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我觉得上大学最不值得报的专业就是什么管理类的专业。特别是什么物流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等等。

因为这些专业听上去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就是一些中用不中看的专业,除非你家开的有宾馆,你可以报酒店管理,你家开的有工人,你可以报工商管理。像娃哈哈集团公司总裁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学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但是人家有一个亿万富翁的父亲,你有吗?

另外不值得推荐的专业还有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因为这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为各行各业的市场营销,靠的是个人能力和市场需求。而不是靠的是你学得这些没用的专业知识。

最后一个不值得推荐的专业就是法学类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出路只有考公检法类公务员或者当律师。然而现在公检法类公务员报的人数和录取比例基本上都是几千比一,其难考程度不亚于上青天。而当律师需要有律师证。而律师证也是极难考的。

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建议学生家长在报考志愿时关注亮红牌专业。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9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法学。其中,历史学、音乐表演、法学连续三届被亮红牌。

所谓红牌专业是指就业率、薪资报酬偏低的专业。在这6个亮红牌专业中,绘画、音乐表演属于艺术类考生才能报考的专业,对于普通考生来说,历史学、应用心理学、化学、法学在报考时应尽量避开。

与红牌专业相对应的还有绿牌专业。所谓绿牌专业就是就业率、薪资报酬都比较高的专业。2019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

当然这个调查报告是针对全国样本得出的结论。具体到每个省区,红牌专业还有一些不同。例如:

北京 :音乐学、社会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物理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表演、工商管理、经济学。

天津 :药物制剂、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历史学、针灸推拿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化学生物学、测绘工程、教育学。

上海 :汉语言文学、工业设计、法学、软件工程、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

重庆市: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

河北 :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

山西 :音乐学、英语、旅游管理、经济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美术学。

山东 :音乐表演、应用心理学、音乐学、公共事业管理、艺术设计学、汉语言文学。

河南: 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

从以上各省红牌专业来说,诸如美术、音乐、历史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都是共性的,除此之外,因为各省产业结构不同,还有一些各省独特性。例如,计算机专业在北京是热门专业,而由于河北省计算机相关产业水平低,规模小,计算机专业就业率偏低,学生毕业以后多半选择外省求职。

综合以上信息,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填报志愿时,考虑如下几点:

1.在城市、学校、专业三个维度选择时,优先考虑专业。不要因为优先考虑考上某个学校,而同意接受专业调剂。尤其是有历史、法学、化学、心理学等冷门专业的大学,一定选择不接受专业调剂。考上一个好的专业比考上一个好大学的红牌专业更重要。

2.在选择专业时,理科优先考虑工学类专业。文科优先考虑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麦可思就业报告中,就业率排名靠前的专业: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都是工学类专业。而文科专业中会计、工商管理、金融学则相对排名靠前。

3.选择专业时,注意考虑各个地区(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选好就读大学所在城市。从理论上说,大学设置专业应该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但是一些大学在发展中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不管自身是否具备条件,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业。导致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学生某个专业毕业了,因为本省市缺乏足够工作岗位,却要到外省市就业,还不如直接选择外省市大学的专业。在大学专业与产业配套最紧密的城市就读,学生不但将来找工作相对容易,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加有效。

4.选择专业时,注意尊重考生个人意愿,同时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虽然法学是红牌专业,如果孩子的志向是当法官,律师,即便就业率低,也要支持。另外,也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孩子的数学基础不好,不要考虑机械类、电子类、建筑类、工程类专业,因为你考上以后,可能无法完成学业。

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不推荐学医。虽然这曾经是我的一个梦想。也可能未来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学医有很大的需求缺口,但是目前现实点看不推荐。

俗语有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第一,学医太苦。

课程繁复,学业时间长。

第二,学医的前期投入太大,就业困难。

医学本科五年,累死累活的要毕业了却高兴不来。现如今的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毕业啥也干不了,要知道如今乡镇卫生院聘用医生也得本科毕业,难道你学五年医学,就为了到工资两千多的乡镇医院?至于大城市三甲医院基本入职要求就是医学博士了,而且好的医学院校基本都是211/958,高考你能考多少分呢?

