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低调吧,高老师人很好,很稳,台风也是随心而欲,拿捏的很到位,在底下不张狂不做作,踏踏实实埋头干,这就是聪明人啊!
再说最近这几年德云社火了一大批年轻人,岳云鹏,烧饼,郭麒麟,张云雷等,都成了综艺节目和广告的座上宾,而高峰呢,除了在小剧场演出,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也没有听他有过任何的抱怨,也没有像别人一样出走,但是他在做什么呢,他在德云社专注于培训学员,在忙着相声业务。身边的人都红了起来,他也没有急于去追逐名利,而是一心一意的去做好教学,总教习吗,这就是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是相声老艺术家范振钰选为关门弟子,可见高峰当年的相声水平有多么优秀了。而高峰得益于老先生的调教,对于传统段子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而且把握的非常到位,用相声术语来讲,就是活使的非常好,接的是恰到好处,此外,高峰还打得一手好快板,评书就更别提了,拿手的玩意那是。
生活中性格也是老人一个,就是说喜欢非常传统的东西。闲暇时光,高峰会选出一些他喜欢的老先生的相声作品,一来是欣赏,二来是学习,三是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所以说一些东西郭德纲都是看在眼里的,高峰老师这三把手也是很稳的, 对于是否走红,他其实并不看重,培养好新人,把自己的总教习干好就行。
谢谢!!!
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高峰 ,相声演员、德云社总教习。1983年5月12日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农学院,北京德云社相声、快板演员,德云社总教习。
相声门师从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西河门师从曲艺老艺人金文声先生。
一、师承
1.相声:师从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师爷:相声前辈班德贵先生,艺名班笑魁;师祖: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2004 年6月6日拜师,赐“应”字,引师:刘国器(师承赵佩茹,艺名刘英璞),保师:佟手本(师承张振圻,原名佟守本),代师:田立禾(师承张寿臣,原名田中敏)。
2.西河:师从曲艺老艺人金文声先生(原名金刚,艺名金连瑞);师爷:前辈名家张起荣先生;师祖:评书前辈张士权先生。2006年12月20日拜师,赐艺名高增禧。引师:郑吉平(抗日英雄吉鸿昌之外孙),保师:刘文亮(师承关春山、王凤山),代师:田立禾。
3.快板:师从金文声先生;师爷:王凤山先生(王派快板创始人);师祖:数来宝老艺人海凤先生。
二、艺术造诣与德云社的低调
高峰和郭德纲同辈,可能名号甚至不如一些小辈叫得响,但是从小坐科,正经的相声门内出身,基本功扎实,说相声的态度也是绝对认真端正。高峰是属于真喜欢相声的那种演员,爱相声研究相声,说相声不是抱着那种成为明星的心态。这个态度其实是一个合格的艺人应该具备的。
据说岳云鹏当初出名了非常膨胀。但在剧场演出依然要在高峰前面出场。高峰压阵。为此岳云鹏觉得委屈。回家对媳妇说:“高峰没我红,为什么他在我后面出场?”媳妇当即给他一巴掌:“你疯啦?作死啊!”
挨了媳妇一巴掌,岳云鹏见了师傅郭德纲,实话实说。郭德纲说:“你这是有个好媳妇。”然后郭德纲解释说:“观众接受程度不一样,听你们说相声解渴,你们是凉白开。高峰是葡萄酒,不是每个人都能品酒。不能单拿一时的现场效果来衡量。”
可见,郭德纲对高峰的相声功力是非常认可的。
高峰早在上大学时候就在校园里成立了相声社团。毕业后从天津到北京发展。在他到德云社之前,李菁快板打的好,是开板演员。高峰一来就解放了李菁,成就了李菁和何云伟这对搭档。而后又被安排给徐德亮,王玥波做捧哏。高峰从无怨言,服从安排。被人称为德云社的一块砖。这也是郭德纲欣赏他的一个原因。
杲杲湖山
2017年11月19日
“杲杲湖山”感谢关注支持:企业管理文章,职场打工、对对联和有关古典文学的文章,不断发送,以文会友。 谢谢友们光临关注,请“留言”和指“点”一下。[微笑]
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高峰算是德云社比较特别的存在,做一行爱一行的人其实不多,像郭班主早年说他爱相声我信,现在他说出来就像放那啥气体了,当然他自己也不信自己还爱相声,所以才会划水成那副德行。
但高峰是肉眼可见的真爱相声,在德云社流量当道饭圈横行的当下,高峰基本上没做过迎合饭圈的任何操作,这实在难能可贵。要知道他的搭档栾云平也隔三差五的整一些莫名其妙的动态,一副正在积极探索饭圈流量密码准备大火的感觉。
德云社成天以“流量天团”自居,把相声当成副业,刷流量当主业的时候。大概只有高峰这种少数派,还在成天当相声老炮了,这就是他被饭圈集体嫌弃,觉得他太装的原因,姆们捧角儿就是看卖腐的,你整那些没用的相声干嘛~
