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
这句话当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当初我不信邪,觉得我这一辈子那么长,难道买台车的钱都赚不到?于是抱着早买早享受的心态,在月收入3500,存款只有1万块钱的情况下买了一台十万出头的国产车。当初还以为足够量力而行了,也没有脑子一热买二三十万的车。而等到买车后才发现: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奉劝那些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不要买车,不然迟早后悔。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以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举例,给大家分析一波。
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了车用处极少,车买来变成了花瓶,还需要承担高昂的养车费用。辛苦打工攒钱的人,工作都有特性,那就是特别辛苦,用时间去换稀薄的工资,消息的时间极少。反而是那些靠脑力赚钱的人,工作不辛苦,还赚的更多。就拿我来说,买车的时候在一家五金厂做打砂工,给厨刀粗坯用砂带打光滑,工资计件,没有保底,月收入0-5000不等,几乎没有假期,全年无休。是典型的辛苦打工,还攒不下几个钱。
在这种情况下,我抱着“早买早享受”地心态买了一台十来万的国产车。买之前设想买车后可以开着车上下班,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带着全家出游等等。但是真买了车后发现,一切都是我的自作多情,想多了。
买了车后,我确实开车上下班一段时间。结果发现以前开摩托车上下班五公里,用时15分钟,一个月油费50块钱。开车上下班,每天堵在早高峰,至少要花40分钟,每个月油费要500块钱。当我发现其中的端倪后,车不开了,拿着车衣罩着,继续开摩托车。
至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心血来潮算了算油费,过路费,沿途的吃喝住宿,再看看自己的荷包,发现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没钱也没闲。而带家人出门旅游,发现爸妈也是穷打工的,有时候过年就聚不到一起,根本凑不齐人。有时候凑齐了,父母又舍不得。目前我那车都七年了,全家出游的计划最远就是去公园转转,根本没有跑远。
总而言之,我这种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了车后,因为赚钱难,没时间休息,车都放的发霉了,买来就是个摆设,根本用不上。当初买车的新鲜感还在,确实开了一阵子。新鲜期过了,发现开车真没意思,还花钱,就不开了。
而车放着不开成了花瓶,养车费用却每年都要支出。哪怕放着不动,一年300的车船税,950的交强险,必备的三者险加不计免赔 ,车损险加不计免赔,半年一次的小保养,二年一次的大保养。一年车不挪窝,5000块钱固定开支都必须花。
若是动起来了,油费,过路费,出门的停车费,开车不小心的违章费,零部件损耗的车辆维修费跟着来了。迄今为止,我换了一次电瓶,修了一次变速箱漏油,因为后摄像头进水修一次,左前门锁块失灵修一次,四车轮胎换一次,也花了几千块钱了。这还是六七年的车,若是再开下去,车龄更长, 状态更差,花的只会多不会少。
总而言之,一台车哪怕开的很少,车很便宜,一年开5000km,也需要花10000~15000的养车费用。若是开的多了,只多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我买个车不怎么开,还要花一万多养着,为啥呢?这一万多拿来干啥不好?所以辛苦打工攒钱,没钱没闲的人买车就是悲剧。会因为没钱,节约到车能不开就不开。会因为没时间,导致想开车都没时间开。所以最好别买,买台二轮电动车的用车频率都比小汽车高。
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车,会因为买车的大笔花销导致正常生活出现明显问题,生活质量下降。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车,买车难,养车难,会引发连锁反应。
就拿我来说,当初只有一万块钱执意买车,钱不够只能贷款。但是拿一万块钱办低息贷款觉得利息太高不划算,就到处借钱。父母借三万,岳父母借五万,姐姐借一万,自己出一万,媳妇出8000,凑够了十万块钱。
等到车买了,看似是有车一族,但是我的收入可没有随着买车增加,还是在3500~5000之间波动。在还钱跟养车的双重压力下,我变得越来越小气,为此被媳妇嘲笑,说我不像个男人,没少受气,却也只能忍着,没钱没底气反驳。从此我就极少逛超市,买东西只买便宜的不买对的,凑合就行。至于下馆子,吃大餐,一年都没有一次。想吃了就自己煮,就是为了省点。
在工作上,我为了还买车借的钱,承担养车费以及必要的家庭开支,只能压榨自己。没买车前,我早上八点上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晚上干到八点就下班了。买车后,延长到十点下班,一些难干的活也愿意干了,就是为了多赚点。这样一来,我感觉每天都很累,提不起精神,郁郁寡欢,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辛辛苦苦上班 ,只为赚一点微薄的工资。
自从买了车后,我原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因为买了车, 背上了一笔不菲的债务,以及不得不掏的养车费用,导致我精神压力,工作压力大增。原本的生活,变成了活着。不但没显示到买车带来的快乐,反而因为买车变得痛苦,实在后悔。
