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车的时候,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是带T好还是带L的好?

那个更节约油耗,烧油少

选车的时候,不知道选大排量好还是选小排量好,不知道选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根本原因是不清楚这些东西后面代表的含义。只要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明白它们可以给车主带来什么,才能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大排量发动机跟小排量发动机的特点及适应人群

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低车价,低油耗,低动力,低保养费用,低维修成本,适合那些预算不够,追求省油耐用,不想麻烦的消费者。

01.低车价。

现在的车企,生产的同一款车有低中高不同的配置,配置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而搭载小排量发动机的配置,九成九是该车型中价格最低的那款。比如大众朗逸,全系指导价9.99~16.19万,最便宜的9.99万的丐中丐车型,就是使用1.5L 113马力小排量发动机,而中高配的朗逸,则使用1.4t 150马力的排量更大的发动机。此外,大多数十万以内的车,如吉利帝豪,比亚迪F3,大众桑塔纳等车,都是以小排量发动机为主,就是因为车价便宜,发动机排量自然也小,符合车辆的价格跟定位。

02.低动力。

小排量的发动机,因为排量小,马力弱,动力这块是比较差的,只能算是够用。比如大众朗逸上面那台1.5l 113马力小排量发动机,最大扭矩145n/M,最大扭矩转速高达3900转。这台发动机,搭载在朗逸这台车上,最快加速需要13秒,动力属于一般,会出现起步肉,提速肉,再加速肉的的特点,结果就是想要激情驾驶都难,开在路上被逼着佛系开车,超车的时候也要算好更多的提前量,不然超不过去。

03.低油耗。

小排量发动机虽然马力弱,但是油耗不高,省油排行榜排名靠前的车,基本是搭载小排量的车。比如大众朗逸,使用1.5L 113马力小排量发动机的车,综合油耗仅为6.15L,在油耗排行榜上排在第二。而油耗排行榜上油耗低的车,都是一些小马力车。

04.低保养费用

小排量的发动机,普遍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技术老旧,结构比较简单,比如采用电喷喷射,使用常规进气道进气,压缩比低,工作温度低,对于机油机滤的要求是最低的,从而导致保养费用也低。以大众朗逸为例,大众朗逸使用1.5L 113马力小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小保养一次可以使用SJ5W -40的机油,保养一次材料费加上工时费,官方花费标准是262元。若是使用1.4T排量略大发动机的车型保养,需要使用SL 5W-40半合成机油,材料费加上工时费,官方标准是349元。可见,小排量发动机保养费用是比较低的,后期养车比较省钱。

05.低维修换件费用

小排量发动机,因为马力小,不上档次,所以都搭载在低端车上面,比如五菱宏光,宝骏310,大众桑塔纳,现代瑞纳等车。这些车,价格低,配置少,一般会搭配手动挡,以后若是坏了,低廉的车价,会让零部件的价格也跟着减低,维修换件费用自然就低了。

大排量发动机的特点,就是马力大动力足,开起来有劲,驾驶感受好。但是车价贵,油耗高,保养贵,维修贵,后期养车费用较高,适合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者。

01.马力大

大排量的车,因为更大的排量,自然有着更大的马力,动力这块自然更好。比如奥迪A6L上面那台3.0T 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高达340马力,是大众1.5L 113马力发动机的三倍还多。

这样的动力,搭载在奥迪A6L这台重达二吨的车上,还有着5.6S的最快加速,开起来动力十足,无论是起步的轻快程度,还是提速的响应,再加速的动力储备,都是非常不错的。这种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车开在路上,动力随踩随有,开起来信心十足,驾驶感受很好。

02.车价贵

大排量发动机,往往是某款车型的中高配,伴随而来的就是较高的车价。不说奥迪A6L这种豪华车,就说以价格便宜著称的国产车,排量越大的车,价格就越贵。比如奇瑞瑞虎8,全系指导价8.88~15.99万,其中1.5T 156马力的发动机,价格8.88万就能拿到,2.0T 254马力的大排量发动机,就要13万起了。

03.油耗高

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车,除了马力大带来的高油耗,还因为车重,配置多,四驱等等因素,导致油耗不低。关于这点,马力大油耗高算是共识了。

