有发生,还在你的脚下,还可以做选择。
既然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安生力命之本,那就趁着现在,去学一技之长,去建立人生后半辈子的基石。
每天在网上抱怨和吐槽,是不会前进的,也确实是会荒废的,别人的故事在励志,始终是别人的。
没有执行力的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心态问题,有手有脚的人,不应该主动选择失业。
人生是不是颓废,是自己的选择,不要去怪社会,因为选择努力的人很多,所以不会有人去同情你。
放下身段,放下面子,是人生的智慧。
从银行离职,没有一技之长,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32岁,人生是不是废了?
你应该感到庆幸,幸亏是现在离职跳出来了。
首先,32岁还年轻。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这个年纪的人,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人脉,想要重新出发,是很简单的,既能放得下身段从零开始,又能很快地接受新事物和新工作,这已经是非常好的优势了。
第二,要庆幸是自己主动跳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取代很多传统领域和行业,银行柜员的工作就首当其中,与其在不确定的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被动取代,茫然不知所措,同时还要面临大批量的同业者竞争,倒不如提前出来,早点脱离这种生活,早日换到新工作中。
第三,也并非毫无经验,不要轻易否认自己的过去。32岁,应该做银行柜员工作至少有快10年的时间了吧,虽然说做柜员技能确实比较单一,但其实也还是锻炼了自己的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财务工作需要的谨慎和细致能力,销售工作需要的与人打交道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在做银行柜员时能锻炼到的能力,因为天天与钱和账打交道,也天天与各种难缠的客户打交道,无形中积累了多项技能,只要稍加迁移,就可以到新的岗位上运用起来,上手起来会非常的快。
第四,只要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特别不赞同题主的废了的话,我们做任何事情,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都说种一颗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那么从现在开始,只要行动起来,一切就不会晚,不存在废不废,只存在自己有没有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梦想去做到。
人生还很长,我们能做到的是把握住当下,然后让未来享受此刻奋斗的果实,加油就是了。
春风HR,专注分享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如果对你有一点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