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父母都是50岁,都在工作,但特别节俭,就是属于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那种,那个年代穷怕了但最近五六年条件很好了,弟弟也结婚了,他们也有不少积蓄,还是这样,身为女儿,非常心疼,每年父母的衣服,鞋子都买全了,每次回家基本要买十几斤肉,再买几斤排骨,还有米面油什么的,因为每次回去都发现东西用完了就好多天还没买回来,结婚后依然如此,可是最近半年发现每次炖的排骨父母只吃一两块,老是说给结过婚弟弟留着,弟弟从小被宠坏了,胖,也属于吃东西只顾自己的,当然还有别的菜,后来我就买五六斤,他们还是只吃一两块,我又气又急,不是心疼弟弟吃,是心疼他们不吃,后来我就买八斤多,他们还是吃一两块,给他们往碗里放,都不吃,还是给弟弟留着,弟弟上晚班,没办法一起吃饭,可是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我很生气,可是他们就是这样,有时候我老公也看不下去,但没说啥,后来能感觉到他也就不愿意买了,我也就嘻嘻哈哈的再买,其实我老公看他们不舍得吃,他也没吃几块,现在想想父母这样觉得很心疼,怎么办?

那就以后去买7。8两。

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针对这个事我也感同身受,我爸妈岁数大就住在农村,每次回去都带些吃的,看我妈每天烧大锅挺累的就给买了电饭煲和电磁炉,过一段时间回去看都没有了,然后在我哥家看见了,当时我的心情很不爽,从小到大我哥都喜欢抢我的东西,哪怕是口水都想先喝一口,我跟他差了14岁,从小是被他打大的,所以对他更没好感,几乎都不去他家,也不愿意跟他说话,小的时候打我打的特别狠,当完兵回来不开心就把我当球踢,有一次因为我的面被别人给吃了,我讨厌别人用我的筷子还吃我的饭,他用拳头狠狠地打我头,打的我鼻子哗哗出血,止不住了,他害怕了,还威胁我不准告诉我妈,让我妈知道就更狠的打我,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妈不在身边,只有跟我哥在一起,很痛苦的童年。

长大了更不想跟他来往,因为忘不掉那些痛苦,恨他为什么那样对我,可现在我妈妈为了给他照顾孩子,每天从农村走到他家要用两个多小时,冬天冰天雪地的,六十多的老人还要起早给他孩子送幼儿园,我看了心疼,春天就给买了辆电动车,教我妈妈骑车,这样能轻松些,可是呢,后来电动车被我哥骑走了,还当着我的面说是他的车,我很气,非常非常气[发怒]

我又不能看着我妈那么辛苦,可是买什么东西都被我哥占为己有,总是惹一肚子气,干脆以后我都不愿意在买什么实物了,让我妈来我家吃饭,想吃什么我就买什么,都在我家吃完再走。可是有一次让我妈来家里涮火锅,肉没吃完,她竟然说给我哥拿过去吃,很无语……

这种事习惯就好了,做好自己本分就行了,管不了那么多,只能有一天我妈有动不了那天好好照顾。

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我朋友也是为这事气得不行,她哥嫂更贪得无厌。

我朋友嫁得好,家里有几套房子,还开了几个手机店。她以前隔三差五回娘家看爸妈,也是买各种新鲜的回去给爸妈吃。

榴莲好的时候买榴莲,葡萄好的时候买葡萄,土鸡土鸭、鸽子、基围虾、兔肉、烤鸭、排骨、小龙虾……反正什么好买什么,什么新鲜买什么,从来不问价。

结果买回去,她前脚提进门,她妈妈后脚就打电话给她哥嫂,让他们把孙子带回来吃饭,美其名曰: 你妹子回来了,你们回来聚聚吧,一起吃个饭。

她哥嫂在镇上开了家粮油店,平时没事根本不回来,两老人就自己在家管自己。孙子11岁了,长得牛高马大,每次回来只管吃,吃得满嘴流油,啥也不剩。

吃完饭就准备走,她妈就开始拿袋子给他们装东西,她嫂子每次都不说让爸妈留点自己吃,有次更过分,我朋友买的莲雾她爸妈还没尝,她嫂子说: 这个东西我妈还没吃过呢,拿两个去给她尝尝。婆婆一听赶紧把剩下的两个也给她装兜里了。

朋友气得冒烟,有点恨铁不成钢。后来索性直接开车接他们出去吃或者来家里吃,买东西也只买老年人吃的,老年人奶粉,牛奶,蛋白粉之类的,然后有时间带他们出去旅游一下,定期带他们做次体检就算尽了孝心了。

你可以像她这样,也可以少买点,多买几次。真要买了,她爱给谁就给谁吧,只要她乐意,你尽到你的心就好。

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文化草堂。

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我觉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那么就继续,你尽你的孝,他们爱咋办就咋办。另外你对自己父母如何,就要一样对待你丈夫的父母如何,这样你的爱人也就能心平气和了。孝敬首先讲究的是孝心,其次才是孝行。你们夫妻两个两边都孝敬,那么家庭就和睦,幸福就来了。

