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该不该?

老家一个78岁老人,突发心猝死去世,儿女平时对老人照顾周全,感觉对的起老人,就当成喜丧办理了,受到亲戚邻里指责。 但绝大多数人认为,都近80的老人了,突然过世,自己没遭罪,儿女也没遭罪,就是老人的造化,是老人有福气,当喜丧办理也不过。不知大家如何看待?

据《清稗类钞》中“丧祭类”载:“喜丧”,“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一般而言,儿女要想为去世的老人按“喜丧”来办,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方能举办,否则会被人耻笑的。

第一,死者德高望重,儿女健在,家族兴旺。

第二,老人寿终正寝时年龄在90岁以上,能达到百岁更好。

第三,老人生前至少四世同堂,最好五世同堂。

第四,死者生前积德行善,恩泽四邻,死时无疾,面容慈祥和蔼。

我姥姥死后就是按“喜丧”举办的。

之所以给她举办喜丧,可能和我姥姥自己有关。我姥姥一生养育成“五女二男”,被她们村认为是“最有福气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姥姥虽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但姥姥一生思想开明,对儿女一样看待没有农村人特有的“重男轻女”观念。因此除了我大姨外,她把其他六个子女都送到学校,接受了良好教育。

在对待乡邻上,我的姥姥更是做到和街坊邻居和睦相处,谁家有困难,她都会拉上一把。为此他们村乃至邻村都愿意把他们的孩子给我姥姥当”干儿子“,“干闺女”。听我妈妈说,我姥这一辈子光干儿子和干闺女都有十五六。

除了对她认识的人好,对不认识的人,她也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雪中送炭。据我母亲讲,在1961年,三年最困难时期,有一天,姥姥从生产队大食堂刚刚分到一个窝窝头,刚想咬一口时,这时突然从对面过来一个要饭的,可能他饿的太狠了,只见他猛地来到姥姥跟前,上去就把姥姥的窝窝头给抢到手里,然后边往窝窝头上吐唾液,边大口吃起来。和我姥姥在一起的生产队男劳力看不上去了,大家打算上前”修理修理”这个“不要脸”的要饭的,但被我姥姥治止了。最后我姥姥还给那人端来了一碗热水。我姥姥的举动让那人感动的痛哭流涕。

常言道“好心有好报”。我的姥姥晚年生活比她那个时代一般妇女要好很多。因为我姥姥让她的子女读书学习的缘故,我的二舅和二姨在70年代被大队推荐去西安和洛阳当了工人。我的大舅也当了一辈子村干部,另外的其他孩子也过得不错。于是,我姥姥每个月都有我二姨和我二舅给她寄回来的零花钱。而瞧她的后辈基本上也络绎不绝。就这样,我姥姥活了93岁才无病而亡。

我姥姥去世后,我大舅,二舅商量给我姥姥按“喜丧”办。就这样在我大舅的家里,,开了三天宴席。据说行礼那天,由于我姥姥德高望重,赶来行礼的人特别多,行礼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

78岁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该不该?

人总有一死,但死法各异,只要是儿女敬到了对老人孝顺孝敬责任,没有对老人敬孝后悔儿女把老人去世作喜丧办无可厚非,老人无病痛无遗憾离世是喜事,谁不愿自己亲人长命百岁!

78岁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该不该?

七十八岁虽然不是很老,可也算是高龄了。心脏病发作而亡,没有拖累子女小辈,也没有生重病受苦又花钱,属于好死。儿女当作喜丧办完全正确,我们这里的风俗也是这样的,亲友指责没有道理。

我也是老人,我最希望死的时候爽快点,不要拖累小辈,自己也少吃苦。

78岁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该不该?

老人七十八岁去逝不能够作喜丧办,办喜丧是有标准的,不是说老人去逝都可以办喜丧。老人办喜丧必须年龄够八十周岁,老人在世的时候家中儿女照顾的好,老人是正常自然死亡,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够办喜丧。老人七十八岁办喜丧年龄不够标准,所以亲戚邻居才会说闲话。什么是喜丧呢?喜丧说的是这个老人年龄达到自然死亡的标准了,这样死亡的老人才能够办喜丧。现在社会男女死亡平均年龄都七十六岁了,作喜丧老人年龄八十岁也有点小,现在社会老人作喜丧年龄都是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所以七十八岁办喜丧年龄太轻了,亲戚邻居他们不管老人在世时候儿女照顾老人好与坏,亲戚邻居他们光管去逝老人的年龄达到喜丧标准没有。

78岁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该不该?

78岁的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实在不应该。我们福建泉州风俗都是把高龄老人丧事当喜丧办的,尤其是泉州晋江、石狮,一个高龄老人去世,少则好几十万,多的上千万花费,地区风俗不同,不能无理指责儿女。

老人家生前,只要儿女尽力孝顺,让老人家渡过一个幸福晚年。仙逝后只要儿女经济宽裕,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都行,外人无权指责和蔑视。人生一世,潮起潮落生离死别本属正常,把老人的丧事办得风光不是更好吗?只要生前对老人尽责孝顺,死后风光办理都应尊重。

78岁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该不该?

谢谢平台邀请。按平台要求,谈谈我的看法。

78岁老人,突然离世,虽属意外,但比那些躺在床上受罪的人,不知强了多少倍。更何况,老人生前享受了儿女的悉心照顾,难道还不算“幸福生活到晚年”吗?放眼当下,又有多少儿女能做到这样呢?

鉴于老人年届78岁,本是高寿。在这样的情况下,儿女们丧事喜办,足见他们的一片孝心。既厚养又喜葬,值得很多人学习。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谁又知道,喜葬不是老人之所求呢?

我敢说,那些指手画脚的人,评足品足的人,在侍候老人问题上,不见得就比这家的儿女强多少,或者说远远不如。人家儿女们,在老人生前周到侍候,老人走后热闹送行,何错之有?关卿何事?难道死后悲戚就是孝道吗?与其指责他人,不如做好自己。诸君以为然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