第三,生存条件恶劣。

学医累,上班也累而且高压。先不说从上班开始就要无休止的加班,无休止的看病,更要提防被人砍,被人骂,无论哪个大夫,一生之中,总是要面对蛮不讲理的病人的......医患关系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第四,医学生毕业后一年,才能考取执业医师证,没有执照,医院不会让你开处方的......”

这些描述似乎囊括了学医的种种劣势:时间成本太高了---学制五年,不停考试,压力大,医患关系恶劣......总而言之,就是吃力不讨好。

如果一定要学医,牙医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本科就可以找到工作,理论上还可以自己开口腔诊所单干,收入也是乐观的,但是现在遍观全国各地的各种口腔连锁医院,自己开诊所也不太现实了……

作为曾经对孩子的期许,我是放弃了,学医不易啊

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国内大学的专业,总计有500多个,这么多的数量,其中自然有推荐的,有不推荐的。

推荐和不推荐的原因,自然是这个专业对于个人来说,有没有发展前途。

有关大学专业就业情况,教育部有权威发布

教育部会根据大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发布报告,除教育部外,还有第三方的咨询公司,也会发布自己的数据,可以给学生们在报考、学习中给予很多的参考。

在找出不被推荐的专业前,我们先看看值得推荐的专业,以及它们为什么被推荐。

收入最高的专业前五名:

可以看出,都是信息技术类的专业,这很好理解,我们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仍在进行中,互联网仍然持续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除了代表当下的科技发展方向,应用性强也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根据上面的高收入专业,向相反的方向去推理,就容易得出不值得推荐专业的特点:

夕阳产业,没有实际需求,应用性差。小心红牌专业

什么是红牌专业?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2019红牌专业: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法学,其中,历史学、音乐表演、法学连续三届红牌。

黄牌专业,自然是数据比红牌稍微好看一些,但也快到红牌的地步了,同样要小心。

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这几个专业被亮红牌很好理解,毕竟没有什么就业场景,没有需求自然就没有市场,同样道理的还有黄牌的心理学、美术、生物技术、应用物理。

但是法学呢?怎么很多人感觉身边的律师、公检法收入都很高呢,为什么也会亮红牌?

这就要看供求关系了,截至目前,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有600多所,哦,是不是一下豁然开朗了?这么多法学毕业生,但是每年能提供的职位有多少?僧多粥少,法学专业被亮红灯也就不奇怪了。

不要去碰一些名字新潮、大气,但没实质内容的专业

有些学校爱用专业名字忽悠人,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学了四年屠龙之技,这耽误的可是就业的大事。

比如: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播音主持等。

工商管理,EMBA到时很火的,但那都是给大佬们结人脉用的,谁会用你一刚毕业的二把刀来管理?最后学了一堆用不上的理论,等于白学,就业也没优势。

电子商务,听起来好像很牛X,但是学了出来干啥,开网店么?

物流管理,好像是能上天,但实际是接不了地气,很少能应用。

播音主持,看起来汪涵啊,何炅啊,都是大腕,但是电视台数量是固定死的,每年新人一茬接一茬,萝卜太多,没坑了,你做什么工作呢?

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本人上大学学的是电气信息类,说实话,高考过后,填报志愿,真不知道什么专业好或坏,很多都是根据专业的名字在网上搜,根据字面理解,大概知道毕业出来可以做什么工作,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对于毕业可以做什么,完全不知道。作为一个已经小硕毕业的人,关于专业选择,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个人认为大学陪伴你四年时间,而专业对于有些人会陪伴一辈子,因此,填报志愿,不仅看高校,也要看专业。从某种程度来说,专业要更重要一点。

第二,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文科和理科选择的专业是有区分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选择的专业是你的兴趣所在,这样你才会越工作,越快乐,遇到困难也不会沮丧,也容易在这个专业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专业只有适合自己和不适合自己,有些人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我只想毕业找个好工作,那么我想说的是现在火的专业,等你毕业了未必会是热门,相反,当下看似冷门的专业,四年过后也许会成热门。社会发展太快,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很难说一个行业能够经久不衰。需求多,供给少的岗位自然就是热门,过了一定的红利期,这个行业就会达到平衡,甚至饱和。因此,需要学习的是方法,保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不被行业所抛弃。