知乎上有人评价高峰:说相声、听相声、研究相声这三件事情还在同时进行的,德云社大概只有高峰一人了。从高峰的日常网络动态也看得出来,他好像除了相声就没生活了,也不跟流量明星们发亲密照,也不聚餐晒动态,就连综艺都很少去,偶尔去一趟也一点综艺感都没有。
可见一个人真爱相声,而且全身心投入到相声里面,刚好郭班主也在他这里开了一块特区,允许高峰不迎合流量,全身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很幸运了。
也可能是郭老板确实需要高峰这种人的存在,因为只要高峰还在,德云社就还是相声社团吧。
但高峰所面临的窘境也在于此,那就是他那么爱相声,但相声似乎没那么爱他。
天赋不算拔尖,全靠后天努力找补。创作上是短板,而他对于搬运网络段子也没兴趣,不想德云社其他人都把抄袭当饭吃,所以一直出不了新,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一直模仿马派表演技法,但学其表不得其里,路子正得要死,但马派骨子里那股“狗气”怎么着也使不出来,而且师父没了,缺少高人带路,近些年一直在精进的还是表面功夫,骨子里那股寸劲儿感觉提不上去,感觉也走到了瓶颈。
这也是高峰比较尴尬的地方,德云社整体风气就是打空不打相,怎么把外行人糊弄舒服了就算有能耐。他单枪匹马的走打相路线,经常使一些内行包袱,估计也就天津老泡茶馆的人才听得懂,德云社的空子们听着能打呼噜。但这种包袱需要很深的火候才响的起来,高峰的火候又不到那种程度。但他还是孜孜不倦的使着,结果越来越拧巴,弄得空子们对他也避之不及,内行观众也听不出彩来,所以现在相也打不准,空也捞不到。
但对于高峰这个年龄来说,这种尴尬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外界也不用被郭德纲那句“老艺术家”的生意口给唬住了,高峰也就三十几岁,离老艺术家还远得很。而他也不需要为了找到突破口急功近利,郭德纲也愿意给他开这个绿灯,允许他不做KPI考核,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传统段子,那高峰就可以静下心专营自己的爱好。
他经常去发掘一些很老的段子,甚至一些根本就过时的包袱高峰也爱使,这些东西其实是很宝贵的财富。要知道相声艺人不好笑是原罪,但如果只剩搞笑那就跟耍猴没区别。像张寿臣那些传统相声艺人,在成长期最忌讳的就是把“包袱响”作为唯一标准,而且经常使一些薄皮大馅儿的肤浅包袱,容易让演员的功夫一落千丈,让相声越来越像脱口秀(现在德云社基本都是这种趋势)。而一些不那么好笑,但特别吃功夫的说哏’、 ‘文哏’恰恰是相声演员最应该坚守的东西,高峰现在坚守着这些东西,在将来某一天德云社流量散去,需要正经说相声的时候,那高峰的价值就会到达极致。
对高峰未来的预测,估计他最后也达不到偶像马志明的程度,毕竟少马的家学渊源,以及对相声的天赋都是历史级的,高峰跟他比起点实在太低。但高峰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传统之路,不一定是他最爱的马派,可能是一种更适合他的舞台风格,而且只要他专注于打相不打空,未来认可他的内行观众也会越来越多,毕竟在神社天团里面,就只有这么一个可以期待的好材料了。
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高峰就是打脸郭德纲的。
郭德纲一直说相声就是说学逗唱,高峰的说学逗唱在德云社是最好的。可惜,相声说的并不好!
因为,相声的基本功是说学逗唱,但是,相声不是说学逗唱!
当然,德云社除了我系列以前的郭德纲于谦,也没有相声!
德云社做的是综艺!
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真爱相声,淡泊名利,宽厚仁爱,团队好人,是郭德纲身边另一个于谦。郭德纲需要于谦,需要栾云平,需要侯震,需要岳云鹏等人,也需要这样一个高峰,且是处于这个辈分的高峰。高峰是德云社不可或缺又不显山露水的重要存在。
怎么评价德云社的高峰?
艺术这一行其实挺神奇的,业务水平和商业价值不一定成正比。这就像文艺片叫好不卖座一样,反而商业片就算是个烂片,也能票房不错。郭德纲属于业务和商业价值双高,岳云鹏属于商业价值高,业务水平一般。高峰就属于业务水平很高,但商业价值不高的类型。老郭一直说高峰是奔着老艺术家目标去的,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画外音就等于给高峰贴了标签和定位。高峰论业务能力绝对是是德云社中翘楚,基本功扎实,有板有眼,要不也担不起德云社总教习的担子。高峰之所以不卖坐,不代表高峰没有卖座的能力,而是他定位了自己相声风格就是稳,只有高峰的稳,才能衬托出郭德纲的闹。郭德纲商演,高峰基本都会排在郭德纲前面,或者后面紧挨着。按高峰自己的话说就是他表演时间就是观众上卫生间,郭德纲喝水的时间。能撑得住这个档的演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hold住的。这种甘心当绿叶的演员,真的实属难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