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车费油吗?
吉利已经连续四年拿了国产品牌车的销量第一,优点很多,比如车辆的颜值高,细节做得好。再比如收购沃尔沃,入股奔驰,极大的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当然,国产车核心的低价格高配置吉利也没落下,也是做的到位。不过,吉利车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油耗偏高,比较费油。这种偏高,不只是跟合资车比,跟同级别的国产车比,吉利的车油耗也是偏高一些的。
吉利车油耗偏高,有实测数据对于一辆车的油耗来说,影响的因素很多。机械层面,跟发动机,变速箱,变速箱调教,车重,风阻,车辆年限等有关系。从驾驶员的角度,又跟路况,驾驶员的开车风格,驾驶员的开车技术有关系。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对最终油耗影响较大。
在这个基础上,自动挡的车最能衡量一款车到底费不费油。原因在于,手动挡的车,加减档由驾驶员控制,会开的不会开的油耗差别很大。但是自动挡车,调教是车企做的,驾驶员的作用相对较弱,更能反应出一台车的真实油耗。
目前吉利汽车,轿车卖的最好的就是吉利帝豪,这款车累计销量破三百万,已经出到第四代,可以代表吉利轿车的油耗水平。
SUV这块,卖的最好的就是吉利博越。这款车是紧凑级SUV榜单的常客,经常占据榜单前五,累计销量已经破百万,也可以当做样本。
吉利帝豪,使用一台1.5L 109马力自吸发动机,搭配万里扬的CVT变速箱,整车重1.2吨,定位为紧凑级轿车。
在小熊油耗这款众测油耗APP上,吉利帝豪的综合油耗达到了8.75L/100km,排在111位。在这款车周围,都是一些马力更大的同级别车型。
理论来说,帝豪的1.5L发动机只有109马力,小马力都伴随着低油耗。且帝豪用的是以CVT变速箱,这种变速箱可以通过无极变速,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经济转速,理当油耗更低。像日系,低油耗的秘诀就是小马力发动机加CVT变速箱,比如轩逸,卡罗拉等车型。所以,帝豪用的省油组合却不省油,油耗偏高,车辆费油是肯定的。
吉利博越,作为紧凑级SUV,主力车型是1.8T 184马力加七速湿式双离合的动力组合。这套动力,在紧凑级自动档车型里,综合油耗9.78L/100km,折合一公里0.67元,排在第107位,排名是比较靠后的。不过跟竞品比起来,博越只高了0.3L油,可以忽略不计,跟合资车比,油耗偏高1~1.5L。
综上,可以看出,吉利的车肯定跟省油搭不上关系,属于比较费油的车。那么,吉利的车为何费油?
吉利费油原因之一,发动机老旧吉利现在自研的发动机,有1.5L 109马力,1.4T 141马力,1.8T 184马力这四款,收购沃尔沃的2.0T高低功率发动机,1.5T 177马力发动机基本给了领克,给到吉利品牌的只有星瑞,星越这有限的几款车,价格高,买的人并不多。
像1.5L发动机,仿制自丰田,从14款开始,就是这台发动机,用了多年,技术为彻底革新。再加上调教技术不到位,就算用了省油的发动机跟变速箱,也并不省油。
博越的1.8T发动机,逆向大众EA888系列发动机,发布于2015年,16年开始搭载在博越上面,马力大,排量也大,用了双离合这种自动挡里头传动效率最高的自动挡,油耗也不会低。
所以,吉利油耗高,主要原因就是发动机技术一般,热效率不够高,都是些老旧技术。再加上变速箱调教一般,推到了油耗。
吉利费油原因之二,车重拿博越举例,二驱博越自重1685kg,四驱博越自重1745kg.
竞品H6,第三代二驱自重1550kg,2.0T车型自重1590kg。
CS75 PLUS,1.5T自重1625kg,2.0T自重1670kg。
传祺GS4,1.5T自重1540kg。
奇瑞瑞虎8,1.6T自重1541kg,2.0T车型自重1587kg。
由此可见,跟竞品比起来,博越重了50~100kg,相当于多拉了一二个成年人,油耗自然就高了。
这说明,博越某些车型,在轻量化方面做的并不好。毕竟,不是车辆越重,安全性就越好。对于车辆安全来说,高强度钢材,是可以做到重量轻,安全性高的。比如H6,不到1.6吨,中保研碰撞成绩拿了全G。这说明,车重,不代表安全性更好,车轻,也不代表安全性不行。
综合来说,吉利旗下的车,跟省油是搭不上关系的,算是比较费油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所谓费油,只是油耗偏高,并没有夸张到纳智捷那种一踩油门油箱里起漩涡的程度,日常使用,影响不大。
吉利车费油吗?
