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都过得怎么样了?
谢谢邀请:
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多的去了,我的叔叔就只有一个儿子。
生一个儿子,从一开始就比人家孩子多的家庭轻松,人家三个四个孩子的,一人买一套衣服,就要三四套。
而一个孩子一个人穿三四套,怎么换都够了,你那一人一套没有衣服换,你说说哪个好,一个孩子,父母负担轻,孩子享福!
一个孩子的家庭,吃的和穿的永远比孩子多的家庭好。现在我叔叔60岁了,他是电力工人,现在一年事干不完,天天在外装水装电,几百元一天,年轻时开始积蓄到现在,家底子一直很好。
儿子根本就不用管他们,前年我叔花了一百多万建了一幢小洋楼,才要儿子出十多万元钱,其余的全是我叔叔的。
孙子一直是我叔叔婶婶带着,可以说儿子根本就不用管,只安心赚他们的钱就是。
前年买了一辆二十多万的奔驰车,现在广东肉鸭养殖,听说生意蛮好。
两代人,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比子女多的要幸福的多。还有我的堂兄也是一个儿子,娶了个广东媳妇,儿子在广东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自己也买了车房。
家中父母帮他带着个女儿,我堂兄也是一天在外装水电,还做木工,帮人家做壁柜等,一年没见休息日,下半年还得赶活,收益也是相当不错的。
我身边亲戚独生子女的还真多,他们都过的很滋润,儿子也都很听话,比一般子女多的家庭生活富裕!
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都过得怎么样了?
我虽然只生了一个孩子,但生的是女儿,不过姐姐和弟弟各生了一个儿子,周围人也有很多生独生子的,由于常聊天,他们的情况我门儿清。
先说我姐姐的孩子,也就是我外甥。外甥23岁了,高中时不好好学习,只考上了青岛一家专科院校,学主持专业的。毕业后在姐姐一个朋友的公司当外勤,一个月3000多,这点工资在青岛真不够花。姐姐和姐夫两口子都是老师,经济条件还算不错,但是为了给外甥买房,还是操碎了心,毕竟青岛现在的房价太高了。外甥以前谈过对象,因为外甥没房子,黄了。姐姐现在压力山大,省吃俭用准备给外甥买房子结婚。
再说我一个高中同学兼好友,他的儿子以前学习很好,在小学初中时班级数一数二。但是上了高中,因为住校缘故,成绩直线下降,经常去泡网咖,没办法,男孩子太淘了。同学气得不行,揍了儿子几顿,但是不管用,眼看来年就要高考了,同学伤透了心,对儿子宣称将来家产一分都不给他。但我们都知道这是气头上的话,唯一的儿子将来能不管吗?
有句话说的很形象,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至于儿子和女儿哪个好,我觉得都好,但是仅有一孩是不够的,我的建议是条件允许的话,二孩该生就生,一个孩子真的有很多问题。
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都过得怎么样了?
我只有一个儿子,很好的,我今年55了,极其普通的甚至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平头百姓家庭。
儿子30了,长年一个人在外打拼,生活有目标、有乐趣、有规划,儿子过的有滋有味的,我也是非常欣慰的、非常自豪的。
2014年,我和儿子四六开的样子,我们有了第一套新房,从70平米过度到了140平米,儿子就是在新房结婚的;2016年,儿子8我2的样子,又在浙江嘉兴有了第二套房子,虽然还在还贷,但是儿子信心满满,并不觉得压力有多重;然后,我们卖掉了原先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在嘉兴新房子边上又买了一套二手房,上一周刚刚装修差不多了。这个最给芸芸中国家庭压力的硬件,我们不稀罕、不缺少了。
然后,儿子媳妇也怀孕了,年后就该生产了,我老娘八十了,可以四代同堂了。
儿子工作很努力,我虽然做得踉踉跄跄的、步履阑珊的,但是我对我这一个儿子有足够的信心,儿子读书成绩不是很好,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出来的,但是这七八年的磨炼,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摔打,练就了一身勤俭过日子、精打细算、刻苦用功做事业的好身手了,我做不动了,儿子绝对比我做得更好的。
儿子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爱好旅游,喜欢把弄电子产品,最关键的,儿子不是势利眼看人的人,不喜欢阿谀奉承,不喜欢摧眉折腰,一直保持着老奶奶熏陶下来的朴实、节俭、善良的道德品质,做人做事都有礼数、有分寸、有格调的。
我中年向老年过度了,我这个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过得还行,清贫乐道、和谐如初,蛮好的!
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都过得怎么样了?