你的弟弟已经结婚了,说明是成年人了,教育的责任就不全在你了,而你的父母那么大年纪,更用不着你“教育”,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缘”字,要惜缘,少生气。你和弟弟,就各论各的,反正你父母也喜欢去爱他,这也是他们开心的事情,你何乐不为?几块排骨他们多吃了,身体也不会好,也不会坏,相反把多余的排骨给了你弟弟,他们的心情舒畅了,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在他们眼里,这是女儿和女婿送的排骨,他们有面子,而他们心爱的儿子吃了,他们可心。这对他们的身心有极大的帮助。你和你爱人的行为就是孝行和孝心。

掌握一个尺度就好了,你只要不变成“伏地魔”,那么幸福就不会和你错过,几块排骨你的弟弟也不会富裕,你也不会穷困,你的爱人看在眼里,虽然看不起你的弟弟,但是他没发作,说明你的爱人是有涵养的人,你要保持家庭和谐,那么就要做两方面的事情甚至三方面的事情,比如一、要对婆家一样的孝顺;二、对父母的爱要一如既往,这是你的本心;三、有机会的时候,让弟弟努力于事业,让他多关心一下父母的起居和身体,而不是在意他们多吃一块排骨和少吃一块排骨。姐弟两个人都孝顺父母,这才是最美好的事情。所以你们看不惯你的弟弟不仅仅是因为排骨的事,一定有其他的行为,否则哪里有看着自己的弟弟吃排骨生气的道理?

从你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来,你弟弟虽然也结婚了,但很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很可能离婚了,又或者离你父母家非常的近,最大的可能就是住在一起,人们常说,近的骂,远的亲,其实离父母近的,几乎没有几个不挨骂的,这也是规律,你父母居然不抱怨你的弟弟,这本来就是好事,能和和乐乐的在一起,多美好,你的眼光换了,思路换了,那么心情也就换了。你的父母和他们心爱的人在一起吃、住,这就叫幸福。这也是你所愿不是?最坏的,你换个想法,假如没有这个弟弟,你该如何?

最后我要说的是,人到老年了,大吃大喝未必是福,一次摄入太多的营养也许就是祸。现在家家的营养都过剩,而心情愉快度可未必过度,你父母一次吃几块排骨,那是有福之人,有度之人,你该开心才是,这样才能长长久久。管住嘴,迈开腿,心情好,健康在。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小孩子才要更多的教育和培养,成人就交给社会去教育吧!

祝开心快乐,欢迎您的评论和转发。

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买排骨孝敬父母,父母留给他儿孙吃,说明老人关心他的孩子们,也有可能是老人希望儿子跟女儿一样孝顺,还有可能是老人变相炫耀女儿孝顺呢。做姐姐的既不能做“扶弟魔”,也不能太小器,买给父母的礼物应该由父母自己按排处理,才是真正的孝顺。

突然想起我小妹跟提主有点相似,有一次小妹她很生气,我问为什么生气,妹子说 买了不少好吃的绐母亲,她还在家 母亲就将那些食物分给邻居们品偿了,妹子气母亲傻 不晓得她买的贵,我说妹子生气才傻呢,有些东西偿偿就行了,当饭吃也没有什么营养的。当时我就分析了母亲分享的理由,一是儿女们都不在身边,她希望邻居们多走动,二是她有好东西与邻居分享,邻居有好东西自然会与她分享,还有就是满足一下虚荣心,显摆女儿有钱又孝顺。

每次回娘家买七八斤排骨去炖,父母只是吃两三块,总是留给弟弟怎么办?

以前我小时候奶奶非常严厉,家里的东西都有数,时不时进行清点,我姥姥家很穷,我母亲也拿不出东西孝敬我姥姥。

有一次包饺子,我眼看着母亲把碗端回屋里,我知道母亲肯定不会吃,给哥哥使了个眼色,也端起碗一起回到母亲住的里屋。我们一进来看到母亲看着饺子发呆,她看见我们进来仿佛愣了一下,说你们怎么不在厨房吃呀?