04.保养贵

大排量发动机,在发动机有限的体积里,需要压榨出澎湃的动力,技术之复杂,一二句话很难说清楚。比如现在主流的大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广汽传祺2.0T发动机,为了在2.0T排量的基础上压榨出252匹的马力,除了常规的涡轮增压模块,还用了350bar高压缸内喷射技术,低摩擦涂层,GCCS高滚流燃烧室技术,曲轴箱强扫气系统,双涡管涡轮等技术。这么复杂的技术造出来的发动机,矿物质机油肯定不行,至少是半合成起步,为了质量稳定还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保养费用自然就高了。当然,BBA那种小保养一次一千多块,大保养一次三千多块的就更贵了。

05.维修贵

大排量发动机为了不掉价,都会搭载在价格较高的车型上。这种车配置多,用料虽然不算多好但是本身格调高,顺带提高了零部件的价格,车辆的零整比是比较高的。比如奔驰GLC这种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车,零整比高达823%,一台车的零部件价格足够买八台有余的整车,可想而知零部件的溢价多高,维修价格多高。

所以,不知道选大排量还是小排量,先看看自己的预算是多少,预算足够就选大排量,开起来舒服用起来费钱。预算不够就选小排量,开起来够用,用起来比较经济。

发动机选带T好还是带l好

我们常说的发动机带T,指的是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如1.5T,2.0T。而带L,自然就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如1.5L,2.0L。那么,发动机选带T好还是带L好呢?还是先搞明白这二类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再根据自己得需求做决定。

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普遍偏弱,如1.5L发动机目前最强的就是本田飞度的1.5L 131马力发动机,2.0L最强的也不过凯美瑞的2.0L 178马力,都是比较一般的数据,所以,马力一般,动力表现一般,就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特点之一。同时,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转速普遍很高,在4000转左右,开起来是比较佛系的。如果喜欢激情驾驶,动不动大脚油门快速超车的,自吸发动机这种慢性子不是很适合。

不过,自吸发动机好处也有不少,比如加速线性不突兀,加速预期比较清晰,比较好掌控。比如油耗低,马力弱自然油耗低。比如质量稳定可靠,因为自吸发动机零部件少,工作温度较低,出毛病的几率很低。比如维修保养便宜。总结起来,自吸发动机适合那些开车不急不躁,对动力没要求,追求低油耗,稳定质量的消费者。

涡轮增压发动机,主要的特点就是马力大,提速快,动力充沛。比如2.0L自吸发动机,178马力就算不错的,但是1.5T发动机就能达到2.0L自吸发动机的水平,如长安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有178匹马力。同时,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涡轮强制进气,在较低的转速就能进入最大扭矩转速区间,如长安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在1450转就可以爆发265n/M的最大扭矩,动力响应快,提速超车都非常利索。

优点之外,涡轮增压发动机又有保养费用略高,油耗略高,质量不够自吸发动机稳定可靠的问题,算是有利有弊。适合那些对动力有要求,对油耗不那么敏感的人。

选车的时候,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是带T好还是带L的好?

我之前开过一辆2.4L排量的雅阁,十年车龄,车况巅峰,后来换了带T的车型,现在非常后悔,还不如不换车,奉劝想买带T车型的朋友一定要考虑清楚。

大学一毕业,我就开上了家里人淘汰给我的老雅阁,2.4L自然吸气发动机,那是我第一辆车,对车还没什么感觉,当时还很嫌弃它,朋友开得不是奔驰奔驰就是宝马,还是什么机械增压,虽然我那会不懂是什么意思,总之听上去就动力十足。

而我这台老雅阁就显得有那么一点掉价,开了一年多以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家里人总算同意给我换车了,买了一台宝马MINI,也算圆了我的宝马梦,加入车友会之后,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不过车没开多久我就后悔了,别看是宝马,但是开起来真不如雅阁,空间什么的也小了很多,这个车除了牌子让我感觉有面子之外,我真想不到有什么好的。

不过买车的时候我也发现了,现在想买一款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也不容易,基本上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排量有大有小,从1.3T的三缸机,再到3.0T的双涡轮增压,总之就是很少有车型继续生产自然吸气的了。