第三,如果没有其它兴趣,只想毕业找一个不错的工作,你如果是理科生,建议你报考信息相关的专业,未来肯定是一切数字化和信息化加上智能化,对这方面的人才要求比较多,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你想做理论分析,建议报考理科相关的专业,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你如果是文科生,可以考虑报考金融,教师,管理,营销,律师等相关专业。

第四,现在上大学已经不像过去包分配,现在都是自主选择就业找工作,不一定说大学学的这个专业,未来工作就一定要从事这份行业,大学学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学习能力,学什么都相对来讲快一点,也容易一些,把这种学习到的方法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不知道自习喜欢做什么,等上完大学,有了一些人生经历,慢慢就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有的毕业之后就从事自己兴趣相关的工作了,我们隔壁班上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喜欢做美食,毕业之后并没有从事电气信息相关的工作,却开了一家小餐馆,很有特色,就在学校旁边,我在学校的时候,做的挺好的。后来毕业就没有关注了。

第五,如果非要说最不推荐的专业,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是没有的,只要是专业存在就有一定的道理,国家开设这样的课程肯定是有用的,如果就是从就业的角度说,可以考虑从这个专业的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未来有没有需求考虑,需求大的专业找工作当然相对容易一点,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定的。谢谢

上大学最不推荐的专业有哪些?

个人觉得不要选土木专业,当然如果有关系可以直接去甲方的另说。

本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

实习的时候好干过招投标预算,感觉很轻松。双休日、节假日假。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忙起来忙死闲起来闲死,有时候一星期就做三四个标书预算,有时候一星期做十几个。最烦的是下午开完标回来连夜做标书预算,能搞一晚上。而且工资不高,我那时候固定工资2000,交养老,做一个标书给150,预算给30%提成。工资最低拿过3000+,最好拿过5000+不固定。后来大学毕业了想自己搞一个招投标公司,发现市场不景气了。好多标不挣钱就就流拍了。挣钱的要么被内定了,要么就要看预算的硬实力去争。还有就是客户不好找了,最后就放弃了。

当时想着预算招投标干不成就去干施工算了,反正大学里学了四年,感觉不干干施工对不起自己的青春一样。经人介绍去了当地一家比较不错的建筑公司上班,当施工员。感觉挺适应的,除了脏点累点,其它的都还行。(吐槽一下:项目经理是真不行,他以前是个厨子!!!后来趁着那时候二建考试管的松考了个证,就当项目经理了!!!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啊!成天在现场转,成天说我们楼上的外架挂网的问题。最烦的是晚上要下班了,通知开会,一开两个小时还不管饭。)在哪里跟了一栋楼,说是跟着师傅学,其实相当于去就当楼号长了。带我的师傅成天请假,基本上都是跟这个学一点那个学一点,后来到了标准层就完全放手让我自己干了。感觉也没啥困难的,但是后来还是出问题了。楼封顶了,我想着怎么也要把二次结构、粉刷啊什么的都干一遍吧。以后自己不管是还在这个公司干,还是去别的地方干心里都有底了不是。可是,突然通知我新开了个楼让我去新楼当楼号长,我就不干了。项目经理说必须去,当时也跟他聊了一段时间就是不同意,我就不干了。(现在还欠我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没有给我发呢。对了说起工资在吐槽一下,施工一般是什么时候拨款了什么时候发工资。我那时候一年发了两次工资,不过好在是可以去财务上借钱发了工资直接从里面扣。)

然后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干了现在这个工作:人防监理!本来以为没什么,接触了之后发现好多要学的。二十多本规范看的头疼,荷载考虑和民建不一祥,施工工艺要求更高。问题是很多施工队的施工工艺达不到要求,还不看规范,完全就靠监理把关,最搞笑的的是干活的不懂,施工员也不懂。最后全交给我这人防监理了,现在除了没给施工方放线、抄平啥都干了。一天天的头疼的很。工资还不高就3000,感觉过不了多久就又要换工作了。

下一步打算去甲方或者设计院干几年,然后就告别这个行业了。(最后吐槽一下为什么当初选了这个专业啊,连考公务员都不好考,只有一两个部门要这个专业毕业的。好几年没有写东西了,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的大家多见谅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