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车,往往受限于经济水平,买不到心仪的车,买完就后悔。需要辛苦打工才能攒钱的人,收入不高,储蓄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买车,往往是预算不够的。只能受限于预算,买一些还凑合的车。买了后横竖不满意,买了就后悔。
就拿我来说,当初拿着十万块钱,想买一台大一点的suv。去车市看了一圈,合资suv买不起,最便宜的都买不起,只能看国产suv。但是国产suv拿着十万块钱的预算,扣掉购置税,新车保险,上牌等费用后,车身预算只有8万多。这点预算选来选去,买不起哈弗h6,买不起传祺gs4,只买得起低端的宝骏,还买不起自动挡 ,最后选了手动挡中配,裸车8.88万(16年)。
这车买了后,新鲜感一过,因为太便宜的问题就都来了。第一是手动挡,在早高峰堵车时开起来特别累,又要踩离合又要换挡,手还要扶着方向盘。幸好人类有二只手二条腿,不然还搞不定。第二是技术老旧,油耗太高。用的是1.5T发动机,动力不咋地,0-100加速13秒,但是平均油耗0.6元一公里,市区0.8~0.9。第三是底盘松散,走烂路好像要散架,过坑洼开快一点震得人能跳起来。第四是安全性差,车身撞树被一劈二半。第五是质量一般,先是发现变速箱缓慢渗油,表面有油渍。接着是后摄像头进水起雾,车门锁块失灵 ,有一次蓄电池出问题,在服务区打不着火,花了80找维修站搭电。
总之,当初因为预算不足只能选便宜的,发现车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开起来不满的地方太多,都是没钱惹的。
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了车,会影响未来。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了车会影响未来你敢信?我当初也是不信的。当我买了车后,我信了。
我买车后,背上了还车贷的压力跟养车的压力后,变得特别的谨慎。对生活精打细算,连工作都不敢轻易换。因为换了工作,若是找不到短时间找不到新的工作没了收入,生活虽然能继续过,但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至少还钱的事就要失信了。
另外,辛苦打工攒钱的人,存不下太多钱,买了车,就不要考虑别的了,比如买房。我的很多同龄人,比如比我大几个月的堂哥就比我聪明,趁着房价不高,以3250元/一平方的价格买了商品房,现在那地方房价已经升到4500多了。他当初花十多万付了首付,每个月还2000多的利息。现在他房子有了,还升值了。我倒是有车,住的还是老旧的自建房,车子还贬值了。现在的他,了却了买房的大事,车也买好了。而我,还在为买房存钱,不知道何年才买得起房价已经飙升的房子。他和我,有了明显不同的未来。
总而言之,我以亲身感受奉劝一句: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不要买车。
第一,需要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了车用不上。
第二,辛苦打工攒钱买车的人,承担不起高昂的养车费用。
第三,辛苦打工攒钱买车的人,买不到心仪的车,只能凑合。
第四,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买车,会被汽车拖累,影响未来。
建议买车时量力而行,不要被消费主义洗脑,不要被“买车有面子”这句话洗脑,不要贷款买车,不要把车看的太重,不要为了买车而买车。做人嘛,开心最重要。若是买了车反而不开心了,那就没必要了。
为什么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
还是那句话,看你买来干什么。
如果是买来充门面泡妞装B真的还是算了,在“辛苦打工攒钱”阶段,大多是没有享受这种生活的资本的,你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应该用来改变自己的经济条件,而不是花在这些享受的方面。
有人问,难道“辛苦打工攒钱”的人就没有权利享受生活吗?你有这个权利,但是你有这个资本吗?如果你觉得一辆车就能改变你的社会地位,要么你太看得起车了,要么你太看不起自己了。
如果你厌倦了当打工仔的生活,又发现身边有一些不错的机会,你仅仅需要的是一个工具,那我觉得买车没什么问题。
以物流行业为例,很多跑物流的小老板也是自己一人一车起家,车还多半是贷款的,还有是朋友几个凑钱贷一辆,大家轮流开。一辆好的工具用车带给你的不单说是方便,而是把你从打工仔的身份解放出来,让你自己去做一番事业成为可能。
这里指的车主要还是以微面和载货车为主,因为都不算特别贵。买重卡跑长途物流是需要一定资金起家的,一个国产拖头基本要30万元朝上。
现在不像以前还有轻重卡之分,轻卡基本被划到载货车的范畴里。载货中我更推荐箱式载货。现在部分城市里管的严,箱式载货在上路手续上相对方便些。
而且箱式载货的容纳量大,密闭性和安全性号,是可以做快递物流的。如果你在城市里打工,又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弄一辆载货给快递公司做做终端物流之类的都挺不错。互联网行业的推进必须要有物流行业的支撑,大城市的物流都尚不饱和,别说三四线城市了,这块还是大有可为的。
至于神车五菱宏光基本是做什么行业都能用,做物流装载能力稍弱,但是做个农副产品相关的行业,起家阶段也是足够了。
为什么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
现在的车子,早已经不是交通工具,而是成了一个装面子的东西。
二爷爷家的神操作:早上把车子推出去,晚上再把车子推进来。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发现老家村里很多人都买了车子。几乎是家家户户,大门口都停着一辆国产车。
晚上吃饭的时候,二奶奶家的婶婶过来,让我帮一个忙。
我当时以为是啥大事,过去后才知道,是让我帮忙把她家门口的汽车开回院子里。
我就问这个婶婶,家里没人会开?