我问过一个销售,他告诉我,自然吸气的车只有一些老款和经典款的车型还在使用,基本上都是1.4或者1.6的排量,看来想要再买一辆和雅阁一样好开的车已经不太可能了。

言归正传,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带TD好还是带L的好?在我看来,是带L的好。

带T车型的缺点

缺点一:使用成本高

一方面体现在加油成本上,一般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对油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基本上都是只能加95,现在95油价马上到10元,你要说不心疼油钱,我可不信。

另一方面,涡轮增压车型的保养也要更贵一些,普通的自然吸气车型,小保养也就300出头,但是带T的车型至少600起步,这还是街边修理厂的价格,要是4S店,没有1000,根本下不来。

另外,涡轮增压还非常娇贵,稍不注意就爱坏,更换和维修成本更是高出不少,总体的使用寿命也要减少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见到路上有跑了几十万公里的自吸车状态还很好,但是很少有涡轮增压车跑几十万不出问题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缺点二:提速快不代表动力强

带T车型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提速快,即使是1.5T的车型都有推背感,和自吸车提速相比更占优势,所以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认为带T车型就比自吸车动力强。

但是提速快和动力好是两个概念,因为带T车型普遍扭矩更大,峰值扭矩基本在1200到1500转,也就是说,在发动机转速很低的时候就能迸发出最大的动力,而自吸车峰值扭矩 基本在2000到3000之间,动力响应没有带T车型来得快,所以会被人说“肉”。

不过我们拿2.0L和1.5T车型来对比,虽然提速慢,但是自吸车型动力并不输,特别是当上了高速以后,自然吸气车型加速更加线性流畅,速度到了100以后还会有加速的感觉,但是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后程加速不足,小排量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因此在高速上,相近排量的车型来说,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吸气车型的动力要更充沛一些。

缺点三:带T并不省油

很多人认为带T的车省油 ,其实也是不对的,有些人用1.5T和2.0L,甚至2.4L自吸去比油耗,当然是不公平的,虽然是带T,但是单从排量来看,1.5T本身排量就要比另外两个小,省油难道不是应该的么?如果换成同样的2.0T,实际上的真实油耗是差不多的,甚至再一些堵车的情况下,涡轮增压车型还要更费油。

我表哥的迈腾,高速上确实省油,一箱油能跑将近八九百公里,但是市区堵车的情况下,那油耗就别提了,眼看着油表指针一格一格地往下降,能跑500公里就不错了。

我们再来看题主的第二个问题,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各有利弊,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如果不考虑驾驶成本和购车预算,当然是排量越大越好,大排量车型动力足,驾驶感受更好,除了费钱之外没有什么缺点,而且一般大排量车型都是高配车型,乘坐舒适感也要更好。

我们就拿同一款车来说,大排量和小排量也有不少区别:

1、同一款车,小排量并不省油,很多人认为小排量省油,其实油耗的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司机的驾驶习惯,是否喜欢暴力驾驶,还有车重的自重,对于一辆自重2吨左右的越野车,却使用一台1.5T的发动机,那就是小马拉大车,看上去发动机排量小,但是它想要带动这么大的车身,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我们加的汽油,这一点从发动机加速时的声嘶力竭声中就不难看出来。

2、相同车型,大排量更保值,因为大排量油耗并不高,动力还强的优点,所以对于自吸车来说,反而大排量更加抢手,就拿我之前开的这款雅阁来说,二手车市场最受欢迎的就是2.4排量的,保值率也是相当的。

本身二手车性价比就很高,差价不大的情况下,当然还是大排量更抢手。

3、不过大排量车型也有缺点,不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保险和税费都要比小排量高出不少,而且排量越大,交得越多。

4、还有一点就是,对于一些喜欢越野的朋友,大排量就意味着更大的动力,车辆的脱困能力也就越强,而小排量的越野车只有看的份。

最后:

无论是大排量还是小排量,或者带T也罢,不带T也罢,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你自己,买车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油耗,购车预算,还有后期的保养成本,二手车的保值率等这些方面综合考虑,才能选到一款自己喜欢的车。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速度的,但是预算不是很充分,而且也不经常跑高速,可以选择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用最少的钱就能体验到相对来说不错的动力。

如果你预算充足,不在乎油耗这些成本,并且喜欢越野长途旅行,那么可以选择3.0T涡轮增压,也可以选择大排量的自吸,像4.0L,还有5.7L排量,我觉得那才是车,只有开了才知道什么叫动力,只不过现在的车为了环保和省油,排量越做越小。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注重家庭,日常代步使用,1.4或者1.6自吸就比较均衡,驾驶平顺,油耗适中,保养也不高,10左右选择还很多,比如轩逸,卡罗拉,再适合不过。

大家对于选车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选车的时候,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是带T好还是带L的好?