我大舅,今年58岁,和我55岁的舅妈当年只生了一个儿子,今年34岁。虽然一家人的生活经济条件还不错,但因为我这个表弟不怎么听话,常年不回家,大舅家的生活过的并不幸福。
大舅和舅妈都是中专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都只有十八九岁,两个人当时是同一个村同一个学校的老师。两人结婚后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一直对这个儿子是疼爱有加。
过了几年,两人同时从村里的学校调到了县城的一所中学任教,条件也越来越好,对这个儿子也是非常的疼爱。
我这个表弟从小长的可爱又听话,学习又好,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父母任教的学校读书,高考后考入了我们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我的舅妈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表弟几点放学、几点回家,她都会严格的规定,做不到就会罚站。表弟上高中后不知是离开了父母的管教放纵了自己,也不知是到了叛逆期的原因,慢慢的开始变的调皮了起来。
刚开始,是晚上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他不是在网吧就是在台球室玩。后来,开始逃课,上几天就逃一次,到高三时学校已经找不到他的人影了,天天都在外面和他的朋友们玩。
大舅和舅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没有任何的效果,依旧逃课。幸好表弟基础还不错,高考时勉强考了个二本。大学期间,大舅整整陪读了一年后他才有所收敛,后来勉强毕业拿到了毕业证。
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起初干的还算可以,后来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干脆不去了,天天在家玩,玩了好几年,这几年都是大舅两口子拿钱养着他。后来,大舅给他娶了媳妇,想着娶媳妇该收心了吧!就又找人托关系把夫妻俩弄到一个单位去上班,工作一年后这家伙又把媳妇扔哪里,一个人跑到南方去闯荡了。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过节回家,平时也见不到人。
人到中年后的大舅,现在是学校的后勤部部长,每天都挺忙的,闲时就去打打麻将、散散步;舅妈今年55岁,刚刚退休,每天上上老年大学,跳跳舞啥的。虽然两人的经济条件还不错,但过的真是没劲,儿子常年不在家,儿媳在外地上班,膝下也无孙子,平时也就只能和同事玩玩聚聚了。
有时,看着他们两人的生活还觉得有点凄凉。
上面是我舅舅的家庭实例,可以说算过的不太幸福,因为儿子基本从16岁开始到现在20年的时间,一直都在外面瞎晃,当然这只是少数,也有很多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在中年后过的很幸福的。
一对夫妻在中年后过的幸不幸福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子女的生活是否美满,为什么表弟会把生活过成这样呢?我觉得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是有有关系的。
一、表弟的改变和一个家庭的各个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关系1、家庭因素
因为大舅和舅妈都是老师,他们家的整体氛围就是压抑,对表弟的教育就像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商量只有下发和执行。
比如六点放学,回家的路程是十分钟,那必须要在六点十五之前到家,超过一分钟回家就要接受盘查。这个压抑的氛围导致表弟有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2、过度的溺爱
虽然对表弟的教育很严格,但在生活中却非常的溺爱,从小都是想要什么给什么,想吃什么做什么。长到十几岁了还要父母亲洗脸,至今吃饭还要把碗端到嘴底下。
因此表弟才会变的自私自利,长这么大只考虑自己过的开不开心、舒不舒服,从来没有顾及过自己的父母,所以才会变成了眼下这个局面。
3、在叛逆期是没有引导好
男孩在叛逆期如果父母不好好引导,就会形成很偏激的性格。
因此家长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不要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如果家长不理智孩子就会更不理智,更加不能用武力教育孩子。
表弟进入叛逆期后,舅妈没有把他当自己的孩子去理解沟通,而是当成了自己的学生,非打则骂,因此才让表弟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作为父母,不管生育几个子女,中年后生活过的是否舒心,始终还是要靠自己俗话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失独、生病、出国、不回家等等因素。
所以必须自己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可以给自己存好一份钱,可以买一份保险,可以让自己结交很多的朋友,可以去学习、可以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反正,不要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全部放在子女身上。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生活,子女有子女的生活,父母完全指望子女是行不通的。
写在最后:人到中老年后,属于自己的生活才真真的开始,如果家庭只有一个儿子,也不要把生活想的太悲观,人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因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些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因为儿子孝顺,也和父母生活的非常的和谐和幸福。而有些生几个孩子的家庭,也有和儿女生活很幸福的家庭,所以咱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都过得怎么样了?
我说下我的真实情况吧,本人今年34了,之前一直想法是现在生活压力太大,而且国家政策在那,想生①个就够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想法吧,①胎是个男孩,是10年生的,已经8岁了,通过多年努力(在广东发展),在老家五线城市有一套房和一辆车(想法是总要落叶归根),前年年中刚刚全部还清贷款,有一点积蓄吧,现在国家政策有变,而且越来越多的是看到现在很多的独子家庭也有很大压力,爸爸老了,一个人,想找个商量事或者帮一下忙的都没有,也感觉一个人太可怜了,为了小孩以后着想,还是又生了二胎,而且刚刚也在老家买了第二套房,主要是为了小孩以后考虑。
可以说现在这个社会的,有一个小孩的,两夫妻只要够努力,生活什么应该来说过得应不会太差,有一套房和一辆车,有点积蓄,生活质量来说还是可以的,当然不能和有钱人比,个人认为差不多就行了,但中国大部分老百姓来说都是操心的命,为以后考虑的太多,这个不可否认的。
人到中年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都过得怎么样了?
说说我老公吧,他是独生子,是真正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1979年5月出生,2019年4月病故,不满40岁就结束了这短暂的一生。
在老公生病之前曾遭遇过公公车祸造成腰椎骨折的事,那时,我怀二宝6个月,还在上班,公公的照料和陪护只能全落在他和婆婆妈身上,他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公公,一周下来,眼里血丝斑斑,茶饭不思,看着就让人着急,我提议请护工,公公不愿意,没办法,只能请公公的弟弟——小叔叔来帮忙,才救了急,让老公有喘息之机。在那段时间,是最想有个兄弟姐妹来搭把手的时侯,可老公没有,这也是让我第一次感到独生子的痛。
已70岁的公公慢慢恢复自理后,次年正月婆婆妈突发脑溢血过世,老公悲痛不已,婆婆周年忌日后两个月,老公就不幸被确诊为脑癌晚期,这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可最害怕最伤心也没用,一边安慰他一边尽全力救冶,只有娘家爸妈冲过来帮我带宝宝,帮忙联系最好的医院,鼓励我带着老公一心治疗,老公这边指望不上,哪怕有个人跟我们一起打打下手跑跑腿。那种无奈无助非亲历不可感。
想想如果老公不是独生子,现已风烛残年的公公何以如此悲凉?
当然,并不是所有独生子家庭都这么不幸,大部分应该都过的挺好吧,也但愿如此。
还有很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儿子,但还有姐姐妹妹呀,这样的组合应该更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