婶婶不好意思的说,车子刚买的,还没来得及去学驾照。然后还告诉我,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几乎都是这样。
我这才晓得,村子里人都干了一件啥事。
每天早上全家出动,把院子里的汽车推出来。晚上再全家一起出动,把车子推回院子里。
就只是为了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然后挣一个面子。
你说这何苦呢?
一辆普通的车子,也要十多万块钱。你拿去存银行里,一年还有几千块钱利息。
你买了车子,又不会开,天天在家吃灰。再过个几年,可能十万块钱的车,贬值到只值五万。
我是真的替他们感到不值!
如果真的是有需求,买车子自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现在的车子也不贵,一般十万块钱左右就可以买一辆。而且还可以无息贷款,特别的划算。
像很多人住的地方,距离上班的单位很远。有一辆车子,每天上下班都能极大的方便。
而且有车子后,你的活动范围也大了很多。周末的时候,附近的地方有好的景点,都可以带着家里人去游玩。
而且有车子,在遇见紧急的情况下,你可以立马说走就走。不会局限于公共交通的限制,停运等。
所以,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买车子就是很正当的消费。而且我也很赞同,有车子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生活幸福感。
尤其是接孩子上放学,遇见天气不好下大雨。你有一辆车子,真的是太幸福了。
如果只是为了装个X,而去硬着头皮买车子,就纯粹的是傻了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穷玩车,富玩表。傻子比手机,二货拼电脑。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外,你买个车子还能装一下。稍微繁华一点的城市,宝马、奔驰可能都不算啥了。
车子,真的是没啥好装的,太平常了。
很多人一个月工资就三五千,手里一万块钱存款都没有,仍然要刷信用卡贷款买车。
这真的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你那一个月的工资结余,能不能够油费都很悬。
买车本来的初衷是方便生活,现在变成了增加生活压力,降低生活质量,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一个人开的什么车,真的决定不了他的财富开宝马车的,很可能是贷款买的。他银行里可能一分钱存款都没有,表面上看着光鲜,实际上连油都加不起。
那骑着自行车的,也未必就是家境一般,很可能就是百万、千万富豪。骑自行车,是因为他习惯了低调。
我工作的银行,有个拆迁户的老爷子,每次来转存,都骑着他那个破的不能再破的小电驴。
穿的也很一般,外表上看,你根本出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千万富豪。
所以,千万不要以车看人,说不定哪天从你身边经过,骑着二八大杠的大爷,就是哪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为什么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
汽车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拥有一台轿车也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不要买车呢?