追求汽车高性能的人,大都选用大排量的发动机,重视经济性的人,大都选用小排量的发动机。适中排量:动力、寿命能满足需要,油耗低;小排量:动力差,寿命短,油耗大;大排量:动力足,寿命长,油耗会稍大一点。所以我认为,排量适当大点,比小排量要好。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一、适合你的排量最好

在汽车上,发动机和整车的适配性如何,对汽车的经济性影响十分大。如果小排量的发动机适配性不好,很可能并不比大排量的发动机省油,甚至会比大排量的发动机费油。特别是自重较重的汽车,如果发动机的排量过小,用小马拉大车,必然使发动机更多地在高速大负荷下运转,从而消耗了较多的汽油。

如果是大排量的发动机,由于扭矩较大,不必很深地踏下油门踏板,所以消耗的汽油量变化不大。相比之下的结果,很可能是小排量的发动机更为费油。

在国内轿车级别的划分是根据排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微型轿车的排量小于等于1.0L;普通级轿车的排量在1.0—1.6L范围内;中级轿车的排量在1.6—2.5L范围内;中高级轿车的排量在2.5—4.0L范围内;高级轿车的排量则大于4.0L。

二、有钱当然买带T和带L的

带T和带L是两种概念。

T是TURBO的缩写,意思是涡轮增压,如果车辆型号后缀带T,说明是带涡轮增压装置的。一般汽车表示排量只显示一个数字,比如2.0等等,也就是2.0升的发动机,后缀加t就代表带涡轮增压的2.0L发动机。

涡轮增压是利用排放废气的压力,带动涡轮,增加进气量,以达到使燃油充分燃烧的目的,表现出来的就是车辆更有劲儿。如果经常在拥堵的大城市用车,带涡轮增压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涡轮主要是靠废气的压力驱动的,转速起不来,进气量就很小,对效率的提升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经常中低速行驶,可以考虑使用涡轮增压,虽然效率提升不多,但长远来看,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经常中高速行驶,买一台带T的车就非常合理,会比不带T的车更省油。

L是加长的意思,说明汽车在原有的标准型号基础上加长了轴距。标准车型只体现车型号,比如奥迪A4,如果是加长版的,就会改成A4L。有些人说L是代表排量单位升,其实很少有这种方式,一般加L后缀的就是表示加长,表示排量只用数字表示,比如上面说的2.0,极少数会在2.0后加L,如果有,就表示升的意思,像奥迪A4L,这种就只是表示加长的意思,注意区分。

汽车加长没有特殊的意义,最简单直接的改变就是提升了舒适性,当然价格会较标准车型要高一些,如果经济允许,可以选择加L的车。

选车的时候,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是带T好还是带L的好?

「排量适中·涡轮增压」是家用代步汽车的理想选项-首台车尽量一步到位

内容概述:

  1. 家用汽车排量选择建议
  2. 涡轮增压优势全面解读

关于“家用汽车排量选大还是选小”以及T/NA的选择标准,解析该问题需要一个前提,也就是「准备多久换车」。这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对于大部分汽车用户而言,汽车仍旧属于大宗消费品;购入车辆后的短期内应不会考虑换车,平均换车周期为6/8年,如果预计周期重合该标准则建议选车要接近“一步到位”。

原因无需赘述,简而言之为随着用车时间的增加,对于车辆性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油耗的包容度也会越来越高。

排量建议标准

(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基础)

【轿车】有两个标准,实际实用型应当为「1.5T」。动力储备在≥125kw/270N·m的范围内就算“够用”,车身尺寸的极限是不超过平均4900*1820*1500mm,也就是小微型、紧凑级与中型轿车都可以,只是性能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A00百公里加速≤7秒(微型)
  • A0≤8秒
  • A≤8.5秒
  • B≤10秒