车子损耗油量是有很多因素的,比如说路况,天气还有自己的驾驶习惯,可能每个人对同一辆车的感受和体会是不一样的,对油量的损耗也会不一样,对于你的问题说,吉利的车费油吗?我先说说我的感受吧,我自己入手的是吉利帝豪GS,刚开始是在网上看到的图片,当初第一眼看见时就深印脑海里了,然后上网查了型号才知道是帝豪GS,然后就关注了很长的时间,因为是第一次买车没什么经验,比较犹豫和担心,怕实车跟网上看到的会有所差别,周末就和朋友一起去当地的4S店试驾了一番,客服服务的很到位,很耐心的给我讲解车子的功能,试驾完之后,真是没让人失望,整体还是比较满意,隔音效果不错,排坐三个人宽松有余,储物空间对我这种出行喜欢精简的,内饰还是蛮喜欢发动机声音很小,还没跑过高速,市内最快开到80公里,整体很稳重。内饰也很有质感,在很大程度上又提高了我对它的喜欢,其实在我看来油耗也不高,如果按网上说的进行对比, 18款很省油,吉利新款1.4T十佳发动机还是有点功力的,也证明了我的等待是对的。在城市路段表现,提车到现在都是在市区行驶,感觉还算可以。反正这个油耗我还是认可的,当然能越省越好,希望吉利能更好,做更好让消费者认可的和做出更好的产品。所以吉利车到底费油吗?自己去感受是最好的
吉利车费油吗?
我是2018年买的吉利远景SUV,手动豪华版的,刚买车的头一年油耗表显在7.2左右,实际油耗在10个油往上了,长途走高速最低表显6.4,如果时速超过一百二十以上油耗会有所增加,表显可到6.7,我个人习惯每次在油表显示剩余续航里程在50公里的时候去加油,每次加油都差不多是48升,平时在市内行驶每箱油实际行驶里程只能到430公里,如果夏天开空调只能行驶380公里,跑高速大概550公里。
车辆油耗的多少还跟保养的时候添加的机油有一定的关系,有一次去4S店做保养,本来我这台车是用5W-30的机油,当时4S店里没有这款机油,后来就换了5W-40的机油,自换了机油后,车子的油耗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从7.2增加到了8.2,在后面一次保养换回了之前的机油就重回正常了。
第二年的时候,我用空档滑行的方式比较多,现在油耗表显可到6.4,一箱油可以行驶580公里,开空调也能行驶500公里以上,看来空档滑行还是很省油的,一箱油可以多行驶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吉利车费油吗?
自从开上帝豪车,一直注意这个油耗问题。听了很多人说帝豪车耗油高。所以我一直在注意帝豪的油耗问题。
我的车是13款帝豪。到现在已经开了六年。基本上每天都开我的车是上下班用的,每天市区快速路上跑。快速时能跑60迈,慢时堵车半小时。冬夏两季油耗不同。 总的来说夏天油耗比较低,冬天的油耗比较高。夏天每次加油200块钱能跑480公里。有时候加230块钱的油,能跑560公里。冬天油耗稍高一点。加200块钱的油能跑四百多点。
另外这个平均速度也很重要,我的车平均速度能达到34公里,说油耗高的人平均速度肯定达不到这么高的速度,所以比起那些说油耗高的人的车,我的车还算是油耗比较低的,好多朋友都说,想不到帝豪车油耗这么低。
还有一点就是驾驶习惯,驾驶习惯好的,行驶的公里数就高,驾驶习惯不好,你肯定跑不出路来。
说吉利车油耗高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车黑。毫无可信度而言,真正的吉利车主说的话被车黑说成是水军。希望大家分清什么是真车主,什么是水军。
吉利车费油吗?
其实油耗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像路况和天气,崎岖的山路和平坦的路消耗的量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天气,夏天开空调的次数多,自然油量的消耗就多,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个人驾驶习惯了,首先,我是蛮支持吉利的产品的,在车子的质量方面我是持肯定态度的,这几年,吉利一直在稳步前进,在产品质量和用户需求上一直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再说说吉利车子到底耗油量怎么样?先说说我的感受吧,自己入手的吉利远景X1,说起我的爱车远景X1,整个耗油量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简直是夸不完的好,便宜能干还好养,吃油吃得也少,简直不要太省心。买了大半年,油费差不多4毛一公里,每个月油钱在500左右,我觉得已经算不错了。工资不多的上班族买车最关注的就是性价比,要是油钱太贵,那就本末倒置了,这辆车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对油耗的标准不一,自己尝试才最好
吉利车费油吗?
你信不信,我的一个回答能解决两个问题,因为我的车是吉利缤越。
这台缤越是178马力的三缸发动机,所以在最后我可以多分享一下三缸机的抖动问题。这台车的官方百公里加速7.9秒,个人实测却将近9秒,(可能是我测试的方法不对)但是路上超车绝对没问题,跑到130以后感觉还有劲。
因为我上班的位置有点远,所以路上有时会暴力驾驶,目前跑了3万多公里,表显油耗7.4个油,自己测过几次,算的油耗应该在将近8个油,鉴于自己的开车方式,这个油耗还是比较满意的。
关于油耗这方面,我认为还是个人驾驶方式的问题,同样的车,不同的人开,油耗差的很大。举个例子,在买车的4s店,有个维修技师也是吉利缤越,同样的版本配置,他的车油耗却在12个油;吉利有个app叫吉利GNetlink,上面有平均油耗的排名,排在全国第一的油耗才4.5……,所以说评价一款车是不是费油,对车来说不太公平。
这辆三缸机的车我买了快两年了,跑了三万多,那么它的抖动厉害么?
实话实说,确实比刚买车的时候抖得厉害了点,不过只是在启动车的瞬间抖得很厉害,稳定下来以后就感觉不出来了,正常加速时发动机会在1800到2100这个区间抖一阵,比较明显,除此之外,这车开着还是不错的。
本人非专业评车人,也没有专门的测试过,只是恰好有吉利车,所以不请自来,说说自己的感觉,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