我说,娘,我们吃几个解解馋就行了,我和哥这些饺子给你,你给姥姥送去吧。娘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说好孩子,娘这碗就够了,你姥姥一个人也吃不多。哥哥说,你还是留给姥姥吧,太少姥姥舍不得吃都给舅舅的。

我和娘一起去了姥姥家,路上娘叮嘱我说,姥姥要让你吃,你就说在家吃过了。我说,我知道,你都说好多次了,每次来姥姥家都说。

到了姥姥家,母亲拿出饺子让姥姥吃,姥姥笑着说,还是我闺女好,你弟弟连个电灯都不给我按。妮儿,你也吃饺子。我急忙摇头说,我吃过了,这是特意为姥姥留得的饺子。

姥姥吃了两个就要收拾碗筷,母亲说,你多吃几个,我们也是好长时间才做一次。

姥姥叹口气,我和你弟弟他们半年没见过荤腥了,我吃过就行了,知道你孝顺,剩下的他们也得尝尝呀!尽管母亲反对,姥姥就是不吃。

一会舅舅来了,看到饺子分外高兴,也不用别人让,端起碗一扫而光,吃完了问,姐,你就拿这么点?我还没吃饱呢。

娘突然嚎啕大哭,把我们吓一跳,娘一边哭一边说,你还有点出息吗?每次我给娘拿点好吃的,娘都舍不得吃,都给你吃了,娘跟你这么亲,你连电灯都不给按,村里谁家还没有按电灯呀?

舅舅说,你就为这点事指责我?一个老太太晚上又不做活,用电还得费钱,不如省下来给你侄子留着娶媳妇。

母亲继续哭,你说的都是啥话?老了就不用电了?那晚上摔了怎么办?你把日子过成这样,老少跟着你半年不见荤腥,两大碗饺子,你不给老的吃不给少的吃,自己扒拉没了还嫌弃我带的少,有你这样的吗?

我舅舅不干了,我就吃了怎么了?不就几个饺子,人家姐姐妹妹回家不是带粮食就是带钱的,你给咱娘带几个破饺子,还给我嚷嚷个啥?

我说,舅舅,这饺子也是我和哥哥,娘我们三个人没吃给你们带来的,你还凶我娘。

舅舅脸色更难看了,什么?你们娘仨都没吃?他们家就这么待你们娘仨?妮儿,你还知道什么?

我说,娘不让说。

舅舅说,姐,我早就瞧你不对了,你家那个老不死的婆婆又怎么拿捏你了?

娘流着眼泪,她就那样,跟一个不讲理的计较什么。

姥姥也哭了,我就觉得纳闷,不敢吃,以前你就给我送来一碗饺子,今天怎么多了,你婆婆不是这大方的脾气呀,原来你们娘仨都活成这样了。

我说,奶奶把家里的东西都锁着,娘拿不出来,饺子都数着个包的,就怕娘拿给姥姥,所以每次包饺子娘都不吃,偷偷留下来,我爹也得听奶奶的,不然她就骂人。

舅舅一听说,姐,你把日子过成啥了?咱家穷也不能让人瞧不起吧?这样,你要不嫌弃我这个弟弟穷,带着孩子们回来,没有饺子吃,但是粗茶淡饭管饱,妮,你来姥姥家吗?

我说,好呀,娘只有看到姥姥才会笑。我喜欢娘笑。

舅舅说做就做,骑着车子就去接我哥,并找到我爸说分家,不然我们娘仨就常住姥姥家不回来了。

我们在姥姥家虽然很穷,但是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奶奶不同意分家,爹来过几次都被舅舅赶跑了。

姥姥家一下多久三张嘴,舅舅开始发愁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后来有工厂招临时工,许多人想去去不了。有一天舅舅高兴的回家说,真是幸运,也不知谁这么好心给他报上了名,老天有眼居然被招工了。

舅舅去上工,却意外遇到了父亲。原来是父亲托了关系找了熟人,给自己和舅舅报了名。两人在工厂尽释前嫌,互相帮衬,月底父亲把工资交给舅舅拿回家,给我们一大家子改善生活。

我舅舅开始主动劝母亲回家,姥姥不让,说我爹做不了主,回去也是个受气,不如让父亲到这来,这样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反正有儿有女,以后也不愁,母亲表示认同,不想回家。

舅舅自从能赚钱了,姥姥家也能时不时的见到荤腥了,姥姥会包好多饺子,除了让我们吃饱,剩下的总是让舅妈带给她母亲。姥姥说都是一样的闺女,谁也跟娘亲。

父亲没办法,过年的时候只好去姥姥家和我们团聚。奶奶骂他也不回家。说这些年知道母亲委屈,他也不想惹得奶奶生气,眼不见心不烦,也不想回家了。

家里剩下奶奶一人只好去叔叔家过年,但是婶娘是个厉害的人物,几天就把奶奶拿捏的要死要活的,奶奶开始念叨自己当初,为啥对大媳妇不好。所以托人给父亲捎话,让我们都回家,她还要跟着我们住,只是不当家了。

母亲终于同意奶奶的提议,我们也跟着父亲回家了。奶奶说话算话,把家里所有的钥匙和钱交代好,就做起了甩手掌柜。母亲从此当家做主,有好东西依然会给姥姥留一份,姥姥依然会留给舅舅,她再也没有埋怨过舅舅。

或许亲人之间就是如此,老人永远爱那个最小最弱的的孩子,却疏忽了自己早已经需要人爱护照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