这是不同尺寸标准与1.5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机匹配后的加速性能,一般认为能突破10秒就算代步汽车动力够用的标准了;中型小排量汽车的加速感是油门略有些迟滞,也就是急加速踩油门后会半半拍开始加速,不过转速拉升后的动力感受还是挺不错的,正常快速有效的超车没有问题。

该标准的车辆可以参考长安锐程CC,传祺GA6,迈锐宝XL和别克君威,这几款车的实际价格与技术品质匹配;性能水平与油耗表现也算可圈可点,适合驾驶风格比较保守的司机。

理想标准应为紧凑级与更小尺寸的轿车与1.5T发动机匹配,比如名爵MG6、逸动1.4T和秦Pro燃油版等10万以下的轿车,这些车都有挺不错的加速感受,装备涡轮增压机的轿车一定是性能越强油耗才能越低,原因第二节详解。

重点是这些小排量紧凑级轿车的价值其实只有这么高,合资品牌的小排量选项在配置更低、质量更差、车身钢材低标准的前提下,定出高价只是品牌溢价;然而外国品牌汽车的影响力必然越来越差,“媚族”是越来越令人鄙视的,随着这种认知的普及会逐渐拉低合资汽车的品牌定位,这些车会逐渐失去热度。

「2.0T·轿车」属于一步到位的标准,但机型得是缸内直喷增压机,平均动力储备需要在160kw/350N·m(1500~4000rpm)以上,低于该标准的车辆则不算高水平。1.5T的变速箱可以是湿式双离合或者≥6AT,2.0T的理想选项应当为9/10AT的后驱轿车,或者是七档湿式双离合或9AT级别的前驱轿车。

这些车会有充沛的动力,中型与中大型轿车实际的油耗实际也只是9-10L/100km,相当于紧凑级SUV,用车成本远没有想象中的高。至于的变速箱的选项应当是尺寸相同的轿车,使用湿式双离合的选项性能如果强于AT选项则值得选择前者,反之在性能相同的前提下建议选择AT,毕竟合资品牌汽车的DCT(以DSG)为主的表现不如AT。

建议选项:

  • 15万级别传祺GA6&迈锐宝XL2.0T
  • 18万级别后驱凯迪拉克CT4&君越
  • 20万级别后驱捷豹XEL与凯迪拉克CT5
  • 25万级别四驱比亚迪汉或CT6
  • 30万以上的选项自己决定吧

轿车就是这个标准了,其他车型其实无需赘述,因为轿车是整备质量最小的车型。

紧凑级轿车与中型轿车差不多重,MPV也是相当;所以这两种车型的1.5T往往还是“小马拉大车”,动力算准够用但不会感觉到有什么驾驶乐趣,油耗也不会比2.0T选项低多少;那么这些车辆则只适合选择快销车的标准,也就是价格略低一些的选项,因为车辆的价值与性能应当是对等的,说白了就是价格超过13万级别的选项就应该是2.0T。

比如热销小排量SUV-哈弗H6、长安CS75以及宋Pro等,这些车的1.5T版本更适合在8/13万的范围内;而超过13万版本就是以2.0T&7DCT或8AT为主了,而且不足15万就有四驱2.0T选项,这就是价格定位与排量性能标准的关系。至于合资汽车当然还是品牌溢价作祟,不过也还有价格调整幅度较大的昂科威、探界者与凯迪拉克XT系列,以及福特锐际锐界等车可以考虑。

MPV则有小排量的宋max、嘉际、传祺GM6等选项,侧滑门中大型MPV的高标准选项为传祺GM8和大通G20,合资品牌值得考虑的有起售价不足28万的大型MPV威霆,或者是随大流的别克GL8(这款前驱MPV的价格虚高很多)。

关于车型、价格与排量的关系了解这些就好,但列举的车型中没有日韩系车和法系汽车,这是为什么呢?法系汽车因过于冷门且品控水平很差所以不值得讨论,日韩系汽车销量很好但是品质极低,这些车是成功营销的产物,对于汽车有高标准要求的消费者往往是不屑于选择它们的。

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

详细的技术差异本篇不再赘述,简单说明相同排量与不同排量的两类机型的动力差异,了解扭矩功率马力与油耗的关系即可。(以下为各排量与机型的平均标准)