首先说车子是一个消耗品,买车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车子自购买之日起就开始贬值,并且每年还要支付燃油费用保险维护保养费用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打工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有很不错的收入,购买一台车子也不是困难的事情;并且汽车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容易让人负担的起;购车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买车是一个人的自由,有钱买台好一些的,手里钱不多,买台便宜的车子也不错。选车购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不要盲目跟风攀比就好。
对于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这个说法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发表您的观点,更多用车知识问题记得点击关注哦,谢谢。
为什么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
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这也只是一句忠告而已。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得看个人意愿。毕竟辛苦打工攒钱也有一种目的,那就是好好享受一番。
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车子慢慢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汽车行业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各种价位的车层出不穷,消费者在各个价位都能买到自己能买得起的车。这可能不在于出行需求,还有一定的面子因素在里面。其实,要说真的条件有限的话,不买车也是有道理的。
买车容易养车难,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情。就拿一辆10万的车来说,保险就需要3千以上。汽车的保养也需要一笔费用,再加上停车费、油费,一年下来也需要花销一大笔。
所以说,就有人建议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不要买车,因为有时候很可能享受的不是很多,却更累了。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辛苦攒钱就是为了买车,而且也需要车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总体来说,这种事情还得看个人意愿。不过建议辛苦打工攒钱的人们,如果纯粹是为了面子而买车,就大可不必了,因为生活会更加紧迫,不如在能找到合理出行方式的情况下,多想想怎么改善生活。如果真的有需要的话我觉得买车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辛勤工作也该享受一下有车的乐趣,毕竟这种事情只有真正做到了才能体会到它的快乐。
为什么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
本人女,坐标宝鸡,一辆斯柯达柯米克(5座),主要用于代步,有钱开宝马,没钱开宝骏,有需要该买还得买,车不是奢侈品。
购车经历
结婚买房之后,家里一直催促买车,不管车好车坏,咱必须得有,老公考取驾照之后,一直特别热心于看车,在购车费用不够的时候就带我去车展,车展当天我们就订了车,交了定金。
购车是老公一手操办,我一直随同,特别支持。只要老公喜欢,我并不反对在购房后购车,毕竟在农村或者城市车都不再是奢侈品,而农村里面哪家没车都会被瞧不起。
养车花费
购车小白,买车前很多都不知道,什么契税,车船税,乱七八糟,全部整理出来了,大家参考一下:
1.购车花费
裸车88000,分两年付清,首付一半,贷款一半,服务费2500。(契税8800)
贷款还完后别忘了办理解除抵押手续。
2.日常保养
一年里程差不多一万公里,主要用于上班代步和老家探亲,现保养3次,购车时除首保(赠)外,购4次保险,每次去4s店基本花费数百元不等。洗车这玩意全凭天气,顶多保养顺便免费洗车[笑哭]
3.油费停车
油费每周差不多200元,每月至少800元,车不能停放时间长,曾停放一周后打不着火[捂脸]。停车位太贵,负担不起,停于小区外公共停车位,按次收费,2元/次或2元/天[憨笑]。
4.罚款罚单
购车一年多,共罚款三次。第一次是未礼让行人罚款200元,第二次老家未按路标行驶罚款100元,第三次违规停车罚款100元。[流泪]
5.保险费用
第一年在4s店投保5000多。(起初建议7000多,联系购车顾问后改为5000多)
第二次网上联系续保,沟通后2000多。(沟通后比推荐费用少好几百)
购车心得
1.购车选择
女生选择看颜色,老公选择看配置。车的选择老公全权负责,没参考其他任何人意见(除我外,我看内饰,高低配),十万左右,斯柯达柯米克,五座家庭够用,高底盘毕竟回老家也要开,低配置布座椅无行李架(这玩意真不重要,有坐垫,后备箱空间大,行李架根本用不到)。
2.购车预算
买车一定不要超过预算,零首付买车,低首付买回家,孰不知买车易,养车难。车展上想少花钱首付买车很容易,眼花缭乱也不要一叶障目,认清自己的预算和承受能力很重要。
3.保险其他
首次买保险一定一定不要被坑,4s店里面保险也是要赚钱的,提前和销售顾问沟通好,按最低标准购买就可以,别一不小心由于不清楚就被忽悠坑两三千元。
4.想买就买
车这玩意买了三年后依旧没钱,没买车三年后也没钱,但是有车,相当于买车不要钱(安慰自己,不过也就这个理)[笑哭]
别说自己不敢开就不敢买,等只能更不敢开,有了驾照就可以着手购置一辆,没钱开宝骏,有钱开宝马。
有车后负担真的挺重,但搞的没车负担轻一样,就像买房。况且,车在生活中用到特别多,可以遮风挡雨,交通方便,连上下班都能多两三个小时空闲时间(老公轻松不少[憨笑]),何况之后接送孩子也必须有,回老家说走就走,老人头疼脑热也不再怕。
最后,买没买房别人看不到,但在老家车是必需品。有车家里老人说话都硬气几分,逢年过节也不必着急上火(亲戚都有车,没车礼品都过不去,九家亲戚一次走完,家里人走亲戚都是骑两辆电动车,一辆自己的,一辆列车人的,礼品让其他亲友捎过去。每年过年成了老大难)。
为了面子,也不知为了面子,更为了家人(父母孩子),这玩意该买还得买。
亲,你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