  • 1.5T-125kw/275N·m(1500~4000rpm)此为维持最大扭矩的转速范围
  • 2.0T-170kw/360N·m(1500~4000rpm)
  • 2.0NA(自然吸气)-95kw/195N·m(4000rpm)
  • 2.5NA-125kw/235N·m(4000rpm)
  • 3.0NA-150kw/280N·m(3800rpm)

这就是内燃式发动机用两种不同进气方式的动力差异,可以说目前量产的3.0-V6自然吸取发动机绝对不如主流的1.5T直列四缸直喷增压机,因为后者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30千瓦以上,虽然低于六缸3.0T,但是最大扭矩却能达到300N·m,对于家用代步汽车和限速120km/h的公路而言,大扭矩远比高功率有价值,而且2.0T的功率还是比3.0NA高。

两组计算公式:

  • 扭矩×转速÷9549=功率
  • 功率×1.36=马力

公制马力1PS为75公斤力,能够把七十五公斤的物体驱动到每秒移动一米;对于整备质量不变的汽车而言,马力越大加速才会越快且车速才会越高(撇开变速箱速比不谈的结论)。

所以高功率等于高车速是可以认同的结论,但是最大功率50kw的微型汽车都可以“超速”,所以功率是够用就好不用太大,功率越高转速也会越高——油耗是难以控制的。正常代步驾驶的转速在2000-4000rpm的转速区间,在中低转速范围内能以「大扭矩×转速」得出大马力,这种状态才能保证以低转速获得理想的动力感受以满足正常驾驶需求。

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普遍在4000转以上才能达到峰值,在此之前是非常小则缓慢增长,之后又是稍纵即逝-开始扭矩下滑,这种技术太落后了。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主动压缩空气的双重进气系统,可以让最大扭矩从起步后的1500转左右达到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4000转的扭矩标准,动力感受当然会好太多。

转速指内燃机曲轴每分钟旋转次数,汽车用的四冲程机转两圈喷油做功一次,那么转速差值这么大的两种机器,是不是涡轮增压更加省油呢?

只要驾驶增压动力汽车以自然吸气汽车保守的风格驾驶则油耗更低,不过很多汽车用户在感受到驾驶乐趣后会养成拉高转速的习惯,这一阶段中会显得油耗略高一些——调整好驾驶风格,按照上述标准选车吧,日系因主要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所以不建议选择,韩系汽车车身结构用料水平太低,推荐这种车是不负责任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选车的时候,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是带T好还是带L的好?

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宁选大排量,不选小排量,宁选带“T”,不选“L”。

按照通常的说法,大排量一般是指1.8及以上的自吸式发动机的车型。

在以前,1.8排量的车型还是比较多的,但现在基本没有了,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大排量基本上是指2.0及以上的排量为大排量。

小排量一般是指1.6及以下的自吸式发动机的车型。这部分的群体还是最多的,排量越小意味着价格相对较低,对于大部分的人群来说,小排量汽车已经能绰绰有余的满足日常用车的需求了。

大排量一定会耗油吗?相对来说,大排量比小排量确实要耗油,但也并不是不可接受。

用车需求决定排量大小

大排量的发动机,压缩比相对会比较高一点,基本去到10以上了,对油品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排量越大,压缩比越高,使用的油品标号就越高。

油品标号越高就意味着价格越高,使用成本就会加大。就像我们92号汽油就比95或98号汽油价格要低,也许短时间内使用不会有多大的差别,但长年累月下来,这笔费用是不少的。

大排量汽车,动力充沛,加速和提速都要更强,无疑价格也会比较高。

通常情况下,这对于时常需要外出工作或者有自己事业的人群来说,拥有一部大排量的汽车是更好的选择。

虽说排量大小决定了油耗会高,使用成本会增加,但大排量的汽车对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会是一种提供帮助的工具。

大排量的汽车一般空间会更大,舒适感会更好,无论是驾乘感觉还是给人的印象分都会优于小排量汽车,这是不可否认的。

另外,大排量汽车也是一种实力和身份的象征。拥有一台大排量汽车,会有助于带来更多的人脉关系和更多的优质资源,让自己的工作或事业有更多发展的可能。

小排量看似省油,这只是看到了“面”上的现象,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有辆汽车,尽管是小排量的车,就心满意足了,能够解决不用风吹日晒,解决日常用车的需求就可以了。

我们大部分的人群用车基本上就是上下班,家庭代步用车,用车需求就家用代步而已,节省节俭好用就满意了,没有太多的其他要求。

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人群而言,选择小排量更符合自己的用车需要。

实际上,拥有大排量汽车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希望,这种机会远强于油耗上的成本。

经济条件决定带“T”或带“L”

近些年来,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发动机技术也日新月异。

小排量带“T”的汽车日益丰富,很多汽车品牌都有小排量带涡轮增压发动机,

小排量带“T”,不仅解决了小排量可以拥有大动力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低油耗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小排量虽说确实油耗会低一些,但是动力弱,驾乘感觉并不好。不管是在高速上加速,还是在跟车和红绿灯起步时,就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来。

但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解决小排量可以大动力的问题了,那就是增加一个涡轮增压器,就是我们常说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般用“T”表示。

涡轮增压发动机虽说能够解决动力和油耗的问题,但这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本身也有点缺陷,而且是目前没有办法解决的。

带“T”的车辆,只有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的转速后,排出的废气才能驱动涡轮介入工作,正常介入的转速在1500转/分。

只有达到这个转速后,涡轮才开始工作,动力才会有明显的增强,才会有小排量大动力的感觉。

有人说,涡轮增压发动机会比较耗油,后期的使用成本也会加大,其实这都是伪命题,不成立的。

涡轮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动的,不会额外的增加油耗。

现代汽车工业的技术,早已将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合二为一了。

当然了,小排量带“T”也很好的解决了价格的问题,从现在市面上的品牌车型来看,很多小排量带“T”的车型价格并不是很高,基本介于10万左右,比较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消费水平。

小排量带“T”能解决油耗、动力和消费能力问题,这也是我们最关注的焦点,这些都是小排量带“T”的优势。

综上所述,小排量带“T”明显优于带“L”的车型。

说在最后

选车的时候,大排量优于小排量,带“T”的优于带“L”的。

选择大排量要看自己的用车需求,对于家用代步工具,小排量足以。

带“T”的小排量汽车既能解决动力、油耗和经济条件问题,明显优于选择带“L”。

我是聊车说车品车,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选车的时候,排量大好还是排量小好,是带T好还是带L的好?

这个事情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有一张1.6自吸的车和一张2.0涡轮增压的车。第一辆车是1.6L,确实省油,而且平路上开只要不是激烈驾驶动力也够。按照现在的油价每公里4毛5。当初买1.6排量就是为了省油。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排量小自然动力就差。有时候坐满5个人上大一点的坡必须从坡底就要加油往上冲,如果中途遇到情况减速后再往上开就非常困难了;中途停下来再起步很有可能就起不了步,有两次很尴尬的经历就是让坐车的全部下车才起了步。跑长途、跑高速也是,坡道上速度不怎么提得起来,总之就是平路想超谁超谁,上坡谁想超我超我。

2.0T的动力够用,超个车上个坡什么的轻松如喘气,前几天下乡满载5人走乡间山路,有一处坡道很大还是一个回头弯的泥石路,以前开1.6的那辆车走过,爬不上去,前进前进不了,后面是万丈深渊,倒车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危险,最后车上几个同事下车推上去的。2.0T的车则是轻松上去了。还有昨天十一放假回老岳父家,一路都是比较窄的三级路,在超一辆大货车的时候前方转弯处突然出现一辆大货车,并且以很快的速度向我驶来,这时我超车已经超了一半,如果我减速或者停车由于对方速度很快都有可能撞上我,我当机立断深踩油门,油门立马响应,速度起来一下子就超掉了大货车。听到后面大货车刹车后的排气声音我真想停下车跟他说声谢谢。当时我就想,如果开的是另外那张1.6的车可能就危险了,今后超车一定得注意阿。当然了,动力好,相应的肯定会费油,我2.0T的车平均油耗每公里8毛钱,差不多是1.6L的两倍。我一般每年跑两万公里,2.0T的车每年会比1.6的车多出6000元的油钱,但是一想,多就多点吧,毕竟动力好更安全些,毕竟血比油贵阿!

最后还要说的是涡轮增压比起自然吸气来说是个新事物,技术什么的都没有自然吸气的成熟。据说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一般只能开10多万公里。当然,这只是据说,前几天我就看到一个涡轮增压的车主发了一张行驶里程20万公里的图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